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我的娘!”


    寇仲哀歎一聲,在徐子陵旁邊躺了下來:“不要跟我說你還沒有放棄你的決定!”


    “我想得很清楚了!”


    徐子陵道:“宋缺能打天下,卻不一定是一個好君主,宋家的天下不會變,但需要一位仁慈的皇帝!”


    “你屬意哪個?”


    “宋師道如何?又或者宋智?宋魯?”


    ……


    這裏還僅僅是潼關。


    在北地群雄的議事廳當中,宋家、宋缺之名,更是不知道被多少次咬牙切齒地提起。


    能在數月內連破洛陽、長安、又擊敗突厥,宋軍已經以自身實力證明了,乃是天下第一的軍隊。


    這留給其餘蛟龍的餘地,就很小了。


    要麽就臣服,要麽就繼續反抗,隻是,這次卻連最大的粗大腿突厥都無法倚之為臂助了。


    在這其中,徐圓朗勢力較弱,早早就表示了投靠之意。


    至於劉武周、竇建德,卻還是實力雄厚,有著成龍之望,想要再掙紮一下。


    隻不過此時宋家乃天下第一勢力,本錢過人,方明當即不慌不忙地布置。


    先是接受了寇仲與杜伏威的降表,正式接手這兩人的勢力與地盤,旋即帶著李閥、獨孤閥等一幹胡人貴族班師洛陽,留下大將宋爽鎮守長安。


    之後,方明坐鎮中樞不動,命宋師道與徐圓朗圍剿宇文閥留下的殘餘勢力。


    有著宋缺這個天下第一高手加天下第一名將坐鎮洛陽,劉武周與竇建德派出來的大將宋金剛與劉黑闥都是不敢冒犯,龜縮迴去。


    天下至此無事。


    等到貞觀二年的時候,南方宋魯也徹底接手江都,完成了南方大一統。


    此時,方明手下的大宋在版圖上已經全麵超越曾經曆史中的南宋,直追北宋時期。


    休整一年之後,方明再建神火軍,規模達到十萬,南方稻穀豐收,畝產二至三石更是增加了他的底蘊。


    到了貞觀三年初,起兵五十萬,自洛陽而出,目標直指北方割據的劉武周、竇建德、還有羅藝等諸侯勢力。


    此時無論是誰,都知道天下之主必然是宋家,一路簞食壺漿,享受王師般的待遇。


    方明卻不怎麽急於求成,反而與這兩大諸侯不斷對峙,又派人與羅義聯係,招降此人,並誘使出兵,直搗竇建德的後路。


    他此舉,便是看準了劉武周與竇建德以一州之地抵擋一國,不論糧草、兵員都是不足,要臨之於堂堂正正之師,從正麵戰場不斷糾纏,將他們活活拖死!


    在比拚消耗上,有著一國的宋家自然不會輸給這兩人。


    因此,隻要將領不是太傻,絕對沒有落敗之可能!


    方明也懶得親自動手,將他們交給宋師道掛帥處理,想必宋師道絕對不會放過這最後一個搜刮聲望之良機的。


    貞觀四年。


    被羅藝多次騷擾後方,竇建德治下民生凋敝,軍糧供給不足,多次發生騷亂。


    趁此機會,宋師道多次發動猛攻,夏軍大敗,連帶劉武周的軍營都被衝散。


    宋師道追殺三十裏,斬殺宋金剛、劉黑闥等大將,又生擒劉武周、竇建德二人,名聲震動天下。


    世人這才發現宋家居然有此麒麟兒,不論武功、軍略,都是不遜色於乃父的天才。


    可惜之前天刀光芒太盛,因此才被掩蓋。


    劉武周、竇建德一被擒,中原九州登時盡數落入大宋之手,天下一統!


    貞觀四年,方明下詔,定都洛陽,再召集麾下將領、文臣、議定官爵之賞,同時獻俘太廟,以揚國威。


    此乃大宋立國以來第一盛事,因此也發函至突厥、高麗、甚至龍泉,邀請各可汗、國主參觀。


    一瞬間,天下焦點,盡數聚集在洛陽城之中。


    ……


    “又到洛陽!”


    此時四海升平,戰亂結束之後,作為新都城的洛陽,立即恢複了人氣。


    寇仲與徐子陵並肩走在寬闊的街道上,他們兩人一個英武、一個俊秀,更帶非凡之氣,如鍾山之玉,很是吸引眼球,甚至,不少經過的火辣女子還肆無顧忌地對兩人拋著媚眼。


    “陵少……”


    寇仲卻似乎有些不滿地抱怨:“你是否有感覺我們的魅力下降?我記得上次咱們兩個,在洛陽城內可是更受歡迎的,怎麽這次收到的媚眼卻少了不少……”


    徐子陵摸了摸鼻子:“那仲少你可記得,上次我們來這,還是王世充掌權,城內胡人居多,風氣開放,現在宋家上位,提倡漢化……”


    “難怪!”


    寇仲苦笑道:“實際上,看到這幅場麵,我就覺得宋缺做得不錯,隻是胡人數目,似乎的確少了很多……”


    “除了民族政策方麵,宋缺的理念,還有胸襟,的確是能將中原帶至盛世的雄主!”


    徐子陵說了一句,與寇仲一起沉默。


    他們雖然交卸了軍權與少帥國,但身在江湖遊走,對於底層的變化,自然看在眼裏。


    宋朝在宋缺的治理之下,的確一片欣欣向榮,又引進稻種,南方每年都是‘大熟’,雖然接連用兵,但國內反而見不到餓殍,官府組織流民開墾荒地,都是一副朝氣蓬勃之景。


    而漢人上位,帶來的則是風氣的轉變。


    從崇尚胡服,到漢人冠冕的重新興起,又好似一個輪迴變化。


    徐子陵很清楚,雖然在下層百姓身上,一種全新的,融合漢服莊重,胡服輕便的新型衣冠,正在全麵興起。


    但在上層貴族當中,卻是湧起了一股‘複古’風潮,不用看便知道是在追隨宋朝的腳步。


    “自宋缺掌國以來,胡人特權被廢除,南方漢風重新抬頭,幾個胡人大貴族更是被連根拔起!就比如宇文閥!”


    寇仲低聲道。


    原本的四大門閥當中,李閥與獨孤閥雖然投降較早,卻也被方明盡數帶到洛陽,在眼皮底下安置,此時都夾著尾巴做人,勢力大減。


    至於宇文閥?更是被連根拔起,所有族裔盡數貶為奴隸。


    不止是他們,還有幾家胡人大權貴,都先後被以家中收藏鎧甲,圖謀不軌等名義夷滅,家產充公,族人貶為奴。


    基本上,就是做苦工做到死的節奏。


    宇文化及與雙龍有仇,對於宇文家的遭遇,寇仲與徐子陵便是知道了也最多感歎一句,不會插手。


    但北方寺廟香火冷落,產業被官府接收,乃至推翻原本三世佛,重立漢人佛像,都令徐子陵這個自帶幹糧的‘佛子’心裏頗為不滿。


    “你們怎麽還在這裏?”


    忽然間,兩人麵前人影一閃。


    一個穿著男裝,文士打扮,氣質優美如仙的女子忽然出現,插入他們中間,似好友般並肩而行。


    雙龍先是一驚。


    他們的武功,經過這幾年的磨練,早已今非昔比,能突破他們靈覺至此的,絕對非同小可。


    而當見到佳人傾國傾城的麵容之後,寇仲卻是苦笑了下:“原來是師仙子!宋朝進入盛世,我們兩個遊曆四方的小子也隻能來洛陽看看,有沒有什麽活計可以幹幹,免得在老家種田餓死!”


    “少帥還是一如既往的幽默!”


    師妃暄抿唇一笑,帶著兩人在洛陽街道中一邊穿堂過巷,一邊道:“現在南方稻田大熟,想必便是少帥食量驚人,也是不怕挨餓的!”


    似閑聊般幾句,卻極大地拉近了三人的距離。


    徐子陵心中忽然浮現出一種親切感,隻覺得之前多年不見,心中浮現出的那點隔閡正在飛快散去。


    三人一路前行,周圍的環境卻是越來越安靜清幽。


    直到一座破敗的尼姑庵之內,師妃暄才幽幽一歎:“此時洛陽城內風起雲湧,兩位又何必要來湊這個熱鬧呢?”


    “妃暄!”


    看著佳人輕蹙的秀眉,還有旁邊這破敗庵院的慘狀,徐子陵心裏驀然浮現出一股衝動,脫口道:“妃暄你若有什麽疑難,隻管跟我說!徐子陵一定全力為你辦到!”


    師妃暄的臉上驟然綻放出一抹驚喜之色,似花瓣帶珠,令旁邊的寇仲都幾乎看呆了眼。


    “唉……子陵可知道自從宋朝開國之後,宋家威勢一日勝過一日,此時的洛陽城中,已經滿是他們的高手,更布置了天羅地網,你們兩個一入洛陽城,消息恐怕就到了虛行之的案頭了!”


    師妃暄平靜道。


    “哦?為何如此緊張?”寇仲當即好奇發問。


    師妃暄道:“這自然是這次宋朝擒拿劉武周、竇建德、獻俘太廟,聲勢浩大,更邀請了高麗、突厥、龍泉之主過來觀禮!”


    她的聲音輕柔,卻又不帶絲毫雜色,空靈絕響,令人覺得光是聽她說話便是一種享受:“而大宋勢大,各國國主不敢拒,動身前來,除此之外,各國武學大師也紛紛受到了邀請……光是妃暄所知、高麗的弈劍大師傅采林、龍泉的天竺狂僧伏難陀……還有養傷至今方才痊愈的武尊畢玄,都會如期而至!”


    “乖乖……”


    寇仲吐了吐舌頭。


    畢竟,師妃暄嘴裏的每一個名字,都有著震動天下的能力。


    可惜他是個越熱鬧越不怕的貨色,當即笑道:“如此盛事,我們當然也要摻一腳哩!”(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林半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抄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抄公並收藏武林半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