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榮的一生隻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圍棋。林元不想把太多勾心鬥角的險惡之事與她牽上關係,便道:“有點想念月見裏的生活了,也不知師父師兄他們現在如何?”
秀榮睜大眼睛把他看來看去:“你在月見裏天天搽地洗衣,居然喜歡這樣的生活......好吧,我明白了。明天我就安排下去,本因坊內的雜事都交給你來做。”
“額......並非如此,我主要是想念師父和癟球師兄。”
“噢,說起來,師弟你還沒正式拜師呢,哪裏來的師父?對了,我這次爭棋若獲勝,就可順理成章升上四段,不再是低段棋手了。”
“身為林家跡目,我也有資格收徒啦!不如師弟就拜在我門下如何?作為未來名人的弟子,好處可是大大的哦......”
林元悲憤道:“你......你就是想占我便宜!”咦?莫非可以效楊過故事?似乎不錯啊......
秀榮嘻嘻笑道:“未來名人的開山大弟子,很多人削尖腦袋也做不了,難道還辱沒了你?”
林元深吸一口氣道:“好吧,你既然開了口,我無論如何也要做到。”
然後伏在地上行大禮道:“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秀榮本是存心調笑,隻道他必不會同意,哪料到這人臉皮當真如此之厚?當下紅了臉,想扶起他又覺得不合適,仿佛自己應承了一般,隻好“哎呀”一聲,奪門跑了。
林元無奈地站起身來,玩笑開了半天,正事還沒個答複呢,這卻如何是好?
此刻距離那小林鐵次郎局中吐血,已經過去了十餘日。秀榮隻道林元真的想念林家,雖不必立刻啟程,加快進度也是應有之義。當下便派人到井上家,商議續戰事宜。
小林確實也好得差不多了,如今又有秀甫加入陣營,勝算在握,複仇之心甚是迫切。於是雙方很快達成一致,續戰就從明日開始。
當林元得知此事,隻好打消逃跑念頭,專心指導秀榮練起棋來。
如此過了兩日,小林因為第一局棋形勢已非,再難迴天,象征性抵抗了幾十手便中盤認輸,好盡早開始第二局。
於是秀榮旗開得勝,在家中開心了半天,便又投入林元的殘酷訓練中。
這一日一早,林元幫助秀榮穿好和服梳好頭發,正準備送她出門,開始第二局比賽。
正在此時,坊門外卻有一輛華貴馬車駛來,車上配著十六瓣菊花圖案,乃是日本皇室的標誌。
當馬車停下時,一位看似二十歲的女官,身著“色無地”和服,在一名小姓的攙扶下,慢慢走下了車。
天皇使節到來,按禮製倒不像中華那樣需要焚香沐浴,但也是非同小可之事。好在本因坊門人也是經曆過的,在秀甫秀榮的緊急安排之下,眾人有條不紊,很快列成數排,靜靜等候女官傳達天皇旨意。
那女官走到眾人之前,環視片刻,高聲道:“陛下口諭!宣——林家門人林元覲見!”
林元心中打鼓:“糟糕!該來的果然還是來了。”
坐上了皇室的馬車,林元告誡自己冷靜下來。天皇召見自己,總不是為了砍自己腦袋吧,那麽除此以外,又有什麽好怕的?
不過話雖如此,要去見這位日本最高當權者,不緊張是不可能的。若能提前打聽一二,或可略微安心。
便對那女官道:“這位姑姑,不知如何稱唿,在宮中任何職司?”
那女官道:“不過是在陛下身邊服侍之人罷了,哪有什麽職司。”
這話林元就不信了,日本女官均自幼從大貴族中遴選而來,地位很高,即便是皇後公主,若有絲毫不合禮之處,也能嚴厲斥責。像對方這樣年紀不小且混到明治身邊的女官,不知已在宮中浸淫多少年,隻怕年輕的明治,在某些方麵也要受其管製。
當下大拍馬屁道:“天皇陛下萬金之體,身係社稷安危,萬民之望。姑姑在做的,原來是全天下最重要的職司啊,在下失禮了!”
那女官微微笑道:“可惜我日本不同於中華,沒有太監一說。不然的話,我看你這孩童,倒是蠻合適做太監的。將來服侍陛下,一定會盡心盡力。”
林元心下大罵:“你才適合做太監,你全家都適合做太監!”
臉上卻堆起笑容道:“能夠貼身服侍天皇陛下,那是多少世才能修來的福氣?小子我想都不敢想。”
那女官卻瞟了他一眼:“陛下果然說的沒錯。巧言令色,口蜜腹劍,真不知那些詩句是怎麽被你寫出來的。”
林元聞得此言,如遭雷擊。我靠,我的真實麵目就這樣被揭穿了嗎?我的調教天皇大計,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我就老老實實拍個馬屁,雖然沒指望有什麽好處,但也不至於副作用這麽大吧?
細品那女官言語,雖然用詞厲害,但語氣中似乎也沒有什麽鄙薄憤怒責備之意。
幹笑兩聲道:“姑姑明鑒,我對陛下隻有崇敬之情,忠義之心,所說言語句句出於赤誠啊!”
那女官笑了一笑:“這些言語,你自與陛下說去。在我麵前說得再多,陛下也不會聽見。”
林元狠了狠心,從口袋中掏出五十日元——那是臨行前秀榮塞到自己懷裏,想必就是為此時所用。
明治初期,規定一日元等於1500毫克黃金,與美元價值基本等同。與林元穿越之前的後世新日元相比,購買力大約是在一萬倍到兩萬倍之間。
此時的五十日元,大約相當於後世兩三萬人民幣,此舉可謂大出血了。
林元忍痛把錢推到女官麵前:“姑姑,小子年幼識淺,不懂禮節,隻怕作出君前失儀之事,還望姑姑不吝指點。”
那女官微微一點頭,旁邊的小姓取出一把鑷子,夾住錢幣收入囊中。動作行雲流水純熟已極,顯然不是頭一迴做這種事。
為入宮者教授基本禮儀,本是女官應盡之責,林元本意也並非真指禮儀之事。
那女官顯然心領神會,一路上將明治如何得知林元此人,見過哪些人來詢問,談及他時有何評價,甚至表情語氣如何都一一道來。並且哪些是自己親耳聽見,哪些是其它女官告知,事無巨細全部告訴林元。內容之豐富詳細,超過他原本預期十倍。
林元越聽越是心驚,這尼瑪比職業間諜還厲害吧?再想到頭山滿也能輕易獲得宮內消息,明治的皇宮,豈不是漏的像篩子一般?
眼看皇宮已近,那女官才道:“今日之言,出我之口,入你之耳,就到處為止。如果將來有什麽流言蜚語,我是不會認的。”
林元忙道:“多謝姑姑!姑姑今日的恩德,小子肝腦塗地也難報答。決不敢多嘴多舌,平添事端。”
眼睛看向旁邊的小姓,心想:“要是這家夥嘴巴不牢呢?”
日本的皇宮叫做“禦所”,明治新遷都到東京,主要沿用前朝幕府將軍之居所。
那女官帶林元來到西禦所,指派了一名十四五歲的滕女教導他君前禮儀,之後還要沐浴更衣。足足折騰了兩個小時,那女官才迴返來,這次是真的要帶他去見明治了。
路上那女官再未說過隻言片語,一直將他帶到一處書房。
那女官在門口輕聲稟報:“陛下,林家門人林元前來覲見。”
隻聽一個年青聲音道:“讓他進來。”
行過覲見之禮,林元跪坐在一旁的蒲團之上。女官要求跪坐時,右腳要重疊在左腳腳窩上,比下棋時的跪坐更加累人。
抬頭一看,一青年身穿西裝,腳穿皮靴,手握一支毛筆,似乎正在案上練字。
那青年麵白無須,略顯清瘦,隻是下頜有些突出,看著頗為怪異。這人正是當今日本明治天皇,名為睦仁。
想來這天皇也看不到自己背後的腳,於是林元理所當然的把兩腳分開,一下子輕鬆不少。
明治天皇寫完一幅字,左右看看,覺得不甚滿意。便兩把團作一團,丟進字紙簍裏。然後對林元道:“你是中國人吧?”
自己國籍的事從未作過隱瞞,起碼林家人全都知道。
“是的,陛下。”
“卻是為何到的日本呢?”
林元便把當日在林家所講故事添油加醋又講了一遍。如何傾慕日本圍棋水平,與師父如何曆盡千辛萬苦出海東渡,如何不幸遇上暴風雨,師父如何拚死保護自己,臨死前如何叮囑自己一定要繼承他的遺誌等等。隻是他現在演技進步不少,聲情並茂的同時眼淚說來就來,再不用伏地裝哭了。
明治靜靜聽他講完,沒有作任何表示,又問道:“那你寫詩是跟誰學的?”
林元道:“倒是沒有跟人學過。某晚睡夢之中,夢見兩位白胡子老頭,一位手持五色筆,一位拿著金色棋子,爭著要把這兩物送我,以至於相互爭吵起來。我被吵得煩了,便說道,我一起收下便是,有啥好吵的?”
“第二日起來,發現自己棋藝大進,還會寫詩了。陛下,您說奇不奇怪?”
明治不置可否,又詳細詢問林元所謂中華師門的情況。林元從女官那裏得到提示,早已打好腹稿,當下漫天胡謅,把後世許多傳奇小說中的橋段,移花接木到自己那個子虛烏有的師門身上。明治似乎也聽得津津有味。
明治道:“聽說你前些日子在東京四處奔波,想要搞什麽新式報紙,詳細說來聽聽。”
林元心道:“原來如此,看來這個才是今天的重頭戲。”
秀榮睜大眼睛把他看來看去:“你在月見裏天天搽地洗衣,居然喜歡這樣的生活......好吧,我明白了。明天我就安排下去,本因坊內的雜事都交給你來做。”
“額......並非如此,我主要是想念師父和癟球師兄。”
“噢,說起來,師弟你還沒正式拜師呢,哪裏來的師父?對了,我這次爭棋若獲勝,就可順理成章升上四段,不再是低段棋手了。”
“身為林家跡目,我也有資格收徒啦!不如師弟就拜在我門下如何?作為未來名人的弟子,好處可是大大的哦......”
林元悲憤道:“你......你就是想占我便宜!”咦?莫非可以效楊過故事?似乎不錯啊......
秀榮嘻嘻笑道:“未來名人的開山大弟子,很多人削尖腦袋也做不了,難道還辱沒了你?”
林元深吸一口氣道:“好吧,你既然開了口,我無論如何也要做到。”
然後伏在地上行大禮道:“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秀榮本是存心調笑,隻道他必不會同意,哪料到這人臉皮當真如此之厚?當下紅了臉,想扶起他又覺得不合適,仿佛自己應承了一般,隻好“哎呀”一聲,奪門跑了。
林元無奈地站起身來,玩笑開了半天,正事還沒個答複呢,這卻如何是好?
此刻距離那小林鐵次郎局中吐血,已經過去了十餘日。秀榮隻道林元真的想念林家,雖不必立刻啟程,加快進度也是應有之義。當下便派人到井上家,商議續戰事宜。
小林確實也好得差不多了,如今又有秀甫加入陣營,勝算在握,複仇之心甚是迫切。於是雙方很快達成一致,續戰就從明日開始。
當林元得知此事,隻好打消逃跑念頭,專心指導秀榮練起棋來。
如此過了兩日,小林因為第一局棋形勢已非,再難迴天,象征性抵抗了幾十手便中盤認輸,好盡早開始第二局。
於是秀榮旗開得勝,在家中開心了半天,便又投入林元的殘酷訓練中。
這一日一早,林元幫助秀榮穿好和服梳好頭發,正準備送她出門,開始第二局比賽。
正在此時,坊門外卻有一輛華貴馬車駛來,車上配著十六瓣菊花圖案,乃是日本皇室的標誌。
當馬車停下時,一位看似二十歲的女官,身著“色無地”和服,在一名小姓的攙扶下,慢慢走下了車。
天皇使節到來,按禮製倒不像中華那樣需要焚香沐浴,但也是非同小可之事。好在本因坊門人也是經曆過的,在秀甫秀榮的緊急安排之下,眾人有條不紊,很快列成數排,靜靜等候女官傳達天皇旨意。
那女官走到眾人之前,環視片刻,高聲道:“陛下口諭!宣——林家門人林元覲見!”
林元心中打鼓:“糟糕!該來的果然還是來了。”
坐上了皇室的馬車,林元告誡自己冷靜下來。天皇召見自己,總不是為了砍自己腦袋吧,那麽除此以外,又有什麽好怕的?
不過話雖如此,要去見這位日本最高當權者,不緊張是不可能的。若能提前打聽一二,或可略微安心。
便對那女官道:“這位姑姑,不知如何稱唿,在宮中任何職司?”
那女官道:“不過是在陛下身邊服侍之人罷了,哪有什麽職司。”
這話林元就不信了,日本女官均自幼從大貴族中遴選而來,地位很高,即便是皇後公主,若有絲毫不合禮之處,也能嚴厲斥責。像對方這樣年紀不小且混到明治身邊的女官,不知已在宮中浸淫多少年,隻怕年輕的明治,在某些方麵也要受其管製。
當下大拍馬屁道:“天皇陛下萬金之體,身係社稷安危,萬民之望。姑姑在做的,原來是全天下最重要的職司啊,在下失禮了!”
那女官微微笑道:“可惜我日本不同於中華,沒有太監一說。不然的話,我看你這孩童,倒是蠻合適做太監的。將來服侍陛下,一定會盡心盡力。”
林元心下大罵:“你才適合做太監,你全家都適合做太監!”
臉上卻堆起笑容道:“能夠貼身服侍天皇陛下,那是多少世才能修來的福氣?小子我想都不敢想。”
那女官卻瞟了他一眼:“陛下果然說的沒錯。巧言令色,口蜜腹劍,真不知那些詩句是怎麽被你寫出來的。”
林元聞得此言,如遭雷擊。我靠,我的真實麵目就這樣被揭穿了嗎?我的調教天皇大計,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我就老老實實拍個馬屁,雖然沒指望有什麽好處,但也不至於副作用這麽大吧?
細品那女官言語,雖然用詞厲害,但語氣中似乎也沒有什麽鄙薄憤怒責備之意。
幹笑兩聲道:“姑姑明鑒,我對陛下隻有崇敬之情,忠義之心,所說言語句句出於赤誠啊!”
那女官笑了一笑:“這些言語,你自與陛下說去。在我麵前說得再多,陛下也不會聽見。”
林元狠了狠心,從口袋中掏出五十日元——那是臨行前秀榮塞到自己懷裏,想必就是為此時所用。
明治初期,規定一日元等於1500毫克黃金,與美元價值基本等同。與林元穿越之前的後世新日元相比,購買力大約是在一萬倍到兩萬倍之間。
此時的五十日元,大約相當於後世兩三萬人民幣,此舉可謂大出血了。
林元忍痛把錢推到女官麵前:“姑姑,小子年幼識淺,不懂禮節,隻怕作出君前失儀之事,還望姑姑不吝指點。”
那女官微微一點頭,旁邊的小姓取出一把鑷子,夾住錢幣收入囊中。動作行雲流水純熟已極,顯然不是頭一迴做這種事。
為入宮者教授基本禮儀,本是女官應盡之責,林元本意也並非真指禮儀之事。
那女官顯然心領神會,一路上將明治如何得知林元此人,見過哪些人來詢問,談及他時有何評價,甚至表情語氣如何都一一道來。並且哪些是自己親耳聽見,哪些是其它女官告知,事無巨細全部告訴林元。內容之豐富詳細,超過他原本預期十倍。
林元越聽越是心驚,這尼瑪比職業間諜還厲害吧?再想到頭山滿也能輕易獲得宮內消息,明治的皇宮,豈不是漏的像篩子一般?
眼看皇宮已近,那女官才道:“今日之言,出我之口,入你之耳,就到處為止。如果將來有什麽流言蜚語,我是不會認的。”
林元忙道:“多謝姑姑!姑姑今日的恩德,小子肝腦塗地也難報答。決不敢多嘴多舌,平添事端。”
眼睛看向旁邊的小姓,心想:“要是這家夥嘴巴不牢呢?”
日本的皇宮叫做“禦所”,明治新遷都到東京,主要沿用前朝幕府將軍之居所。
那女官帶林元來到西禦所,指派了一名十四五歲的滕女教導他君前禮儀,之後還要沐浴更衣。足足折騰了兩個小時,那女官才迴返來,這次是真的要帶他去見明治了。
路上那女官再未說過隻言片語,一直將他帶到一處書房。
那女官在門口輕聲稟報:“陛下,林家門人林元前來覲見。”
隻聽一個年青聲音道:“讓他進來。”
行過覲見之禮,林元跪坐在一旁的蒲團之上。女官要求跪坐時,右腳要重疊在左腳腳窩上,比下棋時的跪坐更加累人。
抬頭一看,一青年身穿西裝,腳穿皮靴,手握一支毛筆,似乎正在案上練字。
那青年麵白無須,略顯清瘦,隻是下頜有些突出,看著頗為怪異。這人正是當今日本明治天皇,名為睦仁。
想來這天皇也看不到自己背後的腳,於是林元理所當然的把兩腳分開,一下子輕鬆不少。
明治天皇寫完一幅字,左右看看,覺得不甚滿意。便兩把團作一團,丟進字紙簍裏。然後對林元道:“你是中國人吧?”
自己國籍的事從未作過隱瞞,起碼林家人全都知道。
“是的,陛下。”
“卻是為何到的日本呢?”
林元便把當日在林家所講故事添油加醋又講了一遍。如何傾慕日本圍棋水平,與師父如何曆盡千辛萬苦出海東渡,如何不幸遇上暴風雨,師父如何拚死保護自己,臨死前如何叮囑自己一定要繼承他的遺誌等等。隻是他現在演技進步不少,聲情並茂的同時眼淚說來就來,再不用伏地裝哭了。
明治靜靜聽他講完,沒有作任何表示,又問道:“那你寫詩是跟誰學的?”
林元道:“倒是沒有跟人學過。某晚睡夢之中,夢見兩位白胡子老頭,一位手持五色筆,一位拿著金色棋子,爭著要把這兩物送我,以至於相互爭吵起來。我被吵得煩了,便說道,我一起收下便是,有啥好吵的?”
“第二日起來,發現自己棋藝大進,還會寫詩了。陛下,您說奇不奇怪?”
明治不置可否,又詳細詢問林元所謂中華師門的情況。林元從女官那裏得到提示,早已打好腹稿,當下漫天胡謅,把後世許多傳奇小說中的橋段,移花接木到自己那個子虛烏有的師門身上。明治似乎也聽得津津有味。
明治道:“聽說你前些日子在東京四處奔波,想要搞什麽新式報紙,詳細說來聽聽。”
林元心道:“原來如此,看來這個才是今天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