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激動萬分地看著嶽飛,隻見這位年輕的將軍從年紀上來算好象才二十幾歲,和自己也差不了多少。他心中算了算,嶽飛被秦檜害死時不是四十就是三十九,那麽眼前這位年輕的將軍應該就是他了。
葉秋在現代時是非常崇拜嶽飛的,民族英雄理應受到後人的敬仰,可自從葉秋當了西川國的大將軍後,最怕的也是這位嶽將軍,幾乎到了聽到他的名字轉身就跑的地步,他從來都沒想過要和嶽飛見麵,最好兩人一輩子都不見麵才好。可意想不到的是,兩人不但見麵了,而且嶽飛還救了他葉秋一命。
嶽飛衝著葉秋點了點頭,道:“不錯,我是叫嶽飛,鵬舉是我的字。這位兄弟認得我,我們見過嗎?”
猛然間得知救了自己性命的恩人竟然真是嶽飛,葉秋第一個想法就是讓嶽飛給他簽個名,可又想到,這年代對於英雄不興簽名,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自己應當給他磕個頭。葉秋“卟咚”便給嶽飛跪了下來,他一生之中給人下跪從來都是不情不願,心中必定是有一些“想法”的,可這次他卻是心甘情願,一點都不勉強,他剛要磕下頭去,嶽飛卻扶住了他。
嶽飛道:“這位兄弟快別這樣,你為何要給我下跪呀?”
葉秋道:“因為……因為你剛才救了我啊!”
嶽飛搖頭道:“是他們冤枉你的,這種事我明白得很。唉,應該是我們請你原諒才對啊,白白害你受了這番驚嚇。”
葉秋一聽嶽飛這般通情達理,感動得差點兒沒掉下眼淚來,他道:“我知道你是個大英雄,你軍隊的口號是不是‘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虜’?”
“啊,你說什麽?”嶽飛問道。嶽家軍這時還沒有形成,就連嶽飛都沒成為一方領兵的主將,這個口號自然也就還沒有,葉秋這句話問得超前了。
葉秋站起身來,道:“我是說……我是說如果嶽將軍以後有了自己的大軍,可以用‘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虜’這句話做軍令。”
嶽飛默默地念了一遍這兩句話,道:“如果有朝一日我能領兵北上,定以這兩句話為治軍軍令,這位兄弟,謝謝你啦!”
葉秋心裏這個樂啊,沒想到嶽家軍流傳後世的著名口號,竟然是自己告訴嶽飛的,我葉秋才是原版啊!他得意洋洋地道:“那個時候別人一定會說‘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啊!”忽然又想到,自己就是西川國大將啊,可別以後碰上了嶽飛,那就輪到他自己去搖大山了!不如借此良機和嶽飛拜了把子,做兄弟好了,也算是為以後留條後路。他看了一眼嶽飛,心道:“還是算了吧,嶽飛這等大英雄豈能和自己這小流氓出身的人做兄弟,自己也不配啊!別以後嶽飛明白過味兒來了,再與我割袍斷義,來個大義滅親,那不更要命了!”
那副將插口道:“好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鵬舉,你現在想怎麽辦呢?我看要不然你還是留在林將軍這兒吧,他是你的老師,想必會好好照應的。”
嶽飛“嘿”的笑了一聲,道:“留在老師這裏,就等於留在皇上這裏。皇上身邊的那幾個寵臣恨不得我早死早好,免得礙著他們議和。我看我還是去別的軍隊吧,在那裏也許還能有所做為。”
那副將道:“是啊,到了別的部隊也許你才能好好的施展一下拳腳。在皇上身邊……唉,象李伯雲之流,簡直就是禍國殃民的敗類,可皇上卻偏偏寵信他。我真是不明白,我大漢百姓千千萬萬,是西川人的百倍,要是萬眾一心,豈能任西川人橫行,為什麽一定要議和呢!”
嶽飛歎了口氣,搖頭道:“我們做臣子的,不要議論皇上的言行。現在雖然是小人當道,可總有一日皇上會明白的。兄弟,你留在老師身邊,可要時刻警惕啊,不要讓奸邪小人壞了老師收複大臨的大事。”
那副將點了點頭。
葉秋聽到嶽飛被朝中小人陷害,被迫遠走的事,他忽然想到春風對他說過的話,“不要做對不起自己救命恩人的事!”嶽飛救了自己一命,自己就算日後不能迴報他,可至少也要提醒一下他。葉秋在一旁插嘴道:“嶽將軍,你以後一定要小心奸臣陷害啊,尤其是一個叫秦檜的人,他是個大賣國賊,真正的西川國奸細,說不定他以後會以各種罪名誣陷你的,比如說‘莫須有’這條。”
嶽飛笑道:“你說‘莫須有’?也許有!哈哈,怎麽可能!你說的那個秦檜是不是就是去年的那位狀元啊?他不是被擄到西川國去了嗎?”
葉秋道:“早晚會放迴來的,西川國見你們抵抗得厲害,硬打難以取勝,必會想出各種法子來削弱大漢,派奸細迴到……迴到皇上身邊不就是最省力又最易見成效的辦法嗎?”
嶽飛皺了皺眉頭,不置可否。那副將卻道:“這位小兄弟對當下的國事很了解啊!你以前是幹什麽的?”
葉秋心中一顫,隻顧得提醒嶽飛,說的太多了,說的越多越容易露餡。他道:“我不是對國事有什麽了解,我隻是從武梁來,根據那裏的形勢胡亂猜測的,讓你們見笑了。對了,嶽將軍,我看你印堂發黑,想必你隻有十來年的陽壽了!”葉秋怕那副將多問,當即岔開話題,說了句嚇人一跳的話。
嶽飛還真是吃了一驚,問道:“何以見得?小兄弟懂得看相?”
葉秋故做深沉地點了點頭,道:“略懂一二,我看嶽將軍十年內必有大富貴,在朝則官至極品,在外嘛……必會百戰百勝!可惜,十年之後,嶽將軍你的富貴之氣就會用盡,到那時你將會受到小人陷害,死於非命。不過呢,化解的方法也有,就是你一定要投靠一個信任你,又不會陷害你的大將軍。我近日來夜觀天象,覺得武梁方向有紫氣升起,相信那裏將會出現一位明主,所以你最好去武梁試試,說不定便能逢兇化吉,遇難成祥。”他趁機給嶽飛指了條明路,當然這條明路的盡頭就是他自己。
葉秋在現代時是非常崇拜嶽飛的,民族英雄理應受到後人的敬仰,可自從葉秋當了西川國的大將軍後,最怕的也是這位嶽將軍,幾乎到了聽到他的名字轉身就跑的地步,他從來都沒想過要和嶽飛見麵,最好兩人一輩子都不見麵才好。可意想不到的是,兩人不但見麵了,而且嶽飛還救了他葉秋一命。
嶽飛衝著葉秋點了點頭,道:“不錯,我是叫嶽飛,鵬舉是我的字。這位兄弟認得我,我們見過嗎?”
猛然間得知救了自己性命的恩人竟然真是嶽飛,葉秋第一個想法就是讓嶽飛給他簽個名,可又想到,這年代對於英雄不興簽名,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自己應當給他磕個頭。葉秋“卟咚”便給嶽飛跪了下來,他一生之中給人下跪從來都是不情不願,心中必定是有一些“想法”的,可這次他卻是心甘情願,一點都不勉強,他剛要磕下頭去,嶽飛卻扶住了他。
嶽飛道:“這位兄弟快別這樣,你為何要給我下跪呀?”
葉秋道:“因為……因為你剛才救了我啊!”
嶽飛搖頭道:“是他們冤枉你的,這種事我明白得很。唉,應該是我們請你原諒才對啊,白白害你受了這番驚嚇。”
葉秋一聽嶽飛這般通情達理,感動得差點兒沒掉下眼淚來,他道:“我知道你是個大英雄,你軍隊的口號是不是‘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虜’?”
“啊,你說什麽?”嶽飛問道。嶽家軍這時還沒有形成,就連嶽飛都沒成為一方領兵的主將,這個口號自然也就還沒有,葉秋這句話問得超前了。
葉秋站起身來,道:“我是說……我是說如果嶽將軍以後有了自己的大軍,可以用‘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虜’這句話做軍令。”
嶽飛默默地念了一遍這兩句話,道:“如果有朝一日我能領兵北上,定以這兩句話為治軍軍令,這位兄弟,謝謝你啦!”
葉秋心裏這個樂啊,沒想到嶽家軍流傳後世的著名口號,竟然是自己告訴嶽飛的,我葉秋才是原版啊!他得意洋洋地道:“那個時候別人一定會說‘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啊!”忽然又想到,自己就是西川國大將啊,可別以後碰上了嶽飛,那就輪到他自己去搖大山了!不如借此良機和嶽飛拜了把子,做兄弟好了,也算是為以後留條後路。他看了一眼嶽飛,心道:“還是算了吧,嶽飛這等大英雄豈能和自己這小流氓出身的人做兄弟,自己也不配啊!別以後嶽飛明白過味兒來了,再與我割袍斷義,來個大義滅親,那不更要命了!”
那副將插口道:“好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鵬舉,你現在想怎麽辦呢?我看要不然你還是留在林將軍這兒吧,他是你的老師,想必會好好照應的。”
嶽飛“嘿”的笑了一聲,道:“留在老師這裏,就等於留在皇上這裏。皇上身邊的那幾個寵臣恨不得我早死早好,免得礙著他們議和。我看我還是去別的軍隊吧,在那裏也許還能有所做為。”
那副將道:“是啊,到了別的部隊也許你才能好好的施展一下拳腳。在皇上身邊……唉,象李伯雲之流,簡直就是禍國殃民的敗類,可皇上卻偏偏寵信他。我真是不明白,我大漢百姓千千萬萬,是西川人的百倍,要是萬眾一心,豈能任西川人橫行,為什麽一定要議和呢!”
嶽飛歎了口氣,搖頭道:“我們做臣子的,不要議論皇上的言行。現在雖然是小人當道,可總有一日皇上會明白的。兄弟,你留在老師身邊,可要時刻警惕啊,不要讓奸邪小人壞了老師收複大臨的大事。”
那副將點了點頭。
葉秋聽到嶽飛被朝中小人陷害,被迫遠走的事,他忽然想到春風對他說過的話,“不要做對不起自己救命恩人的事!”嶽飛救了自己一命,自己就算日後不能迴報他,可至少也要提醒一下他。葉秋在一旁插嘴道:“嶽將軍,你以後一定要小心奸臣陷害啊,尤其是一個叫秦檜的人,他是個大賣國賊,真正的西川國奸細,說不定他以後會以各種罪名誣陷你的,比如說‘莫須有’這條。”
嶽飛笑道:“你說‘莫須有’?也許有!哈哈,怎麽可能!你說的那個秦檜是不是就是去年的那位狀元啊?他不是被擄到西川國去了嗎?”
葉秋道:“早晚會放迴來的,西川國見你們抵抗得厲害,硬打難以取勝,必會想出各種法子來削弱大漢,派奸細迴到……迴到皇上身邊不就是最省力又最易見成效的辦法嗎?”
嶽飛皺了皺眉頭,不置可否。那副將卻道:“這位小兄弟對當下的國事很了解啊!你以前是幹什麽的?”
葉秋心中一顫,隻顧得提醒嶽飛,說的太多了,說的越多越容易露餡。他道:“我不是對國事有什麽了解,我隻是從武梁來,根據那裏的形勢胡亂猜測的,讓你們見笑了。對了,嶽將軍,我看你印堂發黑,想必你隻有十來年的陽壽了!”葉秋怕那副將多問,當即岔開話題,說了句嚇人一跳的話。
嶽飛還真是吃了一驚,問道:“何以見得?小兄弟懂得看相?”
葉秋故做深沉地點了點頭,道:“略懂一二,我看嶽將軍十年內必有大富貴,在朝則官至極品,在外嘛……必會百戰百勝!可惜,十年之後,嶽將軍你的富貴之氣就會用盡,到那時你將會受到小人陷害,死於非命。不過呢,化解的方法也有,就是你一定要投靠一個信任你,又不會陷害你的大將軍。我近日來夜觀天象,覺得武梁方向有紫氣升起,相信那裏將會出現一位明主,所以你最好去武梁試試,說不定便能逢兇化吉,遇難成祥。”他趁機給嶽飛指了條明路,當然這條明路的盡頭就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