一個多月後,這已是秋天,張思鼎晚飯後來到方曉家,這可是破天荒很少有過的。張思鼎和方曉家雖然相隔不足一百米,張思鼎卻很少來方曉家,倒是方曉經常去張思鼎家。
張思鼎的到來,使方曉感到有些奇怪,張思鼎在方曉家北屋坐了一會兒以後,和方曉奶奶說了幾句寒暄話,便朝方曉低聲說:“方曉,來南屋我和你說個事。”
方曉聽罷,點著頭,掀開門簾走出北屋向南屋走去,張思鼎也跟了過來。
“方曉,我求你幫我辦件事,”剛剛走進南屋,還未坐下,張思鼎望著方曉鄭重地說著。
“什麽事?這麽神秘!”方曉笑著朝張思鼎問道。
“是這麽迴事,昨天下午,王興武找到我說公社在後天,在中學操場開三秋工作動員大會,公社要求咱們村出一個發言的,咱村書記劉萬才找到他,點名要我發言,叫我準備個高質量,高水平的發言稿,我昨天晚上,跟你說實話吧,一宿沒睡著覺,上半宿,翻報紙,翻雜誌,找文章,下半宿在被窩裏琢磨怎麽寫,可翻來覆去琢磨到天亮也覺得不合適。”張思鼎滿臉愁楚地望著方曉。
“哎呀,我說張思鼎,你不是總朝我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會抄不會抄嗎?你朝我吹嘴說,一晚上能寫出十多頁的稿子!怎麽,現在這個小小的發言稿就把你難成這副模樣?你是不是朝我有點裝腔作勢呀?大書記,大指導員。”方曉笑嘻嘻望著他。
“方曉,你可別拿我開玩笑了,我以前說的是批判稿,那無根無據瞎說亂侃一通,說得越狠越好,批得越大越有勁,可明天這個發言稿瞎說亂侃可不行,再說,跟你說句實話吧,在那個大會上發言的人,都是有來頭的。”張思鼎有些神秘地望著方曉。
方曉故作非知非懂“有來頭,什麽來頭?”
“嗨,這個你就有所不知了,你沒有細細觀察分析過,凡是在那個大會上發言的人,出不了半年,他就會紅起來,象現在公社的那幾個小頭頭,哪個不是在大會上發過言的,能言善道,得到重視後,公社理所當然地把他提上去了,現在上麵提拔人看什麽,一看你的筆杆子,二看你的嘴茬子。”
聽了張思鼎這番話,方曉默默點著頭。
第二天早上,方曉把晚上寫的那篇發言稿給了張思鼎,張思鼎一邊看一邊讚歎地說:“要說方曉你這小子哪兒都不愛人,就是文章愛人!”
開動員誓師大會這一天,不知怎的,又趕上個大陰天。
整個中學操場上坐滿了來自各大隊的貧下中農社員。
陰霾沉重的蒼穹鉛雲浮動,仿佛整個天寰都在顫抖,空中唿出的風夾著雲中擠出的雨瑟瑟霏霏搖曳著大地,淋淌著坐在那裏的人們。
牆上各色標語在風中抖動,紙上的黑字由於雨水的淋染,有的已經沒有了原來的形,有的競黑成一團。
主席台上邊的橫聯上:“王官莊公社三秋動員誓師大會”這幾個大字由於人們的嚴加保護,完好無損地掛在那裏。
主席台左側:“全黨全民總動員,狠抓革命猛促生產”主席台右側:“秋收秋種秋管,齊抓共管分秘必爭先”這兩行大字,還可以依稀看得出。
風依瑟瑟,雨依霏霏,已經過了九點,公社黨委書記劉文信冷眼看天,向身旁的副書記說:“開始吧,不能被天所左右,時不我待。”副書記點著頭,重重地走向台中央的麥克風前,左嚴宣布:“王官莊公社,三秋,動員誓師大會,現在開始!”
台下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
“全體起立,讓我們共同高唱東方紅。”
廣播員高美紅走到麥克風前:“東方紅,太陽升,預備唱!”
接著,三萬平米的操場上,數以萬計的人群中,陡然響起了震天動地的東方紅的歌聲。
“東風吹,戰鼓擂,無產階級特殊時期形勢越來越好,我們王官莊公社的革命形勢也和全國一樣一片大好,越來越好!一年一度的“三秋”戰役開始了,我們要學習解放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敢於拚搏,敢於勝利,全黨動員,全民動員,誓把今年的三大戰役保質保量,分秒必爭的完成好,讓我們公社的革命和生產取得雙豐收,使我們社會主義江山永遠保持鮮紅的顏色,讓毛主席思想的偉大紅旗世世代代永遠飄揚!”黨委書記劉文信慷慨激昂的動員報告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掌聲未平,口號聲又起:“狠抓革命,猛促生產!”
“戰無不勝的毛主席思想萬歲!”
“偉大領袖,偉大導師,偉大統師,偉大舵手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
各大隊,各單位代表的發言開始了,他們各個慷慨激昂地向黨,向毛主席,向全公社的貧下中農表忠心,表決心!
“四海翻騰去水怒,五州震昂風雷激。!”
“暮色蒼茫看紅勁鬆,亂雲飛度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沉舟測判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口號聲一浪高過一浪,整個會場象沸騰的水一樣激越滾動。
“下麵是王官莊大隊代表,張思鼎發言,他發言的題目是:“狠鬥私字一閃念,分秘必爭勇爭先!張思鼎同誌,是王官莊大隊第四生產隊的政治指導員,又是四隊青年學習毛主席著作小組的組長,自從今年初中畢業迴到家鄉以後,王官莊四隊的五名畢業生,就積極自覺地組織成立了學習毛主席著作小組,他們學習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有方法,經過不斷地聯係實際學習和討論,他們的毛主席思想水平,無產階級政治覺悟以及階級鬥爭的觀念,有很大提高,受到了貧下中農和黨員幹部的好評,下麵我們就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王官莊大隊的張思鼎發言。”在高美紅的讚揚聲中,在會場上熱烈的掌聲中,張思鼎神態若然走向主席台。
“敬愛的黨委領導,敬愛的貧下中農戰友們,首先讓我們共同敬祝我們偉大領袖,偉大導師,偉大統帥,偉大舵手,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裏山河一片紅,春風化雨處處新。
“這句話不象毛主席詩詞,報紙上邊沒見過。”台下響起了議論,人們向台上的張思鼎投出了讚賞的神光。
“三秋大戰是一場爭時間,搶速度,保質量的一個大戰,爭取時間,就因為種小麥必須在白露過後,寒露之前完成,而我們的小麥是在玉米搶收完成後才能進行,不能提前,所以爭取時間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我們隻有快收,才能快種,這裏就有一個搶速度問題,快收快種需要的是我們廣大貧下中農社員幹部的不怕苦不怕累,發揚連續作戰的革命精神,隻有發揚這種精神我們才能搶收完,搶種上,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廣大貧下中農社員幹部不可忽視的問題,有人說,蘿卜快了不洗泥,這句話的意思是,幹什麽活兒,隻要速度一快了,那免不了就不顧質量了,想吃蘿卜了,到人家地裏拔起來就啃,誰管它有泥沒有泥,有泥也沒地方去洗。所以說,要有這種思想,種小麥肯定種不好,或者地整不好,坑坑窪窪,澆水更麻煩。或者播種時粗枝大葉,深的深,淺的淺,雖然說敞溝露麥,但是,你把麥籽蓋不上土,它也不會長好,另外還有,種麥子時,有的播不到頭兒就算播完了,等麥苗出來了一看,怎麽地頭上有一小片兒一小片兒沒有苗呀,再補也來不及了,所以,三秋的秋收,秋種,秋管工作,一要爭時間,二要搶速度,三要保質量,隻要這三方麵抓好抓緊了,那我們的三秋戰役就算取得了的勝利。”
台下響下起了熱烈的掌聲,不少貧下中農老漢朝張思鼎豎起了大拇指,:“瞧人家說的實實在在,字字句句說在理上。”不少人讚歎著他。
“三秋動員誓師大會”在高昂的:“大海行靠
舵手”的歌聲中結束,各大隊的貧下中社員群眾,扛著紅旗走出會場。
王官莊大隊的黨支部書記劉萬才,立即召集了各生產隊的隊長和政治指導員,在大隊部召開了如何貫徹執行公社“三秋”動員誓師大會精神的幹部會議。
看各隊的幹部都到齊了,劉萬才把煙袋從嘴裏拿了出來,笑眯眯望著大夥說:“今天沒想到,咱們這個燈下黑的村子,也發了點亮光。”
人們一聽,都猜到了書記的意思,都笑了,看著張思鼎說:“張思鼎今天這稿子可震了,夠水平。”
“張思鼎念的也夠棒的,跟電影南征北戰那軍長似的,象個官樣兒。”
大夥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書記看到大夥這麽高興地說,心裏也特別痛快。他擔任兩年書記主任以來,幾乎沒有見過這些幹部在一起開會時這麽活躍過,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了,朝坐在對麵的王興武說:“咱們今天讓張思鼎發言還真是讓對了!”
“那還用說,您知道這叫什麽,這叫伯樂能識千裏馬!咱是不是伯樂甭說,可這個張思鼎是個千裏馬,我看差不多。”
王興武前幾年是這個村的書記,後來因為隻會耍貧嘴,不怎麽幹實事被公社撤了。可是,在王興武的心裏,還是看不起這個三腳踢不出一個屁的劉萬才,他不就是靠自己是個抗美援朝兵,不會說東道西裝老好人才當上了這個書記!所以,今天劉萬才一提到他,他就如魚得水般歡起來。
劉萬才對王興武的話,沒什麽表示,隻是笑眯眯默默點著頭,別看他這人胖敦敦的象塊大白薯,沒什麽歪道心眼兒,可實際劉萬才其人外愚內慧,看什麽問題頗有獨到之處。今天,他看到張思鼎站在主席台上,慷慨激昂,頗動人心的發言,心中一下仿佛亮起了一道光,張思鼎這個年輕人,對於王官莊來說,確實是個及時時雨似的人才,他今天這個發言,是在全公社貧下中農,各級領導麵前,亮起一道光,他們這個村的“燈下黑”沒準借著這道光,變成了“燈下亮”呢?
“燈下黑”這個王官莊的外號,是前些年前,當時的王書記取的。那些年,不知為什麽,他們這個村,樣樣工作都落在其他村子的後麵,差不多每次開會都挨批評。後來,在一次各村支部書記會上,公社王書記幽默地把王官莊叫做“燈下黑”因為王官莊公社就在王官莊大隊,在公社這盞燈下,王官莊總是落後,總也紅不起來,亮不起來,總是黑的。所以“燈下黑”指的就是王官莊。劉萬才笑眯眯望著坐在王興武身旁的張思鼎。
張思鼎的到來,使方曉感到有些奇怪,張思鼎在方曉家北屋坐了一會兒以後,和方曉奶奶說了幾句寒暄話,便朝方曉低聲說:“方曉,來南屋我和你說個事。”
方曉聽罷,點著頭,掀開門簾走出北屋向南屋走去,張思鼎也跟了過來。
“方曉,我求你幫我辦件事,”剛剛走進南屋,還未坐下,張思鼎望著方曉鄭重地說著。
“什麽事?這麽神秘!”方曉笑著朝張思鼎問道。
“是這麽迴事,昨天下午,王興武找到我說公社在後天,在中學操場開三秋工作動員大會,公社要求咱們村出一個發言的,咱村書記劉萬才找到他,點名要我發言,叫我準備個高質量,高水平的發言稿,我昨天晚上,跟你說實話吧,一宿沒睡著覺,上半宿,翻報紙,翻雜誌,找文章,下半宿在被窩裏琢磨怎麽寫,可翻來覆去琢磨到天亮也覺得不合適。”張思鼎滿臉愁楚地望著方曉。
“哎呀,我說張思鼎,你不是總朝我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會抄不會抄嗎?你朝我吹嘴說,一晚上能寫出十多頁的稿子!怎麽,現在這個小小的發言稿就把你難成這副模樣?你是不是朝我有點裝腔作勢呀?大書記,大指導員。”方曉笑嘻嘻望著他。
“方曉,你可別拿我開玩笑了,我以前說的是批判稿,那無根無據瞎說亂侃一通,說得越狠越好,批得越大越有勁,可明天這個發言稿瞎說亂侃可不行,再說,跟你說句實話吧,在那個大會上發言的人,都是有來頭的。”張思鼎有些神秘地望著方曉。
方曉故作非知非懂“有來頭,什麽來頭?”
“嗨,這個你就有所不知了,你沒有細細觀察分析過,凡是在那個大會上發言的人,出不了半年,他就會紅起來,象現在公社的那幾個小頭頭,哪個不是在大會上發過言的,能言善道,得到重視後,公社理所當然地把他提上去了,現在上麵提拔人看什麽,一看你的筆杆子,二看你的嘴茬子。”
聽了張思鼎這番話,方曉默默點著頭。
第二天早上,方曉把晚上寫的那篇發言稿給了張思鼎,張思鼎一邊看一邊讚歎地說:“要說方曉你這小子哪兒都不愛人,就是文章愛人!”
開動員誓師大會這一天,不知怎的,又趕上個大陰天。
整個中學操場上坐滿了來自各大隊的貧下中農社員。
陰霾沉重的蒼穹鉛雲浮動,仿佛整個天寰都在顫抖,空中唿出的風夾著雲中擠出的雨瑟瑟霏霏搖曳著大地,淋淌著坐在那裏的人們。
牆上各色標語在風中抖動,紙上的黑字由於雨水的淋染,有的已經沒有了原來的形,有的競黑成一團。
主席台上邊的橫聯上:“王官莊公社三秋動員誓師大會”這幾個大字由於人們的嚴加保護,完好無損地掛在那裏。
主席台左側:“全黨全民總動員,狠抓革命猛促生產”主席台右側:“秋收秋種秋管,齊抓共管分秘必爭先”這兩行大字,還可以依稀看得出。
風依瑟瑟,雨依霏霏,已經過了九點,公社黨委書記劉文信冷眼看天,向身旁的副書記說:“開始吧,不能被天所左右,時不我待。”副書記點著頭,重重地走向台中央的麥克風前,左嚴宣布:“王官莊公社,三秋,動員誓師大會,現在開始!”
台下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
“全體起立,讓我們共同高唱東方紅。”
廣播員高美紅走到麥克風前:“東方紅,太陽升,預備唱!”
接著,三萬平米的操場上,數以萬計的人群中,陡然響起了震天動地的東方紅的歌聲。
“東風吹,戰鼓擂,無產階級特殊時期形勢越來越好,我們王官莊公社的革命形勢也和全國一樣一片大好,越來越好!一年一度的“三秋”戰役開始了,我們要學習解放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敢於拚搏,敢於勝利,全黨動員,全民動員,誓把今年的三大戰役保質保量,分秒必爭的完成好,讓我們公社的革命和生產取得雙豐收,使我們社會主義江山永遠保持鮮紅的顏色,讓毛主席思想的偉大紅旗世世代代永遠飄揚!”黨委書記劉文信慷慨激昂的動員報告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掌聲未平,口號聲又起:“狠抓革命,猛促生產!”
“戰無不勝的毛主席思想萬歲!”
“偉大領袖,偉大導師,偉大統師,偉大舵手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
各大隊,各單位代表的發言開始了,他們各個慷慨激昂地向黨,向毛主席,向全公社的貧下中農表忠心,表決心!
“四海翻騰去水怒,五州震昂風雷激。!”
“暮色蒼茫看紅勁鬆,亂雲飛度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沉舟測判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口號聲一浪高過一浪,整個會場象沸騰的水一樣激越滾動。
“下麵是王官莊大隊代表,張思鼎發言,他發言的題目是:“狠鬥私字一閃念,分秘必爭勇爭先!張思鼎同誌,是王官莊大隊第四生產隊的政治指導員,又是四隊青年學習毛主席著作小組的組長,自從今年初中畢業迴到家鄉以後,王官莊四隊的五名畢業生,就積極自覺地組織成立了學習毛主席著作小組,他們學習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有方法,經過不斷地聯係實際學習和討論,他們的毛主席思想水平,無產階級政治覺悟以及階級鬥爭的觀念,有很大提高,受到了貧下中農和黨員幹部的好評,下麵我們就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王官莊大隊的張思鼎發言。”在高美紅的讚揚聲中,在會場上熱烈的掌聲中,張思鼎神態若然走向主席台。
“敬愛的黨委領導,敬愛的貧下中農戰友們,首先讓我們共同敬祝我們偉大領袖,偉大導師,偉大統帥,偉大舵手,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裏山河一片紅,春風化雨處處新。
“這句話不象毛主席詩詞,報紙上邊沒見過。”台下響起了議論,人們向台上的張思鼎投出了讚賞的神光。
“三秋大戰是一場爭時間,搶速度,保質量的一個大戰,爭取時間,就因為種小麥必須在白露過後,寒露之前完成,而我們的小麥是在玉米搶收完成後才能進行,不能提前,所以爭取時間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我們隻有快收,才能快種,這裏就有一個搶速度問題,快收快種需要的是我們廣大貧下中農社員幹部的不怕苦不怕累,發揚連續作戰的革命精神,隻有發揚這種精神我們才能搶收完,搶種上,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廣大貧下中農社員幹部不可忽視的問題,有人說,蘿卜快了不洗泥,這句話的意思是,幹什麽活兒,隻要速度一快了,那免不了就不顧質量了,想吃蘿卜了,到人家地裏拔起來就啃,誰管它有泥沒有泥,有泥也沒地方去洗。所以說,要有這種思想,種小麥肯定種不好,或者地整不好,坑坑窪窪,澆水更麻煩。或者播種時粗枝大葉,深的深,淺的淺,雖然說敞溝露麥,但是,你把麥籽蓋不上土,它也不會長好,另外還有,種麥子時,有的播不到頭兒就算播完了,等麥苗出來了一看,怎麽地頭上有一小片兒一小片兒沒有苗呀,再補也來不及了,所以,三秋的秋收,秋種,秋管工作,一要爭時間,二要搶速度,三要保質量,隻要這三方麵抓好抓緊了,那我們的三秋戰役就算取得了的勝利。”
台下響下起了熱烈的掌聲,不少貧下中農老漢朝張思鼎豎起了大拇指,:“瞧人家說的實實在在,字字句句說在理上。”不少人讚歎著他。
“三秋動員誓師大會”在高昂的:“大海行靠
舵手”的歌聲中結束,各大隊的貧下中社員群眾,扛著紅旗走出會場。
王官莊大隊的黨支部書記劉萬才,立即召集了各生產隊的隊長和政治指導員,在大隊部召開了如何貫徹執行公社“三秋”動員誓師大會精神的幹部會議。
看各隊的幹部都到齊了,劉萬才把煙袋從嘴裏拿了出來,笑眯眯望著大夥說:“今天沒想到,咱們這個燈下黑的村子,也發了點亮光。”
人們一聽,都猜到了書記的意思,都笑了,看著張思鼎說:“張思鼎今天這稿子可震了,夠水平。”
“張思鼎念的也夠棒的,跟電影南征北戰那軍長似的,象個官樣兒。”
大夥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書記看到大夥這麽高興地說,心裏也特別痛快。他擔任兩年書記主任以來,幾乎沒有見過這些幹部在一起開會時這麽活躍過,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了,朝坐在對麵的王興武說:“咱們今天讓張思鼎發言還真是讓對了!”
“那還用說,您知道這叫什麽,這叫伯樂能識千裏馬!咱是不是伯樂甭說,可這個張思鼎是個千裏馬,我看差不多。”
王興武前幾年是這個村的書記,後來因為隻會耍貧嘴,不怎麽幹實事被公社撤了。可是,在王興武的心裏,還是看不起這個三腳踢不出一個屁的劉萬才,他不就是靠自己是個抗美援朝兵,不會說東道西裝老好人才當上了這個書記!所以,今天劉萬才一提到他,他就如魚得水般歡起來。
劉萬才對王興武的話,沒什麽表示,隻是笑眯眯默默點著頭,別看他這人胖敦敦的象塊大白薯,沒什麽歪道心眼兒,可實際劉萬才其人外愚內慧,看什麽問題頗有獨到之處。今天,他看到張思鼎站在主席台上,慷慨激昂,頗動人心的發言,心中一下仿佛亮起了一道光,張思鼎這個年輕人,對於王官莊來說,確實是個及時時雨似的人才,他今天這個發言,是在全公社貧下中農,各級領導麵前,亮起一道光,他們這個村的“燈下黑”沒準借著這道光,變成了“燈下亮”呢?
“燈下黑”這個王官莊的外號,是前些年前,當時的王書記取的。那些年,不知為什麽,他們這個村,樣樣工作都落在其他村子的後麵,差不多每次開會都挨批評。後來,在一次各村支部書記會上,公社王書記幽默地把王官莊叫做“燈下黑”因為王官莊公社就在王官莊大隊,在公社這盞燈下,王官莊總是落後,總也紅不起來,亮不起來,總是黑的。所以“燈下黑”指的就是王官莊。劉萬才笑眯眯望著坐在王興武身旁的張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