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的腐敗,是從心髒停止跳動的那一瞬間就開始了。


    而在法醫眼裏,腐敗的屍體又可以劃分為更加詳細的幾個階段。


    「屍體處於活動性腐爛時期,並有向後期腐爛發展的趨勢。」


    解剖台上屍體已經被擺成了大字型,王長江正在檢查屍體的腐爛情況,沈妍在一旁做記錄。


    外麵的大雨沒有一點要停下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


    在眾人努力下屍體也已經從白蘭河岸邊,擺在了刑偵支隊的屍體解剖台上。


    正如老白和楊森說的,脫離了大雨的衝刷,腐爛屍體的味道確實非常具有攻擊性。


    陸川和劉國棟還在白蘭河岸邊進行最後的勘察,這邊王長江和沈妍在做初步的屍表檢查。


    最先判斷是屍體腐爛程度。


    如果陸川在解剖室,能夠得出和王長江一樣的結論。


    屍體腐爛從最初的新鮮腐屍開始,隨著時間推移,外部環境變化,屍體內部環境也在不停的變化。


    新鮮屍體是屍體腐爛的第一個階段。


    這裏所說的新鮮和我們平時所說的新鮮的蔬菜,新鮮的空氣,新鮮的豬肉等概念是不一樣的。


    這種新鮮是類似於冒著熱氣的牛糞,那種另類的新鮮。


    一般來說,現勘也好,法醫也好,最希望碰到的就是這類的屍體。


    新鮮的屍體,一般不會有什麽怪異的味道。


    也沒有什麽奇怪的其他物種,能夠在屍體內繁衍到被肉眼所見的情況。


    這個時間段的屍體,因為屍僵的存在,較為容易判斷出死亡時間。


    第一階段屍體的保存時間,具體有多長時間並沒有固定的判斷標準。


    這是由屍體所處的外部環境決定的。


    在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的野外,新鮮屍體的保存時間不會超過48小時。


    但是在溫度極低的地方,比如極地,屍體死亡時候的樣子有可能會永久保存下去。


    在溫度較高,氣候極為幹燥少雨的沙漠、戈壁地帶,屍體可能會逐漸風幹,形成幹屍。


    這跟屍體的狀況無關,主要是外部環境影響。


    目標屍體現在所處的階段是屍體腐敗的第三個階段。


    越過了新鮮屍體、膨脹屍體兩個重要階段。


    直接出現了活動性腐爛的情況,並且已經進入到了活動性腐爛屍體的晚期。


    所謂的活動性腐爛,並不是指屍體重新具有了活性或者是能夠運動。


    而是指屍體內寄生的屍蠅等已經能夠自由行動,突破皮膚的束縛,能夠被人肉眼觀察到。


    「屍體腐爛嚴重,***的手臂、臉部沒有屍斑殘留。」


    王長江繼續檢查,沈妍仔細的做好屍檢記錄。


    王長江暫時沒有對屍體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隻是通過肉眼觀察,對屍體的大概情況進行一個判斷。


    劉國棟那邊已經打過招唿,要等他們那邊從白蘭河迴來,一起對屍體表麵進行檢查。


    「小沈,你來測量一下身高、臂長等基本數據。」


    「好的。」


    王長江帶著沈妍自在做基礎屍體表麵檢查的時候,劉國棟和陸川還在白蘭河外邊淋雨。


    大雨越下越大,二人全身早就被淋透。


    「師父,我這邊沒有什麽發現。」


    陸川四個人,從發現屍體的中心點開始,輻射著向四周的三個方麵進行勘察。


    河麵的方向是奔湧的白蘭河,白茫茫一片,不可能有什麽東西。


    陸川負責的西邊的方向,這會已經走出去一


    百多米。


    這麽遠的距離,在大雨中隻能用對講機進行聯係。


    嘩嘩嘩。


    微弱的電流噪音過後,對講機裏傳來劉國棟的聲音:「東邊也沒有發現。」


    「老白、楊森,你們那邊呢?」


    現場,陸川負責屍體西邊方向的搜索活動,劉國棟負責屍體東邊的方向搜索,楊森和老白負責屍體的南邊方向,呈扇麵進行搜索。


    兩人合作,因為他們的搜索麵積,要比陸川和劉國棟的搜索麵積大。


    「沒有發現。」


    是老白的聲音。


    「下這麽大雨,什麽東西都衝沒了。」


    楊森鞋子裏都灌滿了水,濕噠噠的踢了一腳地麵上的的一個黑塑料袋。


    砰!


    塑料袋被卷起,摔到了遠處。


    嗯?


    這裏邊有東西?


    楊森小跑過去,看了看現在距離河邊的距離,有大概五十幾米遠了。


    「怎麽了?老楊?有什麽發現嗎?」


    老白距離楊森三十幾米,看到楊森腳下卷起的黑色塑料袋,隔著雨幕大聲喊道。


    「好像有點東西,我看看!」


    楊森隔著大雨喊了一嗓子,蹲下身檢查剛剛給自己踢飛的黑色塑料袋。


    雖然下著大雨,雖然全身都已經濕透,但是幹了十幾年現勘的楊森,依然有著較為謹慎的行為習慣。


    這也算是血與火的教訓了。


    三年前,外省一個刑偵支隊新來的小夥子,也是搞現勘的。


    在殺人命案現場,沒有戴手套,隨意接觸了一個黑色塑料袋。


    小夥子還以為隻是一個普通的黑色的塑料袋,不會跟案發現場有什麽大的關聯。


    就是看著擋住自己路,隨意撿起來想扔掉。


    結果,撿起來的時候裏邊掉出來一柄尖刀。


    對方興奮之下,竟然把尖刀撿了起來,大喊自己找到了關鍵線索。


    線索確實挺關鍵的,黑色塑料袋裏的尖刀正是殺人兇器。


    但是,小夥子同樣犯了致命的失誤。


    由於他當時沒戴手套,尖刀刀柄上自然留下了他的指紋。


    更巧合的是,兇器上除了他的指紋,沒有任何其他人的指紋。


    怎麽解釋?


    小夥子情急之下沒有按照現勘規程佩戴手套,無意間在兇器上留下了指紋?


    還是說,他跟案子有什麽關係,故意用這種方式抹除自己處理兇器不謹慎的疏漏?


    在或者說,他有沒有可能認識兇手,存在破壞證據的可能?


    他工作的現勘辦公室乃至於他工作的刑警支隊的人相信他,可是法官會不會相信他?


    類似的案例,部委是做過專門通報的。


    五年前,還有一個案例。


    如果說三年前的案例,還隻是涉及到案件偵破的話,五年前的案例,就是活生生的一條命。


    五年前,也是一名外省的現勘刑警,在案發現場同樣發現一個塑料袋。


    看著鼓鼓囊囊的,隨意用手抓了一下,結果被裏麵的尖銳物品刺穿手套,出血後造成了嚴重的暴露。


    後來才知道,黑色塑料袋裏邊是死者靜脈注射使用的廢棄針頭。


    而對方的死因也是因為大量濫用藥物,而且他還是高度傳染病病毒攜帶者。


    不巧的是,現勘刑警就因為那一次暴露,最終被感染了病毒。


    一輩子都算是毀了。


    所以,剛剛楊森在第一次發現黑色塑料袋後,是用腳尖踢了一下,而


    不是用手去接觸。


    楊森穿的鞋子是刑警配發的防爆鞋,質量很好,一般的穿刺是無法穿透鞋子的。


    小心翼翼的折斷一根樹枝,楊森把黑色塑料袋捅破。


    啪嘰。


    塑料袋裏的物體掉落在積水裏。


    楊森定睛一看,瞳孔放大!


    「老白!快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參加前女友婚禮,現場逮捕新郎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刹車很及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刹車很及時並收藏參加前女友婚禮,現場逮捕新郎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