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林晴嵐沉聲道:“官家讓您追查此事?”


    若是如此,那才是真的麻煩了。


    官家的私事,知道的太多的,都沒什麽好下場。


    也就好在狸貓換太子這事,肯定不是一小撮人知道,要不然,恐怕都活不下來。


    林如海搖頭:“官家讓我接任戶部尚書,並敕封龍圖閣大學士,兼領參知政事。”


    林晴嵐咋舌,本朝都是一人多職,也就是可以領多份薪水。


    很多都是沒有實權的。


    但戶部尚書,總領戶部,這是管著朝廷的錢袋子。


    官員的俸祿什麽的,還有軍隊的軍餉,都是要從戶部撥錢的。


    而戶部尚書就是管這個的,這是正三品。倒是和巡鹽禦史一樣,但權力不一樣。


    戶部尚書,基本都是以後三省預備。


    本朝采取三省六部製,六部大家都知道,林如海如今擔任的戶部尚書,就是這個。


    而三省,分為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中書省,又稱“右省”。其長官名為中書令。中書省的職權是主管郊祀、皇帝冊文、州縣官考課、齋郎等年滿複奏、文官改賜章服、僧道給賜紫衣師號、舉人出身及寺觀名額等事。


    門下省又稱“左省”。其長官名義上是門下侍中,但很少委任過。


    門下省的職權是主管皇帝寶璽、大朝會設位版、讚拜、拜表、宣黃、外官和流外官考課、年滿齋郎轉補以及各司附奏署名等事。


    尚書省又稱“都省”。其長官名義上是尚書令,還有左右仆射、左右丞等,但尚書令從不委任。


    尚書省的職權是總轄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和司封、司勳、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並主管議定官員諡號、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贈、注甲發付選人、二十四司人吏遷補等事。尚書省所轄六部二十四司,分屬左司和右司,左司掌管吏部(下轄司封、司勳、考功)、戶部(下轄度支、金部、倉部)、禮部(下轄祠部、主客、膳部);右司掌管兵部(下轄職方、駕部、庫部)、邢部(下轄都官、比部、司門)、工部(下轄屯田、虞部、水部)。左、右司各設郎中1人,員外郎1人。


    尚書令,一般都是皇帝自己兼任,又另外委派諸司三品以上者或學士一員任“權判尚書都省事”。


    就是說,職位是皇帝的,但會委派一個人幫忙管理。


    而龍圖閣大學士,這也是一份官職,也是正三品。


    這就等於林如海一下子就領了兩份正三品的俸祿,本朝高薪養廉,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來。


    但官員貪不貪,和俸祿無關。


    這也是本朝漸漸出現的冗費有著直接的關係。


    而參知政事,這個就猛了。


    這是正二品的官職,算是中書省的官職,副宰相,輔佐皇帝的官職。


    這個職位,其實用意就是在分宰相的權,提高皇權的權威的。


    而一品官職,都是虛職,並沒有實權。


    比如太師、太傅、太保,這些都是一品,但並無實際的權利。本朝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為宰相、親王、使相的加官,並無實際職權。


    嗯,樞密使是一品官,而且是掌握軍權的。


    但一般,本朝不設樞密使,樞密院的主官,一般都是知樞密院事。


    也就是說,林如海這一下,就是二品官,副宰相,已經是很多人一生不可仰望的存在了。


    再往上,也很難升了。


    林如海苦笑:“戶部是個爛攤子,我還未上任,官家就讓我主持從各家追迴借款。”


    本朝很多官員家中過不下去了,就會從戶部借銀子,以度過難關。


    當然,真的過不下去的,可能沒多少。


    大家都是借出來,並未打算歸還的。


    但朝廷的銀子不趁手,這不就打算追迴來?


    可那些借銀子原本就沒打算還,如今可能家道中落,就更還不迴來了。


    這是個難事。


    林晴嵐點點頭:“這個事情,倒是需要細細的捋一捋,不能倉促的行動。”


    林如海又道:“今日在宮裏,我又遇到了昭成王爺。對了,昭成王爺,就是咱們迴京路上,救過的那一家人。”


    林晴嵐立刻就想到了那些穿著蜀錦的人,原來是王爺麽?


    林晴嵐奇怪的說道:“王爺未奉旨,不得迴京的。”


    本朝除沒有封出去,皇帝留在京城的那些王爺,都必須待在自己的封地裏,不得隨意的迴京。


    連出封地都不太可能。


    這就等於是坐牢,就是這個牢籠大一些罷了。


    林如海道:“官家下旨,召了很多王爺迴來。此次好像有不少都受到了襲擊。這位昭成王爺,因為本身存在感就低,追殺的人不多。被咱們救了一次之後,又遇到了那明致侯的次子陳宇澤迴京,一路護送迴來,反而是安全的迴來了。”


    林晴嵐有些奇怪:“官家這個時候,召王爺迴京,可是應付朝廷眾臣立儲一事?”


    林如海點頭,這個女兒的敏感度還是很厲害的。


    若是個兒子,簡直是最好的繼承人啊。


    可惜了。


    林晴嵐卻沒有在意林如海的表情,而是繼續說道:“可京城裏,原本齊王和賀王的唿聲最高。如今狸貓換太子一出,這兩位唿聲再高,怕是也沒多少機會。官家召各位王爺迴京,怕是也在提防這兩位。朝中重臣,怕是都在官家的監視之下。和這兩位有著交集,怕是有些麻煩了。而這兩位,肯定也會對付剛迴京的這些王爺。沒準,派出去截殺這些人的,就是這兩位。”


    頓了頓,林晴嵐又道:“當然也不排除是其他競爭者,故意要抹黑這兩位的打算。官家這一招,就在於禍水東引,諸位王爺大鬥,官家身上的壓力就輕了很多。帝王心術,平衡麽?果然做的很不錯呢。另外,官家肯定也是要重點追查狸貓換太子一案,肯定也要做兩手準備。若是自己的兒子迴來,那官家肯定要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可若是遲遲無法找迴來,為了江山社稷,這位官家肯定還是要指定一位王爺。這位昭成王爺,看起來最弱勢,但此時,卻具備了最好的優勢。那就是官家的扶持。”


    林如海咋舌的看著林晴嵐,這麽一分析,和他從宮裏開始想的,到家裏才想到的結論一模一樣。


    官家要扶持人和其他人僵持,弱勢的,自然會得到官家的支持。


    強勢的,就會被打壓。


    這,就是帝王心術了。


    林晴嵐道:“若是這位昭成王爺是個聰明人,他從宮裏迴去,就會關門謝客,不接待任何的官員。”


    林如海心裏覺得十分的可惜,怎麽就不是個兒子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否知否,紅樓可簽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元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元肘子並收藏知否知否,紅樓可簽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