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一瞪眼睛:“誰說我無法反駁!我問你們,在這之前呢。你們在說西要之前一定是先要過東西,要不然咋不說東要呢,你們東麵也有國家吧!哼哼,如果你們以後啥東西都向東邊要,說安寧哈東要。那我不但免了你們的貢品,還會派兵幫著你們要!再說,史實就一定靠得住啦。大王你可別說你地史官不寫假的東西!”
國王臉上一紅,史官寫什麽棋王的事,就是在瞎編,被葉秋抓住了小辮子,還真不好爭論了呢!大臣們也都一時無語,考慮著如何才能把葉秋辯倒!
葉秋來了脾氣了,他道:“說我沒有證據,史書哪玩意靠不住。我有靠得住的證據,你們看!”他用手一指大殿的匾額,道:“上麵寫的是哪國字?”
“是我們高麗字!”大臣很肯定地道。
“說地不對,不是你們地字,它起源中原。是中原漢字,是唐朝時你們學來的吧!現在你們用了。連聲謝謝都不說!你們用的禮儀,讀的書,都是中原地,我說地對吧!”
國王和大臣臉色難看,可葉秋說地又是事實,叫他們想不承認都不行,隻好點了點頭。
“這還有什麽可說的,這不就是西要嗎,你們向中原要的東西。文化是最寶貴的財產,比銀子值錢多了吧?我沒錯吧,西要就是向西邊要,對不對?”
國王和大臣隻好又點了點頭。
葉秋樂得一拍手,道:“我說,你們學這學那地,白學啦,還沒交過學費呢,對不對!唐朝現在沒了,隻好由西川國夜國他們代收,現在西川國夜國也沒了,隻好由我來代收啦!我說得對吧!”
國王和大臣這迴既沒點頭,也沒搖頭,都呆呆地看著葉秋,尋思著這人說的話不對,可聽起來又對,沒法反駁,這是怎麽迴事?
葉秋對他們的反應很滿意,道:“所以說中原向所有使用漢字地國家征稅,都是合情合理的,叫文化遺產稅,隻要你們用一天我們的東西,就得交一天的錢!可到底要交多少錢,應由賣方決定,也就是我來決定!”
大臣咽了一口唾沫,問道:“可文化這種東西又不是你賣給我們的,為什麽要向你交錢呀!”
葉秋臉色一沉,道:“你是宰相吧?為何竟然連欠債還錢的道理都不懂!你們的祖先說西要,就等於向我們中原人打了個欠條,中原人憑著這個欠條,誰都可以向你們要錢,因為你們誰都用了我們的東西!你們祖先欠地帳都沒還完,你們又用了中原文化,等於你們也欠了中原人的債,這一代傳一代,驢打滾的債你們還想還得清嗎?就算以後你們有了自己的文化,也是在我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地,所以還要付諮詢費,明白了吧!”
說得口都渴了,葉秋拿起酒杯,一飲而盡。驃騎將領們一聽,全都高興得拍桌子跺腳,趕情中原是高麗的大債主啊,今日經都元帥一解說,這才撥雲見日,恍然大悟!
袁長煜大聲叫道:“原來如此,怪不得我們這麽窮,原來錢都被你們借去了不還!這可不行,我不走了,就住你們這了,不還錢,就讓你們養活我!”
好好一件高麗據理力爭地事情,被葉秋一說,竟成了高麗欠債不還,葉秋不是耍無賴要錢,國王倒成了賴帳不還的人!無論國王和大臣都覺得葉秋太強詞奪理,可高麗又確實是在使用中原的文化,葉秋也沒在瞎編,這個事實他們不承認不行!
這時的高麗能人不少,但象名臣徐那樣的卻沒有。在夜發動的大規模戰爭中,徐熙曾親往夜營,據理力爭,終於不割地而議和,現在變成了葉秋親入開京據理力爭,國王和大臣都拿他沒法,打是打不過。講理又講不過,被葉秋搞得暈頭暈腦,不知該如何反駁。
葉秋笑道:“每年上貢這事這麽定了,現在咱們隻說今年禮物之事,嗯。不能說是禮物,應該說是還錢一事,咱們這就定個數額可好?”
國王忙道:“好,就這麽定了,九倍貢品數額。我國定當湊齊……”他答應得非常爽快,可別再讓葉秋張口了,他每張一次口。銀子翻上去幾倍,可要了命了!
葉秋搖頭道:“九倍哪夠,連利息都沒還上!”
九倍還少啊?什麽利息這麽高啊!
“你們聽我仔細算啊!九倍絕對還不上利息的!”葉秋把桌上酒菜一撥,道:“拿紙筆來,我這人算數不怎麽樣,每項得記下來才成!”
國王聽不是一項,而是多項,他心驚肉跳地看著葉秋。為了掩蓋心中不安,他端起杯酒來,可卻無論如何也送不到嘴邊,酒液外灑,散落衣襟。
葉秋提起筆來。在紙上記道:“我軍出國作戰,當付第名士兵五十兩軍餉。班師迴國當再付五十兩軍餉,在開京這段時間,他們辛苦了,兄長當付二十兩辛苦費,這樣加起來就是第名士兵一百二十兩,十萬大軍支付……媽的,這是多少啊?”
夜七狼順嘴胡說道:“好象是一億二千萬兩!”
一名大臣叫道:“不對,應該是一千二百萬兩……”
葉秋笑道:“不錯,你算數很好,聰明蓋世,確是一千二百萬兩!這是給當兵地軍餉,可還有馬呢,那戰馬也要吃草啊,大冬天的幹草可難找得很,這也要用錢買的,這筆錢大哥總不好意思讓兄弟出吧!”
國王手一抖,酒杯掉到了桌上,馬吃草也得我付錢啊,太過份了吧!
“草錢不貴,每匹就按三兩記,十萬匹馬……其實我軍出征總是要帶備用馬匹的,這個……算了,就算十萬匹好了!”葉秋十分大方地道:“一共是三十萬兩!現在多少錢了?”
“一千二百三十萬兩!”
葉秋點頭道:“這隻是小頭,現在就要說你們欠我中原人的帳了!中原文化傳入你們這裏,以前的不算,就從唐朝到現在,馬馬虎虎就算五百年吧,每年當付十萬兩白銀做為學費,這樣的話就是五千萬兩,利息另算,就四成吧,就是二千萬兩,這樣地話就是七千萬兩!”
七千萬兩!國王“卟咚”一聲從椅子上掉了下去,嚇的!
國王臉上一紅,史官寫什麽棋王的事,就是在瞎編,被葉秋抓住了小辮子,還真不好爭論了呢!大臣們也都一時無語,考慮著如何才能把葉秋辯倒!
葉秋來了脾氣了,他道:“說我沒有證據,史書哪玩意靠不住。我有靠得住的證據,你們看!”他用手一指大殿的匾額,道:“上麵寫的是哪國字?”
“是我們高麗字!”大臣很肯定地道。
“說地不對,不是你們地字,它起源中原。是中原漢字,是唐朝時你們學來的吧!現在你們用了。連聲謝謝都不說!你們用的禮儀,讀的書,都是中原地,我說地對吧!”
國王和大臣臉色難看,可葉秋說地又是事實,叫他們想不承認都不行,隻好點了點頭。
“這還有什麽可說的,這不就是西要嗎,你們向中原要的東西。文化是最寶貴的財產,比銀子值錢多了吧?我沒錯吧,西要就是向西邊要,對不對?”
國王和大臣隻好又點了點頭。
葉秋樂得一拍手,道:“我說,你們學這學那地,白學啦,還沒交過學費呢,對不對!唐朝現在沒了,隻好由西川國夜國他們代收,現在西川國夜國也沒了,隻好由我來代收啦!我說得對吧!”
國王和大臣這迴既沒點頭,也沒搖頭,都呆呆地看著葉秋,尋思著這人說的話不對,可聽起來又對,沒法反駁,這是怎麽迴事?
葉秋對他們的反應很滿意,道:“所以說中原向所有使用漢字地國家征稅,都是合情合理的,叫文化遺產稅,隻要你們用一天我們的東西,就得交一天的錢!可到底要交多少錢,應由賣方決定,也就是我來決定!”
大臣咽了一口唾沫,問道:“可文化這種東西又不是你賣給我們的,為什麽要向你交錢呀!”
葉秋臉色一沉,道:“你是宰相吧?為何竟然連欠債還錢的道理都不懂!你們的祖先說西要,就等於向我們中原人打了個欠條,中原人憑著這個欠條,誰都可以向你們要錢,因為你們誰都用了我們的東西!你們祖先欠地帳都沒還完,你們又用了中原文化,等於你們也欠了中原人的債,這一代傳一代,驢打滾的債你們還想還得清嗎?就算以後你們有了自己的文化,也是在我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地,所以還要付諮詢費,明白了吧!”
說得口都渴了,葉秋拿起酒杯,一飲而盡。驃騎將領們一聽,全都高興得拍桌子跺腳,趕情中原是高麗的大債主啊,今日經都元帥一解說,這才撥雲見日,恍然大悟!
袁長煜大聲叫道:“原來如此,怪不得我們這麽窮,原來錢都被你們借去了不還!這可不行,我不走了,就住你們這了,不還錢,就讓你們養活我!”
好好一件高麗據理力爭地事情,被葉秋一說,竟成了高麗欠債不還,葉秋不是耍無賴要錢,國王倒成了賴帳不還的人!無論國王和大臣都覺得葉秋太強詞奪理,可高麗又確實是在使用中原的文化,葉秋也沒在瞎編,這個事實他們不承認不行!
這時的高麗能人不少,但象名臣徐那樣的卻沒有。在夜發動的大規模戰爭中,徐熙曾親往夜營,據理力爭,終於不割地而議和,現在變成了葉秋親入開京據理力爭,國王和大臣都拿他沒法,打是打不過。講理又講不過,被葉秋搞得暈頭暈腦,不知該如何反駁。
葉秋笑道:“每年上貢這事這麽定了,現在咱們隻說今年禮物之事,嗯。不能說是禮物,應該說是還錢一事,咱們這就定個數額可好?”
國王忙道:“好,就這麽定了,九倍貢品數額。我國定當湊齊……”他答應得非常爽快,可別再讓葉秋張口了,他每張一次口。銀子翻上去幾倍,可要了命了!
葉秋搖頭道:“九倍哪夠,連利息都沒還上!”
九倍還少啊?什麽利息這麽高啊!
“你們聽我仔細算啊!九倍絕對還不上利息的!”葉秋把桌上酒菜一撥,道:“拿紙筆來,我這人算數不怎麽樣,每項得記下來才成!”
國王聽不是一項,而是多項,他心驚肉跳地看著葉秋。為了掩蓋心中不安,他端起杯酒來,可卻無論如何也送不到嘴邊,酒液外灑,散落衣襟。
葉秋提起筆來。在紙上記道:“我軍出國作戰,當付第名士兵五十兩軍餉。班師迴國當再付五十兩軍餉,在開京這段時間,他們辛苦了,兄長當付二十兩辛苦費,這樣加起來就是第名士兵一百二十兩,十萬大軍支付……媽的,這是多少啊?”
夜七狼順嘴胡說道:“好象是一億二千萬兩!”
一名大臣叫道:“不對,應該是一千二百萬兩……”
葉秋笑道:“不錯,你算數很好,聰明蓋世,確是一千二百萬兩!這是給當兵地軍餉,可還有馬呢,那戰馬也要吃草啊,大冬天的幹草可難找得很,這也要用錢買的,這筆錢大哥總不好意思讓兄弟出吧!”
國王手一抖,酒杯掉到了桌上,馬吃草也得我付錢啊,太過份了吧!
“草錢不貴,每匹就按三兩記,十萬匹馬……其實我軍出征總是要帶備用馬匹的,這個……算了,就算十萬匹好了!”葉秋十分大方地道:“一共是三十萬兩!現在多少錢了?”
“一千二百三十萬兩!”
葉秋點頭道:“這隻是小頭,現在就要說你們欠我中原人的帳了!中原文化傳入你們這裏,以前的不算,就從唐朝到現在,馬馬虎虎就算五百年吧,每年當付十萬兩白銀做為學費,這樣的話就是五千萬兩,利息另算,就四成吧,就是二千萬兩,這樣地話就是七千萬兩!”
七千萬兩!國王“卟咚”一聲從椅子上掉了下去,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