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尾和遠藤還在為高橋“並非追逐市場,而是創造市場”這樣的豪言壯語感到震驚,小野的注意力卻完全不在三人的談話上。


    看到創作台上那麽厚一遝已經畫好的《斬瞳》草稿,又看到高橋手裏同樣已經畫了不少的《relife》草稿,小野編輯不禁陷入了迷茫和困惑的狀態……


    這才一周就已經把接下來一個月工作完成了,而且還創作了第二部作品嗎?


    高橋老師什麽時候畫分鏡的速度這麽快了……以前一周畫三十頁原稿明明也很勉強的……


    漫畫家這麽厲害,那我這個編輯到底還有什麽用?


    現在眼看高橋拿出這一遝草稿說要雙開,小野搜腸刮肚,居然沒有半句能阻止他的話。


    畢竟,眼前的高橋老師看起來精氣神雖然不高,但這是漫畫家常態。


    根據時間軸對比一下,他現在的狀態比以前其實還是好一點的。


    想是不可能想明白的,段位差的太多,小野心裏已經不由自主地開始自我攻略了。


    比如……


    現在是假期,不需要上課,每天多了很多自由的時間,所以高橋老師能畫得多一點;


    而且,高橋老師完整地創作了一部作品,現在漫畫創作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能做到這樣看起來不可能的事;


    雖然草稿畫得快,但完成原稿的速度和之前相比,是沒差多少的;


    以前是為了趕原稿的進程,所以才控製著草稿的速度;現在已經熟能生巧,所以可以提速……


    這麽一想,一周畫兩百多頁草稿這件怎麽聽怎麽玄幻的事居然變得合理起來了。


    “我特麽居然覺得這合理?這要是正常的速度,把漫畫家全部槍斃肯定有誤殺,但隔一個槍斃一個肯定還有偷懶的漏網之魚。”


    小野喃喃自語,


    “畢竟,最耗費心裏的不就是草稿的劇情和分鏡嗎?”


    “小野編輯,我隻不過是把腦子裏已經提前準備好的東西畫出來罷了。畢竟隻是草稿,並不需要太多時間進行處理,所以才會看起來很多。”


    終於有機會說一次這句裝逼的話,高橋滿意地笑了起來。


    人啊,總是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


    當37歲時,設想27歲的自己,某天重新經曆17歲的時光,可以過上更好的人生嗎?


    很顯然,現實不能重來,但誰也不能阻止我們的思想在時空中遨遊。


    海崎新太,時年27歲,無職、單身、沒有朋友、兩次考研失敗、事業上與同事起了衝突、第一份工作隻做了三個月就離職……在社會的標準裏,就是個一事無成的失敗者。


    小時候想像的完美生活並沒有理所當然的發生,找尋新工作也處處碰壁,投的簡曆如石沉大海……畢竟櫻花國就這麽大,他在之前公司的表現會被下一個公司當作參考,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在一次強顏歡笑的聚會後,對自己人生產生了懷疑的海崎遇到了對他生活了若指掌的研究員夜明了,並且受邀參與一項神秘的relife實驗。


    夜明提出,隻要海崎參加此次實驗,公司就會免費招待他一年的生活費,並且還會依據這一年的表現替他介紹工作。


    渴望得到工作的海崎在猶豫了很短的時間之後選擇接受,通過服下神秘的藥丸恢複到17歲的樣貌,並且以大人的心態、高三學生的外貌、轉校生的身份,重新開始了為期一年的高三生活。


    這就是《relife》的開始。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成年人迴到高三的經曆,以一個27歲的成年人的角度來看待高中生活的種種,簡直是完整地重現了很多人心中的那個念頭——如果我再次迴到高中,會怎麽樣?


    但還是有些不同的。


    海崎新太隻是恢複到17歲的樣貌,而不是迴到17歲的世界……雖然他來到了這裏,世界卻並沒有他的駐足之處。


    他隻是作為一個實驗對象,重迴高三生活一年供研究員考察由此產生的人際關係、自我成長等方麵的變化,結束了就要脫離這段關係,甚至不會有人記得他曾經來過,連照片、生活的痕跡也要一一抹除。


    所以說,這是一個“如果我不是我”的故事。


    作品涉及到了社會的職場弊病、失業導致的脫離社會、學生間的排擠現象、朋友間難解的誤會、傳達不到的戀情、被孤立之人成長的困難等問題,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曆過的日常,不驚心動魄,卻也足夠讓人左右為難。


    每一個高中生、成年人都能在作品裏找到自己的影子。


    海崎的問題並非出在能力上而是心態上;


    日代是學霸,卻不善與人交流;


    奈玲雖然好勝心強、對喜歡的男生別別扭扭,但善良、照顧朋友、能夠聽取意見,最後也勇敢表白收獲愛情;


    大神表麵與人交流溝通無障礙,實則是個十分害羞的孩子······


    以虛構的“relife”實驗為基礎,通過導入成年人的思考方式,與青少年的思想進行碰撞,完成了角色間的有益互動,促進了相互的成長。


    探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社會的聯係,以及人的自我成長。


    劇情說起來比較深刻,但作品的表達卻運用了輕鬆滑稽的手段,通過一個個或喜或悲的小故事,用年輕人的熱血和煩惱將海崎從孤僻封閉裏拯救出來,在細節中體現出引人深思的內涵。


    雖然動畫銷售第一季暴死,完結篇還是粉絲眾籌出來的……但漫畫卻常年ico平台屠榜,章節均評論超過五十萬,側麵可見品質一流。


    這是高橋帶給這世界的第二份禮物。


    ·


    “高橋老師,這部作品……好厲害。”


    雖然隻是看了前三話的草稿、聽了一遍高橋簡單敘述的主題,但小野已經被其中蘊藏著的巨大潛能所震撼了。


    相比較於更看重故事趣味性的普通讀者,編輯所考量的內容會更多——世界觀的架構、人物行為的邏輯性、故事情節的推動力、代入感和賣點……


    僅僅是前三話(高橋版本的前三話),《relife》就已經把上麵那些東西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漫畫本身立意不俗,再加上對高橋實力的信任……雖然看上去隻是一部小眾的漫畫,但小野也不想把它拱手讓人。


    當然,質量其實隻占一部分因素。


    主要原因是……萬一這變成高橋老師一步步離開《星期三》的開始呢?那自己可就成了編輯部的罪人了。


    “有瀨尾參與進來,第一話肯定能在周末之前完成。所以……下一期能進行連載嗎?”


    高橋收迴草稿,自信地看著小野。


    《星期三》一期連載18個漫畫,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訪談、讀者評論、編輯點評、廣告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頁數在四五百之間。


    其中,能穩定連載的漫畫有十四個左右,剩下的位置則是不斷流動的。在流動的作品裏,有新人試水的短篇漫畫,也有因為成績連續三周穩定在後三名而被腰斬的連載漫畫。


    “這是我們的榮幸。”


    小野握緊拳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畫家的悠哉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緣何不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緣何不圓並收藏漫畫家的悠哉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