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家中的長子,袁譚是很慶幸的。


    長子,嫡長子,這兩個詞語意味著什麽,這在人們心中有著怎樣的分量?如果這都不知道的話,那在這個亂世你還混什麽?


    不過,這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總有嫡長子袁譚想不到的事情,總有他意料不及的事情。不知道怎麽的,在袁譚看來足夠重量的嫡長子身份,在他父親袁紹看來似乎屁都不算。


    袁譚幼時琢磨了很久,終於想通了這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他老爹袁紹本身就是庶子出身,而他走到今天的位置,成為袁家最光輝的人,正是靠了他自己的謀略,和什麽長幼之類的繼承順序無關。


    而身為庶子的他,自然也不會對什麽長子繼承製度多麽的尊崇,或者在外人麵前要裝出一副遵紀守法敬仰周禮的模樣,但是一沒了外人的目光,那袁紹也就算是真正的放飛了。


    而當袁紹實力足夠強大,已經強大到了不再需要看別人的眼色的時候,對於冀州的繼承人的選擇問題,袁紹就要好好的琢磨琢磨了。


    袁譚身為長子,智商還是比較在線的。他可是一直在約束著自己的行為,做到了三好青年。但是,父親想要的,好像並不是這種模樣的繼承者。


    這三兄弟中,中間那個不求上進,對爭權奪利的事情並不感興趣,那也就罷了,正好還少了一個敵手。


    袁譚這麽想著,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三弟身上。


    很快的,隨著孩子們長大,袁紹把青州給了大兒子,把幽州給了二兒子,至於小兒子,年齡太小,那就留在身邊吧!


    當知道這個結果的時候,袁譚也不知道自己該是欣然還是悲傷。他並不喜歡這樣的結果,不過,這青州怎麽著也比幽州好一些,也就是說明,在父親的眼裏,他袁譚還是比二弟袁熙更受到重視與關照。


    但是和三弟袁尚相比,那最後的結果可就說不定了。


    而且,父親把袁尚留在身邊,真的是因為袁尚還小嗎?雖然確實是那樣。


    不過,這袁譚心中的不甘心與不服氣可是顯然的。我一定會迴來的,袁譚在離開冀州前去青州之時,他心中恨恨的想著。


    袁譚在青州也算是管理有度,幹出了一番不錯的成績,就在他整天日思夜想父親什麽時候能發現他的勤奮努力然後把他詔迴去給他冀州讓他繼承的時候,袁譚也真的收到了父親的命令。


    是的,袁紹要袁譚迴去,但是這原因和袁譚所想的可是有著很大的出入的,不過不管怎麽說,隻要還能迴去,也就是說明父親對自己還抱有希望的。而且,他不是還沒有立繼承人嗎?


    這正好是個機會。


    是的,這的確是個機會。


    袁紹和曹孟德正在火熱交戰之中,而給了自己這兩個兒子下達了命令,讓他們過來一起幫著自己。


    袁譚真的把事情考慮明白之後,他反而有一種無奈的倉促。這算是什麽意思?難道他日日夜夜所想的事情,竟然是在父親遇到了困難時才得意迴去?


    這讓袁譚心中有點小情緒,不過到底是親人,不過到底是曾經在一起生活過的人。所以,袁譚的小情緒也隻是出現了片刻而已,重新整頓好軍隊,然後與曹軍拚搏,袁譚從頭到尾都沒有一絲一毫的退縮。


    不過,讓他生氣的,還是當時父親竟然準許袁尚那小子出去應戰。這種風光的事情,怎麽就不能輪到他呢?好吧,袁譚承認,他還是有點害怕的,隻要是個正常人,誰不怕死?


    所以呢,那袁尚意外的贏了,這出足了風光的弟弟讓袁譚看著眼紅,但是他卻沒有辦法,誰讓他自己因為害怕而退縮了呢?


    等真的到了戰場上殺敵的時候,袁譚可是很認真的。不過這一次,好像父親並沒有看到他的努力。而這一戰最後的結果也很令人痛心,總共加起來過百萬的冀州大軍輸了,竟然輸了。


    幸好那姓曹的有點自知之明,害怕自己這一口吃成了胖子,所以才幹脆的退了兵。其實要說真正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還不是那個不怕死的劉備看著曹操在外麵打仗,於是動了點歪心思想去偷襲人家的許都嗎?


    結果,最後這許都還有偷襲成功,反而聽說被曹軍打的屁滾尿流的。好像還被迫去了荊州投靠了劉表,這種人,就算去找劉表,也隻是再多拉上一個喪命的罷了。


    對此,袁譚不屑一顧。


    冀州的危機一解除,袁紹讓兒子們迴去,從哪兒來的該迴哪兒去。看著父親那慘白的臉色,袁譚很想說一下,他願意留在這兒好好的照顧父親。不過,袁譚剛在心中想著這事,如果此時說出來會不會被別人認為成別有用心?會不會讓父親袁紹誤解呢?


    他還沒有下定決定,那袁尚已經先他一步向父親表明他願意照顧父親。


    這個熊孩子袁譚對三弟非常的氣惱。


    整天的不學無術,隻知道弄什麽花拳繡腿,然後仗著父親的寵愛說話也是那麽肆無忌憚,什麽都敢說,什麽都敢做,這個三弟,也實在是袁譚比較痛恨,他自己怎麽就不能先說一步,反而被別人給搶了先機了呢?


    而更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父親同意了。看父親那神情,並沒有什麽不滿意的。也就是說,父親對此還挺高興的。靠!這種好事,早知道他就先說了,當時為何要考慮那麽多呢?


    一次次的想在父親麵前好好的表現自己,可是這一次次的,最後的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


    身為長子,袁譚實在是記不清這是自己第幾次攻略失敗了。


    沒事,這次失敗了,不是還有下一次嗎?他就不相信,他就不可能贏!


    等到袁譚再一次迴到冀州的時候,已經是一年之後了,雖然一年的時間很短,但是卻也足夠的改變很多,說其為滄海桑田,一點也不過分。


    袁譚迴去之後,本以為父親是不是該宣布一下繼承人的問題了,怎麽著自己也要好好的表現。但是,這一次,父親沉珂在床,還未等他迴到冀州時,父親就已經去了。至於那繼承人,當然是袁譚怎麽著都不會承認的三弟袁尚了。


    好吧,再一次的繼承人攻略以失敗告終。不過,一兩次的打擊不能代表什麽,在謀士郭圖的奉勸外加各種針砭時弊各種分析之下,袁譚也覺得,自己這三弟是不是有要動他的心思呢?


    好吧,既然對方翻臉無情那可就別怪他在這兒大義滅親了。在現實與權利麵前,誰和你有什麽親疏關係?


    袁譚本來以為他這一次可以成功的,但是結果仍然不容樂觀。袁譚失敗了。


    袁譚想著自己爭名奪利這麽多年,最後還落得個一敗塗地的下場。況且,父親真實的死因是什麽?最後的遺詔到底是什麽?這些可是都有待商榷的。


    於是,在懷著種種的猜測,不過根本原因還是自己的不服之下,袁譚遵從了郭圖那半吊子給他出的主意,真的去投降了曹孟德。


    這並不是他自己想去投降的,身為袁家的兒子,身為當初積極抗曹的一份子,袁譚這麽做還是有很多無奈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還是來自於三弟袁尚的逼迫。按照郭圖和袁譚所說的,兩兄弟既然鬧到了這個地步,那就一定是不死不休的結局了。


    既然如此,那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降了曹操,然後再找機會反叛。因為這曹袁之間本就有著不共戴天之仇,所以,無論他怎麽做,都不會有人說什麽閑話是非的。反倒大家還會誇讚他有勾踐臥薪嚐膽的勇氣,這樣的話,對袁譚的名聲不也是很好的嗎?


    所以,在郭圖種種的利誘之下,最後,袁譚幹脆來個破釜沉舟,然後真的投降了曹孟德。郭圖告訴了他那麽多,但是卻沒有告訴袁譚,曹孟德並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人。而這個時候的袁譚,已經被拉上了屬於曹孟德的某條賊船,即使他心中有各種不甘,在沒有付出代價之前,估計是迴不來的了。


    當兩兄弟真的在戰場麵對麵的時候,袁譚竟然還有幾分暢快。他身為長子,可是竟連這冀州的繼承權都落到了弟弟手中,這讓他心中甚是不快。而現在,袁譚是非常興奮的,至少,借助著曹操的力量,他也許就可以贏迴這一局了。


    當冀州城被攻破的那一刻,袁譚心中百感交集,他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開心。或許,我從一開始就做錯了,或許,三弟真的比我厲害。


    而因為他自己的嫉妒之心,竟然到現在才發現這個問題。


    袁譚知道自己輸了,但是他輸得心甘情願。針對於冀州繼承人的長子攻略,我終於可以放下了,因為,冀州已經沒了。


    摒棄一切成見的袁譚來到了烏桓,這一次,他要與二弟三弟並肩作戰!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誰主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阿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阿女並收藏誰主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