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汛期又快要到了,雖然今年的各項事務比往年要繁忙得多,可是聶鑫他們卻是忙而不亂,在他們的臉上,多了從容兩個字,這樣的從容,並不是閑出來的,而是心裏有一種底氣。


    是啊,在做什麽事情的時候,都要有一種底氣,相信他們什麽都能做得好,沒有什麽事情能夠難倒他們的,這樣的底氣,也是蘇星暉幫他們培養出來的,這一年多來,他們已經完成了無數的奇跡,這讓他們對自己有了巨大的信心。


    進入九九年,崇津縣的發展速度更快了,這是因為崇津縣的財政收入再度上了一個台階,有了質的變化,反映到崇津縣的發展上來,自然就是比以前快了許多。


    到五月份,崇津縣的第一條環城公路修好了,這讓崇津縣的老百姓的出行又是方便了許多。


    與此相對應的,崇津縣開通了二路、三路公交,將港東村、金溪鄉等離縣城近的鄉鎮村都納入到了公交體係,讓這些地方的居民能夠更加方便的到縣城去,這對於縣城的商業繁榮,自然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縣劇團的那部新戲《風雨兼程》,在崇津縣連續上演了幾個月,非常受歡迎,幾乎是場場爆滿,現在他們已經被邀請到省城洪州等地去巡迴演出了,省文化廳準備把這出劇目和主演賀宗新推薦為明年江右省參選梅花獎的選擇,而且獲獎的希望是很大的。


    崇津縣的生態農業發展得也是非常順利,前些天的暴雨,並沒有對農業和漁業生產造成太大的困擾,到現在為止,水稻的長勢很好,那些養殖的水產品也是非常健康。


    而崇津縣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同樣是非常迅速,這幾個月,到經濟開發區投資的企業一直沒有斷過,崇津縣確實是一個發展工業的好地方,這裏靠近長江,地勢平坦,發展大工業所需的所有條件,一樣都不缺。


    由於臨江,原料和產成品的運輸都是非常方便,直接用船運,成本會降到很低,而崇津縣長江大橋大約兩三年之後就能夠修好了,到那個時候,這裏的交通就更加方便了,像這樣的地方,搞工業再合適不過了。


    而之前經濟開發區的那一百多家企業,又引來了許多配套企業,這就產生了集聚效應,讓更多的企業願意到這裏來投資。


    因此,蔣誌清再次向縣政府打了報告,要擴大經濟開發區的麵積,這一次,他向縣政府打了一個擴大三十平方公裏麵積的申請報告,如果這個申請報告得到審批通過的話,經濟開發區的麵積就能夠達到八十平方公裏了。


    這對於一個縣級經濟開發區來說,算是一個不可思議的麵積了,一般的縣級經濟開發區,能夠有個十幾平方公裏的麵積,而且都能夠利用起來就不錯了,他們哪有這麽多企業把經濟開發區給填滿?


    可是對於崇津縣來說,這八十平方公裏的麵積卻是實際的需要,隻有這樣,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縣政府也是很快就同意了經濟開發區的申請報告,將楊家嶺鄉三十平方公裏的土地劃撥給了經濟開發區,對於這樣的申請,他們是不可能不同意的,哪怕是把楊家嶺鄉整個劃撥給經濟開發區,也不在話下。


    經濟開發區八十平方公裏的麵積,僅占全縣土地麵積的三十幾分之一,可是創造的產值卻已經占了全縣的一半以上,而且以後比重還將越來越大,這對崇津縣的經濟發展來說有什麽意義不言而喻,所以隻要是經濟開發區的要求,縣裏都會盡力滿足。


    蘇星暉對蔣誌清在經濟開發區的工作還是非常滿意的,雖然經濟開發區的工委書記是杜長風,可是蘇星暉知道,杜長風基本上很少會到經濟開發區去,所以經濟開發區的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蔣誌清在主持。


    蔣誌清本來在才能和人品上都是非常出色的,在經濟開發區主持了一年多的工作,在蘇星暉的帶動下,他在經濟建設上的能力也迅速的鍛煉出來了,現在他也具備了獨當一麵的能力,這是讓蘇星暉最欣慰的。


    蔣誌清這個幹部,是蘇星暉非常看好的,他希望蔣誌清能夠快速成長起來。


    來到崇津縣都快兩年了,讓蘇星暉最欣慰的,還並不是在經濟建設方麵的成就,他最欣慰的還是他在這裏發現並培養了一批比較出色的幹部,建設起了一支優秀的幹部隊伍,並且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幹部選拔機製,這才是崇津縣可持續發展的最大資本。


    蘇星暉不可能一輩子呆在崇津縣,他也不像那些撈一把政績就走的幹部,那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他必須要讓崇津縣在自己走後也能夠保持這樣的發展勢頭,不至於中斷甚至倒退,所以建立起一支能夠貫徹自己的執政理念的幹部隊伍是必須的。


    杜長風很少到經濟開發區去,不僅僅是他要把空間讓給蔣誌清,讓蔣誌清能夠盡情發揮,也是因為他現在也有重要的工作要做,那當然就是舊城改造了。


    崇津縣的舊城改造工作,在局麵上是非常複雜的,雖然都是老城區,可是也並不能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推倒重建,那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太過於簡單粗暴了。


    事實上,崇津縣的老城區,有一些地方也是不能拆的,比如那些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老房子,又比如說是近十幾年修建的房屋,這麽早就拆掉,那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崇津縣的老城區在城市規劃上是比較混亂的,沒有什麽統一的思路,正因為這樣,所以,在老城區,是那種沒有價值的老房子、棚戶區和具有文物價值的老房子和新房子並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複雜糾結,其改造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現在杜長風親自在主導這一次的舊城改造,他基本上是在抽絲剝繭一般的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啃著,進度並不快,當然,萬事開頭難,等到打開了局麵的話,後麵也就容易許多了。


    這一天,蘇星暉也來察看舊城改造的進度了,他當然也知道,舊城改造工作是非常有難度的,就算他當初在昌山縣的時候,他主持舊城改造工作,也是沒有那麽簡單的。


    蘇星暉來察看舊城改造的進度,杜長風自然是要親自陪同,這不但是對縣委書記的尊重,更是因為舊城改造工作,隻有杜長風自己才最清楚,其他任何人都沒有他這麽全麵的了解。


    這天蘇星暉去的是縣城東南方向的一片棚戶區,這片棚戶區原來是一片居民聚居區,解放後,縣裏的幾家企業也建在了附近,這幾家企業的職工經過幾十年時間的繁衍生息,他們的子女越來越多,住的地方慢慢不夠了,所以也慢慢的搭起了這片棚戶區。


    這裏是最近杜長風的工作重點,所以蘇星暉也是跟他一起到這裏來了。


    坐在車上,杜長風介紹道:“書記,這一帶在解放前是崇津縣的幾家大戶人家的聚居區,所以形成了幾條人煙密集的街巷,解放之後,縣裏把幾家企業設在了這一帶,這幾家企業當時有兩三千職工,經過幾十年下來,結婚生子,慢慢發展到了六七千人,所以這裏的棚戶也是最密集的。”


    蘇星暉點了點頭,他看著車外,這一帶跟西邊的新區比起來,簡直就像是兩個世界,新區一片開闊,又很整潔,規劃十分有序,在那裏,似乎陽光都要明媚一些。


    而在這一帶,到處的建築都是灰蒙蒙的,哪怕陽光再好,照射到這些建築上,都好像打起了一片灰塵,讓陽光的光柱裏都飛舞著灰塵。


    這樣的棚戶區,蘇星暉見過,那是在上俊縣和昌山縣,以前這兩個縣也有大麵積的棚戶區,跟這裏差不多,隻不過經過幾年的改造,那裏的棚戶區慢慢在消失,城市逐漸煥發出了光彩,可是在崇津縣,老城區想要煥發光彩,卻還要經過艱苦的努力。


    快到棚戶區的時候,車已經開不進去了,因為到處都是違章建築,把街道的空間擠占了,再加上路邊到處都是擺的小攤,還有擁擠的人流,想要把車開進去,真的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反正已經到地頭了,所以蘇星暉第一個下了車,一行人走進了棚戶區。


    這裏雖然是棚戶區,不過這裏有一條街叫古樓街,在這裏做生意的人不少,這裏是崇津縣最重要的小商品市場,不少人要買什麽日用品、五金、雜貨之類的東西,首先就會想到這裏,所以這裏的人流量還是很大的。


    當然,現在隨著新區的建設,在那邊也增加了不少商鋪,但是新區那邊也增加了幾萬移民,所以老城區的人們要買什麽小商品,還是習慣的來到古樓街。


    現在正是上午,古樓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真是熱鬧非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流青雲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周小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周小王並收藏風流青雲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