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人兒和糖畫兒不一樣,糖畫兒是畫出來的,糖人兒是吹出來的。


    吹糖人的手藝人用麥芽糖調成糖稀,一邊吹一邊捏。


    隻需一小團的麥芽糖就能吹出各種動物和人物。


    色彩雖然是一色駝黃,不若麵人那樣絢麗,卻別具特色。


    這門手藝,其實怎麽熬糖並不是難點,卻極考驗藝人的耐性。


    因為糖稀熬好是燙手的,特別燙,停在手裏一會就燙起水泡。


    吹糖人的藝人一旦把糖稀拿在手裏後,就需要不停地捏,靠特殊的手法讓糖涼下來。


    幹這個的,沒有人手上不見燙傷疤痕的。


    而且在吹氣的過程中,塑形的機會往往也隻有短短十幾秒時間,之後糖稀就會變硬。


    所以任何一種造型的完美呈現,都需要藝人反複不斷去練習。


    是他們私下裏不知做了幾百上千次,才熟稔掌握的。


    寧衛民聘來的這位吹糖人的藝人姓宗,年歲差不多五十,實話實說,創新性較差。


    寧衛民原本想讓宗師傅好好突破一下,吹個小獅子雷歐,阿童木或者是米老鼠、唐老鴨這樣的時髦形象,與國際接軌一下。


    但這位練了很久還是沒法掌握基本的造型,這些卡通人物能拿出來見人的,一個都沒有。


    這點遠不如那位崔大爺能自行創製現代糖畫。


    不過宗師傅的確屬於自幼從藝的老手。


    京城流傳最廣的,大人小孩兒都喜歡的傳統題材——“耗子偷油”、“猴兒拉稀”、“鷸蚌相爭”、“黃鼠狼拉雞”、“十二生肖”,他都能做得很漂亮。


    遠比那些半路出家,隻會做個寶葫蘆,吹頭鹿,吹個豬,就出來騙小孩兒錢的主兒強太多了。


    再加上有些傳統題材特別討巧有趣,實際上他受歡迎的程度並不遜色於崔大爺。


    他的周圍也全是舍不得走的中外遊客,看得興致勃勃。


    就說這“耗子偷油”。


    宗師傅做出來的老鼠是扒在香油攤子上的,俯身向下,貪婪望著壇內香油,垂涎欲滴的神情姿態。


    那造型惟妙惟肖,太生動了。


    還有這“猴兒拉稀”。


    妙趣橫生之處,在於宗師傅吹出一隻小猴兒後,還會把糖稀灌進猴兒空腹內。


    然後又在猴的屁股下捏一小糖盆兒,再吹捏個小勺子交給顧客。


    懂行的顧客隻要用勺一捅猴屁股,糖稀就流進糖盆兒裏。


    玩過之後便可以把糖稀、糖盆兒一一吃掉。


    當然,也得承認,三十年後,之所以糖畫依舊能見到,吹糖人兒的已經很少見,這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衛生問題。


    實際上就是當下,也有很多家長不願意給孩子買糖人。


    無非也是覺得這種玩意是藝人用嘴吹出來的,難免沾染吐沫星子,不幹淨。


    好在寧衛民對此有先見之明,他推出一種改良新方式——讓顧客吹氣,宗師傅負責指揮和捏。


    這樣一來不但衛生問題迎刃而解,顧客再不會因此產生抵觸心理,反而還讓人有了參與其中的體驗式快樂。


    要知道,在宗師傅的指揮下,能盡量保持吹氣力道均勻的顧客,吹出來的造型才是最漂亮的。


    這種競賽式的成就感就更讓這個項目顯得有趣許多。


    所以不但京城人都願意買糖人兒了,甚至就連老外也成了興奮的簇擁者。


    一塊一個的價錢,要說平日裏都夠買倆糖人了。


    可在這兒,大家反倒都覺著值。


    幾乎人手一個猴拉稀或者是一頭小糖牛。


    這怪不怪?


    說完了糖人兒,還得再說說麵塑。


    這門手藝,京城老百姓都稱之為捏麵人的。


    要把江米磨成麵,再把麵和水揉軟,用顏料調成五顏六色。


    再通過藝人的巧手,捏成各種古裝戲曲中的人物角色。


    由於材料的可塑性強,捏塑工具多,製作時間也相對充裕。


    麵人成品後,要論精巧美觀,是遠超糖人和糖畫的。


    京城最有名的麵人藝人共有兩個流派,分別是“麵人郎”和“麵人湯”。


    “麵人郎”是海澱的,一直技不外傳,走的都是民間藝術的路子。


    “麵人湯”是通州的,第二代傳人湯子博卻趟出了一條新路——人家在1956年被工藝美院接納,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從此這位老爺子不但開枝散葉,廣收門徒。


    也可以不虞生活之憂,安心創作,變成了潛心研究麵塑藝術的學院派。


    寧衛民請來在西配殿坐鎮的這位麵塑藝人姓董,而且還是位女性,她就是“湯子博工作室”當年麵向全國招聘,首批選中的唯一學生。


    因為喜歡麵塑,她在這方麵下過不少苦功,得了“麵人湯”技法的真傳,畢業後還留校當了教麵塑的老師。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受過係統的美術訓練,她兼具西方雕塑的塑形能力、東方古國的審美情趣,以及麵人湯的獨門技巧。


    所以捏出的麵人,已經不是哄孩子玩的東西了,而是成了真正的藝術品。


    不僅形象新穎,神態、體態逼真,還脫離了木棍兒,可立在木板之上欣賞。


    說白了,那就不是麵人兒,簡直成了“麵神”。


    要是擱過去,大家都拜神求佛的老年間,這些東西滿夠格供起來受香火的。


    所以今天她現場隨手捏出的孫悟空、牛魔王、鐵扇公主、紅孩兒、呂布、貂蟬、達摩、嫦娥、來說。


    別看都是行活,不是什麽經過認真琢磨的作品。


    可人物一個個栩栩如生,生氣勃勃,裝束考究,形神兼備,足能支撐十元一個的高價。


    尤其雷歐、阿童木、龍子太郎、花仙子、匹諾曹、米老鼠、唐老鴨,這樣的外國卡通人物。


    別看對於吹糖人的宗師傅很有難度,對捏麵人兒的董老師而言,卻反而是最容易的,因為那都是簡化過的造型啊。


    董老師一兩分鍾就能捏好一個,其準確和精致,絲毫不亞於官方手辦。


    而且卡通人物的賣價兒還要便宜許多呢,三塊一個。


    所以別說京城本地人看了吃驚,甘願掏這份錢。


    老外更沒見過,那都不是一買買一個,是一買就買好幾個。


    說句大實話,董老師要是受聘於迪士尼樂園啊。


    估計就憑這手速成的麵人兒,就憑顧客要什麽捏什麽。


    她就能一舉成名,上電視,上報紙,紅遍全球。


    可惜啊,泱泱中華人才濟濟,誰讓她人在京城任教呢?


    老外又太沒見識,壓根就不知道東方古國還有這們神乎其神的造型技藝。


    也就沒了讓世界認識她的機會。


    不過即便如此,今天也夠她出盡風頭的了,因為現場很快出現了一個意外情況。


    居然有個和她年歲相近,三十多歲的一個外國女人,讓隨行的翻譯問她,能不能按照自己的形象,現場捏個麵人出來。


    不用說,董老師自然當成了人家想考較自己的本事。


    尤其一看這位的隨行翻譯,手裏提著抱著,已經買了不少的東西。


    於是二話沒說,就當眾捏了起來。


    也就二十分鍾不到,一個穿著翻毛皮大衣,腳穿高跟鞋的洋婆子就活靈活現呈現在她手裏。


    用竹針挑出的眉眼,不但與這位漂亮的外國女人形神畢肖,而且董老師還隨手來了點即興創作。


    她讓麵人那戴著戒指的手,舉起了一串大糖葫蘆。


    另一隻手,也給拿上了一隻沙燕風箏。


    這一看就是剛剛逛了天壇新春遊園會的模樣。


    為此,圍觀的人們無不稱絕,紛紛挑起大拇指來。


    那洋婆子本人看了,更是喜笑顏開啊。


    當場就拿出五十元外匯券,甘願用五倍的價錢買走麵人。


    隨後還親熱地拉過董老師,非要和她合影留念不可。


    用京城人的話說,這就叫拔份兒!


    最後說到耳釘打孔,其實這門手藝倒無關民俗和藝術性。


    主要是寧衛民考慮到花絲鑲嵌廠作為較早的金銀加工企業是有一些首飾的。


    而如今社會上又出現了金銀首飾熱銷的現象。


    於是專為體諒當代年輕女性的需求,才開辦的實用***。


    果不其然,這活動一經推出就獲得了時髦女性的強烈歡迎。


    問詢的,打耳釘的,簡直多極了,花絲鑲嵌廠的金銀首飾果然也因此賣出去不少。


    這叫什麽啊?


    這就叫善於捕捉社會熱點,引領時代潮流啊。


    總之,這祈穀壇的東西配殿雖然賣的大多是高檔商品,卻成功避免了高高在上,拒人千裏之外的冷漠感。


    反而還特別的親民,特別受歡迎。


    尤為難得是寓教於樂,潛移默化中就把傳統文化的審美,植入了中外遊客的內心。


    而且從互動性和參與性來講,門檻很低,具有全民性。


    遠超祈年殿前的戲裝拍照,很有效的彌補了其他項目的不足。


    實在是讓走到這裏的人倍感驚喜,大有所獲啊。


    像地壇來的這三位,也不知不覺沉浸在其中。


    居然看著看著就拋棄了憂患意識,也被周圍的氣氛感染,變得傻歡樂起來。


    直至走出了祈穀壇,副園長和司機還意猶未盡的討論糖人好還是麵人好呢。


    連書記也一心琢磨著,走的時候是該買盆瑞蘭帶迴去還是買盆香櫞。


    他們就跟被催眠了似的,早忘了琢磨背後的高人是誰,忘了心裏的嫉妒和不甘心,就好像是普通來逛的遊客一樣。


    這不能不說,我們的生活情趣的確豐富,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實在太強大了。


    然而這就算完了嗎?


    這就是天壇公園在北向和東向路線中,所有絕妙活動策劃的全部?


    不!連接著祈穀壇的長廊裏的“打燈謎”活動,和北神廚裏提供的餐飲服務,那才是別開生麵的新穎,獨具一格的熱鬧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潮198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鑲黃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鑲黃旗並收藏國潮198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