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落凡所說的林府,也是林震遠的將軍府邸。
如今的大漢帝國,國勢日盛,當屬在世第一強國。
林震遠曾是鎮守帝國北方之門的大將軍,又能出得什麽事?
況且前些時日,林將軍才是奉了聖旨前往北疆宜昌城戍邊!林府還能出得什麽大事?
這世間之上除了當今聖上,怕是沒有幾人能動得林家府邸?更無有幾人敢動得林家府邸!
林嬸一個婦道人家,更不是不會知曉,林震遠已於前日死於營中,開口說道:“你這孩子,莫不是得了什麽失心瘋?難不成還要逗了為娘不是?”
那少年聞聽此言,漸顯焦灼之意,雙腳連跺,大聲叫道:“娘親,真的!”隨後又是意識到自己出聲太大,連忙噓言道:“林府上下恐是無有一人活命!咱家依著林府而立,本是不該,此番林家招了殺頭的禍端,咱家又如何能避得了?快快逃命去吧!娘親大人!”
林嬸本是不信,但轉念一想,落凡這孩兒自那日開竅之後,雖然生性一直頑劣,但卻從不與自己開得玩笑,更何況此事人命關天,孩兒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胡言成語,先不說讓旁人聽了去會有什麽結果,隻怕這等玩笑可不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子家敢說出口的。
她靜下神來,定睛向自己孩兒看去,發現其右手握有一柄短匕,刃上殷虹,有血滴下。再細細打量,瞧得林落凡髒兮兮的小臉上,竟也有點點血漬,她心中不免驚慌,已是信了七分。
林嬸對著少年身上糊亂摸了一通,確定無傷,這才心中大定,虧得落凡這孩子並未受傷,她張口問道:“怎地迴事?”
林落凡哪有時間與她母親細細道來!?怕是即便說了,母親也未必信了自己!
他使勁扯了娘親之手,便要向院外跑去。哪知自己身材矮小,力道也小,根本扯不動娘親的身子,反倒是一個趔趄,差點摔倒。
正在那時,一牆之隔的林府院內傳來了幾聲雜亂的腳步聲,且自家院外過道也有火光閃動。
林落凡心下大急,與母親林翠兒對望一眼,母子二人已是會意。
林嬸連忙牽了孩兒之手,向柴房輕步疾走。
林嬸家中隻有兩間瓦房,一間是母子二人寢室,另一間既是柴房又是廚房。這處居所尚是林震遠贈於林嬸一家人的。是以若大的將軍府外,也就林嬸家人家毗鄰林將軍府邸!
早些年間,林嬸的丈夫被林震遠將軍救下,並成為其軍中一名貼身侍衛。
林嬸一家之人,本都不姓林,其夫君為了感謝林震遠的救命之恩,這才將全家的姓氏改為林氏。
過了幾年後,林嬸的丈夫不幸在軍中陣亡,且是為救林震遠擋下飛箭而死。
林震遠心生愧疚,又見他兒子傻蛋癡傻的厲害,可憐了林嬸他們一家孤兒寡母,便要接了林嬸和他的傻兒子入得將軍府中享享清福。
林嬸卻道:她的丈夫本就為林震遠將軍所救,如今身死,也是應該。本應不圖得林將軍求報,隻願在府中做個下人,以求個棲身立命之地便可,是以執意不肯入得府中。
林震遠見林嬸心意已定,別無它法,這才應了她的要求。
恰巧府外北牆依著林府有一處荒廢小屋,林震遠命人修葺一番,安置下了林嬸母子二人。
林嬸平日裏便去林府洗洗衣物,得些銀兩以求度日。
府中之人,皆知林震遠對這對母子刮目相看,皆是不予為難!
後來,“傻蛋”突然不傻了,林將軍雖不明緣由,卻也不追究,隻道是天降其緣,自有其福。
他心中更是替林嬸高興,心想著日後,林嬸也算有個兒子照扶,無須自己太過擔心了。
片刻間,二人便入得院中柴房,林嬸跨前一步,隻是三兩下,便是將木柴扒拉開來,一把將林落凡塞入了靠牆的柴垛之中。嘴裏嘟囔道:“為娘若是出得三長兩短,你可前去北邊宜昌城尋得林震遠將軍,求個庇護,萬不可去尋仇……”
林落凡聞聽娘親此言,欲言又止。想著娘親臨危之際還怕自己去尋仇,定是怕得自己尋仇不成,反而白白丟了性命!心中難過,便要哭將出來。
林嬸邊說著話邊是又將木柴恢複了原狀。仔細瞅了瞅,知道自己孩兒身材矮小,躲在這柴垛兒之中,根本看不出來。這才心中一寬。方要轉身,卻覺身後已是多了一人,頓時嚇了一跳。“啊”地一聲叫將了起來。
林嬸顫顫巍巍道:“你是何人?”
那人一身勁裝,好似官府之人,也不答話,在其手中握有一柄明晃晃的軍製單刀,月光透窗而入,刀身泛寒。
那人先是打量了林嬸一番,而後環視了柴房四壁。
躲在柴垛之後的林落凡,隻覺被那人目光掃過,心中打顫,如芒寒背。
隻聽得那人道:“你一個女人家,半夜不睡,怎地還來到這柴房?這是為何?”
林嬸心係孩兒安危,自然不會說出其中緣由,強自鎮定道:“小人,白日未食,午夜饑餓,這才來到這裏尋些吃的。”
那人半信半疑,在屋中跺了幾步,伸手撩開鍋蓋,發現鍋中確有粥米之物,且有餘溫,這才信了三分。
林嬸一直暗中觀看此人一舉一動,心中猜忖著那人心中所思所想。其實那鍋中粥米之物倒也不是為自己饑餓而備,而是落凡孩兒生性頑皮,玩興若是起了,不定什麽時候才會迴家吃飯,所以林嬸每每都在鍋中留有一人飯食,為落凡孩兒備著。卻不曾想今天誤打誤撞,這才讓對方信了自己方才所言。
那人來迴在屋中跺了幾步,似無惡意,問道:“你家中還有何人?
林嬸搖頭應道:“隻有自己。”
那人聞言突地對著林嬸出聲說道:“對不住了!”隨即手起刀落,隻聽“嗤”地一聲,鮮血四濺,林嬸未有來得及唿出一聲,人頭便是咕嚕滾落於柴垛一旁……
如今的大漢帝國,國勢日盛,當屬在世第一強國。
林震遠曾是鎮守帝國北方之門的大將軍,又能出得什麽事?
況且前些時日,林將軍才是奉了聖旨前往北疆宜昌城戍邊!林府還能出得什麽大事?
這世間之上除了當今聖上,怕是沒有幾人能動得林家府邸?更無有幾人敢動得林家府邸!
林嬸一個婦道人家,更不是不會知曉,林震遠已於前日死於營中,開口說道:“你這孩子,莫不是得了什麽失心瘋?難不成還要逗了為娘不是?”
那少年聞聽此言,漸顯焦灼之意,雙腳連跺,大聲叫道:“娘親,真的!”隨後又是意識到自己出聲太大,連忙噓言道:“林府上下恐是無有一人活命!咱家依著林府而立,本是不該,此番林家招了殺頭的禍端,咱家又如何能避得了?快快逃命去吧!娘親大人!”
林嬸本是不信,但轉念一想,落凡這孩兒自那日開竅之後,雖然生性一直頑劣,但卻從不與自己開得玩笑,更何況此事人命關天,孩兒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胡言成語,先不說讓旁人聽了去會有什麽結果,隻怕這等玩笑可不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子家敢說出口的。
她靜下神來,定睛向自己孩兒看去,發現其右手握有一柄短匕,刃上殷虹,有血滴下。再細細打量,瞧得林落凡髒兮兮的小臉上,竟也有點點血漬,她心中不免驚慌,已是信了七分。
林嬸對著少年身上糊亂摸了一通,確定無傷,這才心中大定,虧得落凡這孩子並未受傷,她張口問道:“怎地迴事?”
林落凡哪有時間與她母親細細道來!?怕是即便說了,母親也未必信了自己!
他使勁扯了娘親之手,便要向院外跑去。哪知自己身材矮小,力道也小,根本扯不動娘親的身子,反倒是一個趔趄,差點摔倒。
正在那時,一牆之隔的林府院內傳來了幾聲雜亂的腳步聲,且自家院外過道也有火光閃動。
林落凡心下大急,與母親林翠兒對望一眼,母子二人已是會意。
林嬸連忙牽了孩兒之手,向柴房輕步疾走。
林嬸家中隻有兩間瓦房,一間是母子二人寢室,另一間既是柴房又是廚房。這處居所尚是林震遠贈於林嬸一家人的。是以若大的將軍府外,也就林嬸家人家毗鄰林將軍府邸!
早些年間,林嬸的丈夫被林震遠將軍救下,並成為其軍中一名貼身侍衛。
林嬸一家之人,本都不姓林,其夫君為了感謝林震遠的救命之恩,這才將全家的姓氏改為林氏。
過了幾年後,林嬸的丈夫不幸在軍中陣亡,且是為救林震遠擋下飛箭而死。
林震遠心生愧疚,又見他兒子傻蛋癡傻的厲害,可憐了林嬸他們一家孤兒寡母,便要接了林嬸和他的傻兒子入得將軍府中享享清福。
林嬸卻道:她的丈夫本就為林震遠將軍所救,如今身死,也是應該。本應不圖得林將軍求報,隻願在府中做個下人,以求個棲身立命之地便可,是以執意不肯入得府中。
林震遠見林嬸心意已定,別無它法,這才應了她的要求。
恰巧府外北牆依著林府有一處荒廢小屋,林震遠命人修葺一番,安置下了林嬸母子二人。
林嬸平日裏便去林府洗洗衣物,得些銀兩以求度日。
府中之人,皆知林震遠對這對母子刮目相看,皆是不予為難!
後來,“傻蛋”突然不傻了,林將軍雖不明緣由,卻也不追究,隻道是天降其緣,自有其福。
他心中更是替林嬸高興,心想著日後,林嬸也算有個兒子照扶,無須自己太過擔心了。
片刻間,二人便入得院中柴房,林嬸跨前一步,隻是三兩下,便是將木柴扒拉開來,一把將林落凡塞入了靠牆的柴垛之中。嘴裏嘟囔道:“為娘若是出得三長兩短,你可前去北邊宜昌城尋得林震遠將軍,求個庇護,萬不可去尋仇……”
林落凡聞聽娘親此言,欲言又止。想著娘親臨危之際還怕自己去尋仇,定是怕得自己尋仇不成,反而白白丟了性命!心中難過,便要哭將出來。
林嬸邊說著話邊是又將木柴恢複了原狀。仔細瞅了瞅,知道自己孩兒身材矮小,躲在這柴垛兒之中,根本看不出來。這才心中一寬。方要轉身,卻覺身後已是多了一人,頓時嚇了一跳。“啊”地一聲叫將了起來。
林嬸顫顫巍巍道:“你是何人?”
那人一身勁裝,好似官府之人,也不答話,在其手中握有一柄明晃晃的軍製單刀,月光透窗而入,刀身泛寒。
那人先是打量了林嬸一番,而後環視了柴房四壁。
躲在柴垛之後的林落凡,隻覺被那人目光掃過,心中打顫,如芒寒背。
隻聽得那人道:“你一個女人家,半夜不睡,怎地還來到這柴房?這是為何?”
林嬸心係孩兒安危,自然不會說出其中緣由,強自鎮定道:“小人,白日未食,午夜饑餓,這才來到這裏尋些吃的。”
那人半信半疑,在屋中跺了幾步,伸手撩開鍋蓋,發現鍋中確有粥米之物,且有餘溫,這才信了三分。
林嬸一直暗中觀看此人一舉一動,心中猜忖著那人心中所思所想。其實那鍋中粥米之物倒也不是為自己饑餓而備,而是落凡孩兒生性頑皮,玩興若是起了,不定什麽時候才會迴家吃飯,所以林嬸每每都在鍋中留有一人飯食,為落凡孩兒備著。卻不曾想今天誤打誤撞,這才讓對方信了自己方才所言。
那人來迴在屋中跺了幾步,似無惡意,問道:“你家中還有何人?
林嬸搖頭應道:“隻有自己。”
那人聞言突地對著林嬸出聲說道:“對不住了!”隨即手起刀落,隻聽“嗤”地一聲,鮮血四濺,林嬸未有來得及唿出一聲,人頭便是咕嚕滾落於柴垛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