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三五分鍾左右,裕王也到了,也是第一時間過來茶水房這裏,進門後,裕王攏了攏袖子,手抱拳互握合於胸前,微微前傾身體,正要行拜禮。


    不過未等裕王行禮,早來的景王便搶先一步,端著一杯茶走了過來,很是熱情的將茶塞到了裕王手裏,一臉關心的對裕王說道:“皇兄遠來,一路辛苦,喝口茶潤潤嗓子吧。”


    “呃,謝謝皇弟。”


    景王如此熱情,裕王也不好拒絕,接過茶杯向裕王道謝,行拜禮的動作中斷了。


    皇弟......皇帝......


    嗬嗬


    我喜歡這個稱唿。


    景王嘴角向上跳,臉上的笑容更加真誠了,目光灼灼的看著裕王,“皇兄與皇弟客氣什麽,聽皇兄嗓子都有些啞了,且快喝口茶潤潤嗓子吧。”


    看著景王如此真誠的笑容,裕王不由怔了一下,似乎又迴到了兒時一起與景王的日子。


    “嗯。”


    於是,景王也露出了笑容,點了點頭,從善如流的端著茶,用了一口。


    嗯,不錯,雨前龍井,唇齒留香,果然是好茶。


    茶水房一片兄友弟恭......


    “勞諸位夫子久候,皇兄也到了,那咱們這便開始吧。”在裕王用茶的時候,景王轉身麵向朱平安等人,拱著手說道。


    正在喝茶的裕王,動作一頓,茶水中倒影的目光也一下子陰霾了起來,再無剛才的清澈......


    “嗯,時間也不早了,那便開始吧。”景王府首席講官張聞天老大人點了點頭。


    “那就開始吧。”


    接著,景王府侍講學士馬華亭也點了點頭,國子監的五經博士楊大人也跟著起身附和。


    “嗯。”


    白發的鴻臚寺卿劉老大人也點了點頭。


    接著,高拱也跟著起身了。


    看著大家都起身了,朱平安也放下茶杯,跟著眾人站起身來。


    高拱起身後,看著裕王不著痕跡的微微搖了搖頭,用眼神寬慰了一下裕王,示意其稍安勿躁,剛剛不過是一點小動作罷了,不用放在心上。


    在高拱寬慰下,裕王點了點頭,重新打起了精神,目光也複方才清澈了起來。


    看著裕王恢複了精神,高拱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向前努了努嘴,暗示裕王。


    “累諸位夫子久候,載垕之過。”


    裕王收到高拱暗示,將茶杯交給身後的隨侍,向著劉老大人等人長揖鞠躬下拜,言辭誠懇的致歉。


    “哪裏哪裏,裕王殿下言重了,老夫等人也是剛至。”劉老大人拱手還禮,微笑著搖了搖頭。


    “殿下言重了。”朱平安跟著劉老大人、高拱等人,向裕王拱手還禮。


    “皇兄言重了,皇兄王邸遠離西苑,晚來一些,再正常不過了,諸位夫子也都會理解的。”景王微微笑著搖了搖頭,很是設身處地的幫著裕王說話,替裕王解釋了晚來的原因。


    不過,好像景王府與裕王府都在同一條街上吧......這一點在場的諸位大人都是知道的,當初兩位皇子開府的時候,這些大臣們都去道賀過。


    這就讓人不由聯想了,既然都距離西苑比較遠,那麽為什麽景王來得早,而裕王來的遲呢......


    “嗬嗬,皇兄請,諸位夫子請。”


    景王替裕王解釋後,便站在門口,微微躬著腰,伸出右手做出請的姿勢。


    “皇弟請......諸位夫子請......”裕王強顏歡笑,也站在門口,請眾人先過。


    兩位王爺像兩尊門神一身,一左一右,伸著右手禮請眾人先行前往。


    將禮賢下士做到淋漓盡致。


    “豈敢豈敢,兩位殿下先請......”君臣有別,眾人自然不敢先行,同樣躬身請兩位皇子先行。


    兩位皇子堅持請眾人先行,態度很是誠懇和堅決。


    眾人禮讓一番後,也隻好先行出了門,然後等在門外,待兩位皇子出了門後,一同往大本殿講經處而去。


    朱平安走在了後麵,看著裕王和景王的背影,微微笑了笑。


    剛剛兩位皇子的明爭暗鬥,朱平安都看在眼裏了,總體上來說景王占據了上風,而且還是穩穩的占據了上風,從一開始就占據了主動地位,雖然後麵裕王搬迴了半步,但是很快景王便又重新占據了上風,並保持到了最後。


    朱平安知道,他們並是不會單純的在眾人麵前刷好感,最重要的是做給嘉靖帝看。


    嘉靖帝雖然講究二龍不相見,一年也不怎麽召見兩位皇子,但並不是對兩位皇子就放養了。


    朱平安相信,今日兩位皇子的一言一行都會被人記錄在案,很快就會呈送到嘉靖帝的幾案上。


    今日一見,朱平安發現景王在“為人處世”、“手腕”、“城府”等各方麵都領先於裕王,有些方麵還是遠遠領先,裕王也就隻占一個“長”字了。


    但是,因為兩位皇子都不是嫡子,長不長的區別不是很大,曆朝曆代立賢不立長的例子也多了去了。


    另外最重要的是,嘉靖帝相對裕王更喜歡景王,這一點早就不是什麽秘密了。


    所以,綜合對比來看,景王繼承大統的可能性要比裕王大多了......


    朱平安能看到的,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自然早就看出來了,嚴世蕃為什麽敢克扣裕王福利......還有剛剛國子監的楊博士以及劉老大人的態度也能看得出來。


    不過......


    知道曆史發展的朱平安知道,笑的最後是誰。


    朱平安將目光落在了裕王的背影上,微微勾起了嘴角,目光灼灼,這可是奇貨可居呢。


    裕王雖然各方麵都比上景王,但是有一點卻是景王比不過的,那就是命硬。


    這一點,估計整個明朝隻有朱平安知道,這就是熟知曆史的優勢了。


    要想笑到最後,你起碼得活到最後吧。


    現在,大家都知道有兩個皇子在爭奪儲君之位。


    可惜。


    曆史上記載的很清楚,嘉靖帝最後隻剩下了一個皇子,那就是裕王。


    雖然現在景王看上去健康的多,但是朱平安知道曆史的車輪的威力,景王會在嘉靖帝就快去世的前一年死亡。


    嘉靖帝沒得選。


    隻能讓裕王繼承大寶。


    裕王命硬這一點是他笑到最後的法寶,嘉靖帝的子嗣單薄,早夭的多,不過也好歹留下了三個皇子,二皇子莊敬太子,三皇子裕王,四皇子景王。


    本來裕王是沒機會的,他的哥哥莊敬太子被封了太子,隻要莊敬太子活過嘉靖帝,他就是皇帝了,可惜莊敬太子病死了,於是機會又來了。


    雖然機會來了,但裕王其實機會也不大,因為他的弟弟景王在跟他爭奪皇位的,而且優勢還很大,可惜在嘉靖帝老死前一年,景王就先掛了。


    於是,裕王靠命硬笑到了最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郎才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郎才盡並收藏寒門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