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泰在領旨之後,會同皇子豪格,點了數萬兵馬,立即便從前屯衛一帶開始朝西進入到了山中,這些年來,他們屢屢南犯,早已將山海關以外的各種道路都摸了個通透,而且隨同他們的那些漢軍旗的烏真超哈營的漢兵們之中,也有大批原本就是生活在這一帶的兵卒,所以連向導都不用找,便輕車熟路的向著喜峰口一帶行去。


    此行因為道路不便山路難行,所以阿巴泰和豪格沒有攜帶太多的重炮,僅僅是攜帶了幾門紅夷大炮,其餘的則是攜帶的一些輕型一些的火炮,不過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火力已經足夠壓製那些明軍鎮守的關城了,而且依照他們的兵將,對付守關的明軍應該不是什麽問題。


    於是阿巴泰和豪格入山之後,督軍一路疾行,便撲向了喜峰口,沿途所過之處,為了保證不暴露他們的意圖,凡是途徑的村子,要麽便將村民盡數屠殺,要麽便將青壯裹挾入軍充當奴役之用,年輕女子則留在他們軍中供他們玩弄,其餘的老弱之人盡數屠之,所以很好的隱藏了他們的行跡。


    而大中軍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山海關一帶,斥候也僅僅是在山海關外圍不太遠的地方探查敵情,所以也沒有發現他們的行蹤。


    如此一來,阿巴泰和豪格用了八天的時間,終於率領大軍進抵到了喜峰口一帶,遠遠的看到了喜峰口的關城。


    可是在這個時候,喜峰口的明軍守軍,卻早已得到了增強,明軍大將周遇吉,早在十多天之前,便已經率領了麾下兩千多明軍之中最後的精銳人馬,在撫寧衛和大中軍分手,領兵進抵到了喜峰口一帶布防。


    原本鎮守喜峰口的明將盡是一個姓劉的守備,雖然此地是要地,但是因為常年缺乏修繕,再加上衛所製度的破壞,這一帶原本號稱有五千人馬,但是在周遇吉率兵趕到這裏的時候,此地的守軍僅剩下了區區不足千五百人,而且多是兵戶的兵,不管是訓練還是士氣,都非常差。


    崇禎十年的時候,建奴便從喜峰口破關而入,進犯過京畿,攻破了昌平、保安諸城,飽掠之後又從此地出關,可以說是如入無人之境一般,雖然此後朝廷意識到了喜峰口防務的薄弱,加以了改善,增加了一些守軍,並對喜峰口一帶的關隘進行了一定的休整,但是因為國內局勢日趨緊張,朝廷財力不足,即便是改善也是有限的。


    所以喜峰口如果不是周遇吉率部前來的話,那麽這裏基本上是沒有多少防禦能力的,麵對著阿巴泰和豪格的數萬兵馬,此地可以說根本就不具備阻擋他們破關而入的條件,那麽阿巴泰和豪格便可以輕而易舉的在此地破關進入到關內。


    對於這一點不管是阿巴泰還是豪格,都可以說是信心十足,某種程度上二人都有點輕敵,所以在看到喜峰口的時候,二人都沒有把這裏當成迴事,稍微布置了一下,便令石廷柱率領漢軍旗之中鑲紅旗的烏真超哈營的漢兵們,朝著喜峰口殺了過去。


    這石廷柱本是大明廣寧守備,當年王化貞棄廣寧奔逃入關的時候,石廷柱和他弟弟石天柱便轉投了建奴,這些年來為建奴甘當馬前卒,四處征戰多有功勞,不管是野豬皮還是皇太極都頗為重視他,漢八旗建立之後,便授予石廷柱漢軍鑲紅旗固山額真也就是旗主之職,令他帶兵繼續效命於建奴韃子。


    此次阿巴泰領兵叩關,石廷柱的漢軍鑲紅旗便隨軍出征,充當建奴的馬前卒,以前鋒的身份攻向了喜峰口。


    可是讓石廷柱沒有想到的是頭些年他們還輕鬆可以出入的喜峰口,這個時候已經是變成了一座險關,周遇吉這員大明最後的悍將,領兵抵達喜峰口之後,立即便從哪個劉姓的守備手中接管了喜峰口一帶的關防事務。


    周遇吉領兵一到喜峰口,便立刻馬不停蹄的巡視了一番喜峰口的防務,對於這一帶的防務頗為不滿,於是便立即下令征調方圓三十裏之內的男丁前往喜峰口一帶修築關牆,而且由於他們糧食有限,周遇吉還下狠心,令這些百姓自備糧食和器械前來。


    雖然老百姓對此很是不滿,但是周遇吉卻派人找到當地各處的鄉紳,告知近期建奴大軍南犯,很有可能會再走喜峰口入關,一旦建奴大軍破關而入的話,那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個道理大家夥都明白,所以懇請這些鄉紳拿出一些糧食來幫他守關,支持民夫修葺殘破的關城和關牆。


    崇禎九年的時候,建奴破關而入時候的情景對於這些喜峰口周邊的百姓來說,可謂是到現在還記憶猶新,那些鄉紳自然也知道建奴軍的殘暴,覺得周遇吉說的話不錯,而且看這次前來駐防山海關的明軍軍紀頗為嚴明,不像以前這裏的官軍那樣爛,於是便對周遇吉和他麾下的這些官兵們產生了一定的信任,想想也是,如果喜峰口被破的話,他們的家園便又要遭到建奴一次洗劫,剛剛恢複了一點的家園,便又要變成一座座的廢墟,於是這些鄉紳之中一些開明之士,便同意了周遇吉的請求。


    一批鄉紳自發的拿出了家中一部分存糧,一方麵送給周遇吉充當兵糧使用,另一部分拿去給那些被征調的民夫們吃,特別是周遇吉軍中那二百大中軍的兵將們,這一次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們配合周遇吉監督軍紀,盡可能不去多擾民,於是使得周遇吉獲得了當地百姓的擁戴,僅僅三天時間,便召集起來了數千民夫,開始在周遇吉的率領和指揮下,日夜搶修起了喜峰口一帶的關城要隘,將原來殘破不堪的一些重要的關牆,給重新修葺了一番,大大的增強了這一帶的守禦力量。


    而且在周遇吉和盧象升分手的時候,盧象升請閻重喜又贈送了周遇吉一批武器彈藥,也大大的增強了周遇吉手中的實力,很快周遇吉便在喜峰口一帶構建起來了一套防禦體係。


    考慮到一旦建奴大軍來犯,兵力肯定不會少,以他目前掌握的不足四千人的官兵,其中還有一部分是不怎麽有戰鬥力的官兵,想要抵住洪水般湧來的建奴大軍是不夠用的,於是周遇吉便又遊說那些前來修城的民壯,鼓動他們也留下來助戰。


    於是在周遇吉的極力遊說之下,不少民夫最終也被武裝了起來,加入到了守軍之列,使得這一帶的守軍實力達到了六千多人,有力的增強了喜峰口一帶的防禦能力,雖然倉促之間這些軍民之中大多數人戰鬥力很弱,但是周遇吉眼下也沒有更多的時間來操練他們了,單單令他們充作輔兵使用,幫助他的主力兵將運送守具也算是不錯了。


    周遇吉在阿巴泰率兵趕到這裏之前,基本上完成了對喜峰口一帶的布防,並且將諸軍都重新編配了一番,重點守禦關城一帶的險要之處,並且親自帶兵坐鎮喜峰口關城之中,直麵關外。


    果不其然就在周遇吉還沒有完成布防之前,便收到了山海關總兵吳襄的令諭,吳襄派來的人告知周遇吉,建奴軍很可能已經在山海關一帶分兵,會來攻打喜峰口,望周遇吉做好萬全的準備,定要死守喜峰口,不得令建奴破關而入,否則的話,建奴入關,不但直接威脅到了京城,還可以從背後掐斷山海關的後路,希望周遇吉能堅守此地。


    周遇吉聽罷之後二話不說,便拍胸脯答應了下來,雖然他對吳襄的人品不怎麽待見,但是好歹聽說了吳襄這一次在山海關領兵和建奴打的很是頑強,不管吳襄今後如何選擇,最起碼在對付建奴這件事上,吳襄表現的還算是不錯,他既然坐鎮喜峰口,便不能讓建奴從他這裏破關而入,於是他對前來報信之人說道:“爾等迴去之後,可以告知你家吳軍門,隻要周遇吉不死,此地尚有一兵一卒活著,便決不能讓建奴破關而入!”


    報信之人立即抱拳答道:“多謝周將軍,既然如此,我等也不再多耽擱了,下一步卑職還要去黃崖關和古北口報信,這裏一切就有勞周將軍了!我們軍們說了,如果有緣再相見的話,待擊敗建奴之後,當要當麵重謝將軍大人!告辭了!”說罷之後,這些送信之人便立即在周遇吉這裏換了戰馬,日夜兼程趕往了古北口和黃崖關方向。


    就在報信之人剛剛離開,周遇吉麾下的夜不收便帶著滿臉的驚懼從關外奔了迴來,一見到周遇吉便跪倒大聲稟報道:“啟稟將軍!關外有大批建奴大軍,正在朝著喜峰口行進,奴軍兵力估計超過四萬,現如今距離關城恐怕不足二十裏了!請周將軍速做準備……”


    周遇吉聽罷之後雙眉倒豎,騰身便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好!來得好!今日便是我等報效朝廷殺奴之時!傳令下去,所有人都登城準備禦守!告訴所有兵將,不管我周遇吉是生是死,隻要還有一個人活著,便決不能讓韃子入關!……”


    (對了,早晨忘了說了,這會兒補上不晚,祝所有看書的弟兄們端午節快樂!胃口倍兒棒,吃嘛兒嘛兒香!嗬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葬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風拂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風拂劍並收藏葬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