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失蹤的女人
參加前女友婚禮,現場逮捕新郎官 作者:刹車很及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了衣服,看到了骨骼,大家心裏都有數,裏麵確實有東西。
張輝這邊第一時間給秦勇那邊打電話做了匯報。
正在辦公室裏喝茶的秦勇,聽到張輝說在北山公園裏麵確實發現了屍體,嚇得手一抖差點把茶杯打翻。
作為一名老刑偵辦過的命案,不知有多少。
如果是一起普通的命案,對於秦勇來說也不過就是遇案則辦,順其自然的一個工作狀態。
但是這一起命案明顯不同。
剛才張輝已經大概匯報了現場挖掘的情況。
屍體的衣著已經有高度腐爛的情況,整個屍體基本上全部白骨化。
由此可以推斷死者死亡的時間不短。
起碼不是一兩年內能夠形成的。
而關鍵是這個案子不是警方發現的,而是有人通過秘密電話的方式向秦勇報案。
所以報案的這個人到底是誰?
他為什麽選擇在今天給自己打電話,如果他早就知道那裏邊有人的話,為什麽不提前去報案呢?
多年辦案的經驗告訴秦勇,這裏邊似乎有著非同尋常的故事。
但是多想無益,現在應該立即召集人手前往北山公園。
下午三點鍾,整個骸骨已經全部清理出來。
陸川這邊正在做基礎的骸骨鑒定分析。
張輝這邊正在給秦勇做最新的案情匯報。
“舌骨斷裂,初步判斷是窒息死亡。”
“女性,年齡在30歲左右。”
“陸川那邊現在正在做骸骨鑒定分析,具體的信息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出來。”
“發掘的過程當中發現了一些死者穿過的衣服,這邊正在讓隊裏邊兒對比失蹤人口……”
嗡嗡!
張輝正說著,手機響了起來。
“是核實失蹤人口身份的小張。”
秦勇點點頭示意張輝接電話。
張輝摁下免提,電話裏傳來小張略顯激動的聲音:“輝哥,身份確定了,死者穿的衣服和十五年前的一起失蹤案高度相似。”
“失蹤人叫張曼玉,身高1米65,年齡是29歲,具體的信息我發到你手機上了。”
張輝這邊打開手機,查閱相關張曼玉失蹤的情況。
照片上的女人長相非常漂亮,溫婉,失蹤的時候穿的衣服是牛仔褲,藍色外套上衣,黑白斑點相見的襯衣。
張輝和秦勇皺眉。
秦勇剛剛已經看過骸骨,雖然屍體上的衣服腐爛比較嚴重,但是依稀能辨別出顏色和款式。
和此刻張輝手機上的失蹤人員,張曼玉的穿著基本一致。
死者的身份信息,大概率算是確定了。
可是,對方失蹤的時間,讓秦勇等人心中疑惑更甚。
張曼玉是15年前失蹤的,那麽大概率也就是15年前被害的。
可是這麽長時間過去了,為什麽給秦勇辦公室打電話的人到現在才報案呢?
難道對方是兇手?
屍體埋藏的位置非常隱秘。
從風波亭到北山公園大門的這一段路,其實很少有人走。
畢竟平時的時候來北山公園玩的人就不多。
而且兇手埋藏屍體的位置比較隱蔽,深度也比較深。
否則的話,張輝等人也不會挖了幾個小時才找到屍體。
可是兇手提供的信息這麽準確,說明什麽?
說明給秦勇打電話的這個人,如果不是兇手,就一定是在案發現場的目擊人。
可問題又繞到了原來的問題上。
如果對方是兇手,為什麽在這個時候給警察打電話?
如果對方不是兇手,是目擊證人,為什麽經過15年才給警察打這個電話?
骸骨的檢查很快完成。
“小陸,怎麽樣?”
陸川摘下手套,開始匯報。
“死亡時間在十年以上了。”
“骨骼上沒有任何破損,但是舌骨斷裂,應該是窒息死亡。”
“大概檢查了一下衣物,雖然衣服已經腐爛,但是在相對完好的部分,沒有發現破損傷。”
陸川的意思是基本上可以鎖定死者的死亡原因就是窒息。
“另外我懷疑這裏就是第一案發現場。”
哦?
秦勇疑惑:“有什麽證據?”
“鞋子的位置和磨損情況。”
陸川撿起地上的一根枯樹枝,在地上大概比劃了一下。
“如果這裏不是第一案發現場的話,兇手在處理屍體的情況下,大多數都會選擇拖行屍體的方式。”
“但是,剛剛仔細觀察了死者鞋子的磨損痕跡。”
“沒有發現長距離拖行的可能。”
“還有就是兩隻鞋子的位置,一隻在腳上,一隻卻在手邊位置,身體下方。”
“這說明鞋子是先進入屍坑的,然後屍體覆蓋在鞋子上。”
“沒有拖行的痕跡,鞋子有掉落的情況,說明這裏很有可能發生過打鬥。”
“當然具體情況還要采集一些泥土樣本,迴去分析一下,看看有沒有血跡殘留。”
“另外,屍坑邊緣挖掘的痕跡非常粗糙。”
陸川剛剛在對屍體的骸骨進行勘察的時候,同樣對屍坑的周圍環境進行了勘查。
“兇手挖掘屍坑的工具並不順手,起碼不是鐵鍁、搞頭等專門的工具。”
“因為屍體被埋下之後,腐爛會在周圍形成一定的痕跡。”
“屍體死亡時間雖然很長,但是這種痕跡無法完全消失。”
“再加上屍坑周圍的原本泥土和挖開之後,迴填的泥土中間會有明顯的分界點。”
“這些分界點粗糙交錯,非常不整齊。”
“說明兇手挖掘屍坑的時候使用的工具並不專業,很有可能是臨時起意殺人,然後就地掩埋。”
“當然這隻是初步的勘察,骸骨的鑒定分析還會等迴去做具體的實驗驗證。”
“辛苦!”
秦勇拍了拍陸川的肩膀。
盡管已經看過陸川做過很多次現勘,但是似乎每一次陸川的現勘都能給眾人不一樣的解釋。
就比如埋藏屍體的這個屍坑。
秦勇以前也見過老劉他們勘察類似的現場。
但是說的就是不如陸川,真切細致。
比如根據屍坑迴填土和原本土壤的交錯關係,判斷兇手當時的行兇狀態。
這其實非常重要。
有計劃的殺人然後埋屍,和臨時起義殺人就地掩埋是有很大不同的。
而這些細節通過現場勘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還原。
張輝這邊第一時間給秦勇那邊打電話做了匯報。
正在辦公室裏喝茶的秦勇,聽到張輝說在北山公園裏麵確實發現了屍體,嚇得手一抖差點把茶杯打翻。
作為一名老刑偵辦過的命案,不知有多少。
如果是一起普通的命案,對於秦勇來說也不過就是遇案則辦,順其自然的一個工作狀態。
但是這一起命案明顯不同。
剛才張輝已經大概匯報了現場挖掘的情況。
屍體的衣著已經有高度腐爛的情況,整個屍體基本上全部白骨化。
由此可以推斷死者死亡的時間不短。
起碼不是一兩年內能夠形成的。
而關鍵是這個案子不是警方發現的,而是有人通過秘密電話的方式向秦勇報案。
所以報案的這個人到底是誰?
他為什麽選擇在今天給自己打電話,如果他早就知道那裏邊有人的話,為什麽不提前去報案呢?
多年辦案的經驗告訴秦勇,這裏邊似乎有著非同尋常的故事。
但是多想無益,現在應該立即召集人手前往北山公園。
下午三點鍾,整個骸骨已經全部清理出來。
陸川這邊正在做基礎的骸骨鑒定分析。
張輝這邊正在給秦勇做最新的案情匯報。
“舌骨斷裂,初步判斷是窒息死亡。”
“女性,年齡在30歲左右。”
“陸川那邊現在正在做骸骨鑒定分析,具體的信息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出來。”
“發掘的過程當中發現了一些死者穿過的衣服,這邊正在讓隊裏邊兒對比失蹤人口……”
嗡嗡!
張輝正說著,手機響了起來。
“是核實失蹤人口身份的小張。”
秦勇點點頭示意張輝接電話。
張輝摁下免提,電話裏傳來小張略顯激動的聲音:“輝哥,身份確定了,死者穿的衣服和十五年前的一起失蹤案高度相似。”
“失蹤人叫張曼玉,身高1米65,年齡是29歲,具體的信息我發到你手機上了。”
張輝這邊打開手機,查閱相關張曼玉失蹤的情況。
照片上的女人長相非常漂亮,溫婉,失蹤的時候穿的衣服是牛仔褲,藍色外套上衣,黑白斑點相見的襯衣。
張輝和秦勇皺眉。
秦勇剛剛已經看過骸骨,雖然屍體上的衣服腐爛比較嚴重,但是依稀能辨別出顏色和款式。
和此刻張輝手機上的失蹤人員,張曼玉的穿著基本一致。
死者的身份信息,大概率算是確定了。
可是,對方失蹤的時間,讓秦勇等人心中疑惑更甚。
張曼玉是15年前失蹤的,那麽大概率也就是15年前被害的。
可是這麽長時間過去了,為什麽給秦勇辦公室打電話的人到現在才報案呢?
難道對方是兇手?
屍體埋藏的位置非常隱秘。
從風波亭到北山公園大門的這一段路,其實很少有人走。
畢竟平時的時候來北山公園玩的人就不多。
而且兇手埋藏屍體的位置比較隱蔽,深度也比較深。
否則的話,張輝等人也不會挖了幾個小時才找到屍體。
可是兇手提供的信息這麽準確,說明什麽?
說明給秦勇打電話的這個人,如果不是兇手,就一定是在案發現場的目擊人。
可問題又繞到了原來的問題上。
如果對方是兇手,為什麽在這個時候給警察打電話?
如果對方不是兇手,是目擊證人,為什麽經過15年才給警察打這個電話?
骸骨的檢查很快完成。
“小陸,怎麽樣?”
陸川摘下手套,開始匯報。
“死亡時間在十年以上了。”
“骨骼上沒有任何破損,但是舌骨斷裂,應該是窒息死亡。”
“大概檢查了一下衣物,雖然衣服已經腐爛,但是在相對完好的部分,沒有發現破損傷。”
陸川的意思是基本上可以鎖定死者的死亡原因就是窒息。
“另外我懷疑這裏就是第一案發現場。”
哦?
秦勇疑惑:“有什麽證據?”
“鞋子的位置和磨損情況。”
陸川撿起地上的一根枯樹枝,在地上大概比劃了一下。
“如果這裏不是第一案發現場的話,兇手在處理屍體的情況下,大多數都會選擇拖行屍體的方式。”
“但是,剛剛仔細觀察了死者鞋子的磨損痕跡。”
“沒有發現長距離拖行的可能。”
“還有就是兩隻鞋子的位置,一隻在腳上,一隻卻在手邊位置,身體下方。”
“這說明鞋子是先進入屍坑的,然後屍體覆蓋在鞋子上。”
“沒有拖行的痕跡,鞋子有掉落的情況,說明這裏很有可能發生過打鬥。”
“當然具體情況還要采集一些泥土樣本,迴去分析一下,看看有沒有血跡殘留。”
“另外,屍坑邊緣挖掘的痕跡非常粗糙。”
陸川剛剛在對屍體的骸骨進行勘察的時候,同樣對屍坑的周圍環境進行了勘查。
“兇手挖掘屍坑的工具並不順手,起碼不是鐵鍁、搞頭等專門的工具。”
“因為屍體被埋下之後,腐爛會在周圍形成一定的痕跡。”
“屍體死亡時間雖然很長,但是這種痕跡無法完全消失。”
“再加上屍坑周圍的原本泥土和挖開之後,迴填的泥土中間會有明顯的分界點。”
“這些分界點粗糙交錯,非常不整齊。”
“說明兇手挖掘屍坑的時候使用的工具並不專業,很有可能是臨時起意殺人,然後就地掩埋。”
“當然這隻是初步的勘察,骸骨的鑒定分析還會等迴去做具體的實驗驗證。”
“辛苦!”
秦勇拍了拍陸川的肩膀。
盡管已經看過陸川做過很多次現勘,但是似乎每一次陸川的現勘都能給眾人不一樣的解釋。
就比如埋藏屍體的這個屍坑。
秦勇以前也見過老劉他們勘察類似的現場。
但是說的就是不如陸川,真切細致。
比如根據屍坑迴填土和原本土壤的交錯關係,判斷兇手當時的行兇狀態。
這其實非常重要。
有計劃的殺人然後埋屍,和臨時起義殺人就地掩埋是有很大不同的。
而這些細節通過現場勘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