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蔣,不喝酒不喝茶,隻喝白開水,而且自己隨身帶著一隻杯子……那麽多人演過老蔣,唯有陳到明表現出了這個習慣。[.超多好看小說]


    或許拜他的閱讀量和文化層麵所賜,明叔估計是國內演員中,對人物琢磨得最深刻、最全麵的一位。


    他告訴褚青,演員下場時,就是出鏡這幾步道,是極能體現功力的。無論編劇,導演還是觀眾,隻要你不爬著出去,壓根沒人看你。


    但以表演來說,你的戲還沒完成,所以絕不能隨隨便便的就走下去,一定得貼合人物當時的情緒。


    道理呢,褚青都懂,可被人家一講,才猛然覺著:哎呀,我好像是走偏了,顧著追求視覺效果,研究如何演的好看,卻忽略了別的學問。


    而這腦子一通,他也便明白了,還有很多地方要補足,要學習。


    陳到明無疑是個非常好的老師,跟這位聊天,真是會上癮的。此後一段時間,倆人不拍戲的空閑,要麽在酒店,要麽在家裏,泡杯破茶,一聊就多半天。


    他就像塊海綿一樣,吸收著對方的經驗與心得,因為在此之前,完全沒接觸這個類型的演員。


    明叔屬於學院派中的學院派,再正統不過,他的某些論證,對拍完《盲井》後就處於停v√滯期的褚青大有啟發。


    別的不說,單論走路,同樣是演朱由校,陳到明就能演出“頹唐如玉山之將崩”的神氣。他卻不行,根本不懂什麽叫玉山將崩,頂多拽個“搖搖晃晃”啥的。


    他也能演的很好看,但是肯定不像,不像一位皇帝。


    那怎麽辦?


    讀書嘛,還是讀史書,甚至要形成一套自己的曆史觀,才能hold住這個角色。


    當然。這些都是理論知識,想揉進自身並付諸於實際,還需要漫長的過渡階段。


    ……


    “華仔,你要側身一點點。”


    “誌鍾,你站在這裏,不要動。”


    “偉仔,你一直捂著鼻子。”


    “青仔,你要看著偉仔。”


    “阿偉,你坐這邊,也不要動。”


    “陳老師坐那邊。要把玩那副墨鏡。”


    “秋聲進來往前半步,黎明站定,ok?”


    內景棚裏,劉維強和麥兆輝齊齊上陣,挨個給演員講戲。


    這是場大群戲,是片中僅有的七大影帝出現在同個場景的段落,非常非常重要。<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其實莊聞強寫這段的時候很猶豫,他能寫出來,卻擔心拍不出來。別提香港導演。就扔到全世界的範圍,群戲都是個大殺器,誰碰誰死。


    整半個世紀,也就出了位羅伯特奧爾特曼。那是真真的群戲大師。


    但莊聞強考慮了好久,還是決定加進去,沒辦法,觀眾就是衝這個才掏錢買票的。而兩位導演呢。亦是心裏沒底,不能保證有多精彩,隻能盡力而為。


    這場景中有二十多人。特意搭了個超大的影棚,布置成接待室的樣子。


    門左邊,是整麵的玻璃窗;右邊,是頗有縱深的閑置空間;對麵,貼牆擺著排白色的鐵皮櫃子;櫃子前,有兩列沙發,一橫一豎呈直角形,圍著個小茶幾。


    群戲,首要基礎就是構圖,構圖說白了,就是站位。


    此刻,陳到明坐在豎列的沙發上,身後站著頭纏紗布的黃誌鍾。曾誌韋坐在橫列,旁邊是褚青,褚青再旁邊,是梁朝韋。


    黃秋聲和黎明戳在剛入門的位置,黎明稍稍靠後,劉德樺距黃秋聲左側一米。


    另外,還有十幾個臨演分布在周圍,緊湊卻餘出縫隙,恰能凸顯出這七位大咖。


    為了這場戲,劇組足足撂了四台攝影機,全方位捕捉。劉維強、杜可風、伍文丞、黎耀輝四位攝影師每人一架,以那沙發為中心,往外延伸數米,圈成一個狹小又密集的拍攝區域。


    待準備就緒,麥兆輝一抬手,場記啪地一打板:


    “action!”


    “喂!你們要什麽?”


    隨著黃秋聲一句喝止,全場靜立。


    鏡頭橫向移動,緩緩滑過捂著鼻子的偉仔,囂張的青仔,微笑的曾誌韋和無表情的陳到明。


    就見劉德樺開口道:“不好意思,上頭叫我們來拍幾張照片,我也不知道什麽事。”


    此時,黎明上前兩步,道:“是我叫cib給各位開個檔案,不行麽?”


    原本的構圖是很模糊的,不分主次,但他這一動,瞬間把核心位置控住了,成為鏡頭焦點。


    “各位警官,玩夠了麽?”曾誌韋麵露不耐。


    “哎,你們香港警察辦事效率可真低。”陳到明擦了擦眼鏡,身子往沙發上一靠。


    “好,那我快點。”


    黎明沉著一張清水臉,指著梁朝韋問黃誌鍾,道:“他,把你打成這樣,你要不要投訴?不投訴就在這裏簽個字。”


    黃誌鍾接過文員遞過的意向書,欠揍的看了眼,啪地扔在桌上。


    陳到明微妙了笑了笑,隨即打了個響指,對方又乖乖撿起來簽字。


    接著,黎明走到梁朝韋跟前,問:“我把你打成這樣,你要不要投訴?”


    “喂!警官,你是不是耍人啊?”


    褚青邁步就要過來,被兩位警察製止。


    ……


    這些人中,共包含了五個群體:


    陳到明為首的大陸商人,曾誌韋為首的香港黑*幫,劉德樺為首的內務部警員,黎明為首的保安科,黃秋聲為首的重案組。


    而事件的經過是:梁朝韋把黃誌鍾打傷,被黎明抓迴警局,之後兩位老大前來保人,又趕上內務部拍照存檔,馬仔阻止。


    五組人,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目的,龐雜交錯,關係多樣。


    作為導演。既要表現出每個主演的情緒波動,又得保證線索清晰,觀感流暢自如。總之,劉維強和麥兆輝的心情,簡直跟日了狗一樣。


    不光他們,就連那些演員,除了明叔見識過此類群戲,其他的都是頭迴經曆。僅技術性ng就有六次,加上表演失誤,一連ng了二十三次。


    “哢!”


    待第二十四次。終於有了條完整的,麥兆輝喊停,盯著監視器猶疑不定。效果是不錯,但他不清楚要不要再來一條。


    若說第一部是創造經典,第二部熱情未褪,第三部就純屬應付差事了。整個劇組都沒那麽一股精神氣,看似忙忙叨叨,實則心不在焉,隻想著趕快殺青。


    如此的氣氛。讓他不確定能拍到一條更出色的。而就是這麽一猶疑,現場卻陷入了很短暫的沉默。


    攝影機仍然開著,就在大家背後,於這安靜中。似乎聽到了膠片轉動的沙沙聲,美妙細膩。


    黃秋聲皺了皺眉,忽又轉向大家,從黎明到華仔。再到青仔,依次掃過去,眾人相互一碰。眼裏似乎都跳躍著同一種光亮。


    從未有過的,瞬間共通。


    拍《無間道》是榮耀,更是負擔,尤其是第三部,注定抗著莫大的爭議。


    自開機以來,就看演員們的表現,曾誌韋隨隨便便,黃秋聲沉沉悶悶,陳到明和褚青純屬醬油,梁朝韋的精力全在《2046》那邊,黎明一心想凸顯自己,隻有劉德樺在努力演戲……


    他們好像總有忙不完的事,拍戲聚集,收工散去,極少做交流。但今天,此刻,在這場群戲裏,幾人終於感受到了某種相同的情緒:


    不甘心!


    黃sir不禁笑了笑,等黎明主動退迴,便開口道:“喂!幹什麽?你們要幹什麽?”


    劉德樺立即接道:“sorry,上頭叫我們來拍幾張照片。”


    “……”


    麥兆輝和劉維強都一怔,略傻的看著他們自己重來。


    “香港警察的辦事效率可真低!”


    “喂!警官,你耍我們吧?”


    “走,阿強!”


    ……


    第二十五條下來,明顯比上次好很多,那七人仍然不滿意,就見黃秋聲繼續道:“幹什麽?想搞事啊?”


    “黃警官,我們來拍些照片,上頭的意思我不清楚。”


    “我叫他們拍些報名照的,有問題麽?”


    ……


    待第二十六條過後,倆導演算迴過味,那幫貨妥妥發飆了。


    雖然這片子是個徹頭徹尾的政治任務,雖然這段情節不夠劍拔弩張且衝突蒼白,雖然他們都帶著情緒接下的這部電影,但並不妨礙,他們還想真正的奉獻出一場好戲。


    黎明,十三句台詞。


    黃秋聲,五句台詞。


    曾誌韋,四句台詞。


    劉德樺,三句台詞。


    陳到明,一句台詞。


    褚青,一句台詞。


    梁朝韋,沒有台詞。


    七個華語圈最頂級的演員,加起來二十七句對白,一遍遍的演,一遍遍的說,每次都有變化,每次都有驚喜,每次又都不滿足。


    四台攝影機,十幾架燈光,通通對著那數米區域。


    而那場中,似升騰出縷縷灼熱,濃鬱,刺眼,恢宏,溢彩流光,焦烤得現場每個人的心髒都在砰砰跳動,近乎炸裂。


    劉維強掌控著攝影機,手指穩定,嘴唇卻緊緊抿著,似乎重現了拍攝自己處女作的那般心情,純粹無比。


    這一場,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小時,耗費了多少膠片,似乎天黑了又亮。


    直到大部分人快頂不住時,總算見那七位停了下來,又互視一眼,隻覺天空海闊,隨即便聽到了一聲:


    “哢!過!”


    (寫著寫著快睡著了,今兒好困,若是有混亂的地方請指正,睡覺去……)(未完待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藝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睡覺會變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睡覺會變白並收藏文藝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