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真是好消息。”胡老激動不已。


    他可是清楚,半導體這東西,太燒錢了,太需要國家機器和大基金。


    王逸點點頭:“是啊。而且扶持的首位度就在咱們和中芯國際之間選擇。現在中芯國際也在搞40納米工藝,一旦他們搞成,技術層麵差距就有限了。”


    “若是咱們趕在大基金成立前,搞定28納米工藝,徹底碾壓中芯國際,那我們的首位度就穩了!”


    “我懂了!”胡老鄭重起來:“放心,王董,現在四月下旬,六月份實現28納米量產,包我身上!”


    “六月份量產28納米芯片?”王逸喜上眉梢,隨即話鋒一轉:“不對啊,胡老,這已經4月20號了,6月份也就一個多月,來得及不?”


    “來得及,主要是良品率還要提升!”胡老平靜道。


    可王逸卻嚇了一跳。


    多熟悉的一幕!


    上一次,也是這樣。


    王逸以為胡老還沒搞定40納米工藝,結果胡老早已搞出來了,隻是覺得良品率太低,不算成功,所以壓根沒提!


    這一次也是這樣?


    “胡老,28納米工藝……你搞出來了?隻是良品率不高?”王逸問道。


    王逸對於28納米工藝成功的定義是,能夠實現28納米芯片生產。


    胡老對於28納米工藝成功的定義是,能夠實現成功生產,並且良品率超過85%,否則就是失敗!


    這特麽都不是一個標準!


    像是中芯國際的40納米工藝,目前也能生產出芯片,就是良品率太低,不到50%,沒法量產。


    胡老點點頭:“是搞出來了,但良品率隻有70%,再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盡力把良品率提到85%,最好90%!”


    “好,太好了!”王逸心情大好:“最近的好消息,真是一個接一個啊!”


    “???”胡老來了興致:“除了大基金,還有什麽好消息?”


    王逸笑說:“鯤鵬901和鯤鵬902,以及翼龍4000基帶的研發,都很順利,驗證階段目前也沒什麽問題,就差最後的流片了。”


    “那是好消息,這樣,讓他們過來,下次測試良品率的時候,把他們的芯片也給帶上,試產一批。”


    “好,我讓他們來流片!”王逸喜出望外。


    去年就是這樣的情形,40納米工藝良品率不斷提升,鯤鵬700、鯤鵬702也都全部流片成功。


    今年若是同樣的結果,那就真的太好了!


    若是都成了,就等著良品率提升到85%以上,以及b1晶圓廠二期、三期的設備入場、調試,也需要一兩個月,最快也得6月份投產。


    一切順利的話,6月份就能實現28納米量產,月產能5萬片晶圓,月產3000萬顆28納米芯片,3000萬顆40納米芯片。


    那就再好不過了!


    第二天,喬治帶著鯤鵬902團隊的核心人員,再度來到星逸b1晶圓廠一期的研發中心。


    一同來的,還有龐立果翼龍4000團隊的核心人員。


    目前也隻有一期的研發中心有個小的研發廠房,裏麵有一條小型的28納米工藝生產線,用於實驗、測試、優化28納米工藝的良品率。


    去年的40納米工藝,也是在這個研發廠房裏搞出來的。


    眼下的28納米工藝也是如此。


    先在研發中心進行理論研發,理論驗證通過後,到研發廠房進行線下測試,等到良品率超過85%,甚至90%之後,才會推廣到其他廠房,進行正式量產!


    屆時,研發中心和研發廠房,繼續開始下一代工藝的研發。


    “胡老,又要麻煩你了。”龐立果笑著開口。


    胡老擺了擺手:“不麻煩,沒有你們的芯片和基帶賺錢,我這晶圓廠搞不好也得停擺。”


    喬治也笑說:“幸好有胡老,我們流片也方便多了,否則還得去台積電排隊!”


    “哈哈,喬總監言重了。厲害啊,去年還是你師父帶著你來,今年就挑大梁了!”


    對於喬治,胡老也很是佩服。


    年紀輕輕就能獨當一麵,頂上威廉姆斯的位置,真不簡單。


    “都是師傅教得好,我都擔心給他丟人。”喬治笑說。


    “都前途無量啊。”一番寒暄,胡老直入正題:“咱們先研究一下方案,做準備,過幾天正式流片!”


    “好!”喬治和龐立果應道,表麵風輕雲淡,可心中卻是有些緊張。


    尤其是喬治,第一次挑大梁,總攬鯤鵬902/901的研發,一旦出了問題,那可就完了。


    若是真失敗了,他的職業生涯也到頭了。


    反倒是龐立果更鬆弛一點。


    之前翼龍3000的成功,讓他有了一些信心。


    對於這些事情,王逸就沒有親自過問,隻等最後的結果。


    相反,王逸再度迴到濟州,準備三個大項目的集中交付。


    23號,王逸出席星逸手機j2超級工廠交付儀式。


    雖然隻是j2超級工廠的一期工程,但依舊能增加4000萬年產能,每月增加三百多萬月產能。


    下個月,星逸手機的自有工廠年產能從之前的1.2億,增加到1.6億!


    月產能從之前的1000萬,增加到1333萬!


    超過33%的提升,可謂是恐怖。


    最簡單的,有了這些產能,今後星逸科技的高端新旗艦手機,都可以實現全麵自產。


    舊旗艦和無界手機,還需要繼續交給比亞迪代工。


    “董事長,j2工廠也用來生產xphone2pro吧?”朱長林問道。


    王逸點點頭:“嗯,產能拉滿,這幾個月先全力生產xphone2pro,哪怕賣不光也無所謂,屯點貨。到8月份就得空出產能,全力生產xphone3了。”


    等xphone3上市,搭載鯤鵬902的處理器,必然大賣。


    屆時xphone2pro的銷量就會下滑,到時候先用庫存撐著,後續交給比亞迪代工。


    隨著新手機的發布,舊款機型的銷量都在銳減。


    像是xphone2pro發布後,瞬間賣爆,可其他機型的銷量都在銳減。


    上個月月銷千萬的xphone2,本月銷量最多800萬。


    上個月月銷800萬的xphone1pro,本月銷量最多500萬。


    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


    反倒是xphone1,憑借四核處理器,xos係統,星逸科技的品牌,以及2499起的超低價,依舊賣的很好,本月銷量依舊能維持在八百萬左右。


    主打一個便宜,好用,真全網通。


    沒辦法,xphone1升級了鯤鵬506的soc,在兩千檔本就性能不差,再加上xos係統60%的加成,性能直逼高通當下的旗艦處理器驍龍600!


    還隻要2499起,用戶自然瘋搶。


    也就是運行內存隻有1g,拖了後腿,否則能壓得xphone1pro和xphone2都賣不動。


    這也是王逸給xphone1升級處理器,不升級運行內存的原因。


    若是運行內存都升級了,都去買2499起的xphone1,那xphone1pro和xphone2等更賺錢的機型,都不好賣了。


    不過xphone1首發價格3299起,一直賣到現在,也算是創紀錄了。


    再堅持半年,等到無界note發布,xphone1清了庫存,也就功成身退。


    後續其他機型,都不會有這麽久的生命周期。


    王逸話鋒一轉:“長林,xphone3和星逸手機x1,都安排好了吧?”


    朱長林點點頭:“全麵屏的研發本就搞定了,直接當做新的x係列,做成星逸手機x1。xphone3也沒難度,內部構造在xphone2pro上微改就行,沒難度。”


    “很好。”王逸點點頭。


    全麵屏當作全新的x係列推出,無疑更穩妥。


    就和小米mix係列一樣,後續所有超前的設計,都在x係列推出,進行嚐試。


    而xphone係列依舊是一年兩代更新。


    這樣不管x係列成不成功,都不會影響xphone係列的基本盤。


    “關鍵還是封裝技術,限製了我們的產品設計。”王逸歎了口氣。


    他也知道屏下指紋好,但可惜2013年做不出來,技術達不到。


    他也知道挖孔屏好,遠超過當下鏡頭在右下角的小米mix。


    但沒辦法,眼下的封裝技術,也做不出來。


    而現在的cog封裝技術,根本做不出沒有下巴的手機,都是大額頭,大下巴。


    實際上,2017年之前的手機,都是cog封裝,因此都是大額頭,大下巴。


    能做出小米mix那種沒額頭,超窄下巴,就已經是極限,為此不得不把攝像頭放右下角。


    想要做到下一代全麵屏,三星s9那樣的超窄額頭,比超窄下巴還窄,就需要搞出下一代cof封裝技術,也就是覆晶薄膜封裝技術。


    挖孔屏至少得是cof封裝技術。


    前世,cof封裝技術2017年才出現。


    三星s9、小米mix2,都是用cof封裝技術把屏占比做的更高。


    若想實現100%的屏占比,實現全麵屏,那就得cop封裝技術。


    而且cop隻能用於oled屏,無法用於lcd屏。


    比如iphonex!


    對此,王逸看向朱長林:“老朱,繼續招募人才,挖人,全力研發cof封裝技術。”


    cop更先進,但無法用於lcd屏。


    在lcd屏為主的當下,還是cof更實用一些,也更容易研發一些,成本更低。


    成本:cog這要求有些苛刻了。


    封裝工藝不突破,無法做到100%的屏占比,那窄下巴就去不掉。


    為了屏占比,那隻能去掉額頭,把前置攝像頭放到窄下巴,因此出現右下角鏡頭。


    可很多人不喜歡右下角鏡頭,那繼續放在屏幕上方,就得保留額頭。


    有下巴,又保留額頭,那屏占比又高了。


    這就難整了。


    可王逸卻是眼睛一亮:“升降式攝像頭!”


    “???”朱長林一怔,隨即恍然大悟:“董事長,你的意思是前置攝像頭繼續在屏幕上方,采用升降式,隱藏在機身內部?”


    王逸點點頭:“沒錯,這樣就可以去額頭,超窄下巴,實現第一代全麵屏的同時,前置鏡頭依舊保持在上方!”


    “好主意,我怎麽沒想到!”朱長林恍然大悟:“不過升降攝像頭需要研發,今年的xphone39月份就發布,怕是來不及了。”


    王逸點點頭:“沒事,xphone3就按照常規設計來,超窄額頭,超窄下巴,前置鏡頭在最上方中央。憑借鯤鵬902的強大,也足夠賣爆。”


    “星逸手機x1可以考慮放棄右下方的鏡頭,改成升降式攝像頭,不過這就得放棄陶瓷機身,上線側麵指紋解鎖!”


    王逸很喜歡小米mix的全麵屏,陶瓷機身,陶瓷後殼,高級感十足。


    但是小米mix的右下角鏡頭和背麵指紋,就是硬傷了。


    無他,陶瓷機身難以加工,想要在陶瓷中框上整個側麵指紋,那不現實。


    側麵指紋鍵注定比較寬,在陶瓷中框上開這麽寬的一個孔,那技術難度太大了,十年內都實現了。


    因此小米mix係列都是背麵指紋識別,沒辦法的事。


    說白了,陶瓷機身和側麵指紋不可得兼。


    全麵屏和正麵指紋home鍵也不可得兼。


    想什麽都要,除非做出3d結構光或者屏下指紋,以及挖孔屏才可以。


    但在2013年根本做不到,一個都做不到。


    現在能做的,也隻有取舍。


    xphone3,五個月後就上市,升降鏡頭,側麵指紋,都來不及。


    隻能做成xphone2pro那樣的常規設計,前置鏡頭在窄額頭中心,正麵輕觸式指紋解鎖在窄下巴home鍵。


    而星逸x1可以放到元旦發布,還有時間大改,可以選擇金屬機身+升降鏡頭+側麵指紋。


    或者選擇陶瓷機身+右下角鏡頭+背麵指紋。


    毫無疑問,升降鏡頭+側麵指紋,肯定優於右下角鏡頭+背麵指紋。


    但全陶瓷機身的質感,卻優於金屬中框。


    隻能二選一。


    一番糾結,王逸還是選擇放棄小米mix那樣的全陶瓷機身。


    “長林,xphone3就是中規中矩的設計,搭載鯤鵬902,足夠強大了。”


    “至於星逸x1,就采用金屬機身+側麵指紋+升降式攝像頭。”


    “那陶瓷機身就全麵放棄嗎?”朱長林問道。


    王逸歎了口氣:“陶瓷版開孔大了不現實,得用右下角鏡頭和背麵指紋,有些拉胯。而且全陶瓷機身成本高,工藝難度大,也不適合大規模量產,暫時擱置吧。等以後技術成熟了,再做陶瓷機身。”


    “也是,陶瓷機身的產能勢必高不了。”朱長林很是讚同。


    最簡單的,星逸手機工廠,生產金屬機身,能月產1333萬台。


    若是生產陶瓷機身,怕是月產1000萬台都難!


    陶瓷機身的加工難度,開孔難度,比起金屬機身,難了太多,費事太多。


    也正是因此,陶瓷機身的手機不多,要麽小眾,要麽高端,價格都很貴。


    再加上陶瓷機身要背麵指紋和右下角鏡頭,過於拉胯,星逸手機x1王逸還是選擇了金屬機身+升降式鏡頭。


    “好的,董事長,那我盡快研發xphone3,常規設計,不會耽誤發布。星逸x1換上金屬機身、側麵指紋、升降式鏡頭,估計要晚一點,可能得元旦前後發布了。”


    “可以,那就調整下,星逸手機x1元旦發布,作為2014年第一款創新性全麵屏超旗艦產品,6999起。”


    “無界note調整到十一月份發布,雙十一衝一波銷量,同時接替xphone1和xphone1pro的市場。屆時xphone1和xphone1pro全麵停產,正好借著雙十一,雙十二,清空所有庫存。”


    “這樣安排最好。”朱長林應道:“唯一遺憾的,就是陶瓷手機要往後稍一稍了。”


    “短暫的延後,隻是為了更好地開始!”王逸笑說。


    等到屏下指紋,等到挖孔屏出來,陶瓷手機就可以強勢推出,大殺四方了。


    但在這之前,隻能取舍:


    “不過元旦的星逸手機x1,除了金屬中框+玻璃後殼的常規版本之外,可以再出一個更高端的陶瓷後殼版本,采用同色的金屬中框+陶瓷後殼,也算是勉強實現了半陶瓷手機!”


    “這太行了!”朱長林興奮不已:“金屬中框就能做側麵指紋,就能做升降式攝像頭,而陶瓷後殼也能發揮出陶瓷的質感。”


    “雖然不如全陶瓷機身,但也算是很難得了。而且做成同色金屬框,怕是很多消費者都看不出是金屬中框,完全可以衝擊更高端!”


    王逸點點頭:“到時候,星逸手機x1標準版全麵屏6999起,陶瓷後殼版全麵屏7999起!”


    前世華為幾個機型的保時捷版本,就是金屬機身+陶瓷後殼。


    而且單獨的陶瓷後殼,也容易生產,不像全陶瓷機身那麽複雜,產能也更有保障。


    “就這麽安排吧!”王逸歎了口氣。


    為了解決右下角鏡頭和背麵指紋的弊端,愣是整出了升降式鏡頭+側麵指紋。


    在屏下指紋和挖孔屏出現之前,這也算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了。


    至於屏下指紋,難度比較大,需要時間研發。


    挖孔屏更是需要封裝工藝的突破。


    時代局限性,王逸也隻能妥協。


    但即便如此,明年元旦的星逸手機x1,鯤鵬902soc+全麵屏+升降式攝像頭+側麵指紋,依舊是絕對的王炸產品。


    哪怕6999起,都會徹底賣爆。


    甚至7999的陶瓷後殼版本,也能熱銷。


    無他,杜絕了右下角鏡頭,就能讓30%的用戶不再抵觸。


    側麵指紋也會解決那些不喜歡背麵指紋,擔心摸指紋把後置攝像頭摸糊的用戶。


    至於說位於右側的側麵指紋,解鎖不方便……


    問題是蘋果和很多安卓手機的鎖屏鍵,都在右側,大家用的也很順手……


    還有說側麵指紋解鎖,隻能用右手,左手拿手機的時候,就無法解鎖了……


    這壓根不是問題,指紋可以錄入多個。


    錄入右手大拇指可以右手解鎖,錄入左手中指,也可以左手解鎖。


    至於說放在桌麵上,解鎖不方便……


    同樣不是問題,錄入右手中指或者左手大拇指,就可以實現放在桌麵上直接解鎖。


    如果這四個手指全都錄入,那幾乎任何情況下,都能直接解鎖。


    不管是放在桌麵上,還是拿在手中,或者放在口袋中,不管是右手,還是左手,側麵指紋都能直接解鎖。


    這是正麵指紋和背麵指紋都做不到的。


    而且和右側的鎖屏鍵合在一起,也沒有學習成本。


    在3d結構光麵目識別解鎖和屏下指紋出現之前,側麵指紋算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案。


    交付儀式過後,提前招好的工人開始入場,進行設備調試,試生產。


    其中一半都是星逸手機j1超級工廠的老員工,來這裏擔任師傅,帶新員工。


    這種以老帶新的方式,可以最快實現新工廠的量產。


    同時,j1工廠空出來的崗位,由招募的新員工頂上,再由剩下的老員工以老帶新。


    在星逸手機工廠,老員工帶新員工都是納入考核的。


    徒弟帶得好,老員工考核分就高,績效獎金也高,後續升職加薪都有幫助。


    若是不認真帶,那老員工考核分就低,不僅績效獎金低,後續升職加薪也都遙遙無期。


    為了留住經驗豐富的老技術工人,星逸手機工廠內部都有完善的晉升體係。


    幹的越久,級別越高,待遇越高。


    因此,這些老員工都願意帶新人。


    第二天,王逸和朱長林再度來到星逸平板j2超級工廠。


    去年交付的星逸平板j1工廠,原本年產能隻有1000萬,升級後也才1500萬。


    結果沒想到星逸平板全球開售,賣的那麽好,一個月就賣了1000多萬台。


    原本的千萬年產能根本不夠一個月賣的,不得不找比亞迪代工。


    這讓洪主任都後悔不已,錯失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gdp。


    當即又給王逸批了星逸平板j2超級工廠,這一次產能拉足,規劃5000萬產能,最終落產後可以達到7500萬。


    哪怕今天交付的第一期,都有4000萬產能!


    再加上j1工廠一期的1500萬產能,今後,星逸平板總的年產能將達到5500萬!


    “董事長,星逸平板一代發布一年多了,銷量也降低了很多。”朱長林道:


    “星逸平板x1、x1pro、x1ultra目前月銷量總和,也從之前的1200多萬台,降到了600萬左右。下個月開始,咱們自家的產能都差不多夠了。比亞迪那邊,還要繼續代工嗎?”


    “繼續代工,咱們的j2平板工廠也開始量產xpad1ultra,現在多生產一些,囤著。等到8月份開始,就要全麵生產星逸平板2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醉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醉春秋並收藏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