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明瑜婚後第一次見自己公公,早早地就大堂裏與謝夫人等人一道候著,心中難免有些忐忑。
去年江州定親時候,她曾被自己父親喚出來拜見過一次。印象中他話不多,眼睛亮而有神,頜下修得齊整短須,站那裏肩背筆直,有山之沉樸凝重。當時並未對她多說什麽,隻不過受了她禮,點頭便過去了。她看不出他對自己是喜還是厭。
其實他們兩父子長得很像。隻不過一個年少溫潤,另一個許是經年西北緣故,額角輪廓多了邊塞颯寒之風。再過二十年,謝醉橋或許也成這樣了。
手忽然被人握住。明瑜轉頭看去,見是坐邊上謝靜竹。
她大約是看出了自己不安,所以用這種方式鼓勵她。
明瑜朝她點頭。
“老爺到了!”
魯大興衝衝而入。
腳步聲中,謝南錦被謝如春陪著,正朗聲說笑而來,謝醉橋默默跟身後,麵上帶了他一貫微笑。隻明瑜一眼便看了出來,他其實很高興。
謝醉橋和明瑜四目相對。他朝她揚眉點頭,目光裏含了鼓勵。
明瑜籲了口氣,被謝夫人扶著,忙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迎出去,正要朝他見禮,謝南錦已經道:“你身子重,不必多禮。”
他語調仍沉穩,目光中卻隱隱有壓不住歡喜。
明瑜方才一直有些不安心這才平穩了下來,含羞道:“多謝爹。隻是媳婦進門至今,還沒奉茶過。請爹上座,待兒媳敬上一盞茶。”
謝南錦一怔,俄而點頭笑道:“說起來還是我不是,你與醉橋大婚,我竟也沒趕迴來,委屈你了。這就喝茶,這就喝茶……”說著已是坐了過去,接了明瑜茶,一飲而。
謝夫人笑道:“大伯好容易迴京,此次一定要多留些時候,等著抱你乖乖孫兒。”
謝南錦展眉一笑,道:“我何嚐不想!隻是河西那邊放不下。方才二弟也留過我了。待這個年一過,便要立時離去。”
年底也就不過三兩日了。
明瑜望見他額角幾道被塞外風霜蝕刻而出歲月紋路,不過壯年,鬢角卻已微微染霜,心中忽然有些難過,抬眼看向謝醉橋,見他也正凝望著座上父親,雖未開口,卻一臉動容。
舊年後一日,照了規製,京中所有四品之上官員與女眷都著了吉服入宮朝賀。謝南錦父子與謝如春夫婦一大早地都入宮了。明瑜因了身孕緣故,宮中不但準許她免了入宮賀拜,到了午點,反而陸續有宮中太後和王皇後等處送來吉果和打了內造之印金錁子。東西不貴重,隻京中能得這樣恩賞人家卻沒幾戶,算是極有臉麵了。
到了申時,男人們都還沒迴,謝夫人先迴來了,連衣服都還沒換去,就到了明瑜屋子裏,把正陪著謝靜竹和謝銘柔都轟了出去,反手閂了門。
明瑜見她臉色怪異,猶豫了半晌,卻又不開口,實忍不住,便笑道:“可是嬸嬸今日入宮遇到了什麽咬手事?”
謝夫人坐到了她邊上,壓低了聲道:“阿瑜,我實話跟你說,是有樁棘手事。”
明瑜見她神色凝重,這才收起了笑意。
謝夫人歎口氣,慢慢道了出來。
就宮中午宴過後,謝夫人被太後獨自傳去召見。她不曉得是何事,有些惴惴地去了。待拜見了太後,大吃一驚。原來就昨日,太後竟已私下裏召見了謝南錦,說他此次救護鬆陽公主有功,意欲將公主許他為繼室,卻被謝南錦用邊疆未平,無意續弦為由給拒了。太後這才召了她去,意思是叫她再勸下。
“太後雖沒明說,隻我也聽了出來,公主仿似對大伯是極其中意。太後不提招為駙馬,而是說把公主許了為繼室,這已是十分紆尊降貴了,大伯卻拂了太後臉麵。這……叫我說什麽才好……”
明瑜大吃一驚。忽然想起從前數度與鬆陽公主相見時,她對自己和謝靜竹都仿似有些另眼相看意思。莫非之前便已經有了這心意?
這樣事情,說大不大,卻也算不上小事。聽謝夫人意思昨天便發生了。隻自己這公公迴家後,舉止卻瞧不出絲毫異樣,問了她幾句飲食,與謝靜竹說了會話,便自己進了書房。若非謝夫人此刻對她說,她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會有這樣一出。
一個是當朝公主,一個是自己丈夫父親。這樣事,她這個做小輩,實是不好說話。
“我那個伯娘,已經過世三四年了,大伯一個鰥夫,再續弦也是應該——且這女方是天家公主,偏他自己先拒了,這叫我如何開口……”
謝夫人還絮絮叨叨,明瑜歎了口氣,微微有些發怔。
男人們迴來時,天已擦黑了。除夕夜要祭拜先祖,過後全家舉宴。時辰還沒到,明瑜便先房裏歇著,人靠張椅上,腦子裏想著,都還是謝夫人那裏聽來那事。
謝醉橋一天沒見她了,一迴來忍不住便先過來找。見她一隻手托著腮,仿似有些發怔,到了身畔埋頭到她頸間,深深吸了口氣,一隻手已經撩起她外衣,探到她小腹隔了兩層裏衣慢慢摩挲,笑道:“想什麽?”
她小腹如今不過微微隆起,冬日衣服穿得厚實,還看不出來,被他這樣弄得有些癢,反身坐他腿上,抱住了脖頸仰頭親了他下巴,見他笑望著自己,猶豫了下,便湊到他耳邊,把從謝夫人那裏聽來事跟他提了下。
謝醉橋驚訝顯見比她起初聽聞時甚,抱著她坐那裏,半晌不作聲。
“這事……,你怎麽看……”
終於,聽他這樣問了一句。
明瑜靠他懷中,慢慢道:“爹拒了這事,到底出於何種想法,我是小輩,不敢胡亂揣測。別我不好說,隻爹若是怕我們心裏疙瘩才顧慮話,我又覺著有些對不住他。畢竟後半世還長,也不能叫爹指著我們過日子……”
謝醉橋默然片刻,低頭輕吻下她額頭,歎道:“我心裏……是不願意,隻你說也是,不能叫爹因了我們孤老一世。容我再想想……”
年宴很是熱鬧,甚至沒有分桌,兩家人按齒序一道分坐了,說笑間眾人都極活。也不知道謝夫人有沒有再找過謝南錦,明瑜偷偷打量他時,見他神色如常,與謝如春談笑風聲,又不時教訓謝醉橋和謝翼麟幾句,酒也喝了不少,待了興,這才散了席。站起來時腳步微一踉蹌,已被謝醉橋扶住,道:“我送爹迴房去歇息。”
謝南錦撇開他手,笑道:“不過幾杯酒,你當我真老了麽?你陪著媳婦便是,我去書房坐下。”說罷邁步而去。
謝醉橋送明瑜迴了房,徑自又往書房去。也未敲門便推了進去,見自己父親正靠坐椅子上,定定望著麵前桌案上攤著一疊有些泛黃素筏,眉間蕭瑟,被他驚動,仿似一驚,忙把那些紙放進了格屜。隻謝醉橋眼尖,已辨出上麵手跡正是自己母親,想是從前與他書信往來。
“何事?”
謝南錦抬眼,望著他道。
謝醉橋道:“爹,過兩日你便又要赴河西,我這個做兒子卻安耽於富貴鄉中,想起來便時時慚愧……”
謝南錦沒等他說完,便打斷道:“醉橋,我知道你心思。若非我壓著,隻怕你早要過來與我一道並肩。隻是我早說過,朝中輔佐君王,也是大舉,男兒氣概不一定非要到戰場才得證明。”
“但是爹,兒子每次一想到你孤身塞外寒營,心中就不安。從前母親孝期,我本可以奔赴西南,為何爹定不讓?”
謝南錦凝視他片刻,終於道:“醉橋,我不放你隨我入軍,隻是因為我曾應過你母親,絕不叫謝家有兩個男人同時上戰場。我還記得她話,軍中少一個姓謝將軍,可以由別人代替,她若同時少了兩個姓謝男子,再無人能替。她走時,我不她身邊,幸而還有你陪著。別我做不到,應了她這話,我到死也不會忘。”
謝醉橋第一次聽到這樣話,眼前忽然閃過幼時母親牽了自己手相望父親背影一幕,眼眶微微發熱。
“何況……,那幾年你若真隨了我去西北,又怎麽能娶到如今這個媳婦?她很好,我很滿意。你母親從前生你和靜竹時,我都不,如今想起,她定有遺憾。如今兒媳婦有了身孕,你陪她身邊看著我孫兒出世,就當是我補償你母親遺憾,她泉下有知,想必也會少怨恨我些。”
謝南錦看著他,微笑道。
謝醉橋再忍不住,已是跪了下去。想說句什麽,喉間卻哽咽著不能成言。半晌,待平定了心緒,這才道:“爹,你被太後傳去事,我已經曉得了。做兒子無以為報,隻想說一句,爹若是因了我和阿瑜感受而拒了太後美意話,便請爹再不用顧忌,我和阿瑜都想爹身邊往後能有個知冷熱人,便是娘泉下有知,想來也不願爹就這樣孤老一世。阿瑜已經應我了,待我們孩兒出世後,若西北仍未平,我會到禦前自請命,奔赴過去助爹一道早日平定邊事,到時天下清平,爹也好早些迴來享清福!”
謝南錦有些意外,隨即便是尷尬,嗬嗬笑了數聲掩飾,沉吟了片刻,終於歎道:“醉橋,你和你媳婦有這樣孝心,爹很是欣慰。隻是爹太後麵前說那話,並不是推脫之詞,實是爹肺腑之言。河西土地廣袤,水草豐美,數十年來,西廷覬覦之野心始終不滅,邊境對峙,衝突不斷。爹記得自己不過十五歲時,就隨了你祖父戍衛那裏,你祖父戰死那裏。如今三十年過去,河西那地便說是我故鄉也不為過。一日不見平定,隻要我還活著,我便必定不會返京。若是也像你祖父一般戰死那地,你不要送我迴江州,把我埋骨那裏便可。公主於我有意,隻我卻無心。從前已經負了你母親一人,何必又再牽累上別人。”
謝醉橋眼中微蘊熱淚,朝自己父親鄭重叩首。
謝南錦仿佛有些累了,揉了下額頭,揮手示意他起身。
“醉橋,此次你和泰之做得極好,很是出乎我意料。如今朝中人事變,正是用人之際。我明日便動身迴河西,你留京中與泰之一道,好生輔助太子。朝堂之事,從來就不遜戰場之刀光血刃,好如今大局已定,我河西也可安心了。”
“表哥他明日會來送你。隻是……他早想遠離京都,如今終於可遂願了。”見謝南錦驚詫地望了過來,苦笑了下,又道,“我也是剛曉得,他自小就有頭疾,發作起來生不如死,京中於他就如樊籠。他自請離京,願到西南與山越、僚儷調停戍邊。皇上拗不過,封他為永安王,過幾日就要動身。”
謝南錦歎息數聲:“人活一世,當隨己心。泰之也是個身不由己人。但願往後能海闊天空,驅生平之不如意。醉橋,你與他兄弟一場,好生為他餞行。”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讀者任冰兒、納蘭秋荻、hina、愛古言、7272722、廣寒宮主、梵高耳朵丟手榴彈和雷。
<hr/>
去年江州定親時候,她曾被自己父親喚出來拜見過一次。印象中他話不多,眼睛亮而有神,頜下修得齊整短須,站那裏肩背筆直,有山之沉樸凝重。當時並未對她多說什麽,隻不過受了她禮,點頭便過去了。她看不出他對自己是喜還是厭。
其實他們兩父子長得很像。隻不過一個年少溫潤,另一個許是經年西北緣故,額角輪廓多了邊塞颯寒之風。再過二十年,謝醉橋或許也成這樣了。
手忽然被人握住。明瑜轉頭看去,見是坐邊上謝靜竹。
她大約是看出了自己不安,所以用這種方式鼓勵她。
明瑜朝她點頭。
“老爺到了!”
魯大興衝衝而入。
腳步聲中,謝南錦被謝如春陪著,正朗聲說笑而來,謝醉橋默默跟身後,麵上帶了他一貫微笑。隻明瑜一眼便看了出來,他其實很高興。
謝醉橋和明瑜四目相對。他朝她揚眉點頭,目光裏含了鼓勵。
明瑜籲了口氣,被謝夫人扶著,忙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迎出去,正要朝他見禮,謝南錦已經道:“你身子重,不必多禮。”
他語調仍沉穩,目光中卻隱隱有壓不住歡喜。
明瑜方才一直有些不安心這才平穩了下來,含羞道:“多謝爹。隻是媳婦進門至今,還沒奉茶過。請爹上座,待兒媳敬上一盞茶。”
謝南錦一怔,俄而點頭笑道:“說起來還是我不是,你與醉橋大婚,我竟也沒趕迴來,委屈你了。這就喝茶,這就喝茶……”說著已是坐了過去,接了明瑜茶,一飲而。
謝夫人笑道:“大伯好容易迴京,此次一定要多留些時候,等著抱你乖乖孫兒。”
謝南錦展眉一笑,道:“我何嚐不想!隻是河西那邊放不下。方才二弟也留過我了。待這個年一過,便要立時離去。”
年底也就不過三兩日了。
明瑜望見他額角幾道被塞外風霜蝕刻而出歲月紋路,不過壯年,鬢角卻已微微染霜,心中忽然有些難過,抬眼看向謝醉橋,見他也正凝望著座上父親,雖未開口,卻一臉動容。
舊年後一日,照了規製,京中所有四品之上官員與女眷都著了吉服入宮朝賀。謝南錦父子與謝如春夫婦一大早地都入宮了。明瑜因了身孕緣故,宮中不但準許她免了入宮賀拜,到了午點,反而陸續有宮中太後和王皇後等處送來吉果和打了內造之印金錁子。東西不貴重,隻京中能得這樣恩賞人家卻沒幾戶,算是極有臉麵了。
到了申時,男人們都還沒迴,謝夫人先迴來了,連衣服都還沒換去,就到了明瑜屋子裏,把正陪著謝靜竹和謝銘柔都轟了出去,反手閂了門。
明瑜見她臉色怪異,猶豫了半晌,卻又不開口,實忍不住,便笑道:“可是嬸嬸今日入宮遇到了什麽咬手事?”
謝夫人坐到了她邊上,壓低了聲道:“阿瑜,我實話跟你說,是有樁棘手事。”
明瑜見她神色凝重,這才收起了笑意。
謝夫人歎口氣,慢慢道了出來。
就宮中午宴過後,謝夫人被太後獨自傳去召見。她不曉得是何事,有些惴惴地去了。待拜見了太後,大吃一驚。原來就昨日,太後竟已私下裏召見了謝南錦,說他此次救護鬆陽公主有功,意欲將公主許他為繼室,卻被謝南錦用邊疆未平,無意續弦為由給拒了。太後這才召了她去,意思是叫她再勸下。
“太後雖沒明說,隻我也聽了出來,公主仿似對大伯是極其中意。太後不提招為駙馬,而是說把公主許了為繼室,這已是十分紆尊降貴了,大伯卻拂了太後臉麵。這……叫我說什麽才好……”
明瑜大吃一驚。忽然想起從前數度與鬆陽公主相見時,她對自己和謝靜竹都仿似有些另眼相看意思。莫非之前便已經有了這心意?
這樣事情,說大不大,卻也算不上小事。聽謝夫人意思昨天便發生了。隻自己這公公迴家後,舉止卻瞧不出絲毫異樣,問了她幾句飲食,與謝靜竹說了會話,便自己進了書房。若非謝夫人此刻對她說,她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會有這樣一出。
一個是當朝公主,一個是自己丈夫父親。這樣事,她這個做小輩,實是不好說話。
“我那個伯娘,已經過世三四年了,大伯一個鰥夫,再續弦也是應該——且這女方是天家公主,偏他自己先拒了,這叫我如何開口……”
謝夫人還絮絮叨叨,明瑜歎了口氣,微微有些發怔。
男人們迴來時,天已擦黑了。除夕夜要祭拜先祖,過後全家舉宴。時辰還沒到,明瑜便先房裏歇著,人靠張椅上,腦子裏想著,都還是謝夫人那裏聽來那事。
謝醉橋一天沒見她了,一迴來忍不住便先過來找。見她一隻手托著腮,仿似有些發怔,到了身畔埋頭到她頸間,深深吸了口氣,一隻手已經撩起她外衣,探到她小腹隔了兩層裏衣慢慢摩挲,笑道:“想什麽?”
她小腹如今不過微微隆起,冬日衣服穿得厚實,還看不出來,被他這樣弄得有些癢,反身坐他腿上,抱住了脖頸仰頭親了他下巴,見他笑望著自己,猶豫了下,便湊到他耳邊,把從謝夫人那裏聽來事跟他提了下。
謝醉橋驚訝顯見比她起初聽聞時甚,抱著她坐那裏,半晌不作聲。
“這事……,你怎麽看……”
終於,聽他這樣問了一句。
明瑜靠他懷中,慢慢道:“爹拒了這事,到底出於何種想法,我是小輩,不敢胡亂揣測。別我不好說,隻爹若是怕我們心裏疙瘩才顧慮話,我又覺著有些對不住他。畢竟後半世還長,也不能叫爹指著我們過日子……”
謝醉橋默然片刻,低頭輕吻下她額頭,歎道:“我心裏……是不願意,隻你說也是,不能叫爹因了我們孤老一世。容我再想想……”
年宴很是熱鬧,甚至沒有分桌,兩家人按齒序一道分坐了,說笑間眾人都極活。也不知道謝夫人有沒有再找過謝南錦,明瑜偷偷打量他時,見他神色如常,與謝如春談笑風聲,又不時教訓謝醉橋和謝翼麟幾句,酒也喝了不少,待了興,這才散了席。站起來時腳步微一踉蹌,已被謝醉橋扶住,道:“我送爹迴房去歇息。”
謝南錦撇開他手,笑道:“不過幾杯酒,你當我真老了麽?你陪著媳婦便是,我去書房坐下。”說罷邁步而去。
謝醉橋送明瑜迴了房,徑自又往書房去。也未敲門便推了進去,見自己父親正靠坐椅子上,定定望著麵前桌案上攤著一疊有些泛黃素筏,眉間蕭瑟,被他驚動,仿似一驚,忙把那些紙放進了格屜。隻謝醉橋眼尖,已辨出上麵手跡正是自己母親,想是從前與他書信往來。
“何事?”
謝南錦抬眼,望著他道。
謝醉橋道:“爹,過兩日你便又要赴河西,我這個做兒子卻安耽於富貴鄉中,想起來便時時慚愧……”
謝南錦沒等他說完,便打斷道:“醉橋,我知道你心思。若非我壓著,隻怕你早要過來與我一道並肩。隻是我早說過,朝中輔佐君王,也是大舉,男兒氣概不一定非要到戰場才得證明。”
“但是爹,兒子每次一想到你孤身塞外寒營,心中就不安。從前母親孝期,我本可以奔赴西南,為何爹定不讓?”
謝南錦凝視他片刻,終於道:“醉橋,我不放你隨我入軍,隻是因為我曾應過你母親,絕不叫謝家有兩個男人同時上戰場。我還記得她話,軍中少一個姓謝將軍,可以由別人代替,她若同時少了兩個姓謝男子,再無人能替。她走時,我不她身邊,幸而還有你陪著。別我做不到,應了她這話,我到死也不會忘。”
謝醉橋第一次聽到這樣話,眼前忽然閃過幼時母親牽了自己手相望父親背影一幕,眼眶微微發熱。
“何況……,那幾年你若真隨了我去西北,又怎麽能娶到如今這個媳婦?她很好,我很滿意。你母親從前生你和靜竹時,我都不,如今想起,她定有遺憾。如今兒媳婦有了身孕,你陪她身邊看著我孫兒出世,就當是我補償你母親遺憾,她泉下有知,想必也會少怨恨我些。”
謝南錦看著他,微笑道。
謝醉橋再忍不住,已是跪了下去。想說句什麽,喉間卻哽咽著不能成言。半晌,待平定了心緒,這才道:“爹,你被太後傳去事,我已經曉得了。做兒子無以為報,隻想說一句,爹若是因了我和阿瑜感受而拒了太後美意話,便請爹再不用顧忌,我和阿瑜都想爹身邊往後能有個知冷熱人,便是娘泉下有知,想來也不願爹就這樣孤老一世。阿瑜已經應我了,待我們孩兒出世後,若西北仍未平,我會到禦前自請命,奔赴過去助爹一道早日平定邊事,到時天下清平,爹也好早些迴來享清福!”
謝南錦有些意外,隨即便是尷尬,嗬嗬笑了數聲掩飾,沉吟了片刻,終於歎道:“醉橋,你和你媳婦有這樣孝心,爹很是欣慰。隻是爹太後麵前說那話,並不是推脫之詞,實是爹肺腑之言。河西土地廣袤,水草豐美,數十年來,西廷覬覦之野心始終不滅,邊境對峙,衝突不斷。爹記得自己不過十五歲時,就隨了你祖父戍衛那裏,你祖父戰死那裏。如今三十年過去,河西那地便說是我故鄉也不為過。一日不見平定,隻要我還活著,我便必定不會返京。若是也像你祖父一般戰死那地,你不要送我迴江州,把我埋骨那裏便可。公主於我有意,隻我卻無心。從前已經負了你母親一人,何必又再牽累上別人。”
謝醉橋眼中微蘊熱淚,朝自己父親鄭重叩首。
謝南錦仿佛有些累了,揉了下額頭,揮手示意他起身。
“醉橋,此次你和泰之做得極好,很是出乎我意料。如今朝中人事變,正是用人之際。我明日便動身迴河西,你留京中與泰之一道,好生輔助太子。朝堂之事,從來就不遜戰場之刀光血刃,好如今大局已定,我河西也可安心了。”
“表哥他明日會來送你。隻是……他早想遠離京都,如今終於可遂願了。”見謝南錦驚詫地望了過來,苦笑了下,又道,“我也是剛曉得,他自小就有頭疾,發作起來生不如死,京中於他就如樊籠。他自請離京,願到西南與山越、僚儷調停戍邊。皇上拗不過,封他為永安王,過幾日就要動身。”
謝南錦歎息數聲:“人活一世,當隨己心。泰之也是個身不由己人。但願往後能海闊天空,驅生平之不如意。醉橋,你與他兄弟一場,好生為他餞行。”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讀者任冰兒、納蘭秋荻、hina、愛古言、7272722、廣寒宮主、梵高耳朵丟手榴彈和雷。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