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榮起身再到棋盤之旁,感慨道:“以往隻覺秀策師叔深不可測,今日過後,才知‘深不可測’四字遠遠不能形容其萬一。”
“得師弟講解,我才發現自己這十多年,便像是白過了一般。怎能想到在這尺幅棋盤之上,真能這般自由不羈?”
林元讚同道:“棋道無涯啊,就在短短數年之前,誰也不知圍棋內還有如此全新天地。”
秀榮妙目顧盼道:“誰說無人能知?起碼秀策師叔,還有他的這位對手,都已身處新天地內了!”
林元本是感慨ai令圍棋改變巨大,見秀榮誤會也不解釋:“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秀策師叔之前的棋,未必有這樣的水平吧?隻有棋逢對手,才能碰撞出絢麗奪目的火花。隻怕當初對局的兩位,並沒有想過自己會下出什麽傳世之作,隻是全力爭勝罷了。”
“貼目的規則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幅縮小了先後手的初始差距,棋局的內容便也大大不同......”
秀榮輕輕念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也是那位詩仙李白的作品嗎?”
林元才發現自己無意間便浪費了一首名作,痛心疾首道:“這句倒不是李白寫的,而是另一個姓秦的。”
秀榮又反複念了幾遍:“奇怪,這樣的好句,我卻從未聽過,中華詩集也未見載。”
“還有那首父親的悼亡詩。詩仙李白就算真有其人,又怎會知我父親故事,寫得如此恰如其分?”
“師弟,其實都是你作的吧?卻為何要假托他人?是為了潛心棋道,不為他名所累麽?”
望著秀榮清澈的眼睛,雖然早已決定要抄襲前賢,“是我作的”四字卻怎麽也說不出口。
“唉,臉皮還是不夠厚啊,真是穿越者之恥辱。”
秀榮見他遲遲不作迴應,便以為被自己說中。
“其實詩棋不分家,兩道自可並行不悖。曆代大棋士,雅好詩詞者不計其數。我林家上代家主,大棋士林元美,不僅棋藝獨步天下,同樣也是日本著名詩家。”
林元不敢接話,便道:“一切隨緣吧。師兄,早點歇息了吧,明日還要跟師叔攤牌,須得養精蓄銳才是。”
說到歇息,秀榮才為難起來。顯然,坊門給二人就隻安排了一間房,房內也隻有一席睡榻。倒也不是故意為難,火災令門內房屋損毀大半,住房肯定不夠了。這一間房隻怕也是勉力擠出來的。
當初在路上寄居,也曾同睡一房,但那時還有房主老兩口同住。現下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卻要如何來睡?
林元見她神色,知道師兄的矯情病又犯了。
“不要婆婆媽媽,你睡榻上。我去尋一領草席,將就一晚即可。明日你是交鋒主力,休息不好可不成。”
此言一出,秀榮倒做出了決斷:“秋深露重,睡草席非生病不可。咱倆一起......一起睡榻吧。”
“明日還要指望你施展三寸不爛之舌,定下爭棋棋份。要不然......”
林元笑道:“果然有多少本事享多高待遇。不過師弟我本事大著呢,以後委屈師兄的時候也多著呢!”
秀榮卻再不假辭色,板著臉和衣上榻,卻縮到最裏一角,把大半位置留給林元。
林元隻道師兄照顧自己,心下感動,暗道:“師兄放心,明日必不負你所望!”
第二日剛剛起床,師叔秀甫便前來拜訪,顯得對此事相當著急。當秀榮委婉表達出拒絕之意時,秀甫師叔顯然非常失望,卻沒再多說什麽,反而主動與秀榮商議起葬禮相關事宜。
商議過程中,隻要秀榮提出異議,秀甫師叔幾乎全都從善如流,不多時,葬禮各項事宜基本按照秀榮意圖計劃完畢。之後秀甫師叔還親切和善的開解秀榮,問候飲食起居是否合意,勉勵再三,方才離去。直到最後,也沒有提過爭棋決家主一事。
師叔走後,兩人都是大惑不解。莫非這位秀甫師叔真是忠義憨厚之人,為大局不惜犧牲自身利益?
林元努力迴憶前世記憶,隻想起這位師叔因做本因坊不成,憤而叛出坊門,自立“方圓社”與之抗衡,一度成為秀榮大敵。
既然前世如此執著,這個時空恐怕也不會輕易放棄。現在不提此事,隻怕是另有後招。
秀榮點頭道:“細細想來,與我文鬥爭棋,並非上策。一來坊門內鬥,顯得他不能服眾;二來若按兩子棋份,他也沒有必勝把握,若分先爭棋,又顯得以大欺小,贏了也沒什麽光彩。”
林元道:“最好的情形,自然是我們心甘情願,奉其為主。難道師叔是要春風化雨,以真心換真情,感化於你?”
秀榮搖頭道:“我也不知道,但師叔隻怕不會如此迂腐,異想天開。”
林元思忖片刻,並無頭緒:“光在這裏憑空猜測也無用,到時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
“對,當務之急,還是先辦好父親葬禮。”
接下來兩日,林元陪著秀榮先到眾故交友好處,借得不少財資,之後又到報社登載啟事,昭告天下葬禮之期。秀甫師叔則留在門內,一邊指揮人手搭建靈堂,準備一眾瑣事,一邊派出弟子大送請柬,力求東京附近稍有名望之家,盡數送達。
日本此時的報紙叫做“瓦版紙”,已與後世的報紙有幾分相像。隻是瓦版難求精細,字體、圖片甚大。瓦版紙在日本已有近百年曆史,讀者甚眾,影響巨大。報社得知本因坊家主葬禮即將舉行,便禮貌請求派出“訪員”——實際上就是記者,在葬禮期間進行記錄采訪。秀榮略一思忖,隻覺有利無害,爽快同意。
百忙之中,秀榮總是見縫插針,讓林元到藏書房記憶“秀策師叔”的棋譜。
夜晚拖著疲憊之身迴房,便讓林元一一擺出。先做記錄,再做拆解。在師弟的侃侃講解聲中,自感水平提升飛快。每當此時,便是一天中最充實快樂的時光。
到得此刻,雖仍未同師弟真正交過手,但秀榮已完全確定,他的水平遠遠超過自己。棋譜中無論多麽複雜難解的招法,師弟總能一眼看得清清楚楚,替自己剖析得明明白白。
原來,真正的天才,是這個樣子的。
而林元也同樣為秀榮的天賦驚歎,無論多麽深奧玄妙的棋路,自己隻需講得一遍,秀榮立刻就能融會貫通,並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想法來。某些招數甚至和原版相比也不遑多讓。
原來,真正的天才,是這個樣子的啊!
沉浸圍棋世界中的秀榮,如饑似渴的秀榮,她永遠記得父親的話:實力,唯有實力,才是自己傍身的本錢,才是複興本因坊家的希望。
隻嫌時間太過短暫,總是還在意猶未盡的時候,夜就已經深了,然後就得在師弟不由分說的催促中,爬到榻上去。
兩人一同睡了好幾天了,起初秀榮還擔心,師弟不知道什麽時候又腦袋秀逗,對自己作出無禮之舉。幸好,他總是規規矩矩,在榻上沒有碰過自己一下,秀榮也逐漸安下心來。
時間一天天過去,準備逐漸完善,終於到了大喪之期。
出殯前一天晚上叫做“通夜”,是葬禮最重要的階段。日本習俗,由逝者生前友好和親人陪伴度過最後一夜。從太陽剛剛落山開始,前來上香拜祭的人便已排成長隊。非生前友好或身份特別尊貴之人,將排隊等待很長時間。
各種挽聯、祭詩、條幅掛滿了靈堂,正當中高處掛著明治天皇派人送來的親筆手書“宗師西去山河允悲”。正下方便貼著林元所書定場悼詩,可謂最顯眼處,凡上香者必定看見。
此時的日本,世家中總至少有一二人精通中文,甚至精通漢詩,以擔家族交流應酬之重任。時不時便有人走到近前,要把那悼詩多讀兩遍。
本因坊家所有人都忙得不可開交,秀榮與兄弟三人,著喪服於靈前答謝迴禮。反倒是林元被視作客人,隻好無所事事,在人群中閑逛。
正在此時,卻見一名女子,抱著碩大的木箱,極其困難的一步步走來。
林元忙上前幫忙,想把木箱接過,那女子卻並不放手:“謝謝,小心!裏麵是照相機,很貴的!”
林元迴道:“放心,交給我。”
接過木箱,把那女子引到靈堂外,那女子喘著氣,鞠躬感謝道:“謝謝!我是瓦版紙的記者,清水紫琴,請多多關照!”
“哦,我就是到你們報社登載喪葬啟事的人。你就是報社派駐的記者啊,怎麽是個女的?”
清水紫琴立刻不滿道:“女子怎麽了,男子能做的事,女子一樣能做,或許還能做得更好!”
林元仔細打量,才發現她真是一位絕色美女,輸著庇發,頭戴絲巾,眼波流盼,盈盈如水,鼻梁小巧秀氣,身著此時極為新潮的“海老女茶袴”,顯得知性高貴,優雅端莊。
林元訝道:“我不是那個意思,隻是像你這樣美麗柔弱的小姐,報社怎舍得讓你搬重物,幹粗活,連個助手也沒有?”
清水紫琴道:“一則新聞哪有派兩人之理,報社不掙錢的嗎?”
一邊打開木箱組裝相機,一邊繼續說道:“何況這些事都很簡單,我一個人足夠了。”
組裝完畢,又朝林元甜甜一笑:“不過這相機還真是死沉死沉的,剛剛多謝你啦!”
林元見她笑容明媚,便如月朗花開,不由心底都是一動。
暗忖道:“我自詡前世看慣網紅美女明星,居然有些招架不住。這女子乃是禍水級別,還是少惹為妙。”
“得師弟講解,我才發現自己這十多年,便像是白過了一般。怎能想到在這尺幅棋盤之上,真能這般自由不羈?”
林元讚同道:“棋道無涯啊,就在短短數年之前,誰也不知圍棋內還有如此全新天地。”
秀榮妙目顧盼道:“誰說無人能知?起碼秀策師叔,還有他的這位對手,都已身處新天地內了!”
林元本是感慨ai令圍棋改變巨大,見秀榮誤會也不解釋:“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秀策師叔之前的棋,未必有這樣的水平吧?隻有棋逢對手,才能碰撞出絢麗奪目的火花。隻怕當初對局的兩位,並沒有想過自己會下出什麽傳世之作,隻是全力爭勝罷了。”
“貼目的規則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幅縮小了先後手的初始差距,棋局的內容便也大大不同......”
秀榮輕輕念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也是那位詩仙李白的作品嗎?”
林元才發現自己無意間便浪費了一首名作,痛心疾首道:“這句倒不是李白寫的,而是另一個姓秦的。”
秀榮又反複念了幾遍:“奇怪,這樣的好句,我卻從未聽過,中華詩集也未見載。”
“還有那首父親的悼亡詩。詩仙李白就算真有其人,又怎會知我父親故事,寫得如此恰如其分?”
“師弟,其實都是你作的吧?卻為何要假托他人?是為了潛心棋道,不為他名所累麽?”
望著秀榮清澈的眼睛,雖然早已決定要抄襲前賢,“是我作的”四字卻怎麽也說不出口。
“唉,臉皮還是不夠厚啊,真是穿越者之恥辱。”
秀榮見他遲遲不作迴應,便以為被自己說中。
“其實詩棋不分家,兩道自可並行不悖。曆代大棋士,雅好詩詞者不計其數。我林家上代家主,大棋士林元美,不僅棋藝獨步天下,同樣也是日本著名詩家。”
林元不敢接話,便道:“一切隨緣吧。師兄,早點歇息了吧,明日還要跟師叔攤牌,須得養精蓄銳才是。”
說到歇息,秀榮才為難起來。顯然,坊門給二人就隻安排了一間房,房內也隻有一席睡榻。倒也不是故意為難,火災令門內房屋損毀大半,住房肯定不夠了。這一間房隻怕也是勉力擠出來的。
當初在路上寄居,也曾同睡一房,但那時還有房主老兩口同住。現下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卻要如何來睡?
林元見她神色,知道師兄的矯情病又犯了。
“不要婆婆媽媽,你睡榻上。我去尋一領草席,將就一晚即可。明日你是交鋒主力,休息不好可不成。”
此言一出,秀榮倒做出了決斷:“秋深露重,睡草席非生病不可。咱倆一起......一起睡榻吧。”
“明日還要指望你施展三寸不爛之舌,定下爭棋棋份。要不然......”
林元笑道:“果然有多少本事享多高待遇。不過師弟我本事大著呢,以後委屈師兄的時候也多著呢!”
秀榮卻再不假辭色,板著臉和衣上榻,卻縮到最裏一角,把大半位置留給林元。
林元隻道師兄照顧自己,心下感動,暗道:“師兄放心,明日必不負你所望!”
第二日剛剛起床,師叔秀甫便前來拜訪,顯得對此事相當著急。當秀榮委婉表達出拒絕之意時,秀甫師叔顯然非常失望,卻沒再多說什麽,反而主動與秀榮商議起葬禮相關事宜。
商議過程中,隻要秀榮提出異議,秀甫師叔幾乎全都從善如流,不多時,葬禮各項事宜基本按照秀榮意圖計劃完畢。之後秀甫師叔還親切和善的開解秀榮,問候飲食起居是否合意,勉勵再三,方才離去。直到最後,也沒有提過爭棋決家主一事。
師叔走後,兩人都是大惑不解。莫非這位秀甫師叔真是忠義憨厚之人,為大局不惜犧牲自身利益?
林元努力迴憶前世記憶,隻想起這位師叔因做本因坊不成,憤而叛出坊門,自立“方圓社”與之抗衡,一度成為秀榮大敵。
既然前世如此執著,這個時空恐怕也不會輕易放棄。現在不提此事,隻怕是另有後招。
秀榮點頭道:“細細想來,與我文鬥爭棋,並非上策。一來坊門內鬥,顯得他不能服眾;二來若按兩子棋份,他也沒有必勝把握,若分先爭棋,又顯得以大欺小,贏了也沒什麽光彩。”
林元道:“最好的情形,自然是我們心甘情願,奉其為主。難道師叔是要春風化雨,以真心換真情,感化於你?”
秀榮搖頭道:“我也不知道,但師叔隻怕不會如此迂腐,異想天開。”
林元思忖片刻,並無頭緒:“光在這裏憑空猜測也無用,到時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
“對,當務之急,還是先辦好父親葬禮。”
接下來兩日,林元陪著秀榮先到眾故交友好處,借得不少財資,之後又到報社登載啟事,昭告天下葬禮之期。秀甫師叔則留在門內,一邊指揮人手搭建靈堂,準備一眾瑣事,一邊派出弟子大送請柬,力求東京附近稍有名望之家,盡數送達。
日本此時的報紙叫做“瓦版紙”,已與後世的報紙有幾分相像。隻是瓦版難求精細,字體、圖片甚大。瓦版紙在日本已有近百年曆史,讀者甚眾,影響巨大。報社得知本因坊家主葬禮即將舉行,便禮貌請求派出“訪員”——實際上就是記者,在葬禮期間進行記錄采訪。秀榮略一思忖,隻覺有利無害,爽快同意。
百忙之中,秀榮總是見縫插針,讓林元到藏書房記憶“秀策師叔”的棋譜。
夜晚拖著疲憊之身迴房,便讓林元一一擺出。先做記錄,再做拆解。在師弟的侃侃講解聲中,自感水平提升飛快。每當此時,便是一天中最充實快樂的時光。
到得此刻,雖仍未同師弟真正交過手,但秀榮已完全確定,他的水平遠遠超過自己。棋譜中無論多麽複雜難解的招法,師弟總能一眼看得清清楚楚,替自己剖析得明明白白。
原來,真正的天才,是這個樣子的。
而林元也同樣為秀榮的天賦驚歎,無論多麽深奧玄妙的棋路,自己隻需講得一遍,秀榮立刻就能融會貫通,並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想法來。某些招數甚至和原版相比也不遑多讓。
原來,真正的天才,是這個樣子的啊!
沉浸圍棋世界中的秀榮,如饑似渴的秀榮,她永遠記得父親的話:實力,唯有實力,才是自己傍身的本錢,才是複興本因坊家的希望。
隻嫌時間太過短暫,總是還在意猶未盡的時候,夜就已經深了,然後就得在師弟不由分說的催促中,爬到榻上去。
兩人一同睡了好幾天了,起初秀榮還擔心,師弟不知道什麽時候又腦袋秀逗,對自己作出無禮之舉。幸好,他總是規規矩矩,在榻上沒有碰過自己一下,秀榮也逐漸安下心來。
時間一天天過去,準備逐漸完善,終於到了大喪之期。
出殯前一天晚上叫做“通夜”,是葬禮最重要的階段。日本習俗,由逝者生前友好和親人陪伴度過最後一夜。從太陽剛剛落山開始,前來上香拜祭的人便已排成長隊。非生前友好或身份特別尊貴之人,將排隊等待很長時間。
各種挽聯、祭詩、條幅掛滿了靈堂,正當中高處掛著明治天皇派人送來的親筆手書“宗師西去山河允悲”。正下方便貼著林元所書定場悼詩,可謂最顯眼處,凡上香者必定看見。
此時的日本,世家中總至少有一二人精通中文,甚至精通漢詩,以擔家族交流應酬之重任。時不時便有人走到近前,要把那悼詩多讀兩遍。
本因坊家所有人都忙得不可開交,秀榮與兄弟三人,著喪服於靈前答謝迴禮。反倒是林元被視作客人,隻好無所事事,在人群中閑逛。
正在此時,卻見一名女子,抱著碩大的木箱,極其困難的一步步走來。
林元忙上前幫忙,想把木箱接過,那女子卻並不放手:“謝謝,小心!裏麵是照相機,很貴的!”
林元迴道:“放心,交給我。”
接過木箱,把那女子引到靈堂外,那女子喘著氣,鞠躬感謝道:“謝謝!我是瓦版紙的記者,清水紫琴,請多多關照!”
“哦,我就是到你們報社登載喪葬啟事的人。你就是報社派駐的記者啊,怎麽是個女的?”
清水紫琴立刻不滿道:“女子怎麽了,男子能做的事,女子一樣能做,或許還能做得更好!”
林元仔細打量,才發現她真是一位絕色美女,輸著庇發,頭戴絲巾,眼波流盼,盈盈如水,鼻梁小巧秀氣,身著此時極為新潮的“海老女茶袴”,顯得知性高貴,優雅端莊。
林元訝道:“我不是那個意思,隻是像你這樣美麗柔弱的小姐,報社怎舍得讓你搬重物,幹粗活,連個助手也沒有?”
清水紫琴道:“一則新聞哪有派兩人之理,報社不掙錢的嗎?”
一邊打開木箱組裝相機,一邊繼續說道:“何況這些事都很簡單,我一個人足夠了。”
組裝完畢,又朝林元甜甜一笑:“不過這相機還真是死沉死沉的,剛剛多謝你啦!”
林元見她笑容明媚,便如月朗花開,不由心底都是一動。
暗忖道:“我自詡前世看慣網紅美女明星,居然有些招架不住。這女子乃是禍水級別,還是少惹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