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次日傍晚,許褚的大軍才算全員抵達。


    潁川的百姓們需要一個喜慶的氛圍來給生活添加希冀,許褚軍中的將士們同樣也需要。


    獎賞錢財,分發米糧犒賞等不在話下,對於潁川出身的將士們,許褚給他們放了三天假,當然,是在言明軍紀的前提下。


    對於從揚州、兗州、荊州等地前來投效的部曲,許褚為了讓他們以免戀鄉情重,特地準備了比射、角抵等活動,表現好的人,另有封賞。


    忙到夜深,才算安排妥當。第二天一早,又開始著手籌備慶功宴,宴請麾下眾文武。正午時分,連軸轉了半天的許褚屁股剛坐下,帳外軍士來報:許褚妻祖父張太公及蔡邕前來軍中拜謁。


    許褚騰地一下站起來,摸著腦袋苦惱道:“我竟將此事給忘卻了。”


    依照禮節,哪有長輩前來拜謁晚輩的道理,許褚雜事纏身,竟是忘記了得去一趟鄢陵縣東襄裏,跟張氏宗族的長輩們敘敘話。


    時張老太公已到營中,許褚硬著頭皮迎了出去,見麵就連聲告罪。見到蔡邕攜女同來,忙又下拜行禮。


    看到許褚執禮甚恭,如做錯事的小孩子一般乖巧,張太公與蔡邕相顧一笑,步入帳內。


    落座之後,奉上茶湯,許褚不敢拿大,舉杯示意,說道:“怎敢煩勞二位尊長親臨。”


    張太公笑撫短須,道:“仲康,你如今雖貴,我與蔡公卻非特地來看你的。乃是聽聞陽翟有趣事,所以乘車而至,到得城外時,路過你的大營,是故來坐一坐。”


    蔡邕跟著說道:“光複洛陽,此你與曹孟德之功也。可惜天子仍在長安,不得返還,實乃憾事。”


    許褚觀察著二老的表情,認真聽著,覺著兩人意欲未盡,便斂容靜待下文。


    不消片刻,蔡邕複道:“哎,討董暫告段落,戰事似有緩和之意,今陽翟郭氏等望族邀請各方名士參加詩會,仲康,你不覺得其中有何門道嗎?”


    許褚拱手道:“還請蔡公指教。”


    蔡邕擺擺手,說道:“指教不敢當,不過確有一言,想說與你聽。”頓了頓,續道:“今方戰亂之後,正是重整文事之時,老朽客居張公府邸時,常與張公提起要辦私學一事,今日既然與你相見,便也想跟你談談這件事。”


    許褚聽了‘私學’兩字,頓時心潮澎湃,麵色卻不改,暗自想道:諸如陽翟郭氏、辛氏,以及長社鍾氏、潁陰荀氏、許縣陳氏等清流望族,皆都有辦起自家的私學......而阿穎家裏,因為家道中落,已經多年未有辦私學了。私學一辦,與名望上自對張氏大有提升,這還隻是其一。現我往擊董卓,克複洛陽,已然有了角逐天下的資本,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何況是我妻族?他們要想壯大,私學便是個很好的途徑,收的學生越多,我以後可以辟用的人才就越多,張氏也會跟著枝葉繁茂起來......


    “蔡公的意思,可是要於近期在鄢陵縣辦起私學?”


    “非也,乃是在廬江郡郡治舒縣辦私學。”


    “舒縣!?”許褚驚訝間脫口而出,看向張太公,“張氏宗族願舉族遷往廬江郡?”


    張太公頷首道:“以往老夫喜食醬菜,尤其是孫女阿穎醃製的,可自從阿穎嫁給你後,你這混小子也不知道時不時送來些,為了一飽口福,可不就隻能追到廬江去了?”


    許褚笑著附和道:“確是晚輩的不是。”


    張太公的‘醬菜’雲雲不過是托辭,其意是在告訴許褚,他已然想通了,與其在潁川郡活在這些名門望族的陰影下,不如就去名族相對較少的廬江郡發展。而且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張太公也想明白了,戰亂不知要持續多久,潁川又是地處中原的四戰之地,留在這裏有著諸多不可控的危險因素。孫女婿如今既貴為一方郡守,地盤有之,精兵強將有之,何不幹脆舉族遷至廬江?


    即便是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家族遷至他地的情況也多有發生。為了生存與發展,許多家族不得不在外力逼迫之下遠走他鄉。


    蔡邕熟視許褚,問道:“你意如何?”


    許褚沉吟著,張太公的心思他想明白了,可蔡邕呢?他究竟為何對此事如此上心,難道是重返朝廷的願望不得實現後,他又想著著書立學,揚名後世?於是便試著問道:“敢問蔡公,若我張氏辦私學,閣下可願屈尊講學?”


    蔡邕著作等身,當世大儒,如他真的願意偶爾來張氏私學中客串一下講師的角色,那真是再好不過。可觀其顏色,似乎對許褚的提議有些猶豫。


    這時候,一直默不作聲的蔡琰忽道:“家父每思及天子流離在外,經常以淚洗麵,悲傷不止,恐無心教學,怕是讓君侯失望了。”


    方才見到蔡琰時,許褚心尖一顫,想起了過往某一天,滿手豐腴的香膩,更想起了滿園花色下,蔡琰傾城絕世的容顏。尊長在側,許褚怕失了禮數,故而一直不敢再往蔡琰身上瞧,如今佳人既已開口,他卻不能再刻意不去看她。


    不過聽了蔡琰的話,許褚心中亦是了然。蔡邕思及天子悲傷不止,緣何?他仍舊是把自己當成大漢的臣子,為天子的不幸而悲傷,更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悲傷。其從政的意願,表露得再明顯不過。


    許褚於是迴道:“蔡公的心情,晚輩感同身受,當日在洛陽城內,我與曹孟德亦為此感傷無比。蔡公,晚輩不才,腆居廬江太守一職,如閣下先前所言,戰亂之後,百廢待興,蔡公如願屈尊至廬江,則全郡必皆歡欣鼓舞。”


    蔡邕歎道:“舊地重遊,尤未不可也。”


    中平元年,蔡邕被當時的五原太守迫害,無奈遠避江海,從五原郡逃到泰山郡,投靠與自己關係莫逆的泰山名族羊氏。在羊氏的幫助下,蔡邕最終來到了廬江,因為當時的廬江太守正是史上非常有名的‘懸魚太守’羊續。


    不管是因為在廬江避禍多年產生了感情,或者是因為別的什麽原因,有了蔡邕這尊大佛在,對廬江的發展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又聊了幾句閑話後,二老不意多留,準備去郡府那邊拜謁下荀緄、陳紀等名士。許褚將他們送出營外,路上蔡琰突然問道:“君侯,洛陽真的已經變成一片鬼蜮了麽?”


    “嗯?”


    “小時候,我與姐姐跟著阿翁在洛陽住過一段時間,洛陽的繁華、美麗,時常出現在我夢中……聽說董卓一把大火之後,洛陽已成一片廢墟……君侯,你剛從那裏迴來,可否說一說洛陽現在的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老陳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老陳醋並收藏虎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