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卻是毫不在乎,道:“人品奇差,連二位皇上都能背叛,那人品能好到哪兒去!這種人太多了,所以我說二位此次北狩,完全是這種人害的,我說地對吧?”
周佶流淚道:“不錯,正是群臣累我,朕治國這許多年,從無半點過失,要不是庸臣誤國,朕哪能如此!”凡亡國之君都不肯承認亡國是他自己之錯,都會說些群臣誤國的話,他也不想想這些大臣是誰選拔的,還不是他自己!
葉秋幹笑了幾聲,道:“往事不可追,多說無宜,咱們還是談談現在吧!秦檜迴到臨安之後,他怕背叛兩位之事被宗老兄知道,所以正在密謀著害死你們!”
周桓聞言大吃一驚:“朕親點的狀元竟然要害死我們,此話可真?”
葉秋道:“我這麽說,你們可能不信,可要是把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聯係到一塊,想想就能明白了!他為啥能迴國?是因為答應了西川昌要迴臨安去做內應。他迴國之後要幹啥?當然就是要弄亂漢國朝局。他要想在宗老兄跟前得到信任,該怎麽辦?當然就要裝出一副忠臣地模樣。可沒有不透風的牆,在西川國的兩位皇上和大臣都知道他背叛地事,他要想沒人揭穿他的陰謀詭計,他該怎麽辦?”他最後這句沒有自問自答,而是看著二帝,聽他們的迴答,可他這種問法,叫人隻能有一種迴答!
二帝異口同聲地道:“當然是要把所有知道這事的人一齊害死!”
“招哇,就是這麽迴事!”葉秋一拍大腿,英雄所見略同也,咱們三個英雄湊到一塊,想整死秦檜一個假諸葛亮還不容易麽!
周佶寫字畫畫水平挺高,可識人之術卻差勁的很,要不然也不能用了一大堆的奸臣。他信了葉秋的話,道:“正是如此,怪不得我兒一直不來救朕,想來一定是這人從中作梗,不讓他來救!”
“正是這麽迴事啊,嶽父大人一猜就中!他以前想盡辦法讓宗老兄不發兵北上,可是後來得知了我是你的女婿,就算是他不來救,我也會來救地啊,所有他又想出了一條毒計!”葉秋向來說話隻說一半,引得別人往下問,順著他的思路向下走。
果聽周佶和周桓一齊問道:“什麽毒計?”
葉秋道:“秦檜慫恿宗老兄,還有和他一起迴臨安的奸臣,想要趁我和西川國打內戰的機會,把武梁收迴去,美其名曰收複失地!”
周佶一皺眉頭,這是好事啊,怎麽能說是毒計呢?
“這下子兩位皇上也被這家夥給蒙蔽了吧,你們上當啦!”葉秋故作神秘地道:“我一開始也被他騙了。後來還是因為臨安的一些難民跑到武梁後,才把準確消息帶來,武梁又給我飛鴿傳書,才讓我恍然大悟,識破了他地毒計。”
這也不是什麽毒計啊,周佶和周桓隻好呆呆地聽著葉秋解說。
“秦檜隻想收迴河南,他連山東和山西這些地方都不想收迴。更不想打到五國城,就象我這樣來救你們。他隻想讓漢軍激化兩國之間的矛盾,西川國戰爭不止,無力外顧,為了防止二位被漢國地軍隊救走。西川國一見漢軍來打,會首先殺了你們,反正南漢也已經不稱臣了,西川國還要人質幹什麽,不就沒用了嗎。對不對?”
二帝猶豫著點了點頭,葉秋所說也不盡然,隻是開戰後將要發生的一種情況而已。不能代表全部。
葉秋道:“你們一死,秦檜背叛地事不就沒人揭發了嗎,他的宰相之位就坐牢了。他現在已經做到宰相了,你們知道嗎?”
二帝搖了搖頭,秦檜升官也升得太快了,看來裏麵一定有蹊蹺,說不定真是由西川國在支持他呢。
葉秋又道:“我接到武梁的書信後,仔細地分析了一下事態的發展。終於得出了結論,秦檜是根本就不想讓你們活著啊!所以我便提兵北上,和西川國開打,一定要救你們出來!我從武梁千裏迢迢的打到這裏,全都是為了解救二位。我容易嘛我!不過,為了嶽父大人。我做什麽都不後悔,全是我一片赤子之心,精忠報國!”
周佶心道:“你和西川國打內戰,恐怕不是為了救我們吧!你的目地明確,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根本就是在擴充領地!”
“當然啦,我也是有那麽一點小小私心的,這個就不好意思說了,想必兩位都能理解,不過我確確實實有接嶽父和桓兄去武梁,同月心公主團聚地想法,好讓她能歡喜,這點上天作證,如果我說謊,天打雷劈,不得好死!”葉秋詛咒發誓稀鬆平常,一天發個百八十的半點不成問題。
周佶點了點頭,你這麽說還差不多,想要討好美女,救她老爸也是理所當然的!
葉秋道:“當初我起兵造西川國的反,其實和兩位還有臨安的宗老兄大有關係。你們不知,當初西川國地西川宗望抓住了我宗兄,我心想哪能讓我大舅子受苦呢,我已經做過錯事了,累得桓兄去受苦,絕不能再讓宗兄也去五國城了。所以我就和西川宗望翻臉了,把他給處決掉,然後這才放宗兄逃到臨安。可正因為這個,西川國要把我給殺了,為了自保,我隻好起兵打西川國,順便立個懂事的,喜歡和平的人做皇帝!”
周桓道:“都元帥為了自保而起兵,乃迫不得已,無需自責!”他心說:“你要是不造西川國的反,恐怕我們還得被關在井裏呢!”
葉秋搖頭道:“我現在特別後悔,我要是早知道宗兄會趁我打仗的時候去端我地老家,你說我當初何必要救他呢,結果引火上身!我一心想讓大漢的皇位傳下去,卻惹出了這許多麻煩。我現在又救了你們二位,不知你們以後會不會也忘恩負義,反過來打我呢!”
“不會,不會,朕迴國之後,一定讓兩國罷兵,永結兄弟之好,決不再見狼煙!”周佶和周桓急忙也表起了態,深怕葉秋後悔,再不放他們,那可糟了。
葉秋歎氣道:“就算打我,我也沒辦法,誰讓我最重感情呢。月心公主也常說我,我這個人什麽都好,就是為人太重感情,總是心太軟,所以老吃虧上當。唉,這年頭,當老實人不易呀!”
周佶流淚道:“不錯,正是群臣累我,朕治國這許多年,從無半點過失,要不是庸臣誤國,朕哪能如此!”凡亡國之君都不肯承認亡國是他自己之錯,都會說些群臣誤國的話,他也不想想這些大臣是誰選拔的,還不是他自己!
葉秋幹笑了幾聲,道:“往事不可追,多說無宜,咱們還是談談現在吧!秦檜迴到臨安之後,他怕背叛兩位之事被宗老兄知道,所以正在密謀著害死你們!”
周桓聞言大吃一驚:“朕親點的狀元竟然要害死我們,此話可真?”
葉秋道:“我這麽說,你們可能不信,可要是把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聯係到一塊,想想就能明白了!他為啥能迴國?是因為答應了西川昌要迴臨安去做內應。他迴國之後要幹啥?當然就是要弄亂漢國朝局。他要想在宗老兄跟前得到信任,該怎麽辦?當然就要裝出一副忠臣地模樣。可沒有不透風的牆,在西川國的兩位皇上和大臣都知道他背叛地事,他要想沒人揭穿他的陰謀詭計,他該怎麽辦?”他最後這句沒有自問自答,而是看著二帝,聽他們的迴答,可他這種問法,叫人隻能有一種迴答!
二帝異口同聲地道:“當然是要把所有知道這事的人一齊害死!”
“招哇,就是這麽迴事!”葉秋一拍大腿,英雄所見略同也,咱們三個英雄湊到一塊,想整死秦檜一個假諸葛亮還不容易麽!
周佶寫字畫畫水平挺高,可識人之術卻差勁的很,要不然也不能用了一大堆的奸臣。他信了葉秋的話,道:“正是如此,怪不得我兒一直不來救朕,想來一定是這人從中作梗,不讓他來救!”
“正是這麽迴事啊,嶽父大人一猜就中!他以前想盡辦法讓宗老兄不發兵北上,可是後來得知了我是你的女婿,就算是他不來救,我也會來救地啊,所有他又想出了一條毒計!”葉秋向來說話隻說一半,引得別人往下問,順著他的思路向下走。
果聽周佶和周桓一齊問道:“什麽毒計?”
葉秋道:“秦檜慫恿宗老兄,還有和他一起迴臨安的奸臣,想要趁我和西川國打內戰的機會,把武梁收迴去,美其名曰收複失地!”
周佶一皺眉頭,這是好事啊,怎麽能說是毒計呢?
“這下子兩位皇上也被這家夥給蒙蔽了吧,你們上當啦!”葉秋故作神秘地道:“我一開始也被他騙了。後來還是因為臨安的一些難民跑到武梁後,才把準確消息帶來,武梁又給我飛鴿傳書,才讓我恍然大悟,識破了他地毒計。”
這也不是什麽毒計啊,周佶和周桓隻好呆呆地聽著葉秋解說。
“秦檜隻想收迴河南,他連山東和山西這些地方都不想收迴。更不想打到五國城,就象我這樣來救你們。他隻想讓漢軍激化兩國之間的矛盾,西川國戰爭不止,無力外顧,為了防止二位被漢國地軍隊救走。西川國一見漢軍來打,會首先殺了你們,反正南漢也已經不稱臣了,西川國還要人質幹什麽,不就沒用了嗎。對不對?”
二帝猶豫著點了點頭,葉秋所說也不盡然,隻是開戰後將要發生的一種情況而已。不能代表全部。
葉秋道:“你們一死,秦檜背叛地事不就沒人揭發了嗎,他的宰相之位就坐牢了。他現在已經做到宰相了,你們知道嗎?”
二帝搖了搖頭,秦檜升官也升得太快了,看來裏麵一定有蹊蹺,說不定真是由西川國在支持他呢。
葉秋又道:“我接到武梁的書信後,仔細地分析了一下事態的發展。終於得出了結論,秦檜是根本就不想讓你們活著啊!所以我便提兵北上,和西川國開打,一定要救你們出來!我從武梁千裏迢迢的打到這裏,全都是為了解救二位。我容易嘛我!不過,為了嶽父大人。我做什麽都不後悔,全是我一片赤子之心,精忠報國!”
周佶心道:“你和西川國打內戰,恐怕不是為了救我們吧!你的目地明確,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根本就是在擴充領地!”
“當然啦,我也是有那麽一點小小私心的,這個就不好意思說了,想必兩位都能理解,不過我確確實實有接嶽父和桓兄去武梁,同月心公主團聚地想法,好讓她能歡喜,這點上天作證,如果我說謊,天打雷劈,不得好死!”葉秋詛咒發誓稀鬆平常,一天發個百八十的半點不成問題。
周佶點了點頭,你這麽說還差不多,想要討好美女,救她老爸也是理所當然的!
葉秋道:“當初我起兵造西川國的反,其實和兩位還有臨安的宗老兄大有關係。你們不知,當初西川國地西川宗望抓住了我宗兄,我心想哪能讓我大舅子受苦呢,我已經做過錯事了,累得桓兄去受苦,絕不能再讓宗兄也去五國城了。所以我就和西川宗望翻臉了,把他給處決掉,然後這才放宗兄逃到臨安。可正因為這個,西川國要把我給殺了,為了自保,我隻好起兵打西川國,順便立個懂事的,喜歡和平的人做皇帝!”
周桓道:“都元帥為了自保而起兵,乃迫不得已,無需自責!”他心說:“你要是不造西川國的反,恐怕我們還得被關在井裏呢!”
葉秋搖頭道:“我現在特別後悔,我要是早知道宗兄會趁我打仗的時候去端我地老家,你說我當初何必要救他呢,結果引火上身!我一心想讓大漢的皇位傳下去,卻惹出了這許多麻煩。我現在又救了你們二位,不知你們以後會不會也忘恩負義,反過來打我呢!”
“不會,不會,朕迴國之後,一定讓兩國罷兵,永結兄弟之好,決不再見狼煙!”周佶和周桓急忙也表起了態,深怕葉秋後悔,再不放他們,那可糟了。
葉秋歎氣道:“就算打我,我也沒辦法,誰讓我最重感情呢。月心公主也常說我,我這個人什麽都好,就是為人太重感情,總是心太軟,所以老吃虧上當。唉,這年頭,當老實人不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