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易寶大怒,“放下我弟弟,你是誰的阿姨啊!”可熙恩並不理她,轉身離去。段易寶無法,隻好跟在後麵,兩個少女一前一後的走了。
葉秋對阿郎西都道:“你瞧,我不綁她,她也甭想跑得了!對了。你剛才說什麽來著?”
阿郎西都忙道:“我問我的軍隊……”
“跟著欽波努跑了,城裏的人都跑光了。你成光杆兒國王了!在我們中原這叫亡國之君!”葉秋危言聳聽,欺負阿郎西都不了解外麵地情況。
阿郎西都大驚失色,連連請求葉秋給他想個辦法,重新奪迴王位。
葉秋不說話,一臉的為難之色,好半天才說:“我們還是去宮牆上看看吧。”
兩人攜手來到了宮牆上,阿郎西都向外一望,果然城內除了驃騎兵,再也沒有蒲甘百姓,他的王宮城樓很高,可以俯視全城。阿郎西都急道:“這可怎麽辦啊,我可不是真成了亡國之君,求都元帥幫忙,助我奪迴王位!”
葉秋道:“讓我用天通眼看一看,百姓都跑到哪裏去了!”他長吸了一口氣,又雙掌合什,大叫一聲:“天通眼開,無所不知!”然後瞪大了眼睛,向外望去。
阿郎西都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問道:“看……看到了什麽?”
葉秋道:“我看到了你地百姓都跑出城了,可卻並沒跑遠,因為外麵還有我的軍隊,我的軍隊為了國王你著想,所以就擋住了百姓!隻要我做法一番,老兄你再振臂一唿,他們就又會迴來了!”
阿郎西都佩服無比地道:“真是無所不知啊!都元帥的這個本事是從哪裏學來的,可不可以教教我啊?”
“觀音菩薩教我的,隻是她一再叮囑我不可外傳,否則雙眼就會瞎掉。不過我和老兄這般好,就教你吧,兩隻眼睛算什麽,遠比不上咱倆的交情!”
“不用不用,都元帥太客氣了,我怎麽能讓你失明呢!”阿郎西都對神佛的信奉已經到了五體投地地地步,見葉秋是菩薩的徒弟,又這麽夠意思,感動得不得了。
葉秋向身後的將領們使了個眼色,讓他們把百姓放迴城內。他則對阿郎西都道:“我來做法,喚迴你的百姓!”說完他指天劃地,跳起了大神,阿郎西都不太相信,但還是一個勁地說拜托了。
驃騎兵跑出了蒲甘城,對外麵的百姓道:“都元帥已與國王議和,戰爭結束,你們可以迴家了!百姓出城後,根本就逃不走,外麵地驃騎軍更多,他們沒法穿過驃騎兵的陣地,隻好在城牆和陣地之間徘徊,無所適從。現在聽到戰爭結束,國王議和,救了他們地性命,百姓高興得齊唿萬歲,返迴了城內。
看著下麵的人山人海,在一片國王萬歲的唿聲中,阿郎西都激動得熱淚盈眶,對葉秋道:“自從我登基到現在,百姓從無如此愛戴之舉,不想今日竟實現了,這還得多謝都元帥啊!”
葉秋哈哈一笑,道:“這也沒什麽,可我估計那個欽波努一時之間還找不到,不過你放心,我會幫忙的!”
阿郎西都道:“真不知該怎麽感謝都元帥才好!”
葉秋想了想道:“我正在修一條大路,是從大理修過來的,不知老兄能不能接過這個工程,把它修到蒲甘啊,加強咱們兩國的來往?”
“好啊,這是好事,當然可以!”
“你的大臣對你不忠,沒有我們中原人的忠義,我準備派一些人留在蒲甘當官,幫你治理國家,好不好啊?”
“這……這個好象不太好吧!”阿郎西都可知道這種事的後果是什麽,不願答應。
“其實那個欽波努挺難抓的,而且他還許給我半個蒲甘,讓我想想……”
“好,有了都元帥的人幫我治國,相信蒲甘會更加興盛!”阿郎西都硬著頭皮答應了。
葉秋笑道:“那咱們就是一家人了,我們中原人來這裏做生意,這個稅嘛……”
“當然全免,怎能向貴國商人收稅呢!”
葉秋又道:“我知道你們這裏有不少礦藏,象玉啊,翡翠啊什麽的,我能不能派人在這裏開礦啊,然後運迴我國販賣。當然我會雇用你的百姓來做工,發給他們工錢,他們以後再也不用為生計發愁了!”
百姓不愁,阿郎西都可愁了,照葉秋的說法,這個國家好象成他的啦,官由他派,財富由他取,路卻要由我來修,還不能收稅,那我還剩下了什麽?
葉秋笑道:“我保你的王位天長地久,子孫永享榮華,而且蒲甘的國號不變,如果有敵國來攻,兵由我們派,如何?”
阿郎西都心道:“我也就剩下這些了!”他看了一眼驃騎軍的槍林劍海,隻好點頭道:“那就如都元帥所言吧,我願向大梁稱臣!”
葉秋這才拍手大笑,和阿郎西都拉手拍肩,好不親熱。
驃騎軍撤出蒲甘城,以替國王抓叛臣為名,葉秋命白誌鎮留在這裏,留下一萬大理籍驃騎兵,再招募當地人為兵,組成強大的軍隊,替阿郎西都守衛國家。
為了表示對國王的尊重,留在蒲甘的驃騎軍決定不在蒲甘城裏駐紮,另尋它處建城。在城池的奠基典禮上,阿郎西都親為此城起名,他希望兩國永保和平,友誼長存,是以給此城起名為“停止爭端”,中原話叫做仰光城。
多年後,葉秋更加強大,蒲甘仗著他的威風,領土也得到了擴張,阿郎西都心存感激,決定建塔紀念蒲甘和中原的友誼,這塔就以葉秋那項無所不知的本領命名,名為“冰瑜塔”,即無所不知塔。
葉秋處理完蒲甘戰事,告別國王,起兵向東,繼續征服其它國家,他要向東一直打到大海,然後北上直擊南漢。向東行軍卻簡單多了,因為那些國家已經被東路驃騎軍征服,袁長煜雖隻有八萬人,可打起仗來卻如怒海狂潮一般,所過之處一律蕩平。葉秋本部人馬每到一處,各地國王都來迎接,向驃騎軍稱臣納貢。
葉秋對阿郎西都道:“你瞧,我不綁她,她也甭想跑得了!對了。你剛才說什麽來著?”
阿郎西都忙道:“我問我的軍隊……”
“跟著欽波努跑了,城裏的人都跑光了。你成光杆兒國王了!在我們中原這叫亡國之君!”葉秋危言聳聽,欺負阿郎西都不了解外麵地情況。
阿郎西都大驚失色,連連請求葉秋給他想個辦法,重新奪迴王位。
葉秋不說話,一臉的為難之色,好半天才說:“我們還是去宮牆上看看吧。”
兩人攜手來到了宮牆上,阿郎西都向外一望,果然城內除了驃騎兵,再也沒有蒲甘百姓,他的王宮城樓很高,可以俯視全城。阿郎西都急道:“這可怎麽辦啊,我可不是真成了亡國之君,求都元帥幫忙,助我奪迴王位!”
葉秋道:“讓我用天通眼看一看,百姓都跑到哪裏去了!”他長吸了一口氣,又雙掌合什,大叫一聲:“天通眼開,無所不知!”然後瞪大了眼睛,向外望去。
阿郎西都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問道:“看……看到了什麽?”
葉秋道:“我看到了你地百姓都跑出城了,可卻並沒跑遠,因為外麵還有我的軍隊,我的軍隊為了國王你著想,所以就擋住了百姓!隻要我做法一番,老兄你再振臂一唿,他們就又會迴來了!”
阿郎西都佩服無比地道:“真是無所不知啊!都元帥的這個本事是從哪裏學來的,可不可以教教我啊?”
“觀音菩薩教我的,隻是她一再叮囑我不可外傳,否則雙眼就會瞎掉。不過我和老兄這般好,就教你吧,兩隻眼睛算什麽,遠比不上咱倆的交情!”
“不用不用,都元帥太客氣了,我怎麽能讓你失明呢!”阿郎西都對神佛的信奉已經到了五體投地地地步,見葉秋是菩薩的徒弟,又這麽夠意思,感動得不得了。
葉秋向身後的將領們使了個眼色,讓他們把百姓放迴城內。他則對阿郎西都道:“我來做法,喚迴你的百姓!”說完他指天劃地,跳起了大神,阿郎西都不太相信,但還是一個勁地說拜托了。
驃騎兵跑出了蒲甘城,對外麵的百姓道:“都元帥已與國王議和,戰爭結束,你們可以迴家了!百姓出城後,根本就逃不走,外麵地驃騎軍更多,他們沒法穿過驃騎兵的陣地,隻好在城牆和陣地之間徘徊,無所適從。現在聽到戰爭結束,國王議和,救了他們地性命,百姓高興得齊唿萬歲,返迴了城內。
看著下麵的人山人海,在一片國王萬歲的唿聲中,阿郎西都激動得熱淚盈眶,對葉秋道:“自從我登基到現在,百姓從無如此愛戴之舉,不想今日竟實現了,這還得多謝都元帥啊!”
葉秋哈哈一笑,道:“這也沒什麽,可我估計那個欽波努一時之間還找不到,不過你放心,我會幫忙的!”
阿郎西都道:“真不知該怎麽感謝都元帥才好!”
葉秋想了想道:“我正在修一條大路,是從大理修過來的,不知老兄能不能接過這個工程,把它修到蒲甘啊,加強咱們兩國的來往?”
“好啊,這是好事,當然可以!”
“你的大臣對你不忠,沒有我們中原人的忠義,我準備派一些人留在蒲甘當官,幫你治理國家,好不好啊?”
“這……這個好象不太好吧!”阿郎西都可知道這種事的後果是什麽,不願答應。
“其實那個欽波努挺難抓的,而且他還許給我半個蒲甘,讓我想想……”
“好,有了都元帥的人幫我治國,相信蒲甘會更加興盛!”阿郎西都硬著頭皮答應了。
葉秋笑道:“那咱們就是一家人了,我們中原人來這裏做生意,這個稅嘛……”
“當然全免,怎能向貴國商人收稅呢!”
葉秋又道:“我知道你們這裏有不少礦藏,象玉啊,翡翠啊什麽的,我能不能派人在這裏開礦啊,然後運迴我國販賣。當然我會雇用你的百姓來做工,發給他們工錢,他們以後再也不用為生計發愁了!”
百姓不愁,阿郎西都可愁了,照葉秋的說法,這個國家好象成他的啦,官由他派,財富由他取,路卻要由我來修,還不能收稅,那我還剩下了什麽?
葉秋笑道:“我保你的王位天長地久,子孫永享榮華,而且蒲甘的國號不變,如果有敵國來攻,兵由我們派,如何?”
阿郎西都心道:“我也就剩下這些了!”他看了一眼驃騎軍的槍林劍海,隻好點頭道:“那就如都元帥所言吧,我願向大梁稱臣!”
葉秋這才拍手大笑,和阿郎西都拉手拍肩,好不親熱。
驃騎軍撤出蒲甘城,以替國王抓叛臣為名,葉秋命白誌鎮留在這裏,留下一萬大理籍驃騎兵,再招募當地人為兵,組成強大的軍隊,替阿郎西都守衛國家。
為了表示對國王的尊重,留在蒲甘的驃騎軍決定不在蒲甘城裏駐紮,另尋它處建城。在城池的奠基典禮上,阿郎西都親為此城起名,他希望兩國永保和平,友誼長存,是以給此城起名為“停止爭端”,中原話叫做仰光城。
多年後,葉秋更加強大,蒲甘仗著他的威風,領土也得到了擴張,阿郎西都心存感激,決定建塔紀念蒲甘和中原的友誼,這塔就以葉秋那項無所不知的本領命名,名為“冰瑜塔”,即無所不知塔。
葉秋處理完蒲甘戰事,告別國王,起兵向東,繼續征服其它國家,他要向東一直打到大海,然後北上直擊南漢。向東行軍卻簡單多了,因為那些國家已經被東路驃騎軍征服,袁長煜雖隻有八萬人,可打起仗來卻如怒海狂潮一般,所過之處一律蕩平。葉秋本部人馬每到一處,各地國王都來迎接,向驃騎軍稱臣納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