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李儒忽悠呂布
三國:敗家從忽悠曹操開始 作者:公子小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儒見呂布如此小心謹慎,朗聲笑道:</p>
“董相國於你我而言不過是過眼雲煙。</p>
似溫侯這等人物,難道還看不開嗎?</p>
儒不才,現在被神威侯袁術拜為軍師。</p>
拿了主公的好處,自然要為主分憂。”</p>
呂布聞言不禁點頭,這樣才對嘛!</p>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p>
李儒跟自己是一種人,都是無利不起早。</p>
他對李儒的戒備心瞬間便放下了許多。</p>
呂布對李儒問道:</p>
“現在曹操率大軍十萬攻伐徐州,聲稱要血洗徐州全境。</p>
就憑我手中一萬並州狼騎,怎麽可能阻止得了他?</p>
奪得徐州又如何談起?”</p>
李儒信心十足的對呂布說道:</p>
“曹操麾下的兵馬雖眾,陶謙的徐州兵也不少。</p>
隻是由於沒有能征慣戰的猛將,因此才顯得孱弱不堪。</p>
將軍麾下良將如雲,隻需擊敗曹孟德一陣,再引兵投奔陶謙即可。</p>
陶謙感念將軍的相救之恩,必然重用將軍。</p>
得了陶謙的重用之後,如何取徐州,不用我教將軍了吧?”</p>
呂布心道這個我熟啊,當然不用你教!</p>
若是按李儒的謀劃,自己成功投到陶謙麾下,隻需拜他為義父,以後義父的遺產不自然就成了自己的嗎?</p>
至於如何讓徐州成為遺產,嘿嘿,這個咱呂奉先就更熟了。</p>
想到這,呂布嘴角微微上翹。</p>
“奉先將軍,不知吾為你做的這個謀劃如何?”</p>
呂布聽了李儒的話,恍然迴過神來。</p>
他向陳宮投去了一個詢問的目光。</p>
陳宮看著呂布點了點頭,意思是李儒所言沒什麽問題,值得一試。</p>
有利可圖,呂布馬上就換了一副嘴臉。</p>
他溫和的對李儒笑道:</p>
“之前在董太師麾下時,布就知道文優先生智計百出,乃是天下頂尖的謀士。</p>
既然現在咱們合則兩利,就請先生為布出個破曹的計策吧。”</p>
李儒一挽衣袖,對呂布侃侃而談道:</p>
“曹操在明,溫侯在暗,想要勝曹操一陣不難。</p>
曹操怒而行師,所到之處殘殺百姓,搞得天怒人怨,其實也為他埋下了隱患。</p>
百姓都沒了,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將軍大軍的動向。</p>
我們隻需尾隨曹軍,待他出戰陶謙的時候放火燒營,並率騎兵進攻曹操軍陣,曹軍必敗!</p>
到時候將軍可入城幫陶謙抵禦曹操。</p>
待曹操退走之後,就可謀劃徐州了。”</p>
呂布雖然頭腦簡單,也知道李儒說的是好計,大喜道:</p>
“就依文優先生之言。</p>
若是我呂布能得徐州,必有厚報!”</p>
李儒謙遜的說道:</p>
“奉先將軍客氣了。</p>
我主神威侯曾在虎牢關外與將軍切磋武藝,激戰良久不分勝負。</p>
主公迴去之後經常誇溫侯好武藝,直言天下間的絕頂高手唯有他和溫侯二人。</p>
這次派我前來也是想和溫侯聯盟共抗曹操,你我兩家還得守望相助才是。”</p>
李儒這番話讓呂布聽了十分舒坦。</p>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呂布當時是敗在了袁術手上的。</p>
可是沒想到袁術竟然會說跟自己戰得不相上下,應該是跟本侯惺惺相惜才會這麽說。</p>
而且現在又要跟我結盟,袁術可真是個厚道人啊!</p>
呂布朗聲對李儒笑道:</p>
“神威侯果然是當世英雄,做人就是大氣!</p>
文優放心,如果我這次能夠成功奪下徐州,神威侯以後就是我呂布的鐵杆盟友了!”</p>
......</p>
徐州城,陶謙府上。</p>
城內愁雲慘淡,百姓對即將到來的曹軍恐慌不已。</p>
陶謙聽聞了曹操沿途殺戮百姓,瘋狂屠城的消息,更是仰天慟哭。</p>
“我獲罪於天,才使得徐州之民遭此大難!</p>
老天啊,你懲罰我陶謙就可以了,為什麽要累及無辜的百姓啊?!”</p>
陶謙麾下大將曹豹抱拳道:</p>
“曹軍既至,豈可坐以待斃?</p>
某願為主公破之!”</p>
曹操兵臨城下,陶謙無奈隻能引兵出戰。</p>
曹操的軍隊清一色的白袍百甲,遠遠望去竟然有些像袁術的神威軍。</p>
隻不過曹操部隊的裝備可比神威軍差太多了。</p>
曹操中軍豎起好幾麵大旗,上麵寫著‘血洗徐州’,‘報仇雪恨’等字,明顯是來者不善。</p>
兩軍列成陣勢,曹操身披縞素在眾將的護衛下來到陣前,揚鞭對陶謙大罵道:</p>
</p>
“陶謙老匹夫,竟然派遣賊人殺害吾父,還殘害吾全家四十餘口!</p>
吾曹孟德誓不與汝同日月也!”</p>
見曹操情緒如此激動,陶謙策馬上前對曹操施禮道:</p>
“明公托應劭傳書,讓吾派軍護送曹老太公迴兗州。</p>
陶謙不敢怠慢,讓吾麾下校尉張闓率精兵五百沿途護送。</p>
不料那張闓狼子野心,竟然賊心不改,圖謀老太公的財物,這才釀成慘劇。</p>
此事確實不幹陶謙之故,徐州百姓更是無辜,望明公察之啊!”</p>
曹操現在已經被仇恨衝昏了頭腦,如何聽得進去陶謙的勸說?</p>
他恨不得將陶謙碎屍萬段,高聲喝道:</p>
“老匹夫!汝殺害吾父,想憑這麽三言兩語就了結?</p>
哪位將軍去給我擒了這老賊?!”</p>
“夏侯惇在此,看我為主公取那老賊性命!”</p>
隨著曹操令下,大將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陶謙。</p>
“老賊!納命來!”</p>
徐州大將曹豹亦是策馬來迎,對夏侯惇喝道:</p>
“何方鼠輩,可識得大將曹豹?”</p>
二將都憋著一股勁,想要斬將立功。</p>
可是曹豹武藝稀鬆平常,根本不是夏侯惇的對手。</p>
他們戰了不到十個迴合,曹豹就險象環生,心中暗暗叫苦。</p>
早知道曹操麾下的大將這麽勇猛,自己何苦逞能出戰呢?</p>
正在他不知道該如何脫身的時候,曹操大營突然一陣混亂,鳴金之聲四起。</p>
夏侯惇聽到鳴金的聲音,心中雖然奇怪,但是也不得不遵從軍令,舍了曹豹向後撤退。</p>
陶謙和曹豹都覺得有些奇怪,他們向曹操軍陣的方向望去,突然看到遠處火光衝天。</p>
曹豹有些激動的對陶謙說道:</p>
“大人!好像是曹操的大營失火了!</p>
現在正是進攻曹操的天賜良機啊!”</p>
其實曹豹說的沒有錯,曹軍確實是陷入混亂了。</p>
無奈陶謙實在不是當機立斷的雄主,他小心翼翼的說道:</p>
“不可輕動,先看看情況再說...”</p>
“董相國於你我而言不過是過眼雲煙。</p>
似溫侯這等人物,難道還看不開嗎?</p>
儒不才,現在被神威侯袁術拜為軍師。</p>
拿了主公的好處,自然要為主分憂。”</p>
呂布聞言不禁點頭,這樣才對嘛!</p>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p>
李儒跟自己是一種人,都是無利不起早。</p>
他對李儒的戒備心瞬間便放下了許多。</p>
呂布對李儒問道:</p>
“現在曹操率大軍十萬攻伐徐州,聲稱要血洗徐州全境。</p>
就憑我手中一萬並州狼騎,怎麽可能阻止得了他?</p>
奪得徐州又如何談起?”</p>
李儒信心十足的對呂布說道:</p>
“曹操麾下的兵馬雖眾,陶謙的徐州兵也不少。</p>
隻是由於沒有能征慣戰的猛將,因此才顯得孱弱不堪。</p>
將軍麾下良將如雲,隻需擊敗曹孟德一陣,再引兵投奔陶謙即可。</p>
陶謙感念將軍的相救之恩,必然重用將軍。</p>
得了陶謙的重用之後,如何取徐州,不用我教將軍了吧?”</p>
呂布心道這個我熟啊,當然不用你教!</p>
若是按李儒的謀劃,自己成功投到陶謙麾下,隻需拜他為義父,以後義父的遺產不自然就成了自己的嗎?</p>
至於如何讓徐州成為遺產,嘿嘿,這個咱呂奉先就更熟了。</p>
想到這,呂布嘴角微微上翹。</p>
“奉先將軍,不知吾為你做的這個謀劃如何?”</p>
呂布聽了李儒的話,恍然迴過神來。</p>
他向陳宮投去了一個詢問的目光。</p>
陳宮看著呂布點了點頭,意思是李儒所言沒什麽問題,值得一試。</p>
有利可圖,呂布馬上就換了一副嘴臉。</p>
他溫和的對李儒笑道:</p>
“之前在董太師麾下時,布就知道文優先生智計百出,乃是天下頂尖的謀士。</p>
既然現在咱們合則兩利,就請先生為布出個破曹的計策吧。”</p>
李儒一挽衣袖,對呂布侃侃而談道:</p>
“曹操在明,溫侯在暗,想要勝曹操一陣不難。</p>
曹操怒而行師,所到之處殘殺百姓,搞得天怒人怨,其實也為他埋下了隱患。</p>
百姓都沒了,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將軍大軍的動向。</p>
我們隻需尾隨曹軍,待他出戰陶謙的時候放火燒營,並率騎兵進攻曹操軍陣,曹軍必敗!</p>
到時候將軍可入城幫陶謙抵禦曹操。</p>
待曹操退走之後,就可謀劃徐州了。”</p>
呂布雖然頭腦簡單,也知道李儒說的是好計,大喜道:</p>
“就依文優先生之言。</p>
若是我呂布能得徐州,必有厚報!”</p>
李儒謙遜的說道:</p>
“奉先將軍客氣了。</p>
我主神威侯曾在虎牢關外與將軍切磋武藝,激戰良久不分勝負。</p>
主公迴去之後經常誇溫侯好武藝,直言天下間的絕頂高手唯有他和溫侯二人。</p>
這次派我前來也是想和溫侯聯盟共抗曹操,你我兩家還得守望相助才是。”</p>
李儒這番話讓呂布聽了十分舒坦。</p>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呂布當時是敗在了袁術手上的。</p>
可是沒想到袁術竟然會說跟自己戰得不相上下,應該是跟本侯惺惺相惜才會這麽說。</p>
而且現在又要跟我結盟,袁術可真是個厚道人啊!</p>
呂布朗聲對李儒笑道:</p>
“神威侯果然是當世英雄,做人就是大氣!</p>
文優放心,如果我這次能夠成功奪下徐州,神威侯以後就是我呂布的鐵杆盟友了!”</p>
......</p>
徐州城,陶謙府上。</p>
城內愁雲慘淡,百姓對即將到來的曹軍恐慌不已。</p>
陶謙聽聞了曹操沿途殺戮百姓,瘋狂屠城的消息,更是仰天慟哭。</p>
“我獲罪於天,才使得徐州之民遭此大難!</p>
老天啊,你懲罰我陶謙就可以了,為什麽要累及無辜的百姓啊?!”</p>
陶謙麾下大將曹豹抱拳道:</p>
“曹軍既至,豈可坐以待斃?</p>
某願為主公破之!”</p>
曹操兵臨城下,陶謙無奈隻能引兵出戰。</p>
曹操的軍隊清一色的白袍百甲,遠遠望去竟然有些像袁術的神威軍。</p>
隻不過曹操部隊的裝備可比神威軍差太多了。</p>
曹操中軍豎起好幾麵大旗,上麵寫著‘血洗徐州’,‘報仇雪恨’等字,明顯是來者不善。</p>
兩軍列成陣勢,曹操身披縞素在眾將的護衛下來到陣前,揚鞭對陶謙大罵道:</p>
</p>
“陶謙老匹夫,竟然派遣賊人殺害吾父,還殘害吾全家四十餘口!</p>
吾曹孟德誓不與汝同日月也!”</p>
見曹操情緒如此激動,陶謙策馬上前對曹操施禮道:</p>
“明公托應劭傳書,讓吾派軍護送曹老太公迴兗州。</p>
陶謙不敢怠慢,讓吾麾下校尉張闓率精兵五百沿途護送。</p>
不料那張闓狼子野心,竟然賊心不改,圖謀老太公的財物,這才釀成慘劇。</p>
此事確實不幹陶謙之故,徐州百姓更是無辜,望明公察之啊!”</p>
曹操現在已經被仇恨衝昏了頭腦,如何聽得進去陶謙的勸說?</p>
他恨不得將陶謙碎屍萬段,高聲喝道:</p>
“老匹夫!汝殺害吾父,想憑這麽三言兩語就了結?</p>
哪位將軍去給我擒了這老賊?!”</p>
“夏侯惇在此,看我為主公取那老賊性命!”</p>
隨著曹操令下,大將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陶謙。</p>
“老賊!納命來!”</p>
徐州大將曹豹亦是策馬來迎,對夏侯惇喝道:</p>
“何方鼠輩,可識得大將曹豹?”</p>
二將都憋著一股勁,想要斬將立功。</p>
可是曹豹武藝稀鬆平常,根本不是夏侯惇的對手。</p>
他們戰了不到十個迴合,曹豹就險象環生,心中暗暗叫苦。</p>
早知道曹操麾下的大將這麽勇猛,自己何苦逞能出戰呢?</p>
正在他不知道該如何脫身的時候,曹操大營突然一陣混亂,鳴金之聲四起。</p>
夏侯惇聽到鳴金的聲音,心中雖然奇怪,但是也不得不遵從軍令,舍了曹豹向後撤退。</p>
陶謙和曹豹都覺得有些奇怪,他們向曹操軍陣的方向望去,突然看到遠處火光衝天。</p>
曹豹有些激動的對陶謙說道:</p>
“大人!好像是曹操的大營失火了!</p>
現在正是進攻曹操的天賜良機啊!”</p>
其實曹豹說的沒有錯,曹軍確實是陷入混亂了。</p>
無奈陶謙實在不是當機立斷的雄主,他小心翼翼的說道:</p>
“不可輕動,先看看情況再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