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點心鋪子開業的時間了。


    這一天一大早,林晴嵐忙完了家裏的事情。事實上,也沒有什麽事情要她親自去辦。


    自從上次將家裏整頓了一二,林府的女使婆子,家丁小廝,無不聽命行事。


    一下子,就好像整個林府都轉變了一個風貌。


    對此,周先生摸著胡須感慨:“這家裏,還是需要一個得力的女主人的。要不然,都和之前那樣,簡直是亂了套了。”


    說完,周先生就知道說錯話了。


    林如海倒也沒有什麽表示,也是讚同道:“之前也是沒有辦法,這些姨娘到底出聲差了些,心性也差了許多。”


    實際上,董姨娘的出身並不差,揚州董家,那也是士紳。


    不過之前有些不太入流,也是得了林如海的幫助,這才躋身於揚州城的一流士紳家族中。


    可這個家族一點都不知道滿足,還覺得若是沒有自己,林如海恐怕無法立足。


    所以董家索求無度,怎麽都填不飽。


    周先生道:“到底還是盛老太太會教人,把咱們嵐姐兒教的如此出色!”


    林如海摸了摸胡須,有些感慨:“盛老太太在揚州城的名聲也是響亮的很。當年為了不讓娘家操控盛家,這位老太太還和家族斷了聯係。到如今,盛老太太除了音歌,和忠遠候府其他人,都沒有聯係。”


    這年頭,嫁出去的女兒,哪裏有不關照娘家的?


    他們在婆家的地位,就是娘家地位在婆家的彰顯。


    要想不被婆家欺負,在婆家要想站穩腳跟,就要依靠娘家。


    這也是為何舅老爺的地位那麽高的緣故!


    因為舅老爺就是她們的靠山!


    可這位盛老太太的做法,卻完全不一樣!


    對於這種女人,是每一個男人都喜歡的。


    誰願意沒事就被嶽家支使,又要給嶽家找好處?


    甚至連家務事,嶽家都要插手?


    林如海這裏也就遠離京城,要不然賈府也一樣要插手。


    這也是當初林如海答應官家,遠赴揚州來當這個巡鹽禦史的原因之一了!


    盡管這個原因的占比並不大!


    周先生點頭,又道:“今天似乎是姑娘的一品鮮開業的時候,老爺當真不去看看?”


    一品鮮就是林晴嵐的那家擔心鋪子的名字,一品表示自己的東西好,鮮也表明,自己的東西絕對新鮮好吃!


    這新鮮,不隻是對食物的品質的詮釋,還是對食物的種類的新鮮的說明!


    林如海擺手:“這種事情,還是讓她自己去操持吧。我出麵,事情就變質了。”


    他一個三品大員,親自出麵去給家裏的鋪子坐鎮,這就有點過了。


    周先生點頭,不過又道:“以姑娘這手藝,教出來的廚子,做出的點心,那味道也是十分不錯。就算是老爺不出麵,這生意肯定也是十分不錯的。”


    林如海頷首,這一點,之前知府大人等人來赴宴,就已經體現了。


    就連外麵的爺們,都喜歡吃的,家裏的女人們,也都是特別喜歡。


    這樣的點心鋪子,還能不賺錢?


    事實上也是,林晴嵐吩咐完家裏的事情,就坐著馬車出來,朝著揚州城的主街過來。


    這是揚州城的主街,雖比不上東京城的朱雀大街,但也是十分的寬闊。


    來迴走四駕馬車,那是足夠的。


    櫻桃看著車外的風景,也是笑道:“咱們揚州城,雖然不如東京城那般,但也很是繁華呢!”


    丹朱點頭:“揚州水係發達,這邊的織造業也很是不錯。不遠的蘇州更是以織錦和刺繡聞名,這邊的刺繡也頗有一些章法。南來北往的人,在這裏買賣織錦,造就了揚州的繁華。”


    林晴嵐笑了起來,這兩個小女子,居然也談起了國家大事了。


    她笑道:“前朝,就有揚一益二之稱。揚州的富庶,可是甲天下的。不說別的,光這鹽業一條,就不知道每年造出多少銀子!”


    這都是本朝百姓的血汗錢,吃的就是血鹽。


    但林晴嵐不會這麽說,有些事情,可以想,可以做,但不能說。


    “揚州有三條運河,城內主要運河有南北向的兩條和東西向的一條。縱貫南北的兩條運河,一條直對衙城南門、偏於城之西,寬約30米,就是官河了;一條直對衙城東濠,縱貫城南、北兩門,寬約15米;東西向的一條緊鄰蜀岡與古邗溝交匯東去,這三條運河加上城裏的小河交錯。加上羅城有南北大街6條,東西大街14條,主要大街貫通城們,形成縱橫交錯的道路網絡。這些才是揚州興起的最主要的支撐!”


    林晴嵐差點就說出了一句,要想富,先修路了。


    還好她及時的停下,免得嘴瓢了這樣一句出來,倒是沒什麽問題,就是懶得解釋了。


    林晴嵐的店鋪,也就開在了貫通南北的這條主路上。


    種花家講究坐北朝南,所以這條街道肯定是主要道路。


    這是知府夫人陳大娘子給的一家店鋪,為此,林晴嵐給出了自己對於炒菜的一點心得。


    陳大娘子的酒樓,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當中,想來不久之後,就會開業!


    其實那家酒樓離這也不遠,這條主道上人流量很高,是開鋪子酒樓最好的地段。


    “姑娘,地方到了!”馬夫停下馬車,對車裏的林晴嵐說道。


    原本林府的小廝們,對這位歸來的庶女並不怎麽看重。


    誰知這才不過半個多月,林晴嵐這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就在林府的後宅,攪出了這番局麵。


    原本管家的董姨娘,如今在後宅修養,萬事不管。


    嗯,萬事不得管。


    林大人下令,讓董姨娘在後院反省,不要隨意的出門。


    這是之前董家族長過來之後的後遺症,董姨娘原本還以為娘家人能給自己撐腰。


    誰知,娘家人來了之後,她反倒是被關起來,不得出門了。


    這時候,家裏老爺的話,就是聖旨。


    女人們除了聽話,別無他法。


    董姨娘知道董家暫時不能幫自己,最近也是老老實實的待著,不敢出來。


    索性林晴嵐管家,和董姨娘完全不一樣!


    這日常的吃穿用度,都是按照規矩來的。


    這些事情,下麵人也都感覺到了。


    別的不說,這馬車夫就有感覺。


    反正最近一些天來,林府吃的東西,都提高了很多。


    馬車夫原本就對誰管家沒有意見,如今得了好處,對林晴嵐也是內心承認,也多了幾分真心。


    這表現出來,就是對林晴嵐恭敬的多了。


    不是和之前一樣,都是表麵功夫。


    櫻桃先下去,丹朱給林晴嵐戴了帷帽,若是其他時候,倒也不必,但今日出來,鋪子開業,注定了很多人過來。


    所以,還是戴著帷帽的好。


    一下來,就看到這鋪子很大,開在正街上,是一家很有前途的鋪子。


    上麵一塊匾額,寫著“一品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否知否,紅樓可簽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元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元肘子並收藏知否知否,紅樓可簽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