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平路搖頭道:“既然大理崇尚佛法,那麽不如就從此處著手!我們可以假意說這次進入大理之後。受了佛法的……這個熏陶,決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願意與大理講和,並且派一批人去他們國中取經。學習佛經!這樣的話,宣仁帝就算不願意,他也非得接見咱們不可,要不然豈不是不讓人一心向佛了嘛!”
葉秋樂得直拍手,道:“妙計。那我們可不成唐玄奘了嘛,他去西天取經,我去大理取經!嗯。空手去見老段有些不好意思,他那麽喜歡念經,不如我們就多送些佛經吧,讓他成天念,就沒功夫對付我們了!”
韓平路道:“可以送他一些珍貴的佛家寶物,然後咱們提出要取經,多帶些特製的紙去,抄錄佛經。我想大理的寺院應該很多。每一座寺院都會有些孤本經書,我們以抄錄為名,挨個寺院的拜訪……”
“其實就是到處亂竄,偵查大理的軍事布置,畫出地圖。對吧!”
“對,我們軍中有種特殊地紙。可以兩麵寫字,一麵是正常的,另一麵寫上字後仍是白的,可隻要用藥水一泡,就會顯出字跡來!”韓平路道。
“哦,這個我知道,以前聽說過。可咱們送給大理什麽佛家寶物呢,咱們有什麽?”葉秋轉頭問眾人,將軍們臉上齊現尷尬,他們都是職業軍人,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誰也不信佛,現在讓他們臨時抱佛腳,說出佛家寶物,這些將軍隻好大眼瞪小眼了!
葉秋想了想道:“要不就說咱們在敦煌的莫高窟發現了一批佛經,可咱們看不懂,想跟他們研究研究,怎麽樣?”
木也舍道:“敦煌?我知道那裏,不過佛經倒是沒聽說過。而且那裏是司空的地方,以此為借口似乎不妥。”
韓平路道:“關於送什麽,不必都元帥費心,我馬上修書一封給蕭相國,讓他想辦法,這些東西隻要他出手,定可擺平!”
葉秋點頭道:“好吧,對於佛經這方麵,我還真不太明白,由老蕭處理最好!要是實在不行了,幹脆抄幾本四十二章經,也算寶物一件!”
飛鴿傳書給蕭無葉,要他找些佛家寶物來應急。葉秋在這段日子裏可真是忙壞了,跟四川的佛門弟子,學習了些佛家典故,免得去大理冒充和尚時,被人家當場揭穿。
蕭無葉不負眾望,一接到前線失利地戰報,立即開始琢磨應對之法,他對葉秋要去了解大理國情這一招深表讚同,打仗就應該先摸清對手底細才對!他命令武梁的能工巧匠在最短的時間內造出了一批“佛門重寶”,然後快馬加鞭地給葉秋送來了。
葉秋一接到這批送給大理的禮物,立馬兒拆封觀看,和將軍們研究起來。重寶中有一座西川塔,製造得極為精美,裏麵一層套一層地又有幾座小塔,最裏麵裝著一塊佛祖舍利,是一塊佛骨。
葉秋拿起佛骨仔細觀看,這塊佛骨晶瑩剔透,發著淡淡的光華,似潤玉一般。他道:“這不會是真地舍利吧,這可是無價之寶,送人太可惜了。你們看,這佛骨如同美玉一般,太珍貴了!”
那武梁來送寶的驃騎兵道:“不是象美玉,這本來就是塊美玉,這塊佛骨是用一整塊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
“啊?假的!”葉秋想想也對,上哪兒弄真的去!他道:“既然是羊脂白玉,為啥會發黃?白玉瓶我也見過,可也沒有這種顏色地啊!”
“是沈大人造的這個寶貝,好象是用什麽藥物熏過了吧,微微發黃才象真的啊!不過沈大人說真地誰也沒見過,造成這樣估計別人也不會認出吧!”
葉秋笑道:“哼,就算是認出了又能如何,大不了咱們同段老兄說,對不起,不好意思。我們也搞錯了,還當這是真的呢,幸虧你幫我們認出來了,謝謝啊!”
將軍們一起大笑,要論造假誰也比不過沈括的後人,那可是天才啊!寶物中還有很多手抄本的佛經,據說都是從唐朝的古墓中挖出來地。是玄奘法師從天竺帶迴來的原本,有《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解深密經》等,另外還有一些著名高僧手書的珍貴地佛經,象《楞嚴經》等。
韓平路也驚訝地道:“這些都是無價之寶啊,蕭相國竟找到了這麽多。他一定費了不少心思吧,做事可真有效率,比我強得太多了!”
那驃騎兵又道:“也沒費啥心思,兩位沈大人三個晚上就弄出來了,為了怕我路上遺失。他們還特意多做了一份,用做備份!”
“啊!還是假的啊!”眾人異口同聲地道。弄了半天,這裏一件真的沒有。全是假冒的東西!
韓平路冒汗了,道:“咱們派出地使者隊肯定是假地了,現在連這些禮物也都是假的,從頭到尾沒一樣是真地,那宣仁帝能見咱們嗎?是不是也得弄出一樣真的啊!”
葉秋笑道:“全是假地才容易讓人相信,別人總以為怎麽著也得有一樣是真的吧,就象你這樣,可咱們偏偏全是假的。這樣才能讓人摸不著邊際,這叫做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放心好了,如果有真有假,別人就會說你們也有一定的水平啊,也有真的。但如全是假地,他們就會說你們水平也太差了。這不就正好落入了圈套,不差誰上你們這來學習啊!”
眾將軍點頭稱是,都元帥雖然說得牽強,可卻能自圓其說,如論耍無賴,還真沒人是他的對手!既然準備好了理由,葉秋便給大理的宣仁帝送了信,表示願意講和,兩國修好,希望能互通使節,交流佛法心得。
大理城皇宮內。
宣仁帝拿著葉秋送來地書信,和群臣商量應對之法。
大理權臣高貞量道:“葉秋,中原之惡獠也,貪得無厭,北漢大楚和大齊先後亡與其手,此獠又從西川國手中奪取了中原,現擁兵南下,顯是要對我大理不利。先前入侵我國失敗,現又派人來議和,很可能在是拖延時間,想要再集大軍入侵。所以臣以為不可讓其使臣入朝,以防其窺探我國機密,當斷然拒絕,與之開戰,反攻四川!”
葉秋樂得直拍手,道:“妙計。那我們可不成唐玄奘了嘛,他去西天取經,我去大理取經!嗯。空手去見老段有些不好意思,他那麽喜歡念經,不如我們就多送些佛經吧,讓他成天念,就沒功夫對付我們了!”
韓平路道:“可以送他一些珍貴的佛家寶物,然後咱們提出要取經,多帶些特製的紙去,抄錄佛經。我想大理的寺院應該很多。每一座寺院都會有些孤本經書,我們以抄錄為名,挨個寺院的拜訪……”
“其實就是到處亂竄,偵查大理的軍事布置,畫出地圖。對吧!”
“對,我們軍中有種特殊地紙。可以兩麵寫字,一麵是正常的,另一麵寫上字後仍是白的,可隻要用藥水一泡,就會顯出字跡來!”韓平路道。
“哦,這個我知道,以前聽說過。可咱們送給大理什麽佛家寶物呢,咱們有什麽?”葉秋轉頭問眾人,將軍們臉上齊現尷尬,他們都是職業軍人,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誰也不信佛,現在讓他們臨時抱佛腳,說出佛家寶物,這些將軍隻好大眼瞪小眼了!
葉秋想了想道:“要不就說咱們在敦煌的莫高窟發現了一批佛經,可咱們看不懂,想跟他們研究研究,怎麽樣?”
木也舍道:“敦煌?我知道那裏,不過佛經倒是沒聽說過。而且那裏是司空的地方,以此為借口似乎不妥。”
韓平路道:“關於送什麽,不必都元帥費心,我馬上修書一封給蕭相國,讓他想辦法,這些東西隻要他出手,定可擺平!”
葉秋點頭道:“好吧,對於佛經這方麵,我還真不太明白,由老蕭處理最好!要是實在不行了,幹脆抄幾本四十二章經,也算寶物一件!”
飛鴿傳書給蕭無葉,要他找些佛家寶物來應急。葉秋在這段日子裏可真是忙壞了,跟四川的佛門弟子,學習了些佛家典故,免得去大理冒充和尚時,被人家當場揭穿。
蕭無葉不負眾望,一接到前線失利地戰報,立即開始琢磨應對之法,他對葉秋要去了解大理國情這一招深表讚同,打仗就應該先摸清對手底細才對!他命令武梁的能工巧匠在最短的時間內造出了一批“佛門重寶”,然後快馬加鞭地給葉秋送來了。
葉秋一接到這批送給大理的禮物,立馬兒拆封觀看,和將軍們研究起來。重寶中有一座西川塔,製造得極為精美,裏麵一層套一層地又有幾座小塔,最裏麵裝著一塊佛祖舍利,是一塊佛骨。
葉秋拿起佛骨仔細觀看,這塊佛骨晶瑩剔透,發著淡淡的光華,似潤玉一般。他道:“這不會是真地舍利吧,這可是無價之寶,送人太可惜了。你們看,這佛骨如同美玉一般,太珍貴了!”
那武梁來送寶的驃騎兵道:“不是象美玉,這本來就是塊美玉,這塊佛骨是用一整塊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
“啊?假的!”葉秋想想也對,上哪兒弄真的去!他道:“既然是羊脂白玉,為啥會發黃?白玉瓶我也見過,可也沒有這種顏色地啊!”
“是沈大人造的這個寶貝,好象是用什麽藥物熏過了吧,微微發黃才象真的啊!不過沈大人說真地誰也沒見過,造成這樣估計別人也不會認出吧!”
葉秋笑道:“哼,就算是認出了又能如何,大不了咱們同段老兄說,對不起,不好意思。我們也搞錯了,還當這是真的呢,幸虧你幫我們認出來了,謝謝啊!”
將軍們一起大笑,要論造假誰也比不過沈括的後人,那可是天才啊!寶物中還有很多手抄本的佛經,據說都是從唐朝的古墓中挖出來地。是玄奘法師從天竺帶迴來的原本,有《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解深密經》等,另外還有一些著名高僧手書的珍貴地佛經,象《楞嚴經》等。
韓平路也驚訝地道:“這些都是無價之寶啊,蕭相國竟找到了這麽多。他一定費了不少心思吧,做事可真有效率,比我強得太多了!”
那驃騎兵又道:“也沒費啥心思,兩位沈大人三個晚上就弄出來了,為了怕我路上遺失。他們還特意多做了一份,用做備份!”
“啊!還是假的啊!”眾人異口同聲地道。弄了半天,這裏一件真的沒有。全是假冒的東西!
韓平路冒汗了,道:“咱們派出地使者隊肯定是假地了,現在連這些禮物也都是假的,從頭到尾沒一樣是真地,那宣仁帝能見咱們嗎?是不是也得弄出一樣真的啊!”
葉秋笑道:“全是假地才容易讓人相信,別人總以為怎麽著也得有一樣是真的吧,就象你這樣,可咱們偏偏全是假的。這樣才能讓人摸不著邊際,這叫做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放心好了,如果有真有假,別人就會說你們也有一定的水平啊,也有真的。但如全是假地,他們就會說你們水平也太差了。這不就正好落入了圈套,不差誰上你們這來學習啊!”
眾將軍點頭稱是,都元帥雖然說得牽強,可卻能自圓其說,如論耍無賴,還真沒人是他的對手!既然準備好了理由,葉秋便給大理的宣仁帝送了信,表示願意講和,兩國修好,希望能互通使節,交流佛法心得。
大理城皇宮內。
宣仁帝拿著葉秋送來地書信,和群臣商量應對之法。
大理權臣高貞量道:“葉秋,中原之惡獠也,貪得無厭,北漢大楚和大齊先後亡與其手,此獠又從西川國手中奪取了中原,現擁兵南下,顯是要對我大理不利。先前入侵我國失敗,現又派人來議和,很可能在是拖延時間,想要再集大軍入侵。所以臣以為不可讓其使臣入朝,以防其窺探我國機密,當斷然拒絕,與之開戰,反攻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