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可以官家怎麽可能殺功臣呢?


    這不是在警告那些官員以後都不要對官家忠誠嗎?


    這種事情若是在他精力還夠的時候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可官家和百官對峙這麽多年,找迴了自己的皇子,列為太子。


    此時,官家心裏最想的事情還是讓權力順利的跟跌,等自己大行之後太子也要坐穩朝堂。


    但林如海還有他的兩個女婿,如今立了太多的功勞。到時候難免尾大不掉。


    林如海雖然看著不像是一個要做權臣的人,但有的時候不是你想不想做,而是你底下的人要不要你做。


    當年趙家的先祖,也不是一下子就冒出了當皇帝的想法而是,下麵人推著你動,你不想黃袍加身也不行。


    這麽想著,官家又不自覺的昏睡了過去,等他被內侍叫醒時,心裏十分的矛盾,也漸漸的下定了決心。


    既然農戶們願意捐助糧食,你一鬥我十斤的。


    糧草一下子就給籌集了起來,雖然還缺了大半。


    但既然農戶們都動身了,這些官員士紳又怎麽敢不捐呢?


    沒見在內閣之中,太子每每都是嘖嘖稱讚。


    讚美這些農戶們雖然出身低微,但心係國家。


    聽聽這話,出身低微,但心係國家。


    不就是正在影射他們出身不凡,位列高位卻無心國家麽!


    如此從第二日開始,包括林如海在內都捐助了數量不等的糧食。


    上行下效之間,內閣的諸臣都已經捐贈了,下麵的這些百官又怎麽可能不聞風而動?


    何況這些人的後台本來就是內閣幾位大臣,也就是林如海做了孤臣,身邊沒有多少黨羽。


    其他的幾位軍機大臣,包括那位現如今已經疲軟無力,無法上朝的首輔章相,手底下都有著不少的人手。


    就這樣,你捐一些我捐一些,糧草很快就足夠了。


    楊家得了足夠的糧草,已經先一步領軍先行。


    糧草隻隨身帶了幾天食用的,之後的這些糧草,都有專門的後勤支柱部隊往前運。


    當然這些部隊也都是由楊家自己人看守,之前楊家戰鬥的時候就被那章相擺了一手。


    就是因為糧草的缺乏才導致楊家一次戰敗之後,就被迫遠離了朝堂,這一次迴到朝堂,楊家又怎麽可能不提防這一點?


    正是因為這這一點,之前官家催促他們上路,幾次催促,楊家都沒有答應,而是在問官家糧草何時湊齊。


    楊家提防的是什麽?


    包括官家在內大家都明白,隻是這個事情明白歸明白,但也沒有人會在意這一點。


    文官看不起武官,可要想要趕楊家出朝,也不是那麽容易的,至少你得有個借口。


    楊家出征,很多百姓都是自發的前來送行。


    官家的都是臉色微變,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楊家在民間的聲望了。


    甚至有不少人都在傳,要提防楊家行背逆之事。


    又有一個說法,不知道從哪裏傳的出來,說是百姓們之所以願意捐助糧食,都是因為林晴嵐的緣故。


    因為這些糧食本來就是林晴嵐教導他們,所以才多出來的。


    加上他們平時養著雞鴨。飼養兔子賺了不少錢,國家危難之間他們才能夠把家裏富餘的一些糧食捐贈出來。


    這一點太子聽聞之後眼神閃爍。


    當時並沒有嗬斥誰,隻是笑嗬嗬的說著:“這本來也是林相的功勞。隻是國家危難之際。林相此功也需表彰。”


    但私底下太子十分的不爽,轉過頭臉色就是微沉。


    一個臣子的名聲比自己的還要大,更受到百姓的愛戴,太子又怎麽可能不在意?


    林如海將這一幕收入眼底,內心微歎。


    這位太子在帝王心術之上,倒是和如今的這位官家一脈相承,不過。這容人之量上麽?


    就差了許多。


    若是官家身子骨還行,能夠再撐個十年,這些事情都不算什麽。


    隻是奈何這位官家怕是也挺不了多久了。


    還不知道這一次平叛以及北方和西北兩國這件事情在平複之前,這位官家還能不能撐到那個時候都是個未知數。


    這件事情,林如海也是如實的告訴了林晴嵐。


    林如海自己雖然不怕,他都已經半隻腳邁入棺材了,就算是活不到那天也沒有什麽可抱怨的。


    但自己的女兒女婿還有家中的幼子,他就不得不考慮了。


    林晴嵐臉色有些不好看。


    當天晚上,林晴嵐就讓丹朱和櫻桃守著門口,再一次穿著隱身衣出了一趟門。


    隔日就有很多官員都沒有上朝,不是不想上,是沒有辦法上。


    當然這一次這些人不是虛弱無力,而是各有各的難處。


    有些人是臉上長滿了麻子,有的人又長滿了各種痘痘。


    有一些人摔斷了腳,一些人折了手。


    反正這一天晚上百官都似乎被黴運纏身。


    各種各樣的問題頻出,導致第二天上朝就少了幾十個人。


    這朝堂之上一共也不過就那麽些人,一下子少了幾十人朝堂,都顯得空蕩蕩的起來。


    太子有些奇怪的問了一句:“今日如何這麽多的愛卿都沒有上朝?”


    內侍臉色有些奇怪,在太子的催促之下才說得出來:“這些官員都請了假。”


    太子嗤笑一聲說道:“莫非他們都和章相一樣虛弱的無法上朝?”


    接著等內侍說完這些官員無法上朝的理由,太子的臉上都是露出了神好奇的神色。


    但隨即他臉上就恢複平靜,心中卻已經驚駭無比。


    等到退朝,官家喚的太子過去,淡淡的問了一句:“今日朝堂上的事情,你可明白到底是怎麽迴事?”


    太子有些奇怪的搖頭,官家就把一份奏章扔了出來,放在他的前麵看看吧。


    太子接過翻看一下就。一時之間也沒有摸到什麽頭緒。


    官家問道:“你就沒有找到有些什麽共同點?”


    太子疑惑的搖搖頭,不過還是說道:“若要說有什麽共同點,似乎這他們就是在。對了,這些人都和林相有關。”


    太子心中了然,這些人不是在歌頌林晴嵐的功勞,就是在暗指林晴嵐在這件事情上收買人心。


    至於目的如何,太子不用想也知道。


    而且他們也成功了,在自己心裏種下了對林相的忌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否知否,紅樓可簽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元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元肘子並收藏知否知否,紅樓可簽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