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胡說八道,一顆珠子再亮能亮到哪兒去!再說又不能當飯吃,我要來幹嘛!你家皇帝還不如送我些糧食布匹呢,就算是隻送銀子也好啊,我可以買些吃穿,解決一下溫飽!你們送老子這些中看不中用地東西有個屁用,是在消遣老子嗎!”葉秋砰的一聲猛拍了下桌子,眼睛立起,就要大發脾氣。
使者一陣茫然,挑剔禮物之事,他還是頭一迴碰上,這也太沒禮貌了!可偏偏葉秋就是喜歡挑剔到手的東西,對待夜明珠就象對待菜市場裏賣不出去的臭雞蛋一樣,這點讓使者真是沒法應對,隻好呆呆地站著,捧著夜明珠,奉上也不是,放下也不是!
還是蕭無葉說話了,他給使者解了難,道:“皇上命你送來這些東西,不會隻是祝賀我國大考取士成功這一件事吧,你還有什麽事,就請說吧!不過話可得說清楚,你既然說這些禮物隻是祝賀之用,如要有其它事情相求,那可得再準備禮物了!”
使者差點沒暈倒,這些人一個比一個狠,我隻說錯了一句話,他們就抓住不放,沒完沒了的在這上麵做文章,這些禮物竟還嫌少,他們到底是治國的大臣,還是職業罪犯啊。這不是敲詐嘛!他喃喃地道:“從自都元帥開恩,把北狩的兩位皇上送迴我國之後,我國就開始不太平了,二帝本已退位,理應齊做太上皇,可他們帶迴來的那些大臣卻非逼著我們皇上退位不可,要讓位正仁帝。我們皇上自然不肯,這江南地半壁河山是他保住的,哪能讓與別人,於是……”周桓的年號為靖康,所以這使者稱他為靖康帝。
原來。葉秋自從放迴二帝後,南漢地小朝廷便發生了大混亂,一個國家如果出現了多個統治者,那非發生政變不可,南漢幾乎爆發了內戰!周桓知道自己不行。所以剛迴去的時候還算老實,沒敢要求周宗退位,而周宗又把握著朝局。本來他地皇位不會有所動搖,可差就差在他被葉秋給閹了,皇帝混到這份上,是不會受到臣子們尊重的。
周桓不吱聲,可他帶迴去地那些大臣可是死硬派,本來他們都是位高權重,手握大權之人,可迴到南漢之後。周宗並不重新起用他們,讓他們再掌朝綱!這些自居有功的大臣們可受不了了,本以為和二帝一起吃苦受難,迴國之後定能更受重用,萬沒想到落到了個罷官迴家的地步!這些大臣不甘失勢。便聚在一齊,商量著廢掉周宗。再擁周桓登基。他們以前都是有權之人,門生故友自是不少,而其中更有許多不得誌之人。大家一合計,便決定發動宮廷政變,逼周宗退位。
這些大臣中以苗傅和劉正彥最為積極,他們利用軍隊對朝廷一再投降,又遲遲不敢發兵攻打驃騎軍地不滿,發動了政變。當然他們是不敢和葉秋頂硬幹的,連秦檜都不敢得罪。秦檜一見西川國內戰以議和結束,葉秋帶兵又入主武梁,他馬上就轉變風向,不再反對葉秋,又說他和梁王的交情如何如何的深厚了,把要開戰的責任全推到軍隊地身上去,軍隊自然極為不滿。但苗傅和劉正彥可不敢拿秦檜開刀,他們找的是另一個借口,就是李伯昌那個倒黴蛋,說他是奸臣亂國,他們要清君側!
清君側這招是造反之人最愛使用的絕招,清來清去往往把君也給清掉,周宗當然也不例外,苗傅和劉正彥在外發兵,由周桓做內應,一個招麵頓時就把周宗給抓住了,幸虧一些領兵大將奮力救駕,才把周宗給救了出來。臨安城中不服周宗的大臣一起發難,周宗隻好舍棄都城逃命,先逃到了越州,隨後又逃到明州,苗傅帶兵窮追不舍,周宗隻好再逃,由明州跑到了定海,可追兵又到,他隻好又逃到溫州,可溫州又被苗傅攻破,實在沒辦法了,周宗隻好乘船逃到了海上,在海上避難!這使者為啥這麽著急,就是因為他的皇上現在正在海上漂著哪,再漂一段時間,恐怕就得喂魚了,換誰誰不急啊!
驃騎軍大臣們聽完使者地話後,心中都是樂得開花,這可是絕妙的好機會啊,南漢內亂,驃騎軍如果發兵,兵鋒所指之處,哪有攻不下來的地方!隻要攻下來,就要占著不走,替周宗老兄管管地方,所以這個忙一定要幫,而且要大幫特幫,幫得不亦樂乎!
葉秋激動得連酒杯都拿不穩了,他問道:“和周宗老兄在一起地大臣都有哪些啊?”
使者答道:“大臣有呂頤浩、韓秋、劉光世和張俊等人!”
“秦檜呢,他敢反對我,這個混帳不是要在我的後院放火嗎?我要把他點天燈,看誰會放火!”葉秋一提起秦檜就牙疼,這小子竟敢在背後捅自己一刀,如果輕易放過了他,那麽以後捅刀子的人豈不是會越來越多!
使者咬牙切齒地道:“這個家夥見風使舵,政變之前他一聲不出,政變一起,他看苗傅那幫反賊占了上風,便第一個跑進宮去,向正仁帝效忠,他的迅度竟然比那些造反的原班人馬還要快,聽說苗傅政變成功後去見正仁帝時,秦檜就已經在正仁帝的身邊啦!因為他是第一個跑去效忠的,所以他現在又做了正仁帝的丞相!”
“哈,真厲害,佩服!”葉秋對蕭無葉道:“這也叫本事,你當牆頭草那麽好做嗎,那也得飽讀四書五經才成!無論換了哪個皇帝,他都能混上飯吃!”
蕭無葉哼了一聲,搖頭不說話。他向下麵地新科進士看了一眼,心想這裏的人以後可別也出了個這樣的!
葉秋道:“那個嶽飛呢?他是支持誰的?”
“嶽飛支持我們皇上,可他卻不肯與正仁帝刀兵相見,所以政變之後,被抓起來下了大獄,現在不知怎麽樣了!”
“哦,忠臣下大獄。奸臣倒做丞相,我看你們南漢不管誰做皇帝都一樣啊,這種皇帝……嘿嘿,真是讓人五體投地!”葉秋冷笑了兩聲,道:“你求我何事。是不是要我去救你們皇帝,助他重登帝位啊?”
使者行禮道:“正要請大王幫忙!”
葉秋卻不出聲了,不拿好處來,就想讓老子發兵,那是白日做夢!
韓平路笑道:“貴國皇上遇到的困難隻是暫時地。在海上漂泊也沒什麽大不了,想那古時的重耳在外漂泊多年,到最後不也複國了嗎!皇上地誌氣豈是重耳可比的。所以重登帝位是遲早的事!”
使者忙道:“重耳能夠複國不也是在秦國的幫助下,才成功的嘛!小人請大王助我皇上複位,事成之後,兩國永結秦晉之好!”
重耳是誰,沒聽說過!葉秋才不管這裏麵有什麽典故呢,他道:“我軍剛作戰迴來,需要休整,而且這軍費嗎……”
這迴使者可懂事了。他道:“我家皇上願支付驃騎軍白銀五百萬兩做為軍費,事成之後,每年再交納白銀五十萬兩,絹五十萬匹地歲貢!”
使者一陣茫然,挑剔禮物之事,他還是頭一迴碰上,這也太沒禮貌了!可偏偏葉秋就是喜歡挑剔到手的東西,對待夜明珠就象對待菜市場裏賣不出去的臭雞蛋一樣,這點讓使者真是沒法應對,隻好呆呆地站著,捧著夜明珠,奉上也不是,放下也不是!
還是蕭無葉說話了,他給使者解了難,道:“皇上命你送來這些東西,不會隻是祝賀我國大考取士成功這一件事吧,你還有什麽事,就請說吧!不過話可得說清楚,你既然說這些禮物隻是祝賀之用,如要有其它事情相求,那可得再準備禮物了!”
使者差點沒暈倒,這些人一個比一個狠,我隻說錯了一句話,他們就抓住不放,沒完沒了的在這上麵做文章,這些禮物竟還嫌少,他們到底是治國的大臣,還是職業罪犯啊。這不是敲詐嘛!他喃喃地道:“從自都元帥開恩,把北狩的兩位皇上送迴我國之後,我國就開始不太平了,二帝本已退位,理應齊做太上皇,可他們帶迴來的那些大臣卻非逼著我們皇上退位不可,要讓位正仁帝。我們皇上自然不肯,這江南地半壁河山是他保住的,哪能讓與別人,於是……”周桓的年號為靖康,所以這使者稱他為靖康帝。
原來。葉秋自從放迴二帝後,南漢地小朝廷便發生了大混亂,一個國家如果出現了多個統治者,那非發生政變不可,南漢幾乎爆發了內戰!周桓知道自己不行。所以剛迴去的時候還算老實,沒敢要求周宗退位,而周宗又把握著朝局。本來他地皇位不會有所動搖,可差就差在他被葉秋給閹了,皇帝混到這份上,是不會受到臣子們尊重的。
周桓不吱聲,可他帶迴去地那些大臣可是死硬派,本來他們都是位高權重,手握大權之人,可迴到南漢之後。周宗並不重新起用他們,讓他們再掌朝綱!這些自居有功的大臣們可受不了了,本以為和二帝一起吃苦受難,迴國之後定能更受重用,萬沒想到落到了個罷官迴家的地步!這些大臣不甘失勢。便聚在一齊,商量著廢掉周宗。再擁周桓登基。他們以前都是有權之人,門生故友自是不少,而其中更有許多不得誌之人。大家一合計,便決定發動宮廷政變,逼周宗退位。
這些大臣中以苗傅和劉正彥最為積極,他們利用軍隊對朝廷一再投降,又遲遲不敢發兵攻打驃騎軍地不滿,發動了政變。當然他們是不敢和葉秋頂硬幹的,連秦檜都不敢得罪。秦檜一見西川國內戰以議和結束,葉秋帶兵又入主武梁,他馬上就轉變風向,不再反對葉秋,又說他和梁王的交情如何如何的深厚了,把要開戰的責任全推到軍隊地身上去,軍隊自然極為不滿。但苗傅和劉正彥可不敢拿秦檜開刀,他們找的是另一個借口,就是李伯昌那個倒黴蛋,說他是奸臣亂國,他們要清君側!
清君側這招是造反之人最愛使用的絕招,清來清去往往把君也給清掉,周宗當然也不例外,苗傅和劉正彥在外發兵,由周桓做內應,一個招麵頓時就把周宗給抓住了,幸虧一些領兵大將奮力救駕,才把周宗給救了出來。臨安城中不服周宗的大臣一起發難,周宗隻好舍棄都城逃命,先逃到了越州,隨後又逃到明州,苗傅帶兵窮追不舍,周宗隻好再逃,由明州跑到了定海,可追兵又到,他隻好又逃到溫州,可溫州又被苗傅攻破,實在沒辦法了,周宗隻好乘船逃到了海上,在海上避難!這使者為啥這麽著急,就是因為他的皇上現在正在海上漂著哪,再漂一段時間,恐怕就得喂魚了,換誰誰不急啊!
驃騎軍大臣們聽完使者地話後,心中都是樂得開花,這可是絕妙的好機會啊,南漢內亂,驃騎軍如果發兵,兵鋒所指之處,哪有攻不下來的地方!隻要攻下來,就要占著不走,替周宗老兄管管地方,所以這個忙一定要幫,而且要大幫特幫,幫得不亦樂乎!
葉秋激動得連酒杯都拿不穩了,他問道:“和周宗老兄在一起地大臣都有哪些啊?”
使者答道:“大臣有呂頤浩、韓秋、劉光世和張俊等人!”
“秦檜呢,他敢反對我,這個混帳不是要在我的後院放火嗎?我要把他點天燈,看誰會放火!”葉秋一提起秦檜就牙疼,這小子竟敢在背後捅自己一刀,如果輕易放過了他,那麽以後捅刀子的人豈不是會越來越多!
使者咬牙切齒地道:“這個家夥見風使舵,政變之前他一聲不出,政變一起,他看苗傅那幫反賊占了上風,便第一個跑進宮去,向正仁帝效忠,他的迅度竟然比那些造反的原班人馬還要快,聽說苗傅政變成功後去見正仁帝時,秦檜就已經在正仁帝的身邊啦!因為他是第一個跑去效忠的,所以他現在又做了正仁帝的丞相!”
“哈,真厲害,佩服!”葉秋對蕭無葉道:“這也叫本事,你當牆頭草那麽好做嗎,那也得飽讀四書五經才成!無論換了哪個皇帝,他都能混上飯吃!”
蕭無葉哼了一聲,搖頭不說話。他向下麵地新科進士看了一眼,心想這裏的人以後可別也出了個這樣的!
葉秋道:“那個嶽飛呢?他是支持誰的?”
“嶽飛支持我們皇上,可他卻不肯與正仁帝刀兵相見,所以政變之後,被抓起來下了大獄,現在不知怎麽樣了!”
“哦,忠臣下大獄。奸臣倒做丞相,我看你們南漢不管誰做皇帝都一樣啊,這種皇帝……嘿嘿,真是讓人五體投地!”葉秋冷笑了兩聲,道:“你求我何事。是不是要我去救你們皇帝,助他重登帝位啊?”
使者行禮道:“正要請大王幫忙!”
葉秋卻不出聲了,不拿好處來,就想讓老子發兵,那是白日做夢!
韓平路笑道:“貴國皇上遇到的困難隻是暫時地。在海上漂泊也沒什麽大不了,想那古時的重耳在外漂泊多年,到最後不也複國了嗎!皇上地誌氣豈是重耳可比的。所以重登帝位是遲早的事!”
使者忙道:“重耳能夠複國不也是在秦國的幫助下,才成功的嘛!小人請大王助我皇上複位,事成之後,兩國永結秦晉之好!”
重耳是誰,沒聽說過!葉秋才不管這裏麵有什麽典故呢,他道:“我軍剛作戰迴來,需要休整,而且這軍費嗎……”
這迴使者可懂事了。他道:“我家皇上願支付驃騎軍白銀五百萬兩做為軍費,事成之後,每年再交納白銀五十萬兩,絹五十萬匹地歲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