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熵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比賽頻傳捷報,唐槐打開國際雪聯的官網,看到高熵的名次已經上升到了第44位,距離世界前三十已經不遠,馬上給他們申請了嘉獎,鼓勵高熵繼續拿好成績的同時,也帶一帶另外三位隊友。
他還把四個人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大陸杯總決賽後的領獎合影照片發到sbx群裏,希望激勵其他運動員不要放棄。
然而一番好意卻牽連出一樁煩心事來。
烏力罕仍然滯留在瑞士等待下一次髕骨再建手術。
看著隊友去比賽,他心裏癢癢得不得了。反複詢問醫生自己什麽時候可以拆石膏恢複功能性訓練。
那外國專家認為,給處於絕望中的人提供虛假的希望,是非常殘忍的事情,於是在準備做下一次手術之前,將高熵膝蓋傷情的真實情況和未來的治療效果做了解釋。
突然得知自己沒有辦法參加比賽了,不光是北京冬奧會不可能參加,就連以後的單板滑雪也盡量不要碰了。
烏力罕如遭雷擊,整個人都癡癡傻傻起來。
負責照顧他的父母、隊內翻譯都束手無策,他們也明白,這是早晚要說出來的事情,由外國專家講出來,倒是比他們自己來說更好一點。
他媽媽抱著他哭了半宿,反複勸慰著,人生的路還長著,不是隻有比賽。
然而烏力罕捶打著腿上的石膏:“我就是為比賽而生的,我的人生隻有滑雪!”
他把所有人趕出房間,自己一個人蒙頭大哭,那一晚大家都沒睡,每隔一會兒就要悄悄探視一下,生怕烏力罕想不開做傻事。
可就算這樣,還是沒想到烏力罕在清晨的時候自己把石膏打碎了。他不信邪,非要證明自己還能走,能跑,能滑雪。
摔在地上後,他泣不成聲地抱怨著這條殘腿不爭氣,耽誤了自己為國爭光的崇高使命:“留著它有什麽用!”
大家都隻當是一句氣話,可是第二天再和醫生溝通手術安排的時候,他忽然執意讓翻譯幫忙詢問一句:“如果截肢,多久能康複?”
那醫生一臉震驚:“what?”
烏力罕的父母也同樣驚訝地勸阻:“可不能截肢啊,你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就是啊,你這條腿是可以保住的,人家大夫就是研究這個的,用最先進的技術手段給你重建膝關節,能夠保留的大部分功能。”
烏力罕並不迴話,隻是目光直愣愣地盯著那個外科醫生,希望得到一個答案。
似乎是讀懂了烏力罕眼中的決心,那名醫生清晰地吐出兩個單詞:“twoweeks!”
“隻要兩個星期?”
烏力罕驚訝地叫出聲來,他的父母同樣感覺不可思議,截肢啊,半條腿都沒了,兩星期就好?
醫生讓翻譯轉述了治療辦法,如果從膝關節處做截肢的話,手術很簡單,縫合傷口止血包紮後,馬上就在殘肢上做一個石膏接受腔,下麵連接上假腳。
烏力罕不但不用長期臥床休息,還應該盡早下床練習行走。
傷口會在兩周之內愈合,而人體適應假肢則需要時間,通常時間上因人而異,以他判斷,烏力罕最多一個月就可以逐漸適應義肢行走。
“如果換上義肢,能不能滑雪?”
“實際上,我們見過一些殘疾人運動員從事極限挑戰,他們穿戴義肢衝浪、滑雪、攀岩甚至參加田徑比賽,憑借高科技材料的義肢輔助,有雙腿殘疾的運動員奔跑速度比正常人還快。隻不過,可能會因為每個人肢體的耐受程度,經濟條件,訓練環境和意誌力等等,影響到假肢的功能發揮。”
醫生非常耐心地介紹了相關問題,並且建議烏力罕慎重考慮,畢竟留著這半條腿,他仍然屬於正常人範疇。一旦截肢,可就變成殘疾人了,結婚找對象和日常生活總有一些不太方便。
烏力罕去網上搜索了一些視頻,有很多老外身殘誌堅,樂於展示自己換上義肢後的生活。他們上山下海無所不做,感覺和正常人一樣快樂。
他再去檢索“義肢、滑雪、中國”等關鍵詞,一條新聞突然躍入眼簾:《渴望圓夢!中國殘疾人滑雪運動員積極備戰冬殘奧會》。
裏麵提到中國殘聯組建了備戰2022北京冬殘奧會的中國殘疾人單板滑雪隊,共有21名運動員,他們身殘誌堅卻享受冰雪運動帶來的飛翔的快感。
這一句話就讓他淚流滿麵,是啊,享受飛翔的快感,這不就是他一直追求的嗎?
他馬上給唐槐打電話,哽咽地告訴他自己想要截肢的打算。
唐槐非常錯愕和無比震驚:“怎麽了?治不好了嗎?能治為什麽要截肢?你知不知道截肢意味著什麽?”
“截肢意味著我可以參加殘奧會!”
烏力罕哭著喊出這句話,將唐槐震得淚流滿麵,他用忽然幹澀沙啞的喉嚨擠出半句話:“孩子,你想清楚啊……”
“我已經想得很清楚,我希望您支持我這個決定,幫我聯係一下殘疾人國家隊。北京冬殘奧會明年3月份開幕,我現在還有9個月的時間恢複和訓練,我想以我的能力,應該夠參賽標準吧。”
“你先等等,我給領導匯報一下,我……我做不了主……”
唐槐這次是真的慌了,他放下電話後,先給烏力罕的父母發短信確認一下,這孩子是不是受了什麽打擊,做這個決定是不是太衝動了等等。
烏力罕父母也很無奈:“你不答應他,他就絕食不吃飯啊,這孩子對滑雪的感情太深了,九頭牛都拉不迴來……”
唐槐歎了口氣,隻能先去找顧千瞳商量,找上級領導匯報。
這個精神讓人感動,請求一層層遞交上去,領導還是建議烏力罕慎重考慮,不過該提供的幫助一定一點都不能少。
唐槐揣摩到領導的意思,馬上聯係殘疾人單板滑雪國家隊的有關人員。
沒想到他這一問,還問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信息,甚至可以說是天大的好消息。
他還把四個人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大陸杯總決賽後的領獎合影照片發到sbx群裏,希望激勵其他運動員不要放棄。
然而一番好意卻牽連出一樁煩心事來。
烏力罕仍然滯留在瑞士等待下一次髕骨再建手術。
看著隊友去比賽,他心裏癢癢得不得了。反複詢問醫生自己什麽時候可以拆石膏恢複功能性訓練。
那外國專家認為,給處於絕望中的人提供虛假的希望,是非常殘忍的事情,於是在準備做下一次手術之前,將高熵膝蓋傷情的真實情況和未來的治療效果做了解釋。
突然得知自己沒有辦法參加比賽了,不光是北京冬奧會不可能參加,就連以後的單板滑雪也盡量不要碰了。
烏力罕如遭雷擊,整個人都癡癡傻傻起來。
負責照顧他的父母、隊內翻譯都束手無策,他們也明白,這是早晚要說出來的事情,由外國專家講出來,倒是比他們自己來說更好一點。
他媽媽抱著他哭了半宿,反複勸慰著,人生的路還長著,不是隻有比賽。
然而烏力罕捶打著腿上的石膏:“我就是為比賽而生的,我的人生隻有滑雪!”
他把所有人趕出房間,自己一個人蒙頭大哭,那一晚大家都沒睡,每隔一會兒就要悄悄探視一下,生怕烏力罕想不開做傻事。
可就算這樣,還是沒想到烏力罕在清晨的時候自己把石膏打碎了。他不信邪,非要證明自己還能走,能跑,能滑雪。
摔在地上後,他泣不成聲地抱怨著這條殘腿不爭氣,耽誤了自己為國爭光的崇高使命:“留著它有什麽用!”
大家都隻當是一句氣話,可是第二天再和醫生溝通手術安排的時候,他忽然執意讓翻譯幫忙詢問一句:“如果截肢,多久能康複?”
那醫生一臉震驚:“what?”
烏力罕的父母也同樣驚訝地勸阻:“可不能截肢啊,你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就是啊,你這條腿是可以保住的,人家大夫就是研究這個的,用最先進的技術手段給你重建膝關節,能夠保留的大部分功能。”
烏力罕並不迴話,隻是目光直愣愣地盯著那個外科醫生,希望得到一個答案。
似乎是讀懂了烏力罕眼中的決心,那名醫生清晰地吐出兩個單詞:“twoweeks!”
“隻要兩個星期?”
烏力罕驚訝地叫出聲來,他的父母同樣感覺不可思議,截肢啊,半條腿都沒了,兩星期就好?
醫生讓翻譯轉述了治療辦法,如果從膝關節處做截肢的話,手術很簡單,縫合傷口止血包紮後,馬上就在殘肢上做一個石膏接受腔,下麵連接上假腳。
烏力罕不但不用長期臥床休息,還應該盡早下床練習行走。
傷口會在兩周之內愈合,而人體適應假肢則需要時間,通常時間上因人而異,以他判斷,烏力罕最多一個月就可以逐漸適應義肢行走。
“如果換上義肢,能不能滑雪?”
“實際上,我們見過一些殘疾人運動員從事極限挑戰,他們穿戴義肢衝浪、滑雪、攀岩甚至參加田徑比賽,憑借高科技材料的義肢輔助,有雙腿殘疾的運動員奔跑速度比正常人還快。隻不過,可能會因為每個人肢體的耐受程度,經濟條件,訓練環境和意誌力等等,影響到假肢的功能發揮。”
醫生非常耐心地介紹了相關問題,並且建議烏力罕慎重考慮,畢竟留著這半條腿,他仍然屬於正常人範疇。一旦截肢,可就變成殘疾人了,結婚找對象和日常生活總有一些不太方便。
烏力罕去網上搜索了一些視頻,有很多老外身殘誌堅,樂於展示自己換上義肢後的生活。他們上山下海無所不做,感覺和正常人一樣快樂。
他再去檢索“義肢、滑雪、中國”等關鍵詞,一條新聞突然躍入眼簾:《渴望圓夢!中國殘疾人滑雪運動員積極備戰冬殘奧會》。
裏麵提到中國殘聯組建了備戰2022北京冬殘奧會的中國殘疾人單板滑雪隊,共有21名運動員,他們身殘誌堅卻享受冰雪運動帶來的飛翔的快感。
這一句話就讓他淚流滿麵,是啊,享受飛翔的快感,這不就是他一直追求的嗎?
他馬上給唐槐打電話,哽咽地告訴他自己想要截肢的打算。
唐槐非常錯愕和無比震驚:“怎麽了?治不好了嗎?能治為什麽要截肢?你知不知道截肢意味著什麽?”
“截肢意味著我可以參加殘奧會!”
烏力罕哭著喊出這句話,將唐槐震得淚流滿麵,他用忽然幹澀沙啞的喉嚨擠出半句話:“孩子,你想清楚啊……”
“我已經想得很清楚,我希望您支持我這個決定,幫我聯係一下殘疾人國家隊。北京冬殘奧會明年3月份開幕,我現在還有9個月的時間恢複和訓練,我想以我的能力,應該夠參賽標準吧。”
“你先等等,我給領導匯報一下,我……我做不了主……”
唐槐這次是真的慌了,他放下電話後,先給烏力罕的父母發短信確認一下,這孩子是不是受了什麽打擊,做這個決定是不是太衝動了等等。
烏力罕父母也很無奈:“你不答應他,他就絕食不吃飯啊,這孩子對滑雪的感情太深了,九頭牛都拉不迴來……”
唐槐歎了口氣,隻能先去找顧千瞳商量,找上級領導匯報。
這個精神讓人感動,請求一層層遞交上去,領導還是建議烏力罕慎重考慮,不過該提供的幫助一定一點都不能少。
唐槐揣摩到領導的意思,馬上聯係殘疾人單板滑雪國家隊的有關人員。
沒想到他這一問,還問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信息,甚至可以說是天大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