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州市刑偵支隊4號會議室,省廳重案組正在組織召開第1次案情分析會。


    李東林、陸川、宋明光、王鬆等重案組成員一個不少。


    天州市刑偵支隊這邊,參與破案的骨幹人員也都在現場。


    支隊長王傳民臉色暗沉坐在李東林右手邊。


    這半個多月來,王傳民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一家三口發生了滅門慘案,但是王傳民等人經過半個月的偵查,卻沒有取得一點進展。


    最後迫不得已,隻能求助省廳。


    雖然案子破不了,求助省廳沒什麽可丟人的,但是作為天州市刑偵支隊的支隊長王傳民,還是覺得臉上無光。


    尤其是,案子到了現在,竟然依舊一點線索都沒有。


    這對整個天州市刑偵支隊這邊的打擊非常大,參與破案的刑警個個耷拉著腦袋。


    “傳民同誌,你先匯報一下案件的偵辦情況吧。”


    李東林等人是昨天接到的通知,今天一大早重案組的成員就匯集到了天州市刑偵支隊,並且直接去了現場。


    但是因為案發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早就過了最佳的破案時間。


    所以,在現場那邊,重案組獲得的信息比較有限。


    天州市刑偵支隊這邊雖然沒有破案,但是半個多月來總該有一些線索。


    王傳民點了點頭。


    “第一從案發現場的痕跡判斷兇手一共有三人。”


    這一點很容易判斷,兇手殺人的時候,並沒有想過隱瞞足跡。


    所以,在現場有大量兇手留下的足跡信息。


    天州市刑偵支隊這邊也有自己的足跡鑒定專家,雖然在判斷精準度上和陸川比大概會有一些差距。


    但是判斷這些基本信息還是不成問題的。


    “根據足跡鑒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三名成年男性。”


    “第二,兇手和被害人之間應該是有很大的仇怨。”


    這個理由是比較充分的。


    兇手殺人采用的是非常極端的激烈手段,在殺人過程當中有明顯的報複性行為。


    經過天州市刑偵支隊這邊的心理專家推測,兇手和被害人之間大概率有仇怨。


    這也是天州市刑偵支隊判斷是仇殺的一個重要原因。


    “案發到現在,我們徹底排查了被害人的人際關係。”


    “但是沒有有價值的線索。”


    這才是王傳民等人最苦惱的地方。


    既然已經判定被害人和兇手之間有仇怨,那麽他們之間就必然有交集。


    可是兩名成年被害人和孩子的同學家長都被查過了,可以說他們認識的人全被調查了一遍,但沒有發現有深仇大恨的人際關係存在。


    “流竄作案人員排查過沒有?”


    “最近半個月,天州市公安局這邊接到了十二起協查通報。”


    “但是並沒有符合特征的人員。”


    “不僅如此,我們對案發地點的社會閑散人員也進行了調查,沒有發現大的線索。”


    李東林環顧四周,知道天州市刑偵支隊這邊的線索有限。


    但是,不能說王傳民他們一點成績都沒有。


    起碼,排查過的關係網可以幫助重案組重新梳理破案思路。


    “老宋,你先說說。”


    天州市刑偵支隊這邊的匯報結束後,李東林看向了自己的重案組成員。


    昨天得到通知的時候,重案組成員就已經拿到了卷宗的複印件,相信昨天晚上已經都看過,而且今天又去了現場,大家對案子應該都有自己的看法。


    “仇殺!”


    宋明光的眼神雪亮,很明確的給出了判斷。


    “兇手殺人手段非常殘忍,而且有行刑式的殺人行為。”


    “我看過死者被割喉的傷口照片。”


    “不是很順暢的一刀橫切,而是慢速度的緩慢拉割。”


    “兇手很享受殺人的過程。”


    “而且從現場的痕跡看,兇手完全有實力在極短時間內殺死三人,但是他們在男性死者麵前侮辱女性受害人。”


    “報複殺人的目的非常明顯。”


    “另外,對方手段專業,沒有留下指紋。”


    “對方大概率不是第一次殺人。”


    “加上是三人作案,我傾向於……在逃通緝犯或者有案在身人員作案!”


    重案組的人就是不一樣。


    宋明光隻是看卷宗,並且在現場待了兩個小時,就得出了這麽直接的結論。


    可不要小看這個結論,在逃通緝犯或者有案在身人員沒有那麽多。


    而且這就把天州市刑偵支隊前期的辦案方向徹底否了。


    可以說僅僅從嫌疑人範圍的圈定上,兇手身份就大大縮減了範圍。


    宋明光的判斷簡單扼要,隻說了四五分鍾,就將自己的判斷結果呈現給大家。


    李東林聽了後,眉頭微皺,好一會沒有說話。


    似乎是在思考宋明光的判斷是否正確。


    半晌後,李東林才開口:“還有嗎?”


    “暫時沒有了。”


    “好,王鬆,說說你的看法。”


    “老宋的觀點,我是讚同的。”


    “天州市刑偵支隊這邊已經對被害人的人際關係進行了詳盡的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被害人身邊認識的人當中是兇手的可能性極小。”


    “我讚成老宋的說法,提出的在逃犯是兇手的可能性比較大。”


    “但是以死者的社會身份來看,一個公務員,一個教師……似乎和在逃犯很難扯上關係。”


    “我的建議是,雙方很有可能在案發前,發生過衝突。”


    “可以從被害人在案發之前的空間軌跡調查一下。”


    “大概就這些。”


    李東林對王鬆和宋明光的判斷,是認可的。


    這兩人,雖然在各自的刑偵支隊不是什麽領導,但是就辦案這一塊來說,在全省絕對是最牛逼的幾個人之一。


    而且兩人的猜測也並非是空穴來風。


    兇手的殺人手法,其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兇手當時的心理狀態。


    兇手在案發現場殺人時,非常從容。


    手段又非常殘忍,顯然不是第一次殺人才有的經驗。


    李東林的初步判斷,也是對方一定是有多條人命在身的在逃犯。


    但是,不是說鎖定了在逃犯這個身份,就很容易破案了。


    相反,案件的偵破會更加困難。


    畢竟,如果對方這麽好抓的話,他們也不會成為在逃犯。


    “小陸,伱這邊有什麽看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參加前女友婚禮,現場逮捕新郎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刹車很及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刹車很及時並收藏參加前女友婚禮,現場逮捕新郎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