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歡唿,隻有唐槐臉都綠了:“我去,停、停、停……放我下來啊……”
這姑娘還穿著滑雪板呢,就這麽把自己“舉高高”,還不住地轉圈,萬一控製不住……自己的屁股豈不是又要摔成幾瓣兒?
武纓實在是太興奮了,下意識地做出這樣的舉動,待反應過來,自己也嚇著了。
這自主意識一旦重新接管身體,她馬上就支撐不住了。
要不是李長逸眼疾手快,從後麵托了一下,她和唐教練就都得摔在地上了。
唐槐當眾“出醜”,麵子掛不住了,正看見烏力罕站在旁邊跟著大夥一起笑。
他馬上就把烏力罕當成了出氣筒:“你怎麽搞的?啊?我之前怎麽給你講的,讓你大膽滑,讓你大膽滑,結果呢?你過彎的速度還不如八十歲的老太太!”
烏力罕笑不出來了,苦著臉:“我後麵已經很快了。”
“快個毛線,看看你們的成績,武纓81秒,你83秒,這成績也好意思說快?你知道奧運冠軍都六十多秒嗎?你知道差20秒意味著什麽嗎?”
仿佛是動了真火,唐槐懟完烏力罕,馬上轉過頭罵罵咧咧地朝其他人吼:“奶奶的,第二組準備,給我大膽滑,聽見了嗎,大膽大膽再大膽!”
武纓拉長了臉,眼神幽怨得像個錐子,恨不得把唐槐戳成篩子。
敢情這家夥跟每個人說的訣竅都是一樣的,就是“大膽滑”啊。
其實這恰恰是唐槐的精明之處,現在是夏天,基地裏的賽道是塑料草葉做的滑草賽道,噴上水霧後模擬雪場,其效果與真實的滑雪場賽道還是有差距的。
感受過新西蘭頂級賽道的老隊員,能夠明顯感覺出滑草賽道摩擦力大,立刃抓地力卻差很多,因此平時訓練的時候,大家都很控製速度,以免衝出賽道受傷。
但是這次是排位賽,誰膽子大、豁得出去,誰就更有可能勝出。
拿第一場比賽來說,烏力罕認為這隻是隊內的一次普通對抗,根本沒必要冒著重傷風險傾盡全力。
可武纓不一樣,以她的稟性脾氣,如果輸了肯定會一氣之下履約離隊,所以她把這比賽看成生死之戰,必然不顧一切全力以赴。
結果顯而易見,武纓一騎絕塵,烏力罕隻有跟在對方屁股後麵吃土的份。
有了第一組做例子,第二組比賽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李長逸和張誌旺同時站上出發台,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是隊內榜一的爭奪戰了。
這倆人的技術特點很有趣,李長逸身體條件出色,協調能力一流,全賽道四個階段幾乎沒有弱點。
和李長逸相比,張誌旺身體素質略差,不是速度、耐力、爆發力中的某一項差,而是全麵差了一個檔次,但是他精於算計,善於在比賽過程中製造機會,尋找最佳落點和線路,平時的訓練成績相當驚人。
這倆人平時就相互不服氣,私下裏對比訓練成績是半斤八兩,這次就很有懸念了。
和上一組一樣,他們這邊也配了倆炮灰選手。
站在高高的出發台上,和兩位隊長同台競技,人家兩個新人本來就緊張,張誌旺還給他們施加壓力:“喂,一會兒躲遠點,別擋老子道!我這滑雪板上的鋼刃可鋒利的很,刮上就得掉層皮。”
他一邊說著,一邊把目光移向李長逸,擺明了指桑罵槐。
李長逸抿嘴一笑,衝著倆人喊:“不要聽他的,認真比賽,拿出平時訓練的本事才是對我們最大的尊重。”
他這麽一句話,馬上贏得了對方的好感,但是也招惹上了張誌旺。
對方猛然轉過頭來,滿臉怒容。
李長逸搖了搖食指,眼神都飄到天上去了。他很喜歡這個動作,既能表達輕蔑,又讓對手無可奈何。
這倆人互相玩心眼,還沒開始比賽就已經有火藥味了。
唐槐看著他們的小動作,嘴角掛著壞笑:“這種調調,我喜歡!”
競技比賽本來就是對抗遊戲,禮貌什麽的,平時做做樣子就行了,真上了賽道有拿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勇氣和狠勁兒才行。
當年他參賽的時候,可沒少被外國人針對,什麽陰謀陽謀損招都經曆過,要不然也不至於重傷退役……
唐教練浮想聯翩的時候發令槍響了,李長逸等四個人同時從出發台上飛躍而下,水平居然不分伯仲。
看得出,那兩個“炮灰”選手反應挺快,平時訓練也都很紮實。
但是滑雪這項運動很吃經驗,接觸時間短的控板能力就弱,無論爆發力還是平衡力都要差許多,所以在第一組波浪包過後就明顯落在後麵了。
李長逸和烏力罕並駕齊驅,過雪包、飛跳台、落地控板、張臂開肩……動作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如果沒有半壁彎,說不定他們會保持這樣的速度並排衝到重點。
這時候,彎道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有彎道就有內外道之分,走內道距離短速度快,便是甩開對手的絕佳機會。
李長逸的出發點在1號道,滑到這裏就是內側雪道,這是先天優勢。不過他的支撐腳是左腳,也就是右腳在前左腳在後,所以過彎的時候用的是“屁股擦雪”的後刃。
張誌旺恰恰相反,他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此時過彎是身體前傾俯身摸雪的前刃動作。
他們現在的技術還不夠純熟,前後刃發力有差距,明顯是俯身的前刃更容易用上力量。
所以在第一個彎道上,張誌旺憑著這個小細節獲得了更快的速度,滑雪板漸漸探出了大半個身位。
不僅如此,這家夥得理不饒人,帶著壞笑搖了搖食指,故意往李長逸的前方切過去,企圖搶占內彎有利位置。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此時雙方時速大約在55公裏左右,隻要李長逸一個不冷靜,兩人撞在一起必然要受傷。
那一刻,所有人都盯著兩塊滑雪板,看它們漸漸靠攏,心也跟著提到了嗓子眼。
空氣似乎粘稠,時間近乎凝固,李長逸輕微移動了重心……
這姑娘還穿著滑雪板呢,就這麽把自己“舉高高”,還不住地轉圈,萬一控製不住……自己的屁股豈不是又要摔成幾瓣兒?
武纓實在是太興奮了,下意識地做出這樣的舉動,待反應過來,自己也嚇著了。
這自主意識一旦重新接管身體,她馬上就支撐不住了。
要不是李長逸眼疾手快,從後麵托了一下,她和唐教練就都得摔在地上了。
唐槐當眾“出醜”,麵子掛不住了,正看見烏力罕站在旁邊跟著大夥一起笑。
他馬上就把烏力罕當成了出氣筒:“你怎麽搞的?啊?我之前怎麽給你講的,讓你大膽滑,讓你大膽滑,結果呢?你過彎的速度還不如八十歲的老太太!”
烏力罕笑不出來了,苦著臉:“我後麵已經很快了。”
“快個毛線,看看你們的成績,武纓81秒,你83秒,這成績也好意思說快?你知道奧運冠軍都六十多秒嗎?你知道差20秒意味著什麽嗎?”
仿佛是動了真火,唐槐懟完烏力罕,馬上轉過頭罵罵咧咧地朝其他人吼:“奶奶的,第二組準備,給我大膽滑,聽見了嗎,大膽大膽再大膽!”
武纓拉長了臉,眼神幽怨得像個錐子,恨不得把唐槐戳成篩子。
敢情這家夥跟每個人說的訣竅都是一樣的,就是“大膽滑”啊。
其實這恰恰是唐槐的精明之處,現在是夏天,基地裏的賽道是塑料草葉做的滑草賽道,噴上水霧後模擬雪場,其效果與真實的滑雪場賽道還是有差距的。
感受過新西蘭頂級賽道的老隊員,能夠明顯感覺出滑草賽道摩擦力大,立刃抓地力卻差很多,因此平時訓練的時候,大家都很控製速度,以免衝出賽道受傷。
但是這次是排位賽,誰膽子大、豁得出去,誰就更有可能勝出。
拿第一場比賽來說,烏力罕認為這隻是隊內的一次普通對抗,根本沒必要冒著重傷風險傾盡全力。
可武纓不一樣,以她的稟性脾氣,如果輸了肯定會一氣之下履約離隊,所以她把這比賽看成生死之戰,必然不顧一切全力以赴。
結果顯而易見,武纓一騎絕塵,烏力罕隻有跟在對方屁股後麵吃土的份。
有了第一組做例子,第二組比賽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李長逸和張誌旺同時站上出發台,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是隊內榜一的爭奪戰了。
這倆人的技術特點很有趣,李長逸身體條件出色,協調能力一流,全賽道四個階段幾乎沒有弱點。
和李長逸相比,張誌旺身體素質略差,不是速度、耐力、爆發力中的某一項差,而是全麵差了一個檔次,但是他精於算計,善於在比賽過程中製造機會,尋找最佳落點和線路,平時的訓練成績相當驚人。
這倆人平時就相互不服氣,私下裏對比訓練成績是半斤八兩,這次就很有懸念了。
和上一組一樣,他們這邊也配了倆炮灰選手。
站在高高的出發台上,和兩位隊長同台競技,人家兩個新人本來就緊張,張誌旺還給他們施加壓力:“喂,一會兒躲遠點,別擋老子道!我這滑雪板上的鋼刃可鋒利的很,刮上就得掉層皮。”
他一邊說著,一邊把目光移向李長逸,擺明了指桑罵槐。
李長逸抿嘴一笑,衝著倆人喊:“不要聽他的,認真比賽,拿出平時訓練的本事才是對我們最大的尊重。”
他這麽一句話,馬上贏得了對方的好感,但是也招惹上了張誌旺。
對方猛然轉過頭來,滿臉怒容。
李長逸搖了搖食指,眼神都飄到天上去了。他很喜歡這個動作,既能表達輕蔑,又讓對手無可奈何。
這倆人互相玩心眼,還沒開始比賽就已經有火藥味了。
唐槐看著他們的小動作,嘴角掛著壞笑:“這種調調,我喜歡!”
競技比賽本來就是對抗遊戲,禮貌什麽的,平時做做樣子就行了,真上了賽道有拿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勇氣和狠勁兒才行。
當年他參賽的時候,可沒少被外國人針對,什麽陰謀陽謀損招都經曆過,要不然也不至於重傷退役……
唐教練浮想聯翩的時候發令槍響了,李長逸等四個人同時從出發台上飛躍而下,水平居然不分伯仲。
看得出,那兩個“炮灰”選手反應挺快,平時訓練也都很紮實。
但是滑雪這項運動很吃經驗,接觸時間短的控板能力就弱,無論爆發力還是平衡力都要差許多,所以在第一組波浪包過後就明顯落在後麵了。
李長逸和烏力罕並駕齊驅,過雪包、飛跳台、落地控板、張臂開肩……動作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如果沒有半壁彎,說不定他們會保持這樣的速度並排衝到重點。
這時候,彎道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有彎道就有內外道之分,走內道距離短速度快,便是甩開對手的絕佳機會。
李長逸的出發點在1號道,滑到這裏就是內側雪道,這是先天優勢。不過他的支撐腳是左腳,也就是右腳在前左腳在後,所以過彎的時候用的是“屁股擦雪”的後刃。
張誌旺恰恰相反,他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此時過彎是身體前傾俯身摸雪的前刃動作。
他們現在的技術還不夠純熟,前後刃發力有差距,明顯是俯身的前刃更容易用上力量。
所以在第一個彎道上,張誌旺憑著這個小細節獲得了更快的速度,滑雪板漸漸探出了大半個身位。
不僅如此,這家夥得理不饒人,帶著壞笑搖了搖食指,故意往李長逸的前方切過去,企圖搶占內彎有利位置。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此時雙方時速大約在55公裏左右,隻要李長逸一個不冷靜,兩人撞在一起必然要受傷。
那一刻,所有人都盯著兩塊滑雪板,看它們漸漸靠攏,心也跟著提到了嗓子眼。
空氣似乎粘稠,時間近乎凝固,李長逸輕微移動了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