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路漫漫修遠兮,繁複艱辛最為考驗人之意誌與悟性,而這條路一般說來被修行者分為了五個階段,也就是你方才所問的五個境界!當然,我現在所說的隻是我們蒼天道劃分的境界,佛宗與玄門也有自己的境界層次,隻是叫法不同,卻與我們的每一個境界相對應。”


    “第一個境界名為感知。是指修行者能夠明顯感覺到天地元氣,並與之和諧相處,能真正體會到一些天地元氣的真實存在性。”


    “第二人境界為初識。從字麵上便不難理解,是指天地元氣通過修行者的雪山氣海,被修行者的念力所感知後從而認識和明悟天地氣息之存在和一些外在規律。一般說來,感知與初識這兩個境界相互依存,相對簡單,若你能感知,必會達到初識境,隻是時間有快有慢,有長有短而已。”


    “第三個境界名為不惑。這一階段的修行者已經能明白天地間流動元氣的規律並能加以利用,世人口中的劍師,符師,陣師等等皆是此類的修行者。也隻有到了不惑之境的修行者,才能使得出一些凡人所不能的玄妙之術。但不惑境卻是修行者的一個分水嶺,因為有些悟性極低的人,可能一輩子也不可能達到這個境界!”


    “第四個境界稱為洞玄。進入這個境界的修行者已經能把自己的意識與天地融為一體,對於念師而言,意味著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意念攻擊他人。在這個境界之中浸淫日久,或能掌握一些極為玄妙的手段。也隻有達到此境界的修行者,才能被真正的稱之為人類的強者。一人麵對百人,而毫無懼色,也隻有洞玄境的修行者才能做到。”


    林落凡心中一凜,心中想著,一人戰百人是何等的威猛!不由地內心激動起來。


    馬渭看了一眼林落凡繼續道:“而我隻不過才是踏入此境十年罷了,若是能再久一些,當日二弟說不定亦不會慘死!”說完此話,馬渭低頭,似是又是想起趙括之音容,神情頗為神傷。


    林落凡不敢接話,隻是默默地注視著馬渭這名快入五十之齡的中年男人。


    馬渭突地抬頭,偷偷拭去眼中淚痕,深吸一口長氣說道:“第五個境界是為知命。”


    “所謂知命乃是知得天命。如此境界的修行者,不再是從表麵上明白天地之間元氣的流動規律,而是掌握了其本質特性,明白了蒼天與世間萬物之間的關係。對著蒼神有著莫大的敬畏之心。甚至有時候能夠預測未來之事。”


    林落凡神情一凜,聞得知命境界的修行者竟然能預測未來,心生向往之意。


    此時林落凡聽得馬渭說得津津有味,過得半響兒,見馬渭仍是不言,心中想著難道馬大哥已經講完?心中有所不甘,抬頭問道:“馬大哥,那五境之上呢?是不是還有更高的境界?”


    “為何你會如此認為呢?”馬渭微笑地看著林落凡問道。


    林落凡一怔沒有想到馬渭會反問自己,略一思忖道:“所謂學海無崖,修行自然也會沒有盡頭。更何況即便達到知命境,卻連個飛天遁地亦是不能,我猜自然會更高的境界存在!“


    馬渭聽得林落凡之言,亦是一怔道:“林兄弟當真是聰慧無比。一般說來十九竅隻通得十一竅,乃是下下之資,你雖然念力驚人,但能夠調動的天地元氣不會太多。所以即便成了劍師,怕也是最弱的劍師了。”


    “有得修便是好的,馬大哥又何必替我哀聲歎氣?”林落凡沉心於求學問道,雖聽得自己是下下之資,但一想到能夠修行,自己的心肝便是微顫,激動不已道。對此倒似並不在意。


    馬渭一臉愧色道:“林兄弟樂天知命,虧我馬渭活得快將五十之人了,這一點卻是不如林小弟了!”


    林落凡笑而不言,搖了搖頭。


    馬渭抬頭望著林落凡,緩聲繼續道:“傳說之中,在知命境之上尚有諸多玄妙境界,而被典冊記載的卻隻有兩種:一為天啟境,二為無矩境。”


    “所謂天啟是指修行者能直接聆聽蒼神啟示,以虔誠之心召喚蒼天神術,以空無之境暫借蒼天之光明。一旦施展,光明普昭世間,縱有一縷神絳,寄於修行者之身,亦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大威勢,大威能,大境界。”


    馬渭一連用了三個“大”字。林落凡遙想某位大神通者,伸手五指便可撥雲開霧,自天空雲間有光柱落下,揮袖雲卷山撼。心神不由得震動,難以自安。就連自己的聲音也變得有些微微顫抖起來道:“天啟便有如此威能,那無距……無距又是何種超脫境界?”


    “無距這個典冊上卻有記載,卻沒有具體描述,隻有廖廖一句:隨心所欲而達無距!”馬渭昂首望天,目光深邃道。


    “隨心所欲而無距?”


    短短數字表達了一種震撼之境界,林落凡雖然不知是無距還是無矩,再不然就是無懼!總之他在隱約間捕捉到了某種強悍的氣質所在。換句話就是:很牛!


    雖然不若馬渭理解得更加深刻。但單從單單兩字之間,林落凡便體會到某種瀟灑無礙到極點的強大與牛逼。


    “關於無距之境界,我亦是猜測居多!若非要探問個究境,也隻有二門一宗一教一書院或許才有詳細記載!”


    林落凡知現在談什麽“無距”境界有些太過遙遠。而且自己心中問得越多,便想得越多,想知道的事情便更多!


    林落凡伏身對著馬渭又是一拜。


    此時在林落凡口中雖仍稱馬渭為大哥,但其實卻將馬渭當作了亦師亦友的前輩高人。


    馬渭似知林落凡心意,所以見林落凡來拜倒也不躲避,而是正身受之道:“我本以為你會問些大修行者的名字以及特殊手段,哪知你卻問得一些修行基礎的常識。這出乎了我的意料!你問了我這麽多的問題,是時候做些補償於我了!”


    林落凡雖不知如何才能補償馬渭,生恐其問得自己生世隱密,心中想著若真如此,說不得便要騙了馬渭。事關身家性命,不能不小心一二。表麵上還是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誰是冥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抹布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抹布兒並收藏誰是冥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