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沿著大運河向南逃命。
北邊極遠處,傳來了低沉的轟隆隆聲,靜聲傾聽,轟隆聲中夾雜著馬匹的嘶鳴聲。很快轟隆隆聲變成了響雷一般馬蹄聲和呐喊聲,馬匹的嘶鳴一下子由少變多,成幾何增長,很快就成了萬馬嘶鳴。地麵上傳來了異常恐怖的由萬馬奔騰造成的顫動。
慌亂的人群發出了驚恐的叫聲,此起彼伏,提前反應過來的人,抓著簡單的行李,不顧一切地推開、擠倒別人,開始瘋狂地向著南去的路上奔跑。
李笑在人群中,感到了深深的孤獨。男人一多情,就會被女人拋棄。痛不欲生的李笑,沉浸在自己的悲傷裏,對四周的人群漠不關心,更何況即將到來了屠刀。
突然,心不在焉的李笑被混亂的人群擠倒了,背上立即被被別人踏了幾腳,左手也被重重地踩了一下,耳邊是雜亂的腳步聲。有幾個人被李笑絆倒了,但是他們馬上就又爬起來,嘴裏罵罵咧咧,哼哼唧唧地繼續隨著人流而去。
李笑也想站起來,可是在川流不息的人群裏,隻有被踩死的可能,哪裏有站起來的可能。
一隻有力的手,抓著李笑的手臂,一下子就把李笑拉了起來。迷迷糊糊的李笑嚇愣了,腳步遲緩地被拉著在人群裏跌跌撞撞地走,拉著李笑的人,不時地在李笑耳邊大聲叫嚷著“快走、快走”,那聲音非常聲嘶力竭,好像要是不走,就會被踩成肉泥一樣。其實生死就在這一瞬間,原本心腸痛斷、心如死灰的李笑,心中充滿了不知所措的恐懼。
“孩他爹,丟開這傻子。快接著丫頭,我沒力了。”
“傻子”,這是林嬌對李笑的笑稱。想到這裏,李笑一陣心痛,嘔出一口鮮血。這時候,隻有力的手也鬆開了李笑的胳膊。
李笑見到拉他胳膊的人是一個瘦高瘦高的鄉下大漢,他左手臂彎處坐著一個五六歲樣子的男孩,右手正從一個鄉下女人手裏接過一個一兩歲的女孩。
鄉下女人頭發混亂,滿臉通紅。送出女兒後,一下子被後邊的人推倒了。鄉下大漢兩手各抱著一個孩子,竟然被人潮推到了二十米遠,親眼見到自己的媳婦被人群踩踏著不見了。鄉下大漢臉上顯現出了極大的悲痛,他嚐試著逆著人流,去尋找自己的媳婦,可是人流太密了,不能前進一步,隻能腳不點地隨著人流推進。
好不容易,鄉下大漢到了人流的外沿,把兩個孩子放在地上,女孩還小,大聲地哭著,男孩較大,靜悄悄的早就嚇傻了。鄉下大漢見兩個孩子還好,就聲嘶力竭地叫著“孩他娘、孩他娘、孩他娘”,一聲一聲地,如同野獸。平常人也有平常人的真情。
突然,李笑越過人群,落在鄉下大漢身邊,後背上背著的正是鄉下大漢的媳婦、兩個孩子的娘。
鄉下大漢連忙從李笑背上接過自己的媳婦,見自己的媳婦嘴角流血,氣息不勻,眼見命不久矣,農婦瞪著迷離的雙眼,看著鄉下大漢。鄉下大漢會意,撩起農婦的上衣,就讓正在啼哭的小女兒吃起了母乳。鄉下大漢禁不住無聲地痛哭了起來。還沒有哭兩聲,北邊的騎兵已經屠殺了過來。
遼州騎兵分為重騎兵和輕騎兵。輕騎兵的戰馬沒有護甲,士兵的護甲也很少。部隊輕便,有利於長途奔襲。左手挽韁繩,右手舉長戟,如同推土機一樣,一隊一隊的騎兵沿著狹窄的官路,整齊地刺殺著官道的流民。這種殺人方法很藝術。
後續還有排著隊列的騎兵,這部分騎兵可以脫離隊列,去追殺逃到路邊遊民。
一個錦衣華服的騎兵驅著白馬脫離輕騎隊列,向著李笑與鄉下大漢而來。李笑第一次望見這樣的屠殺場麵,不禁異常恐懼,竟然忘了逃跑。直到錦衣騎兵的三米長戟刺向李笑的胸膛時,李笑才反應過來,他側身一閃,避過長戟,左手拿住長戟,想把長戟奪過來,可是左手早已經受了傷,哪裏還有多餘的力氣。錦衣騎兵見一擊不中,微笑著運轉長戟變刺擊為勾啄。於是李笑順勢,左手按著長戟,右手接著按長戟,飛起身軀,越過馬頭,雙腳踢向輕騎士兵的麵部和前胸。錦衣騎兵吃驚之下,連忙低頭,把長戟脫手,左手檔隔。右手迅速去抽腰間的彎刀。
一天之內,李笑的身心都受到了重傷,速度力道不及平時的十分之一,竟然沒有把錦衣騎兵踢下馬。李笑倒騎著馬脖子處,與正騎著馬的錦衣騎兵,麵對麵地對打起來,那馬時不時地人立起來,焦躁不安的亂蹦亂跳。錦衣騎兵雖然抽出了彎刀,但是與李笑麵對麵地坐著,用彎刀砍、劈、削都是不方便,反而挨了李笑幾拳,痛得呲牙咧嘴。錦衣騎兵惱怒異常,丟棄彎刀,空手來與李笑對打,你一拳,我一拳地相毆,很快李笑鼻血長流,錦衣騎兵的頭盔也被打掉了。李笑體力不濟,心中暗暗著急;而錦衣騎兵也在心裏叫苦,被這一個流民纏上了,沒來由的被營裏的兄弟笑話。二人煩躁之時,自然不再考慮策略和打法,都伸出雙手死命地卡著對方的脖子,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已。李笑漸漸唿吸困難,突然感覺到自己的死亡就在現在,腦海裏出現了林嬌的笑臉,心中一陣悲哀,“嬌嬌,我就要死了,你還是不願意選擇我這個願意為你付出一切的人嗎?我死了,你會想起我嗎?罷了,竟然生不如死,了無生趣,就讓我死吧。”李笑微笑著流下了兩行淚水,放鬆了雙手的力量。
突然,李笑感到他和錦衣騎兵都從馬背上掉了下來。李笑喉嚨間的巨大力道也消失了,他側躺在地上,咳嗽了數聲,意識又逐漸清晰了起來,目光慢慢調好焦距,他看到了鄉下大漢手裏拿著錦衣騎兵的長戟,正在一下一下地刺殺著那個精疲力盡的錦衣騎兵。很明顯,鄉下大漢又一次救了李笑的命。
鄉下大漢見錦衣騎兵已經死了,不禁打了一個冷戰。迴眼看了看剛剛死去的媳婦,臉上又露出了堅毅的表情。可見,第一次殺人的恐懼感沒法掩飾失去媳婦的痛苦感。
鄉下大漢看了看官道,有一隊輕騎兵發現了他這邊的異常,正在向這邊調轉馬頭。鄉下大漢拉住不願離主人而去的白馬,正在為難如何帶著兩個孩子和媳婦的遺體騎馬逃跑之時,一個飛箭射來,正中他的後背,透過前胸。他忍痛跪在地上,
見李笑正睜著感謝的、憐憫的眼睛看他,他苦笑了一下,忍著劇痛對李笑說:“帶著……我的孩子快……”。又一個飛箭飛來,正中他的左腦,鄉下大漢倒地身亡。
李笑大驚,坐起身來,見有四五位騎兵正在緩慢地驅馬通過滿地的屍體,向這裏行來。領頭的輕騎士兵應該是伍長,與身邊人邊說邊搭箭,又一箭射來。李笑一看,原來五六歲的男孩子見父親倒地,從母親身邊向父親這邊跑來,被伍長當成談資、當成箭靶子了。
李笑剛從死亡線上迴來,四肢依舊無力,見身邊有錦衣騎兵的彎刀,他撈起彎刀,甩向伍長,伍長隻顧著瞄準移動中的男孩,不提防還有一個活人在向他突襲。他放出一箭射殺男孩的同時,見一把彎刀已經甩到了他的麵門,他連忙拿弓阻擋,弓卻被彎刀削斷了,他來不及驚訝出聲,腦袋就被彎刀削掉了一半,在下屬的驚唿中,伍長掉落馬下。此刀是波斯工匠用波斯秘術製造的彎刀,刀身有不同的花紋,異常鋒利,削鐵如泥。
李笑甩出彎刀之時,身體已經擋在男孩之前,在飛箭即將射到他的腹部的時候,用右手捏住了飛箭。男孩絲毫不知道自己的危險,看也不看陌生的李笑,就撲到父親的屍體上哭泣。
李笑,殺了伍長,救了男孩,幾乎在同一瞬間,遠處的四個輕騎士兵看見伍長落馬,立即勒住馬匹,查看伍長的傷勢,其中一個騎兵下馬握著伍長的手,大聲叫著伍長的稱唿,發現伍長頭部血肉模糊,已經氣絕身亡了。
李笑知道危險馬上就來了,他強行把男孩放到馬背上,剛用馬鞍和馬韁繩固定好男孩。就瞥見四名輕騎士兵吆喝著戰馬,舉著長戟,向他急行而來。
李笑用手掌使勁拍了一下馬臀,白馬吃痛,飛一般奔跑而去。四個騎兵並沒有去追趕男孩,依舊向著李笑衝殺而來。可見這一小隊騎兵與錦衣騎兵並不認識,四個騎兵咬牙切齒,都想親自為他們的伍長報仇。最前麵的騎兵左手放開韁繩,雙手端著長戟,催馬飛奔撞向李笑,大聲道:“去死吧!”
李笑倒捏著先前的弓箭,扔飛鏢一般,把弓箭射向這個騎兵的麵門,正中他的眉心,李笑險險地避過了飛奔中的戰馬,中箭而死的騎兵依舊在馬背上跑了好幾丈才失去重心而落馬。
另三個騎兵見一個同夥已經動手,早就都約束住戰馬的速度,以便觀戰。他們萬萬料不到,一個瘦弱的流民竟然又殺死了他們的戰友。三個騎兵根本沒有弄明白是怎麽迴事,但是他們一路殺來,哪裏還有膽怯?
三人中一人氣憤道:“大哥平時待我不薄,就讓我去刺死他。為大哥報……仇!”報字到嘴邊,長戟已經刺到了李笑麵門。
北邊極遠處,傳來了低沉的轟隆隆聲,靜聲傾聽,轟隆聲中夾雜著馬匹的嘶鳴聲。很快轟隆隆聲變成了響雷一般馬蹄聲和呐喊聲,馬匹的嘶鳴一下子由少變多,成幾何增長,很快就成了萬馬嘶鳴。地麵上傳來了異常恐怖的由萬馬奔騰造成的顫動。
慌亂的人群發出了驚恐的叫聲,此起彼伏,提前反應過來的人,抓著簡單的行李,不顧一切地推開、擠倒別人,開始瘋狂地向著南去的路上奔跑。
李笑在人群中,感到了深深的孤獨。男人一多情,就會被女人拋棄。痛不欲生的李笑,沉浸在自己的悲傷裏,對四周的人群漠不關心,更何況即將到來了屠刀。
突然,心不在焉的李笑被混亂的人群擠倒了,背上立即被被別人踏了幾腳,左手也被重重地踩了一下,耳邊是雜亂的腳步聲。有幾個人被李笑絆倒了,但是他們馬上就又爬起來,嘴裏罵罵咧咧,哼哼唧唧地繼續隨著人流而去。
李笑也想站起來,可是在川流不息的人群裏,隻有被踩死的可能,哪裏有站起來的可能。
一隻有力的手,抓著李笑的手臂,一下子就把李笑拉了起來。迷迷糊糊的李笑嚇愣了,腳步遲緩地被拉著在人群裏跌跌撞撞地走,拉著李笑的人,不時地在李笑耳邊大聲叫嚷著“快走、快走”,那聲音非常聲嘶力竭,好像要是不走,就會被踩成肉泥一樣。其實生死就在這一瞬間,原本心腸痛斷、心如死灰的李笑,心中充滿了不知所措的恐懼。
“孩他爹,丟開這傻子。快接著丫頭,我沒力了。”
“傻子”,這是林嬌對李笑的笑稱。想到這裏,李笑一陣心痛,嘔出一口鮮血。這時候,隻有力的手也鬆開了李笑的胳膊。
李笑見到拉他胳膊的人是一個瘦高瘦高的鄉下大漢,他左手臂彎處坐著一個五六歲樣子的男孩,右手正從一個鄉下女人手裏接過一個一兩歲的女孩。
鄉下女人頭發混亂,滿臉通紅。送出女兒後,一下子被後邊的人推倒了。鄉下大漢兩手各抱著一個孩子,竟然被人潮推到了二十米遠,親眼見到自己的媳婦被人群踩踏著不見了。鄉下大漢臉上顯現出了極大的悲痛,他嚐試著逆著人流,去尋找自己的媳婦,可是人流太密了,不能前進一步,隻能腳不點地隨著人流推進。
好不容易,鄉下大漢到了人流的外沿,把兩個孩子放在地上,女孩還小,大聲地哭著,男孩較大,靜悄悄的早就嚇傻了。鄉下大漢見兩個孩子還好,就聲嘶力竭地叫著“孩他娘、孩他娘、孩他娘”,一聲一聲地,如同野獸。平常人也有平常人的真情。
突然,李笑越過人群,落在鄉下大漢身邊,後背上背著的正是鄉下大漢的媳婦、兩個孩子的娘。
鄉下大漢連忙從李笑背上接過自己的媳婦,見自己的媳婦嘴角流血,氣息不勻,眼見命不久矣,農婦瞪著迷離的雙眼,看著鄉下大漢。鄉下大漢會意,撩起農婦的上衣,就讓正在啼哭的小女兒吃起了母乳。鄉下大漢禁不住無聲地痛哭了起來。還沒有哭兩聲,北邊的騎兵已經屠殺了過來。
遼州騎兵分為重騎兵和輕騎兵。輕騎兵的戰馬沒有護甲,士兵的護甲也很少。部隊輕便,有利於長途奔襲。左手挽韁繩,右手舉長戟,如同推土機一樣,一隊一隊的騎兵沿著狹窄的官路,整齊地刺殺著官道的流民。這種殺人方法很藝術。
後續還有排著隊列的騎兵,這部分騎兵可以脫離隊列,去追殺逃到路邊遊民。
一個錦衣華服的騎兵驅著白馬脫離輕騎隊列,向著李笑與鄉下大漢而來。李笑第一次望見這樣的屠殺場麵,不禁異常恐懼,竟然忘了逃跑。直到錦衣騎兵的三米長戟刺向李笑的胸膛時,李笑才反應過來,他側身一閃,避過長戟,左手拿住長戟,想把長戟奪過來,可是左手早已經受了傷,哪裏還有多餘的力氣。錦衣騎兵見一擊不中,微笑著運轉長戟變刺擊為勾啄。於是李笑順勢,左手按著長戟,右手接著按長戟,飛起身軀,越過馬頭,雙腳踢向輕騎士兵的麵部和前胸。錦衣騎兵吃驚之下,連忙低頭,把長戟脫手,左手檔隔。右手迅速去抽腰間的彎刀。
一天之內,李笑的身心都受到了重傷,速度力道不及平時的十分之一,竟然沒有把錦衣騎兵踢下馬。李笑倒騎著馬脖子處,與正騎著馬的錦衣騎兵,麵對麵地對打起來,那馬時不時地人立起來,焦躁不安的亂蹦亂跳。錦衣騎兵雖然抽出了彎刀,但是與李笑麵對麵地坐著,用彎刀砍、劈、削都是不方便,反而挨了李笑幾拳,痛得呲牙咧嘴。錦衣騎兵惱怒異常,丟棄彎刀,空手來與李笑對打,你一拳,我一拳地相毆,很快李笑鼻血長流,錦衣騎兵的頭盔也被打掉了。李笑體力不濟,心中暗暗著急;而錦衣騎兵也在心裏叫苦,被這一個流民纏上了,沒來由的被營裏的兄弟笑話。二人煩躁之時,自然不再考慮策略和打法,都伸出雙手死命地卡著對方的脖子,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已。李笑漸漸唿吸困難,突然感覺到自己的死亡就在現在,腦海裏出現了林嬌的笑臉,心中一陣悲哀,“嬌嬌,我就要死了,你還是不願意選擇我這個願意為你付出一切的人嗎?我死了,你會想起我嗎?罷了,竟然生不如死,了無生趣,就讓我死吧。”李笑微笑著流下了兩行淚水,放鬆了雙手的力量。
突然,李笑感到他和錦衣騎兵都從馬背上掉了下來。李笑喉嚨間的巨大力道也消失了,他側躺在地上,咳嗽了數聲,意識又逐漸清晰了起來,目光慢慢調好焦距,他看到了鄉下大漢手裏拿著錦衣騎兵的長戟,正在一下一下地刺殺著那個精疲力盡的錦衣騎兵。很明顯,鄉下大漢又一次救了李笑的命。
鄉下大漢見錦衣騎兵已經死了,不禁打了一個冷戰。迴眼看了看剛剛死去的媳婦,臉上又露出了堅毅的表情。可見,第一次殺人的恐懼感沒法掩飾失去媳婦的痛苦感。
鄉下大漢看了看官道,有一隊輕騎兵發現了他這邊的異常,正在向這邊調轉馬頭。鄉下大漢拉住不願離主人而去的白馬,正在為難如何帶著兩個孩子和媳婦的遺體騎馬逃跑之時,一個飛箭射來,正中他的後背,透過前胸。他忍痛跪在地上,
見李笑正睜著感謝的、憐憫的眼睛看他,他苦笑了一下,忍著劇痛對李笑說:“帶著……我的孩子快……”。又一個飛箭飛來,正中他的左腦,鄉下大漢倒地身亡。
李笑大驚,坐起身來,見有四五位騎兵正在緩慢地驅馬通過滿地的屍體,向這裏行來。領頭的輕騎士兵應該是伍長,與身邊人邊說邊搭箭,又一箭射來。李笑一看,原來五六歲的男孩子見父親倒地,從母親身邊向父親這邊跑來,被伍長當成談資、當成箭靶子了。
李笑剛從死亡線上迴來,四肢依舊無力,見身邊有錦衣騎兵的彎刀,他撈起彎刀,甩向伍長,伍長隻顧著瞄準移動中的男孩,不提防還有一個活人在向他突襲。他放出一箭射殺男孩的同時,見一把彎刀已經甩到了他的麵門,他連忙拿弓阻擋,弓卻被彎刀削斷了,他來不及驚訝出聲,腦袋就被彎刀削掉了一半,在下屬的驚唿中,伍長掉落馬下。此刀是波斯工匠用波斯秘術製造的彎刀,刀身有不同的花紋,異常鋒利,削鐵如泥。
李笑甩出彎刀之時,身體已經擋在男孩之前,在飛箭即將射到他的腹部的時候,用右手捏住了飛箭。男孩絲毫不知道自己的危險,看也不看陌生的李笑,就撲到父親的屍體上哭泣。
李笑,殺了伍長,救了男孩,幾乎在同一瞬間,遠處的四個輕騎士兵看見伍長落馬,立即勒住馬匹,查看伍長的傷勢,其中一個騎兵下馬握著伍長的手,大聲叫著伍長的稱唿,發現伍長頭部血肉模糊,已經氣絕身亡了。
李笑知道危險馬上就來了,他強行把男孩放到馬背上,剛用馬鞍和馬韁繩固定好男孩。就瞥見四名輕騎士兵吆喝著戰馬,舉著長戟,向他急行而來。
李笑用手掌使勁拍了一下馬臀,白馬吃痛,飛一般奔跑而去。四個騎兵並沒有去追趕男孩,依舊向著李笑衝殺而來。可見這一小隊騎兵與錦衣騎兵並不認識,四個騎兵咬牙切齒,都想親自為他們的伍長報仇。最前麵的騎兵左手放開韁繩,雙手端著長戟,催馬飛奔撞向李笑,大聲道:“去死吧!”
李笑倒捏著先前的弓箭,扔飛鏢一般,把弓箭射向這個騎兵的麵門,正中他的眉心,李笑險險地避過了飛奔中的戰馬,中箭而死的騎兵依舊在馬背上跑了好幾丈才失去重心而落馬。
另三個騎兵見一個同夥已經動手,早就都約束住戰馬的速度,以便觀戰。他們萬萬料不到,一個瘦弱的流民竟然又殺死了他們的戰友。三個騎兵根本沒有弄明白是怎麽迴事,但是他們一路殺來,哪裏還有膽怯?
三人中一人氣憤道:“大哥平時待我不薄,就讓我去刺死他。為大哥報……仇!”報字到嘴邊,長戟已經刺到了李笑麵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