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千瞳低垂眼皮拉長了臉,像個受氣的小媳婦。


    跳台滑雪是她跌倒的地方,如今聽說人家搞得風生水起,她心裏自然不舒服。


    馭下之道張弛有度,曲長歌不想繼續讓她難堪,話鋒一轉拋出了一個好消息:“除了訓練設施方麵,大家有其他意見還可以單獨找我聊。小顧一會兒把我辦公室電話發到群裏。另外啊,我今天還帶了個好消息過來,上級部門關心大家的訓練和生活,經研究批準,你們的訓練津貼也要漲了,漲幅應該還不小。”


    “哇,漲薪水?太好了!”


    這對運動員們來說可是大事好事,連李長逸都激動地帶頭鼓掌了。


    訓練場上馬上恢複了生氣,台下一片竊竊私語,大家都在猜測到底要漲多少錢。


    “哈,具體漲多少我也不清楚,津貼是你們各省省隊發放,我們隻是出個指導意見,誰要是發的少了可以找我告狀!”


    看氣氛到了,曲長歌開個玩笑開始了動員講話。


    “你們看啊,中國冰雪正處在曆史發展的最好時期,國家為你們創造了這麽好的條件,大家還有什麽理由不刻苦訓練呢?還有什麽理由不用你們的優異表現,來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呢?”


    “你們要知道,北京冬奧會備戰形勢異常嚴峻,備戰任務異常艱巨,備戰時間異常緊張。各冰雪項目隊伍上賽季表現雖有亮點、有突破,但總體上不盡如人意。”


    “從我從今天的調研來看,你們都在成長,隊伍正在壯大,但步子還不夠大,速度還不夠快。我們冰雪運動長期落後、全麵落後、整體功能性落後沒有得到根本扭轉。”


    “按照現在這樣‘四平八穩’‘按部就班’的備戰節奏絕對是不行的。”


    他說到這裏,忽然指著對麵的一根紅色條幅說:“我今天一來就看到這個口號了,很欣慰也很親切。當年我做運動員的時候,教練就用這個原則訓練我們。”


    大家扭頭看過去,發現那條幅上寫著“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赫然就是“三從一大”訓練方針。


    曲長歌說這個方針來源於解放軍的一名老班長,最初是用來操練新兵的。上世紀60年代,中國體育屆整頓作風,提出向解放軍學習,將這個方針應用到訓練中來,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競技體育是非常現實的,要想得到好成績就要加倍付出努力。‘三從一大’強調是吃苦耐勞,是攀登世界高峰必須要付出超人努力的行為準則,它為中國體育造就出無數世界冠軍,為許多體育項目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它就是中國體育的傳家寶!”


    “你們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要樹立訓練就是比賽,訓練就要比賽的觀念。要24小時打起精神,把1天當3天用,把每一次訓練都當成生死之戰,你看成績會不會提高?隻有一次次接近極限,你們才有機會突破極限!”


    最後,曲長歌再一次強調體能的重要性:“強化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是備戰奧運的根本,一定要把工作落實到位,為運動員提供高水平的體能和康複訓練。”


    “同誌們,幾代人篳路藍縷艱苦奮鬥,七十載風雨兼程玉汝於成。年輕隊員珍惜機會,刻苦訓練,爭取早日成才為國爭光啊!”


    掌聲雷動,曲長歌完成了調研和動員,匆匆趕往下一個集訓基地,都沒有時間與小師弟單獨說一句話。


    留在宜興的一百多名單板滑雪運動員覺得這領導人不錯,雖然嚴厲點,但明顯是個接地氣的好領導。


    他們沉浸在漲工資的喜悅裏,還不知道一切都是有代價的,接下來就要進入“魔鬼訓練”狀態了。


    曲長歌離開的第二天,“三從一大”的條幅掛滿了宜興訓練基地,教練員們仿佛打了雞血,訓練課從早到晚安排得滿滿當當,動不動就是去操場跑個20—30圈。


    更讓大家難以接受的是,以前的技術訓練開始分解動作了。


    以單板障礙追逐為例,唐槐把出發台、波浪包、小跳台、半壁彎都單獨拿出來練。


    僅出發台這個地方,一天就要練幾十遍。


    這需要大家全神貫注和全身發力,有電子輔助設備盯著,誰要是慢個0.2秒以上就要挨罵。


    練完這個項目,所有人精神恍惚,就連在賽道外休息的人,聽到發令槍聲都忍不住哆嗦,儼然已經要形成條件反射了。


    看似簡單的體能訓練,也和以前不一樣了。


    過去隻看數量,教練讓做多少個深蹲,拉多少個引體向上,能做完就行。現在還要求動作、頻率都得與體測科學指導標準嚴絲合縫。


    這些單項訓練毫無趣味性,烏力罕、張誌旺等人都特別厭煩,趁教練不在的時候總要吐槽幾句:“太枯燥了,真是要一個動作練到吐,我感覺兩條腿已經沒有知覺了。”


    “累,感覺膝蓋要扛不住了……”


    “這真是要把我們往死裏練啊!”


    然而他們又不敢偷懶,因為唐槐放出狠話,月底排位賽要加入體能指標,動作不標準、數量不達標的,直接影響排位成績,連續2個月排位倒數的就別在這隊待著了。


    後來大家才知道,這一切源於那日曲長歌調研視察後,離開時隨便舉的一個例子:“過去我們短跑運動員始終無法突破10秒大關,總找不到問題根源。後來拿短跑運動員謝震業的體測數據,與博爾特、蓋伊、布雷克、加特林等人的數據做對比,發現他身高和體重並不算差,可是在深蹲、下肢力量和臥推這幾項的對比中,謝震業明顯處於下風。直到這時候,我們才有了努力的方向!”


    領導把話說到這份上了,諸位教練員還敢懈怠嗎?紛紛找來世界冠軍做對標,給自家運動員瘋狂補短板。


    在這樣的環境下,像張誌旺這種體能全麵落後的,能不累麽;對烏力罕這樣喜歡偷懶的,能不嚴嗎?至於李長逸,始終沒有找到身體極限天花板的,那就更得往死裏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握兵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握兵符並收藏走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