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繡忽然覺得老大有點婆媽,都說了是大當家了,你還問是不是那個真定何家的,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你還想拿著婚約要說法嗎?


    “你問那麽多做什麽?我說了是何大當家,那就是何大當家,你兒子現在給何大當家練兵,你侄女在給何大當家看場子,你還有要問的嗎?”


    陸屏南不敢再問了,老母親要發飆了。


    他連忙岔開話題:“娘,您是準備把孩子們送到青蒼山嗎?現在晉王的軍隊已經打到清苑了,要把孩子們順利送到青蒼山,怕是不容易。”


    “那就換個地方,也不用全都送走,就把陸淳、陸謙和薇兒送走吧,陸淳大一些,可以照顧弟弟妹妹了。”


    李錦繡向來是個行動力極強的人,當天晚上,這三個孩子便被悄悄送出了京城。


    次日,齊王假惺惺地派人來到公主府和武安侯府,要接錦山公主和她的兒子媳婦一起南下。


    李錦繡勃然大怒,這哪裏是好心,這是要人質!


    讓武安侯府送死還不夠,還擔心他們死得不利索,更擔心遠在邊關的陸二聽聞全家死光光的噩耗後會造反,所以要帶走陸二的妻子兒女做人質。


    李錦繡冷著臉,讓人給錦山公主帶話:“你自己看著辦。”


    傍晚時分,一名嬤嬤帶著十幾個宮女和內侍,來到公主府。


    錦山公主一身大妝端坐堂上,那名嬤嬤四下看了看,沒有看到錦山公主的兒子和媳婦,她擠出一絲笑容:“殿下,怎麽沒見幾位公子和少奶奶們?”


    嬤嬤在來之前就知道了,錦山公主的大兒媳已經有了身孕!


    齊王爺可是說了,哪怕其他兒媳不來,也要把這個懷孕的兒媳一起帶上。


    錦山公主唔了一聲,說道:“你是什麽東西,還要讓本宮的兒子媳婦來給你磕頭見禮不成?”


    那位嬤嬤嚇了一跳,連忙跪下:“老奴冤枉,老奴不是這個意思啊。”


    錦山公主冷哼:“冤枉?本宮可沒有冤枉你,你不過是個奴才,竟然就敢如此羞辱本宮,來人,把這個目無尊長的東西轟出去!”


    嬤嬤大吃了一驚,不是,她說什麽了,怎麽就目無尊長了?


    她不就是說了一句怎麽沒見幾位公子和少奶奶嗎?


    直到嬤嬤連同她帶來的人,被一群手拿木棍的婆子趕出公主府,這位嬤嬤才終於反應過來。


    她根本就沒有說錯話,這是錦山公主在沒事找事,無論今天她說什麽,錦山公主都會把她轟出來。


    嬤嬤沒敢停留,連忙跑迴宮去,進了宮,她便去求見齊王,將今日之事說了一遍。


    齊王冷笑,錦山公主不過就是一個沒有父母兄弟的宗室女而已,當年太宗想要拉攏陸家,宮裏沒有適齡的公主,便從宗室中挑了一個孤女下嫁陸家。


    不過,錦山公主雖是孤女,但血統高貴,並非普通宗室,她三歲時便已有縣主封號了。


    齊王歎了口氣,對幕僚說道:“孤常年在封地,從未見過這位錦山公主,以為她是個楚楚可憐的婉約女子,現在看來,是孤低估了她。”


    幕僚忙道:“那是王爺大度,錦山公主不過是利用自己是公主的身份,想在王爺麵前撒潑而已。”


    齊王搖搖頭:“你錯了,她不用利用公主的身份,就憑她是陸家兒媳,就能在孤麵前撒潑。”


    幕僚一想也是,現在齊王爺還想讓陸家留下送死呢,一旦把陸家惹毛了,不送死了,那就麻煩了?


    齊王沒有氣餒,次日又讓人去了武安侯府,還是要接錦山公主的兒子媳婦一起南下。


    李錦繡二話不說,拎著大槍便衝了出來,把齊王派來的人趕出了武安侯府。


    這還不算,李錦繡手握長槍,站在武安侯府門前,高聲喊道:“我們陸家誓與京城百姓共存亡,一家子整整齊齊,死也要死在一起,哪個不要臉的阻止,報上名來,我李錦繡這就去挖他家祖墳!”


    挖祖墳?


    那誰還敢報上名來啊。


    以前就聽說武安侯府的李老夫人是個火爆脾氣,現在一見,這還不是一般的火,這是霹靂火!


    “那可是錦繡娘子啊,北平王知道吧,那可是連太祖都要頭疼的,就是被錦繡娘子一槍挑死的。”


    李錦繡的這番話,很快便傳到齊王耳中,齊王被惡心得不成,他還不能興師問罪,否則就是阻止陸家不能死在一起的罪魁禍首。


    齊王雖然不相信李錦繡敢去挖皇陵,可是他也不想真的報上名去,他嫌丟人。


    君子不與潑婦計較。


    而且,齊王也沒有時間再和陸家這一家子渾人糾纏下去了,晉王又攻下一城,距離京城更近了。


    現在若是再不走,怕是就不能走了。


    當然,如果沒有皇帝和太皇太後,齊王想什麽時候走就什麽時候走,但是要帶上他們,還有一大群官員和他們的家眷,那可不是拍拍屁股就能走人的,趕早不趕晚。


    次日,當新的戰報傳來時,齊王帶著皇帝和太皇太後,離開京城,踏上了南下之路。


    他們的身後,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隊,這些都是在京的大小官員和他們的家眷。


    而在這些官眷後麵,則是跟隨他們一起南下的商賈和百姓。


    商賈們擔心晉王進城後會被盤剝,而百姓則擔心被搶掠,因此,他們便拖家帶口跟在了聖駕後麵。


    何老夫人和何三老爺也在這些人當中,何大老爺生死未卜,他們卻沒有迴真定,這些日子一直留在京城。


    京城多好啊,既安全,又繁華,再說,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有何大老爺的消息了呢。


    何老夫人每天求神拜佛,盼著她的好大兒快點出現,何家的好日子,老三的好前程全都需要他。


    聽說要遷都,何老夫人立刻決定跟著皇帝一起走,無論發生什麽事,隻要跟在皇帝後麵,那肯定是最安全的,這天底下哪還有什麽地方能比皇帝身邊更安全?


    何老夫人認為自己是最有遠見也最正確的人。


    比如她從真定搬到京城,這個決定就無比正確,真定已經被晉王占了,她現在就是想迴去,也迴不去了。


    所以這一次,她說要跟著皇帝走,何三老爺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這是月票滿百加更,寶子們,二月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驚鴻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姚穎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姚穎怡並收藏驚鴻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