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婷與何書橋在善堂裏的表現,何苒全都知道。


    何苒對這對姐弟沒有太多印象,他們雖然是何大老爺與閻氏的親生骨肉,但他們與何淑媛不同,對於勞氏母女,他們沒有傷害過她們的生命,沒有占據過她們的利益。


    在他們來晉陽之前,他們在何苒眼中,隻是兩個透明人。


    在他們來到晉陽之後,他們也隻是眾多無家可歸的少女和孩子中的兩個。


    何苒不會為難他們,但也不會對他們特別照顧。


    倒是小八,特意飛到善堂巡視一圈後,迴來告訴何苒,何書橋剝花生手上磨出了血泡。


    看到黑妹的來信,何苒還真抽出時間,很認真的幫他給軍隊取名字。


    可惜她自己就是個起名廢,自己的軍隊不是叫何家軍,就是叫苒軍,所以她覺得黑妹的軍隊叫虎威軍就挺好的。


    她這樣告訴黑妹,黑妹還真的給軍隊取名虎威軍,可惜這個名字很快便被人忽略了,無論是百姓還是流民軍,甚至丐幫自己的兄弟,還是稱這支軍隊為花子軍,無奈之下,黑妹隻好寫了告示貼到縣城和周邊鄉鎮。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他的軍隊叫虎威軍!虎威軍!虎威軍!


    誰再說錯重打二十大板!


    重打之下,虎威軍的名字終於被人記住了。


    而此時的晉王日子很不好過。


    他雖然如願打進了保定府,但是忻州全線失守。


    晉王靠著自己的努力,終於活成了何苒希望的模樣。


    他派去殺何苒的鄭宣,也如同大太陽底下的一滴水,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派了心腹悄悄潛入五寨,去鶴林觀調人,可派出去的人也是一去不複返,音訊全無。


    晉王恨死了何苒,但已經不像之前那樣,想要把何苒狠狠捏死捏死,他現在的感覺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樣的感覺令他恐懼而陌生,一直壓抑的情緒終於迸發出來,他變得喜怒無常,瘋狂而暴戾。


    打下真定時,他勒令軍隊不能燒殺擄掠,他對每一個真定人都報以和藹的微笑,哪怕是左老太那樣的老潑婦,他也給予無限的包容。


    那時他要樹立仁慈君主的形象。


    可也僅是短短半年,從真定府到保定府,晉王就像是變了一個人。


    在保定市他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抓捕驚鴻樓的所有人。


    保定驚鴻樓是書樓,不僅賣書,還能刻書印書,最上麵的一層是讀書的地方,驚鴻樓會邀請大儒來這裏講學,還會舉辦辯論會,讀書人們在這裏念書論理,討論學問。


    五十年來,有很多當世大儒高官權貴都曾來過驚鴻樓。


    在長江以北,驚鴻樓是每一個讀書人向往的地方。


    晉軍來驚鴻樓抓人的時候,驚鴻樓已經人去樓空。


    有太皇太後閔蘭“珠玉”在前,晉王沒有下令燒毀驚鴻樓,但心中那口惡氣實在咽不下了,他便讓人把驚鴻樓裏沒有帶走的東西全都搜羅出來,當然那塊禦賜牌匾除外。


    這當中有一些是書籍,還有一些是曆年文人墨客留下的詩稿,晉王命人將這些全部當眾焚毀。


    晉王覺得沒有燒毀驚鴻樓已經給足了天下人的麵子,他已經很吃虧了,可他沒有想到,即使隻是燒了一些書籍和詩稿,還是讓那些讀書人捶胸頓足,嚎啕大哭。


    晉王覺得,這些人被刨了祖墳也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可這不是他們的子孫,這是何驚鴻和何苒的東西,何苒是反賊呀!


    這些人是在為反賊鳴冤嗎?


    殺!


    殺不了何苒,還殺不了幾個書呆子嗎?


    晉軍撲上來抓人,有的人跑了,可還有一些頭鐵的就是不跑,依然跪在那裏哭。


    晉軍總共抓了三十多人,有的人反應過來連連求饒,還有的痛罵何苒,痛罵驚鴻樓,對於這些人,打了幾板子也就放了。


    然而還有一些,寧死不屈,他們痛斥晉王胡作非為,必將遺臭萬年。


    晉王勃然大怒,在驚鴻樓前砍了十二個讀書人。


    這十二人,被世人稱作驚鴻十二君子。


    何苒在驚鴻樓對麵,為他們建造了君子祠,各地讀書人紛紛前來拜祭,君子祠香火不滅。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文秋帶領驚鴻樓中的人,搶在晉王攻入保定府之前便離開了驚鴻樓。


    這些事情何苒早在起事之前,便已經通傳各地,不要抱有人在樓在的想法,樓沒了可以再建,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文秋早就做好了撤離的準備,最後一批痛斥晉王暴行的傳單印刷完畢,文秋就將刻坊裏所有的器具全部搬走,或藏或埋,而鴿子則轉去了保定府裏一處隱秘的所在,驚鴻樓裏的人員分散到保定府的各處,等待出城的機會。


    晉王在驚鴻門前放火殺人,易容後的文秋就在圍觀的人群中,當天晚上他便飛鴿傳書,將第一手情報送至真定驚鴻樓,真定驚鴻樓換了鴿子,把情報送往晉陽。


    兩天後,何苒便收到了這份來自敵區的消息。


    她叫來何雅瑉,讓她用最快速度將十二君子的英雄事跡畫出來,不知道他們的相貌也沒關係,他們是清秀文雅的讀書人,同時也是大義凜然的正義之士。


    何雅瑉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她有一個十人創作小組,按照何苒的要求,這個小組裏有畫師,有負責故事內容的,還有負責文字創作的,因此何雅瑉把十二君子的事跡帶迴去之後,她的十人小組便忙碌起來。


    畫師每畫一幅,校對完畢之後,製板師立刻接手。


    何苒要求的不僅是連環畫,還要有演藝故事,因此負責文字創作的組員也一分為二,除了在連環畫上加上文字以外,還寫了評書,墨跡未幹,便已傳抄下去,各大茶樓的說書人現在講的都是同一個故事。


    不過十天的時間,晉王暴行和十二君子的事跡便已傳遍了整個晉地,就連大同的大街小巷,也有很多人在悄悄議論。


    “簡直是太慘了,那些可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啊,晉王連他們都要殺啊!”(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驚鴻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姚穎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姚穎怡並收藏驚鴻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