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就來到了八月,玄武科技、恆星微電子和tjd科技等幾家企業的一期工程先後竣工投產了,這對嶙山市來說,當然是一件大事了,這是嶙山市投資最大的幾個企業了,他們能夠產生的gdp,幾乎都頂得上以前嶙山市所有的gdp了。
這就更別說他們能夠帶動起的一個產業的gdp了,這幾家企業都帶來了大批的配套企業,這些企業加起來,產生的gdp已經可以超過嶙山市去年的gdp了。
所以,嶙山市的市領導幾乎都出席了他們的竣工投產儀式。
於銳誌、侯文海、侯文昌、許小光等人也都來到了嶙山,參加了他們的竣工投產儀式,當然,也包括玄武科技、恆星微電子和tjd科技的所有高級管理人員,也都來到了這裏,一時間,嶙山市是風雲際會,濟濟一堂。
跟於銳誌一起來的,還有於若秋,於若秋把她的女兒也帶來了,她的女兒已經有一歲多了,現在能夠喊媽媽,還能夠走路了,特別可愛,長得跟於若秋特別像,不過就是氣質不像,她的頭發有一些自來卷,還特別愛笑,所以看起來跟個洋娃娃似的。
他們來的這一天,蘇星暉在家裏請他們吃了一頓飯,蘇星暉可是很少會在家裏請誰吃飯的,不過於銳誌兄妹、侯文海兄弟還有許小光都不是外人,他自然要在家裏請他們吃頓飯了。
席間最受歡迎的就是於若秋的女兒孟小雪了,她並沒有按照孟家的字輩取名,她是下雪的時候生的,所以取了這個名字,大家都非常喜歡她,特別是牛牛,坐在這個小妹妹身邊,小雪吃不了什麽東西,他就帶著她玩,兩個人倒是玩得很開心。
吃完飯之後,大家坐在了客廳裏,牛牛帶著小雪也在客廳裏玩,客廳裏開著空調,很是涼爽,大家也都是其樂融融的。
於銳誌告訴蘇星暉,他這一次是從川西趕迴來的,蘇星暉倒是知道於銳誌去川西做什麽的。
於銳誌和於若秋兄妹倆一直都致力於慈善事業,在不少貧困山區都捐建了一些公益小學,前年的時候,有一次他們跟蘇星暉談天的時候,蘇星暉談起了川西那邊,他說川西那邊很多山區都很窮,也需要幫助。
蘇星暉還說,川西那個地方,到處都是大山,而且地處地震高發地帶,那裏的鄉村小學都比較簡陋,不少都是危房,如果發了地震的話,那對那裏的孩子們,一定是滅頂之災,他說於銳誌的慈善基金會可以考慮一下川西,在那裏修建一些專門防震的校舍。
蘇星暉這樣說,當然就是因為明年就是震驚世界的川西大地震發生的年份了,蘇星暉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挽救一些人的生命。
蘇星暉知道,他不能直接預言明年會發生這場地震,那樣的話,不但不會有人信,而且他也會在地震發生之後,被人進行切片研究,研究他是不是外星人。
而且,就算他預言了地震的發生,而且人們也信了,又能怎麽辦呢?地震波及的範圍那麽大,涉及的人口幾乎上千萬,難道把這些人都遷移走?這明顯不現實嘛,他還不如采取一些實際的行動,來有效的減少傷亡人數。
而如何減少傷亡人數呢?最有效的辦法當然就是修建抗震的房屋,而且不能修得太高,質量一定要過硬,這樣是最有效的減少傷亡的辦法。
在川西大地震裏,造成傷亡最多的就是學校,因為當時正是上課的時間,學校裏的學生來不及跑出去,學校的校舍房齡都比較長了,又不是專門抗震的房子,所以幾乎全都倒塌了,而學校裏的孩子們絕大部分都被壓在了倒塌的校舍下麵,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地的老百姓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抗震防震的知識普及或者是培訓,地震一來,他們手足無措,這樣自然就不能有效的減少傷亡了,事實上,有不少傷亡也是二次傷害造成的。
因此,蘇星暉提前兩三年就巧妙的影響了於銳誌兄妹倆,讓他們去那邊修建抗震性能好的校舍。
於銳誌之前捐建學校最多的地方就是湖東了,這是因為於老的老家就在湖東,他對那裏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不過現在湖東的發展非常好,所以很多地方的教育投入都很大,說起來,川西這個地方更加需要公益學校。
於銳誌也派人去川西進行了考察,他了解了那裏確實處在地殼斷裂帶,是地震的多發地帶,而那裏的山區之貧困也讓他震驚,那裏真的是太窮了,那些學校的校舍都十分簡陋破舊,已經確實是到了不得不修的地步了。
既然這樣,於銳誌就按照高標準,在那裏開始修建公益學校了,他按照地震可能最大的排名,在川西選了十個縣,每個縣的每個山區鄉鎮都修建一所公益學校,同時包括中學和小學,每所學校的投資都在一百萬以上。
於銳誌的標準就是結實,他讓施工方保證,哪怕是十級強震,都不會把房子給震垮,就算震垮了,也不能馬上就倒,至少要有一段緩衝時間,而且不能直接塌下來,要讓下麵的人有躲避的空間,不至於被水泥預製板直接砸到。
於銳誌第一批一共在川西修建了八十多所公益學校,他還親自到川西去了幾次,這是為了監督施工質量,既然他要做慈善,就一定要做到位,所有的細節都要做到最好,要不然就砸了自己的牌子。
這八十多所公益學校,花了他近一億的資金,不過現在一個億的資金對於他來說,算不了什麽了,別說他自己有錢,侯文海、侯文昌兄弟,禇征,韓向東,許小光,米修遠,謝茂強這些人還有他的不少企業家朋友每年都給他捐錢,他們每年捐的錢加起來就有好幾億了,完全夠花了。
於銳誌做事雷厲風行,這八十多所學校去年就全部建好了,而他從去年開始,又擴大了自己修建公益學校的範圍,總之,他的公益學校一直都在修建當中,現在總共完工的公益學校已經有近兩百所了,遍布川西多個貧困縣的山區裏。
除了公益學校之外,於銳誌發現有一些山村裏的危房也不少,於是他又捐資幫這些人修繕了危房,有的甚至給他們進行了重修,重修的房子也是嚴格執行抗震標準的。
當然,他做慈善,並不是讓別人享受的,所以他這一次捐資修建的公益學校,包括那些房子,都隻是以結實為標準,其它的配套設施並不講究,他這也是為了讓他投入的資金能夠產生最大的效益,這也就是邊際效應了。
對於貧困山區的人們來說,結實就已經足夠了,結實,遮風擋雨,這就滿足了他們所有的需求,要想把日子過好,那不是靠慈善就行的,那還需要當地政府和老百姓們的努力。
說起來好笑,有不少公立的慈善機構都希望於銳誌能夠向他們捐資,讓他們來主導修建這些公益小學,不過於銳誌自然太知道這些人是什麽德性了,如果把錢給他們,那就等於是打了水漂,所以於銳誌斷然拒絕了。
如果是別人做慈善,這些公立慈善機構一定會百般阻撓,不讓他們取得做慈善的資格,事實上,在中國,私人做慈善確實是需要非常嚴苛的資格審查的,不過於銳誌自然不成問題,以他的背景,沒人敢質疑他。
最關鍵的是,於銳誌的慈善基金會並不公開向社會募集善款,他們的基金全都是企業家自發捐獻的,所以那些公立慈善機構對於銳誌也是無可奈何,隻能看著於銳誌花出去的大把銀子眼饞。
其實,現在這些公立慈善機構的口碑還沒有崩塌,普通老百姓對他們還是很信任的,不過於銳誌對他們自然是再了解不過了,他做慈善這麽多年,跟這些人打交道也不少。
於銳誌知道,他們修建的希望小學,偷工減料很嚴重,而他們的管理人員鋪張浪費的現象也很普遍,貪汙挪用善款的現象也是常事,試想,於銳誌又怎麽可能把自己的錢交給這些人呢?
錢沒了是小事,但是錢沒有用到該用的人身上,這是於銳誌接受不了的。
所以,於銳誌寧願請一些專業人士幫自己打理慈善基金會,而且他在慈善基金會上麵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已經把這個當成了自己最大的事業。
反正於銳誌現在的投資遍布各個領域,而且都是蘇星暉給他指點的,個個都是能夠產出大量現金的奶牛,而且用不著他操心,自然有他的合作夥伴或者下屬打理,他隻要把慈善事業做好就行了。
當然,於若秋也一直都跟於銳誌站在一起,做這項事業,她打算等小雪大了一些之後,便複出跟於銳誌一起專門做他們的慈善事業,這樣的事業,讓他們有著巨大的成就感。
這就更別說他們能夠帶動起的一個產業的gdp了,這幾家企業都帶來了大批的配套企業,這些企業加起來,產生的gdp已經可以超過嶙山市去年的gdp了。
所以,嶙山市的市領導幾乎都出席了他們的竣工投產儀式。
於銳誌、侯文海、侯文昌、許小光等人也都來到了嶙山,參加了他們的竣工投產儀式,當然,也包括玄武科技、恆星微電子和tjd科技的所有高級管理人員,也都來到了這裏,一時間,嶙山市是風雲際會,濟濟一堂。
跟於銳誌一起來的,還有於若秋,於若秋把她的女兒也帶來了,她的女兒已經有一歲多了,現在能夠喊媽媽,還能夠走路了,特別可愛,長得跟於若秋特別像,不過就是氣質不像,她的頭發有一些自來卷,還特別愛笑,所以看起來跟個洋娃娃似的。
他們來的這一天,蘇星暉在家裏請他們吃了一頓飯,蘇星暉可是很少會在家裏請誰吃飯的,不過於銳誌兄妹、侯文海兄弟還有許小光都不是外人,他自然要在家裏請他們吃頓飯了。
席間最受歡迎的就是於若秋的女兒孟小雪了,她並沒有按照孟家的字輩取名,她是下雪的時候生的,所以取了這個名字,大家都非常喜歡她,特別是牛牛,坐在這個小妹妹身邊,小雪吃不了什麽東西,他就帶著她玩,兩個人倒是玩得很開心。
吃完飯之後,大家坐在了客廳裏,牛牛帶著小雪也在客廳裏玩,客廳裏開著空調,很是涼爽,大家也都是其樂融融的。
於銳誌告訴蘇星暉,他這一次是從川西趕迴來的,蘇星暉倒是知道於銳誌去川西做什麽的。
於銳誌和於若秋兄妹倆一直都致力於慈善事業,在不少貧困山區都捐建了一些公益小學,前年的時候,有一次他們跟蘇星暉談天的時候,蘇星暉談起了川西那邊,他說川西那邊很多山區都很窮,也需要幫助。
蘇星暉還說,川西那個地方,到處都是大山,而且地處地震高發地帶,那裏的鄉村小學都比較簡陋,不少都是危房,如果發了地震的話,那對那裏的孩子們,一定是滅頂之災,他說於銳誌的慈善基金會可以考慮一下川西,在那裏修建一些專門防震的校舍。
蘇星暉這樣說,當然就是因為明年就是震驚世界的川西大地震發生的年份了,蘇星暉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挽救一些人的生命。
蘇星暉知道,他不能直接預言明年會發生這場地震,那樣的話,不但不會有人信,而且他也會在地震發生之後,被人進行切片研究,研究他是不是外星人。
而且,就算他預言了地震的發生,而且人們也信了,又能怎麽辦呢?地震波及的範圍那麽大,涉及的人口幾乎上千萬,難道把這些人都遷移走?這明顯不現實嘛,他還不如采取一些實際的行動,來有效的減少傷亡人數。
而如何減少傷亡人數呢?最有效的辦法當然就是修建抗震的房屋,而且不能修得太高,質量一定要過硬,這樣是最有效的減少傷亡的辦法。
在川西大地震裏,造成傷亡最多的就是學校,因為當時正是上課的時間,學校裏的學生來不及跑出去,學校的校舍房齡都比較長了,又不是專門抗震的房子,所以幾乎全都倒塌了,而學校裏的孩子們絕大部分都被壓在了倒塌的校舍下麵,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地的老百姓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抗震防震的知識普及或者是培訓,地震一來,他們手足無措,這樣自然就不能有效的減少傷亡了,事實上,有不少傷亡也是二次傷害造成的。
因此,蘇星暉提前兩三年就巧妙的影響了於銳誌兄妹倆,讓他們去那邊修建抗震性能好的校舍。
於銳誌之前捐建學校最多的地方就是湖東了,這是因為於老的老家就在湖東,他對那裏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不過現在湖東的發展非常好,所以很多地方的教育投入都很大,說起來,川西這個地方更加需要公益學校。
於銳誌也派人去川西進行了考察,他了解了那裏確實處在地殼斷裂帶,是地震的多發地帶,而那裏的山區之貧困也讓他震驚,那裏真的是太窮了,那些學校的校舍都十分簡陋破舊,已經確實是到了不得不修的地步了。
既然這樣,於銳誌就按照高標準,在那裏開始修建公益學校了,他按照地震可能最大的排名,在川西選了十個縣,每個縣的每個山區鄉鎮都修建一所公益學校,同時包括中學和小學,每所學校的投資都在一百萬以上。
於銳誌的標準就是結實,他讓施工方保證,哪怕是十級強震,都不會把房子給震垮,就算震垮了,也不能馬上就倒,至少要有一段緩衝時間,而且不能直接塌下來,要讓下麵的人有躲避的空間,不至於被水泥預製板直接砸到。
於銳誌第一批一共在川西修建了八十多所公益學校,他還親自到川西去了幾次,這是為了監督施工質量,既然他要做慈善,就一定要做到位,所有的細節都要做到最好,要不然就砸了自己的牌子。
這八十多所公益學校,花了他近一億的資金,不過現在一個億的資金對於他來說,算不了什麽了,別說他自己有錢,侯文海、侯文昌兄弟,禇征,韓向東,許小光,米修遠,謝茂強這些人還有他的不少企業家朋友每年都給他捐錢,他們每年捐的錢加起來就有好幾億了,完全夠花了。
於銳誌做事雷厲風行,這八十多所學校去年就全部建好了,而他從去年開始,又擴大了自己修建公益學校的範圍,總之,他的公益學校一直都在修建當中,現在總共完工的公益學校已經有近兩百所了,遍布川西多個貧困縣的山區裏。
除了公益學校之外,於銳誌發現有一些山村裏的危房也不少,於是他又捐資幫這些人修繕了危房,有的甚至給他們進行了重修,重修的房子也是嚴格執行抗震標準的。
當然,他做慈善,並不是讓別人享受的,所以他這一次捐資修建的公益學校,包括那些房子,都隻是以結實為標準,其它的配套設施並不講究,他這也是為了讓他投入的資金能夠產生最大的效益,這也就是邊際效應了。
對於貧困山區的人們來說,結實就已經足夠了,結實,遮風擋雨,這就滿足了他們所有的需求,要想把日子過好,那不是靠慈善就行的,那還需要當地政府和老百姓們的努力。
說起來好笑,有不少公立的慈善機構都希望於銳誌能夠向他們捐資,讓他們來主導修建這些公益小學,不過於銳誌自然太知道這些人是什麽德性了,如果把錢給他們,那就等於是打了水漂,所以於銳誌斷然拒絕了。
如果是別人做慈善,這些公立慈善機構一定會百般阻撓,不讓他們取得做慈善的資格,事實上,在中國,私人做慈善確實是需要非常嚴苛的資格審查的,不過於銳誌自然不成問題,以他的背景,沒人敢質疑他。
最關鍵的是,於銳誌的慈善基金會並不公開向社會募集善款,他們的基金全都是企業家自發捐獻的,所以那些公立慈善機構對於銳誌也是無可奈何,隻能看著於銳誌花出去的大把銀子眼饞。
其實,現在這些公立慈善機構的口碑還沒有崩塌,普通老百姓對他們還是很信任的,不過於銳誌對他們自然是再了解不過了,他做慈善這麽多年,跟這些人打交道也不少。
於銳誌知道,他們修建的希望小學,偷工減料很嚴重,而他們的管理人員鋪張浪費的現象也很普遍,貪汙挪用善款的現象也是常事,試想,於銳誌又怎麽可能把自己的錢交給這些人呢?
錢沒了是小事,但是錢沒有用到該用的人身上,這是於銳誌接受不了的。
所以,於銳誌寧願請一些專業人士幫自己打理慈善基金會,而且他在慈善基金會上麵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已經把這個當成了自己最大的事業。
反正於銳誌現在的投資遍布各個領域,而且都是蘇星暉給他指點的,個個都是能夠產出大量現金的奶牛,而且用不著他操心,自然有他的合作夥伴或者下屬打理,他隻要把慈善事業做好就行了。
當然,於若秋也一直都跟於銳誌站在一起,做這項事業,她打算等小雪大了一些之後,便複出跟於銳誌一起專門做他們的慈善事業,這樣的事業,讓他們有著巨大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