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人了啊!”白崖望著天上逐漸明亮的繁星,心裏多了一絲難言的寂寞。


    他迴頭看了看身旁的銅屍,忽然搖頭一笑,“可惜你不會說話,那頭狐狸在一旁嘮叨的時候,總覺得很煩躁。可是沒有了她,卻顯得太安靜,人啊就是這麽矛盾!”


    迴想著自己這幾個月來的所作所為,白崖忽然心中多了一絲明悟,腦子慢慢放空,思維停頓,陷入了一種空靈的狀態。


    他本能地偏離了官道,朝著密林深處走去,來到一棵蒼天的巨榕樹下,盤腿坐了下來五心朝天,無意識地擺出了一個青城玉虛訣的入定勢。


    草木抖索,清風拂麵,明月照頂,白崖能感覺到外界的一切,但卻是無思無念,身心空靈,陷入了一種玄之又玄的微妙狀態。


    他這個人好像徹底融入了天地,從世間消失,變成了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


    月沉日升,日落月起,鬥轉星移,仿佛過了許久,又似乎隻有一刹那的時光,白崖幽幽然醒來。


    他抬頭望天,發現天色大亮,已不再是繁星滿天的夜晚。


    陽光透過枝葉投射在身上,白崖慢慢感受到了溫暖。原本已經微弱到幾乎停頓的心髒,再度勃勃跳動,濃如銀汞的血液開始像開了閥門的洪流,在血管中奔騰衝刷。


    “啾~~”一隻停落在他肩膀上的鳥雀似乎受到了驚嚇,撲扇著翅膀飛上枝頭,歪著腦袋觀察他。


    他盤著的褲管裏爬出了一條尺許長的蜈蚣,飛快地消失在草叢裏。


    “一夜?不,應該是一天兩夜!”


    白崖覺得自己應該歡喜,但心中偏偏很奇怪地平靜無波。


    “整個世界好像都活了過來……原來這就是明玄!”


    白崖張開手臂,貪婪地深吸了一口氣,感受著天地間跟以前截然不同,宛如新世界般的鮮活氣息。


    隨著空氣被吸入氣管,他甚至能夠感受到那一團團充斥著生命活力的天地元氣,融合到肺泡和血液之中。


    當這一刻到來的時候,他終於領悟了那些先輩隨筆和劄記中有關“明玄”的模糊介紹。


    “明玄”是一種個人對於天地的獨特體悟,或許人人不同,無法用語言具體形容。在這種體悟期間,他與天地融為了一體,不分彼此。


    而一旦達到這種境界,結果就是他對於天地元氣的操控能力大大提高。換個通俗點的說法,就是他的“元素親和力”提高了,而且今後不會再消退。


    至於這種親和力提高了多少,那就看“明玄”體悟所持續的時間是多少。


    雖然這種親和力有多種方式可以提高,但在意境階段,第一次“明玄”的持續時間,代表了他的基礎起點。


    此時,白崖也明白了那些留下筆記的青城先輩,為何不給後輩仔細介紹“明玄”境界。


    一是很難形容,二是故意沒有揭破這層膜。


    假如這些先輩具體闡述“明玄”境界的種種效果,指明這種體悟是人與天合。那麽後來者再想感悟“明玄”,就會多一些刻意,隻會起反作用。


    “這種感覺真好,五感好像都提升了很多。”白崖站起身,捏了捏拳頭,隻覺眼前仿佛明亮了很多,原本注意不到的細微景物,現在都顯得曆曆在目,清晰異常。


    這也是元氣親和力增強之後,借助天地元氣所感受到的。


    “劉師曾說感悟‘明玄’要嗎靠頓悟,要嗎靠積累。他不看好我的悟性和天賦,故而遣我下山曆練,隻怕他怎麽也沒想到我竟然在曆練途中頓悟了!”


    白崖咧嘴一笑,他原本不知“明玄”為何意。直到現在達成這一境界,才隱約明白了自己為什麽會超乎劉鈺意料,這麽快就產生了頓悟。


    “明玄”是武者在精神上與天地自然產生了契合,體會到的一種玄奧境界。


    當初,他請教劉鈺,劉鈺說有兩種方式可以達成“明玄”。


    一種是純憑武者的悟性和天賦,在練習武學的過程中,體會到先輩融於武道的真意,從而產生頓悟,讓自己融於天地。


    第二種是靠積累,以勤補拙並出外曆練,逐步領悟自己拳法中的玄機道意。


    不過,當白崖自己達到了“明玄”,卻覺得還有第三種方式,而且他應該就是靠這種方法達成了“明玄”。


    他的師父劉鈺毫無疑問是個天才,但天才練武一般都是走捷徑,所以劉鈺對於武道基礎的認識,可能有所欠缺。


    白崖現在可以確認,“明玄”的“人與天合”不單單可以從武道入手,還可以從三觀和人生閱曆方麵著手。


    “人與天合”的本質不是肉體融於天地,而是精神。既然是精神,那麽武道感悟是其中一種,人生閱曆和三觀信仰也應該包括在內。


    隻是氣境武者大多都比較年輕,時間都投入了修煉,所以造成絕大部分“明玄”的方式都是武道頓悟。


    白崖跟他們的區別很明顯,前世在燈紅酒綠的社會大染缸裏已經泡了好幾年。而且穿越到今世之後,數度明心、自省,給自己堅定誌向,糾正武道之路。


    他的天賦和悟性確實一般,但他的誌氣和覺悟卻超過了很多天才,不知不覺中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武道信仰。


    這一次的“明玄”看似機緣巧合的頓悟,實際卻是他這七年多修煉過來的積累成果。


    “達到了明玄,那麽我也該著手晉升意境了!”


    半晌之後,白崖終於從平靜無波的心緒中擺脫了出來,心裏泛起淡淡的欣喜。


    武者氣境分為三大階段,初入氣境、內氣外放、融意於氣。


    融意於氣層次又可細分為入微、鑒虛、返真、明玄和窺道五個小境界。


    在第三個“返真”小境界,武者便能開三關,貫通天地星橋,晉升意境,最後兩重“明玄”和“窺道”小境界可以不管。


    但這樣有利有弊,“明玄”和“窺道”屬於個人體悟,前者關係武者是否能晉升勢境,後者關係到先天契機。


    因此,大凡有希望晉升先天的宗門武者,都不會輕易在“返真”期晉升意境。


    白崖此時已經達成“明玄”,為以後晉升勢境打下了第一步基礎。


    可在他的內心深處,隱約感覺到“明玄”已經是他在氣境階段所能到達的最高成就了。如果再想頓悟“窺道”,隻怕武道會長久停滯不前。


    單純從難度來看,氣境比意境更容易領悟“明玄”和“窺道”。


    從兩者對天地元氣的感應來說,氣境武者就像白內障患者,而意境武者就是普通人。但白內障患者一旦被治愈,他第一眼看世界的感觸,反而要比普通人更深刻。


    不過,領悟難度歸難度,意境武者畢竟有更高的起點,接觸的武道之路更深。某方麵來看,“窺道”的機會也更大了。


    既然“明玄”這關已過,白崖打算繼續前進,不在氣境階段尋求“窺道”之機了。


    “想要晉升意境,就必須開三關,貫通天地星橋!”白崖暗忖道,“要嗎現在迴青城,請劉師幫忙,要嗎就自己用內氣打磨……”


    氣境與意境的最大區別,就是武者可以操控天地元氣。而操控天地元氣的必要前提,就是武者體內打通三關,連接天地星橋。


    否則,自己體內真氣都不連貫,何談操控天地元氣。


    宗門武者開三關,貫通天地星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請同門長輩相助,利用對方的雄厚真氣破開關卡,連接天地星橋,另一種是自己用內氣打磨。


    前者因為同門長輩經驗豐富,危險性小。但被別人真氣貫體,而且通過的是丹田三關和天地星橋這種部位,武者需要一段時間休整,慢慢清理和消化外人的殘留真氣。


    後者的優劣則正好相反,無需清理外部貫體真氣,但可能由於自己缺乏經驗,破關內氣太猛會傷到穴脈。那就不是休整,而是養傷了。


    白崖想了一會,還是決定不迴青城,就由自己慢慢破三關,貫通天地星橋。


    一個是因為華山論劍在即,他現在要是迴青城請劉鈺幫忙,可能就去不了華山了。


    另一個是因為他對自己有信心,他修煉的可是混元鐵布衫,身體筋骨穴脈比普通武者堅實數倍,隻要小心一點,受傷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該啟程了!”白崖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出了密林。


    遠遠看見涪陵的護城,他不禁下意識地取出個鬥笠遮住麵容,這會要不小心見到熟人,那可就尷尬了。


    幸好這兩天涪陵沒發生大事,官府沒有封鎖傳送陣,讓他順利地傳送走了。


    白崖傳送的第一站是遷陵,屬於武陵郡,已在荊州境內。


    他打算順著沅江東去,先到武陵,遊覽一下天下聞名的洞庭湖。然後北上楚國都城郢都,也就是江陵城,最後去天下第一商都襄陽。


    楚國雖然大,但他定下的這條線路幾乎囊括了楚國北境最為繁華的膏腴之地,可謂集中了荊州的人文精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武道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饕餮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饕餮居士並收藏仙武道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