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晴朗,氣溫適宜,賽場沒有風,觀眾很熱情,李長逸覺得今天就是自己的冠軍日!
他站在出發台上,深吸一口氣,感覺到胸腔裏有強大的自信。
這次望向黑默林的目光很柔和,沒有敵意,也沒有挑戰,而是有一種朋友之間較量的。
他微笑,用漢語說出了:“我會超越你!”
黑默林可能沒聽懂,也可能聽懂了,迴應的是:“kommschon!”(德語:加油。)
這場大決賽的焦點,就是二人之間的對決,到底是新王當立還是舊王衛冕?不等二人衝過終點線,誰也不敢預測。
出發門打開了,走出弟弟受傷陰影的黑默林,爆發出統治級的實力,一出發就超越所有人取得領先地位。
超級起步、極限走刃、精準落點、黃金路徑,他近乎教科書級別的表現,讓人無可挑剔。
出第一個彎道的時候,隻有李長逸能緊隨其後,另外4人明顯差了一個檔次。
李長逸使出了渾身解數,把破風戰術、影子模仿等能力發揮到極致,不但穩穩吃到對方的尾流,並且還在一點點地縮短差距,現在他隻需要等待一個機會,隻要完成突破就能再一次將對方甩在身後。
這次他可沒用錯滑雪蠟,再不會出現直道被超越的失誤了。
然而讓李長逸萬萬沒想到,黑默林的技術太好了,不但完全預判了他的每一個操作,甚至連心理狀態也吃透了,根本沒有給他機會。
首先,麵對李長逸追擊的壓力,黑默林並不去做鍾擺晃動、搶內道卡位這些常規防禦動作,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始終保持著近乎極限的速度。
隻要不失速,別看左右都是漏洞,李長逸想要突破反而更難。
其次,為了保持速度,他牢牢占據了賽道黃金路徑。
別看賽道很寬,能容納六個人並排滑行,其實黃金路徑簡化到2d平麵圖上來也就一條細線。
李長逸在第二個彎道處嚐試突破,出彎時已經能於黑默林並駕齊驅,此時雙方速度都差不多,又是暢通無阻的直道,所以一度看到了超越的希望。
然而抵近前麵的彎道,他忽然發現黑默林的路線才是最好的,自己若不減速,將會衝出賽道。
此時擺在他麵前的有兩個選擇,要麽入侵黑默林的路徑把他擠走,要麽自己減速迴到追尾流的狀態。
經過0.1秒的猶豫,他選擇了入侵。
他是這樣想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世界冠軍應該會很在乎自己的職業生涯吧?要是撞傷了多不劃算?在蒙塔豐,自己夢遊的那次,黑默林都主動避讓了,這次肯定也會!
然而這次李長逸猜錯了,黑默林不但沒有避讓,還主動收攏雙臂身體前傾,做出了硬抗備撞的姿態。
兩個人的身體緊挨在一起,滑雪板隻差幾厘米就要撞上了。
李長逸看到黑默林堅毅的表情,無奈選擇了放棄入侵,因為前麵入彎了,他再不減速就要飛出賽道了。
下一個彎道李長逸卷土重來,然而相似的一幕再次出現,他的極限就是與黑默林並駕齊驅,搶不到突前的身位優勢就沒法擠到黃金路徑上去,終究沒法完成超越。
每次都隻差一點點,每一次都不能成功,這個過程簡直太痛苦。幾次三番之後,李長逸心態崩了,自己會的人家全都會,並且玩得更精細,這還怎麽贏?
此時的他忽然想起了班克斯的話:“技術太粗糙,聽不進戰術安排”。
班克斯歸隊帶來的視頻分析,曾經一幀一幀地指出了李長逸的諸多失誤、錯失的良機。
當時的李長逸隻顧羞惱,根本就沒聽進去,現在才發現這老外說得沒錯啊,自己的技術還真是粗糙,根本無法撼動黑默林的地位。
已經來到了最後的衝刺直道了,完全沒有任何機會超越,李長逸隻能無奈地接受了第二名的結果。
高手過招,拚的是細節,黑默林也是人,肯定也有極小的失誤,隻是他沒有看到,也沒有把握到。
李長逸這樣想著,居然有些期待,想看看班克斯賽後的技術分析視頻找出漏洞和機會。
比賽很精彩,前兩名爭奪的激烈,後麵四個人雖然落後一大截,對銅牌的渴望也無比熱切。
最後通過高速攝像機才判斷出是普林略微勝出了幾厘米板頭,拿到了銅牌。
在減速破上,黑默林顯得很興奮,振臂揮拳拍打著胸口,展示出王者的姿態。
周圍一大圈奧地利人揮舞國旗和雙手,呈現歡樂的海洋。
李長逸滑到他身邊,友好地握手祝賀。
黑默林將他拉向自己,兩個人肩膀相碰,頗有一種惺惺相惜的神態。
後麵普林也過來了,展開雙臂和二人抱在一起,絲毫沒有懊惱敵對情緒,顯示出了極好的競技體育精神。
頒獎台前站了很多人,還有各種“長槍短炮”的鏡頭,李長逸謹記著廣告商的要求,戴上有明顯商業logo的帽子,亮出滑雪板的板底廣告,脖子上掛上手套,羅裏吧嗦地幹完這些才站在了領獎台上。
黑默林和普林也一樣,大家都不能免俗。
班克斯、梁國輝站在一起,看著年輕的小夥子站在頒獎台上,同時感慨唏噓:“這小子成長太快了。”
隻不過梁國輝是欣慰驚喜,班克斯的情緒就很複雜了,喜悅中摻雜著憂慮。
李長逸的崛起,就意味著高熵的重要性在降低,也意味著高熵的商業價值在減小。一旦歸化運動員被貼上天才隕落的標簽,那麽廣告價值就會大幅縮水,直接影響到經紀公司的利益,也就是他和皮特的收入。
不過話說迴來,按照中國體育總局的相關規定,李長逸接了廣告代言,班克斯作為主教練也有一筆分成。目前這筆提成和上一站的比賽獎金都還沒有兌現到賬呢。
班克斯切換到商人頭腦,快速計算著自己可能拿到的廣告提成,如果比例還不錯的話,他可以重新考慮與李長逸的相處方式。
他站在出發台上,深吸一口氣,感覺到胸腔裏有強大的自信。
這次望向黑默林的目光很柔和,沒有敵意,也沒有挑戰,而是有一種朋友之間較量的。
他微笑,用漢語說出了:“我會超越你!”
黑默林可能沒聽懂,也可能聽懂了,迴應的是:“kommschon!”(德語:加油。)
這場大決賽的焦點,就是二人之間的對決,到底是新王當立還是舊王衛冕?不等二人衝過終點線,誰也不敢預測。
出發門打開了,走出弟弟受傷陰影的黑默林,爆發出統治級的實力,一出發就超越所有人取得領先地位。
超級起步、極限走刃、精準落點、黃金路徑,他近乎教科書級別的表現,讓人無可挑剔。
出第一個彎道的時候,隻有李長逸能緊隨其後,另外4人明顯差了一個檔次。
李長逸使出了渾身解數,把破風戰術、影子模仿等能力發揮到極致,不但穩穩吃到對方的尾流,並且還在一點點地縮短差距,現在他隻需要等待一個機會,隻要完成突破就能再一次將對方甩在身後。
這次他可沒用錯滑雪蠟,再不會出現直道被超越的失誤了。
然而讓李長逸萬萬沒想到,黑默林的技術太好了,不但完全預判了他的每一個操作,甚至連心理狀態也吃透了,根本沒有給他機會。
首先,麵對李長逸追擊的壓力,黑默林並不去做鍾擺晃動、搶內道卡位這些常規防禦動作,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始終保持著近乎極限的速度。
隻要不失速,別看左右都是漏洞,李長逸想要突破反而更難。
其次,為了保持速度,他牢牢占據了賽道黃金路徑。
別看賽道很寬,能容納六個人並排滑行,其實黃金路徑簡化到2d平麵圖上來也就一條細線。
李長逸在第二個彎道處嚐試突破,出彎時已經能於黑默林並駕齊驅,此時雙方速度都差不多,又是暢通無阻的直道,所以一度看到了超越的希望。
然而抵近前麵的彎道,他忽然發現黑默林的路線才是最好的,自己若不減速,將會衝出賽道。
此時擺在他麵前的有兩個選擇,要麽入侵黑默林的路徑把他擠走,要麽自己減速迴到追尾流的狀態。
經過0.1秒的猶豫,他選擇了入侵。
他是這樣想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世界冠軍應該會很在乎自己的職業生涯吧?要是撞傷了多不劃算?在蒙塔豐,自己夢遊的那次,黑默林都主動避讓了,這次肯定也會!
然而這次李長逸猜錯了,黑默林不但沒有避讓,還主動收攏雙臂身體前傾,做出了硬抗備撞的姿態。
兩個人的身體緊挨在一起,滑雪板隻差幾厘米就要撞上了。
李長逸看到黑默林堅毅的表情,無奈選擇了放棄入侵,因為前麵入彎了,他再不減速就要飛出賽道了。
下一個彎道李長逸卷土重來,然而相似的一幕再次出現,他的極限就是與黑默林並駕齊驅,搶不到突前的身位優勢就沒法擠到黃金路徑上去,終究沒法完成超越。
每次都隻差一點點,每一次都不能成功,這個過程簡直太痛苦。幾次三番之後,李長逸心態崩了,自己會的人家全都會,並且玩得更精細,這還怎麽贏?
此時的他忽然想起了班克斯的話:“技術太粗糙,聽不進戰術安排”。
班克斯歸隊帶來的視頻分析,曾經一幀一幀地指出了李長逸的諸多失誤、錯失的良機。
當時的李長逸隻顧羞惱,根本就沒聽進去,現在才發現這老外說得沒錯啊,自己的技術還真是粗糙,根本無法撼動黑默林的地位。
已經來到了最後的衝刺直道了,完全沒有任何機會超越,李長逸隻能無奈地接受了第二名的結果。
高手過招,拚的是細節,黑默林也是人,肯定也有極小的失誤,隻是他沒有看到,也沒有把握到。
李長逸這樣想著,居然有些期待,想看看班克斯賽後的技術分析視頻找出漏洞和機會。
比賽很精彩,前兩名爭奪的激烈,後麵四個人雖然落後一大截,對銅牌的渴望也無比熱切。
最後通過高速攝像機才判斷出是普林略微勝出了幾厘米板頭,拿到了銅牌。
在減速破上,黑默林顯得很興奮,振臂揮拳拍打著胸口,展示出王者的姿態。
周圍一大圈奧地利人揮舞國旗和雙手,呈現歡樂的海洋。
李長逸滑到他身邊,友好地握手祝賀。
黑默林將他拉向自己,兩個人肩膀相碰,頗有一種惺惺相惜的神態。
後麵普林也過來了,展開雙臂和二人抱在一起,絲毫沒有懊惱敵對情緒,顯示出了極好的競技體育精神。
頒獎台前站了很多人,還有各種“長槍短炮”的鏡頭,李長逸謹記著廣告商的要求,戴上有明顯商業logo的帽子,亮出滑雪板的板底廣告,脖子上掛上手套,羅裏吧嗦地幹完這些才站在了領獎台上。
黑默林和普林也一樣,大家都不能免俗。
班克斯、梁國輝站在一起,看著年輕的小夥子站在頒獎台上,同時感慨唏噓:“這小子成長太快了。”
隻不過梁國輝是欣慰驚喜,班克斯的情緒就很複雜了,喜悅中摻雜著憂慮。
李長逸的崛起,就意味著高熵的重要性在降低,也意味著高熵的商業價值在減小。一旦歸化運動員被貼上天才隕落的標簽,那麽廣告價值就會大幅縮水,直接影響到經紀公司的利益,也就是他和皮特的收入。
不過話說迴來,按照中國體育總局的相關規定,李長逸接了廣告代言,班克斯作為主教練也有一筆分成。目前這筆提成和上一站的比賽獎金都還沒有兌現到賬呢。
班克斯切換到商人頭腦,快速計算著自己可能拿到的廣告提成,如果比例還不錯的話,他可以重新考慮與李長逸的相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