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在旁邊聽著,心裏暗暗嘲笑:“你們還不想暴露實力,你們每個人都被人家研究透了!等著吧,後天的比賽有你們好看!”
比賽的前一天是賽道開放日,所有運動員去做適應性訓練,各國參賽隊排了順序,中國隊排在了下午。
唐槐一個人在賽道旁盯著,觀察其他國家運動員的實力水平,他把李長逸等所有人都趕到雪道上去先做熱身找感覺。
不得不說,索爾登的雪場真是太好了,山坡陡峭落差大,充沛的降雪讓雪道變得鬆軟屬實,在那又長又直又寬闊的雪道上,李長逸縱情走刃刻滑,幾乎體驗到起飛的快感。
不自覺地越滑越遠,李長逸與高熵齊頭並進,與身後的四個人如脫韁的野馬,在阿爾卑斯山脈的積雪上留下一道道優雅圓潤的劃痕。
他們滑過陡坡、躍過跳台、穿過隧道,一刻不停地在永恆冰川的雪道上滑了十幾公裏,從海拔3340米的山峰速降到海拔1970米的穀底,幾乎把索爾登其中一條主線雪道滑完全程。
6個人相繼停在雪道的盡頭,他們喘息著,擊掌、擁抱慶祝,接觸滑雪運動近4年的時間,這才是頭一次肆無忌憚地享受滑雪,這也是頭一次在比賽前如此放鬆和放縱。
高熵在路邊攔了輛擺渡車,他們迫切地想要迴山上找唐槐訴說這份好心情。
殊不知唐槐此時的心情不佳,根本無法分享他們的喜悅和歡暢。
原因很簡單,他被驅逐了,人家不讓他觀看各隊訓練情況。這種對中國人的排斥越來越過分和明顯。
他琢磨著,你們不讓我看,下午到我們訓練的時候,我們也清場!
索爾登的賽道以粉雪為主,鬆軟的雪況與可可托海相似,賽道設置與蒙塔豐差不多,一開始還是三個很深的uuu凹槽雪壩,感覺奧地利人特別喜歡這種障礙。
雪壩之後的賽道迴歸正常,五個彎道和其餘障礙的分布也還算合理,沒有像之前突擊改賽道那樣有明顯的針對性。
這並不能證明奧地利人有多公平正直,可能很大原因是中國人來的太突然,他們沒有時間從賽道上做手腳。
不過出發台下麵的三個雪壩也夠折磨人了,這東西一個比一個深,最後一個深度接近2米,坡度接近60度,技術拉胯的恐怕直接在這裏就被攔住了。
張誌旺想起了前年在蒙塔豐的尷尬,他那時手腕骨折導致出發無力,加上體能條件相對不足,結果預賽一度在眾目睽睽之下被雪壩擋住,尷尬得不得了。後來學著利用卡刃翻身借力的方式才能翻過雪壩,
現在好了,手腕的傷早已痊愈,身體又充滿了爆炸性的力量,賽道訓練滑得很輕鬆。
中國運動員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中,盡管唐槐賭氣趕走了雪場的所有生麵孔,可是這樣做毫無意義,賽道上到處都是攝像頭和安全監控,人家坐在iceq餐廳裏也一樣看得一清二楚。
幾個隊伍的主教練或者領隊湊在一起喝咖啡,比賽還沒開始,這場比賽的主基調就已經定下了,就是不能讓任何一名中國運動員進入半決賽。
歐洲是現代滑雪的發源地,而奧地利更是這項運動的核心國家之一,在他們國民心目中的滑雪,就像中國人眼裏的乒乓球,那都是全民級運動,絕對不可被撼動的。
於是,從第二天的預賽開始,中國隊這邊就狀況不斷,從備賽到參賽都收到諸多限製。
首先是早上起來給滑雪板打蠟,中國隊的帳篷沒有通電,因為各隊打蠟都是機密,唐槐不可能去別隊的帳篷裏探頭探腦借電源,所以他隻能一遍遍地催促當地工作人員。
結果光張羅著通電就等了接近一個小時,最後也沒搞清楚到底為什麽沒電。
眼看著比賽快開始了,高熵又是這次參賽的主力,不可能把每一塊板子都打好蠟,唐槐隻能讓大家集中趕了三塊通用訓練板,輪換著使用來參加預賽。
結果他們著急忙慌地趕到出發台附近,卻被告知一個很無語的問題:“今天風大,預賽取消了,直接按照報名選手的國際雪聯積分排名來安排決賽。”
“這不公平!”
唐槐發出了嚴重抗議,但是所有老外都看著他,那種不屑與鄙夷讓人難堪。
因為天氣原因取消預賽甚至取消整個比賽都是很常見的事情,直接按照世界排名來定決賽資格也有先例,唐槐隻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認為這不合理。
因為在他的隊伍裏,張誌旺的世界排名很靠後,武纓的位置也不好,如果卡名次的話,這倆人恐怕這趟直接白跑了。
但是沒有任何辦法,人家是規則的製定者,有著“最終解釋權”,利用“合情合理”的條款就算砍你一刀,你也沒處說理去。
半小時後,報名選手的名單出來了,由於頂尖選手忽然雲集,報名這屆歐洲杯的所有業餘選手和大部分二流運動員都被擋在了決賽外麵。
果然如唐槐預料的,中國隊這邊運動員參與的積分賽、洲際杯、世界杯賽都比較少,因而積分排名靠後。
男隊烏力罕、李長逸、高熵獲得決賽資格,分別排了第11、第14和第22順位名次。女隊隻有範清婉拿到了第14順位。
張誌旺和武纓因為排名靠後(第97位和第34位),無緣參加決賽。
兩個人都很氣憤,這算什麽事兒啊!
其實今天確實有點風,可並不是無法接受的狂風,大家在可可托海訓練的時候,哪天的風也不小,不一樣練?
單板滑雪障礙追逐與大跳台等跳躍、高難度動作不同,受風力影響其實沒那麽大。
唐槐也很無奈:“算啦,誰讓咱們是外來者呢,你們倆就給其他人服務和加油吧,這件事迴頭我會找國際雪聯那邊申訴。”
其實不光唐槐和中國隊這邊不滿,那些提前報名,準備了一年的歐洲年輕小將們也很惱火抗議,可是這又有什麽用呢?
就算唐槐鬧到國際雪聯,這種“惡劣”天氣的說法,也仍然會獲得相當多官員的支持。
比賽的前一天是賽道開放日,所有運動員去做適應性訓練,各國參賽隊排了順序,中國隊排在了下午。
唐槐一個人在賽道旁盯著,觀察其他國家運動員的實力水平,他把李長逸等所有人都趕到雪道上去先做熱身找感覺。
不得不說,索爾登的雪場真是太好了,山坡陡峭落差大,充沛的降雪讓雪道變得鬆軟屬實,在那又長又直又寬闊的雪道上,李長逸縱情走刃刻滑,幾乎體驗到起飛的快感。
不自覺地越滑越遠,李長逸與高熵齊頭並進,與身後的四個人如脫韁的野馬,在阿爾卑斯山脈的積雪上留下一道道優雅圓潤的劃痕。
他們滑過陡坡、躍過跳台、穿過隧道,一刻不停地在永恆冰川的雪道上滑了十幾公裏,從海拔3340米的山峰速降到海拔1970米的穀底,幾乎把索爾登其中一條主線雪道滑完全程。
6個人相繼停在雪道的盡頭,他們喘息著,擊掌、擁抱慶祝,接觸滑雪運動近4年的時間,這才是頭一次肆無忌憚地享受滑雪,這也是頭一次在比賽前如此放鬆和放縱。
高熵在路邊攔了輛擺渡車,他們迫切地想要迴山上找唐槐訴說這份好心情。
殊不知唐槐此時的心情不佳,根本無法分享他們的喜悅和歡暢。
原因很簡單,他被驅逐了,人家不讓他觀看各隊訓練情況。這種對中國人的排斥越來越過分和明顯。
他琢磨著,你們不讓我看,下午到我們訓練的時候,我們也清場!
索爾登的賽道以粉雪為主,鬆軟的雪況與可可托海相似,賽道設置與蒙塔豐差不多,一開始還是三個很深的uuu凹槽雪壩,感覺奧地利人特別喜歡這種障礙。
雪壩之後的賽道迴歸正常,五個彎道和其餘障礙的分布也還算合理,沒有像之前突擊改賽道那樣有明顯的針對性。
這並不能證明奧地利人有多公平正直,可能很大原因是中國人來的太突然,他們沒有時間從賽道上做手腳。
不過出發台下麵的三個雪壩也夠折磨人了,這東西一個比一個深,最後一個深度接近2米,坡度接近60度,技術拉胯的恐怕直接在這裏就被攔住了。
張誌旺想起了前年在蒙塔豐的尷尬,他那時手腕骨折導致出發無力,加上體能條件相對不足,結果預賽一度在眾目睽睽之下被雪壩擋住,尷尬得不得了。後來學著利用卡刃翻身借力的方式才能翻過雪壩,
現在好了,手腕的傷早已痊愈,身體又充滿了爆炸性的力量,賽道訓練滑得很輕鬆。
中國運動員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中,盡管唐槐賭氣趕走了雪場的所有生麵孔,可是這樣做毫無意義,賽道上到處都是攝像頭和安全監控,人家坐在iceq餐廳裏也一樣看得一清二楚。
幾個隊伍的主教練或者領隊湊在一起喝咖啡,比賽還沒開始,這場比賽的主基調就已經定下了,就是不能讓任何一名中國運動員進入半決賽。
歐洲是現代滑雪的發源地,而奧地利更是這項運動的核心國家之一,在他們國民心目中的滑雪,就像中國人眼裏的乒乓球,那都是全民級運動,絕對不可被撼動的。
於是,從第二天的預賽開始,中國隊這邊就狀況不斷,從備賽到參賽都收到諸多限製。
首先是早上起來給滑雪板打蠟,中國隊的帳篷沒有通電,因為各隊打蠟都是機密,唐槐不可能去別隊的帳篷裏探頭探腦借電源,所以他隻能一遍遍地催促當地工作人員。
結果光張羅著通電就等了接近一個小時,最後也沒搞清楚到底為什麽沒電。
眼看著比賽快開始了,高熵又是這次參賽的主力,不可能把每一塊板子都打好蠟,唐槐隻能讓大家集中趕了三塊通用訓練板,輪換著使用來參加預賽。
結果他們著急忙慌地趕到出發台附近,卻被告知一個很無語的問題:“今天風大,預賽取消了,直接按照報名選手的國際雪聯積分排名來安排決賽。”
“這不公平!”
唐槐發出了嚴重抗議,但是所有老外都看著他,那種不屑與鄙夷讓人難堪。
因為天氣原因取消預賽甚至取消整個比賽都是很常見的事情,直接按照世界排名來定決賽資格也有先例,唐槐隻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認為這不合理。
因為在他的隊伍裏,張誌旺的世界排名很靠後,武纓的位置也不好,如果卡名次的話,這倆人恐怕這趟直接白跑了。
但是沒有任何辦法,人家是規則的製定者,有著“最終解釋權”,利用“合情合理”的條款就算砍你一刀,你也沒處說理去。
半小時後,報名選手的名單出來了,由於頂尖選手忽然雲集,報名這屆歐洲杯的所有業餘選手和大部分二流運動員都被擋在了決賽外麵。
果然如唐槐預料的,中國隊這邊運動員參與的積分賽、洲際杯、世界杯賽都比較少,因而積分排名靠後。
男隊烏力罕、李長逸、高熵獲得決賽資格,分別排了第11、第14和第22順位名次。女隊隻有範清婉拿到了第14順位。
張誌旺和武纓因為排名靠後(第97位和第34位),無緣參加決賽。
兩個人都很氣憤,這算什麽事兒啊!
其實今天確實有點風,可並不是無法接受的狂風,大家在可可托海訓練的時候,哪天的風也不小,不一樣練?
單板滑雪障礙追逐與大跳台等跳躍、高難度動作不同,受風力影響其實沒那麽大。
唐槐也很無奈:“算啦,誰讓咱們是外來者呢,你們倆就給其他人服務和加油吧,這件事迴頭我會找國際雪聯那邊申訴。”
其實不光唐槐和中國隊這邊不滿,那些提前報名,準備了一年的歐洲年輕小將們也很惱火抗議,可是這又有什麽用呢?
就算唐槐鬧到國際雪聯,這種“惡劣”天氣的說法,也仍然會獲得相當多官員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