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望著林澤的背影,心中忽然升起了一絲憐憫,自古忠臣無好死,不怪你為國為民,隻怪你生錯了朝代,攤上了這麽個皇帝,你早點夢醒吧,別做忠君的迷夢了。我是對誰也不會忠心的,所以我這種人才會禍害千年,小人往往比君子命長,向來如此。
周宗繼續和葉秋商談議和條款,凡是對漢國不利的條款,周宗全都想修改,而葉秋全都是一口答應,又不花他半個銅板,他可範不著為西川國爭取什麽更大的利益。
議和在葉秋的一律點頭下進行得非常之順,連周宗和李伯昌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位葉大將軍也不知是漢人還是西川人,照他這樣議和法,大漢除了國土之外幾乎沒有什麽損失,甚至就連歲貢葉秋都不想要,可這是不可能的,西川國是肯定不會答應的。
周宗道:“其實歲貢還是應該敬獻給貴國的,以表示敝國的一片誠意。”
葉秋心道:“賤骨頭,別人不要你還硬給!”他嘴上卻道:“說得也對,要是一點兒歲貢都沒有好象也不太現實,那就意思意思吧,也別太多,你也不容易。”
周宗愣了一下,什麽叫“你也不容易”,他道:“那這實際的數目,葉大將軍你看……”
葉秋隨口道:“就各一百萬吧,銀子一百萬兩,這絹……是叫絹吧?其實布更實用些,也一百萬匹好了。”
周宗大吃一驚,這可比西川宗力提出的條件還苛刻啊,他忙道:“這麽多?我國可是拿不出來的啊!”想訂立澶淵之盟時,宋國也不過送給遼國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絹而已,這葉秋一張嘴便是一百萬,當漢國是金山銀海啊!
葉秋道:“這還多!好吧,陛下說多少呢?要麽就不給,要給的話就別太少了,這麵子上不好看,是不是?”他也不知道該要多少,隻好讓周宗自己提出來。
周宗想了想道:“那就按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葉秋搖頭道:“那可不行,也太少了點吧!”他上學的時候可是學過澶淵之盟的,雖然忘記了具體數目,可卻記得那是漢遼相峙時訂的條約,現在可是西川國強漢國弱,這能一樣嗎?當老子是小孩兒啊,這麽好騙!我是何許人也,能上你的當嗎!
周宗問道:“那大將軍到底想要多少呢?”
葉秋知道了底線,立即加價道:“白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不能再少了,要是再少我也不敢做主了,咱們還是接著開打吧!”銀子可是好東西,可絹就隻是奢侈品了,要是被服什麽的話多要點還可以。
“這……”周宗猶豫了一下,他身邊的李伯昌趕緊點頭示意,要周宗答應。周宗道:“那好吧,歲貢就麽定了。不過,朕的帝號希望大將軍一定要保證能讓貴國皇帝認可啊。”
葉秋道:“行,這個我一力擔保,要是我做不到這點,從此以後,我葉字倒著寫!”他拍胸脯保證,這點他肯定做得到,誰不知周宗做了好多年的皇帝啊。
周宗高興了,他別的不在意,唯獨能不能做皇帝他是最在意的,他喜道:“那就多謝大將軍了!”
葉秋笑道:“這有什麽好謝的,陛下不要這麽客氣嘛!”
李伯昌這時提筆把兩人商定的條款記下,送給二人觀看。這份和約的內容是:
一、漢向西川稱臣,“世世子孫,謹守臣節”,西川冊封正禮王周宗為皇帝。
二、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為界,以南屬漢,以北屬西川。漢割唐、鄧二州及商、秦二州大半給西川國。
三、漢每年向金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
這份屈辱的議和條約等於把漢國變成了西川國的屬國,周宗緊張地看著葉秋,希望他答應。葉秋皺著眉頭看了半天,冒出了一句,“我不大識字啊,你寫的我看不明白。”
周宗聞言幾乎暈倒,你不識字還看了這麽半天,幸虧你沒把這張紙給拿倒了!葉秋指的是他不識漢時的繁體字,周宗誤會了他是個文盲。
李伯昌連忙道:“那就讓下官為大將軍解釋一下。”說著,他念了一遍合約。
葉秋聽完後,道:“不好。”
周宗和李伯昌立時問道:“哪裏不好,請大將軍明言。”
葉秋道:“為什麽要到那個泗州交納,我看還是把歲貢直接送到汴梁好了,由我代為轉交。”錢入光棍手,還想拿出來嗎!
周宗鬆了一口氣,原來是這個不好啊,這可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你願意在汴梁交納,那就在汴梁交納好了。他對李伯昌點了下頭,李伯昌馬上大筆一揮,改了這條。
周宗笑道:“葉大將軍真是爽快人,那個西川宗力派來的使者什麽都做不了主,說來說去的說不明白,可大將軍三言兩語間便把合約敲定,大將軍真乃神人也!”
葉秋心道:“我敲定了個屁,都是你自己在那兒敲的,你比我厲害多了。我是神人,你是神棍。”他舉起桌上的酒杯道:“來,為了咱們兩國永遠不再兵火相見,我敬陛下一杯。”
周宗也舉起酒杯道:“好,就讓朕和葉大將軍幹了這杯酒。”兩人把手中酒一飲而盡。
葉秋道:“這酒不錯,什麽酒啊?”
李伯昌迴道:“是紹興酒。”
葉秋道:“好酒,陛下請我喝紹興美酒,又在酒桌上定了這份和約,我看這份和約不如就叫做‘紹興和議’好了!”
周宗笑道:“就依葉大將軍之言,這份和約就叫‘紹興和議’。”
李伯昌也在一旁湊趣道:“‘紹興和議’這名稱好啊,葉大將軍必會因為這份和議名垂青史,後人隻要一提起這份和議,便會想到葉大將軍對金西川兩國做出的貢獻。我看不如葉大將軍就在這份和約上簽個名吧,也好讓後世之人明白這和約是葉大將軍定的。”
周宗繼續和葉秋商談議和條款,凡是對漢國不利的條款,周宗全都想修改,而葉秋全都是一口答應,又不花他半個銅板,他可範不著為西川國爭取什麽更大的利益。
議和在葉秋的一律點頭下進行得非常之順,連周宗和李伯昌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位葉大將軍也不知是漢人還是西川人,照他這樣議和法,大漢除了國土之外幾乎沒有什麽損失,甚至就連歲貢葉秋都不想要,可這是不可能的,西川國是肯定不會答應的。
周宗道:“其實歲貢還是應該敬獻給貴國的,以表示敝國的一片誠意。”
葉秋心道:“賤骨頭,別人不要你還硬給!”他嘴上卻道:“說得也對,要是一點兒歲貢都沒有好象也不太現實,那就意思意思吧,也別太多,你也不容易。”
周宗愣了一下,什麽叫“你也不容易”,他道:“那這實際的數目,葉大將軍你看……”
葉秋隨口道:“就各一百萬吧,銀子一百萬兩,這絹……是叫絹吧?其實布更實用些,也一百萬匹好了。”
周宗大吃一驚,這可比西川宗力提出的條件還苛刻啊,他忙道:“這麽多?我國可是拿不出來的啊!”想訂立澶淵之盟時,宋國也不過送給遼國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絹而已,這葉秋一張嘴便是一百萬,當漢國是金山銀海啊!
葉秋道:“這還多!好吧,陛下說多少呢?要麽就不給,要給的話就別太少了,這麵子上不好看,是不是?”他也不知道該要多少,隻好讓周宗自己提出來。
周宗想了想道:“那就按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葉秋搖頭道:“那可不行,也太少了點吧!”他上學的時候可是學過澶淵之盟的,雖然忘記了具體數目,可卻記得那是漢遼相峙時訂的條約,現在可是西川國強漢國弱,這能一樣嗎?當老子是小孩兒啊,這麽好騙!我是何許人也,能上你的當嗎!
周宗問道:“那大將軍到底想要多少呢?”
葉秋知道了底線,立即加價道:“白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不能再少了,要是再少我也不敢做主了,咱們還是接著開打吧!”銀子可是好東西,可絹就隻是奢侈品了,要是被服什麽的話多要點還可以。
“這……”周宗猶豫了一下,他身邊的李伯昌趕緊點頭示意,要周宗答應。周宗道:“那好吧,歲貢就麽定了。不過,朕的帝號希望大將軍一定要保證能讓貴國皇帝認可啊。”
葉秋道:“行,這個我一力擔保,要是我做不到這點,從此以後,我葉字倒著寫!”他拍胸脯保證,這點他肯定做得到,誰不知周宗做了好多年的皇帝啊。
周宗高興了,他別的不在意,唯獨能不能做皇帝他是最在意的,他喜道:“那就多謝大將軍了!”
葉秋笑道:“這有什麽好謝的,陛下不要這麽客氣嘛!”
李伯昌這時提筆把兩人商定的條款記下,送給二人觀看。這份和約的內容是:
一、漢向西川稱臣,“世世子孫,謹守臣節”,西川冊封正禮王周宗為皇帝。
二、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為界,以南屬漢,以北屬西川。漢割唐、鄧二州及商、秦二州大半給西川國。
三、漢每年向金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
這份屈辱的議和條約等於把漢國變成了西川國的屬國,周宗緊張地看著葉秋,希望他答應。葉秋皺著眉頭看了半天,冒出了一句,“我不大識字啊,你寫的我看不明白。”
周宗聞言幾乎暈倒,你不識字還看了這麽半天,幸虧你沒把這張紙給拿倒了!葉秋指的是他不識漢時的繁體字,周宗誤會了他是個文盲。
李伯昌連忙道:“那就讓下官為大將軍解釋一下。”說著,他念了一遍合約。
葉秋聽完後,道:“不好。”
周宗和李伯昌立時問道:“哪裏不好,請大將軍明言。”
葉秋道:“為什麽要到那個泗州交納,我看還是把歲貢直接送到汴梁好了,由我代為轉交。”錢入光棍手,還想拿出來嗎!
周宗鬆了一口氣,原來是這個不好啊,這可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你願意在汴梁交納,那就在汴梁交納好了。他對李伯昌點了下頭,李伯昌馬上大筆一揮,改了這條。
周宗笑道:“葉大將軍真是爽快人,那個西川宗力派來的使者什麽都做不了主,說來說去的說不明白,可大將軍三言兩語間便把合約敲定,大將軍真乃神人也!”
葉秋心道:“我敲定了個屁,都是你自己在那兒敲的,你比我厲害多了。我是神人,你是神棍。”他舉起桌上的酒杯道:“來,為了咱們兩國永遠不再兵火相見,我敬陛下一杯。”
周宗也舉起酒杯道:“好,就讓朕和葉大將軍幹了這杯酒。”兩人把手中酒一飲而盡。
葉秋道:“這酒不錯,什麽酒啊?”
李伯昌迴道:“是紹興酒。”
葉秋道:“好酒,陛下請我喝紹興美酒,又在酒桌上定了這份和約,我看這份和約不如就叫做‘紹興和議’好了!”
周宗笑道:“就依葉大將軍之言,這份和約就叫‘紹興和議’。”
李伯昌也在一旁湊趣道:“‘紹興和議’這名稱好啊,葉大將軍必會因為這份和議名垂青史,後人隻要一提起這份和議,便會想到葉大將軍對金西川兩國做出的貢獻。我看不如葉大將軍就在這份和約上簽個名吧,也好讓後世之人明白這和約是葉大將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