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奭果然不同凡響,即位不過兩年,就幹了件蠢事,把自己的師傅兼輔政大臣給逼死了,也不知道宣帝在天之靈會作何感想?


    蕭望之的死就像一把利刃在劉奭紮了一個窟窿。


    劉奭知道蕭望之是冤死的,但他告慰自己師傅的方式不是將陷害他的人繩之於法,而隻是以國禮葬之,年年祭祀而已。


    蕭望之雖然死了,但是石顯和


    弘恭卻沒有收手的意思。


    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周勘和劉更生。


    周勘的水平不如蕭望之,但卻也不是省油的燈,劉更生則更讓他們頭疼了,此人的筆不亞於一把刀,要不是石弘二人腦瓜子好使,恐怕早就死在了劉更生的一枝筆下了。


    正當兩人籌劃著怎麽幹掉周勘和劉更生時,弘恭突然病了,而且這一病就再也沒爬起來。


    初元二年年末,弘恭一死,中書令由石顯接任。


    弘恭在的時候,石顯還得看著這老哥的眼色,有什麽事還得向弘恭打個招唿,現在可不一樣,中書機構成了石顯一個人的天下。


    石顯派人盯了周勘和劉更生一段時間,沒想到這哥倆從蕭望之死後,一直是中規中矩,讓人拿不著把柄。


    石顯十分懊惱,他們要不犯錯,自己就是老鼠拉龜,無處下手啊。


    石顯不是莽夫,他在中書機構混了十幾年,精通律法而且深知官場險惡,因此幹壞事也要按套路出牌,否則今天幹了壞事明天就被別人抓住了尾巴。


    周勘之和劉更生目前他是沒辦法了,他就隻能從別的方麵著手。


    石顯知道外麵風言風語,很多人都把蕭望之的死都算在了他的頭上,當然事實也的確如此,可是表麵上看來,蕭望之的事情他基本上都是按劉奭的旨意辦事,還真找不著他的毛病。


    為了堵住悠悠之口,石顯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法子。


    既然蕭望之是士林人的榜樣,蕭望之一死,士林中最為憤慨。如今的朝廷,一眼望去,大半是儒家子弟,甚至連皇上劉奭都是其中一分子,所以形勢逼人強啊,石顯不得不考慮跟儒生們搞好關係。


    石顯瞄來瞄去瞄住了一個經術先生。


    這位先生叫貢禹,已年近八十,在士林中威望較高,而且是劉奭特地征辟來朝廷的,雖說隻是個長信少府,在中央排不上號,卻深受朝廷上下的敬重。


    同是士林中德高望重之人,貢禹與蕭望之不同,蕭望之性格剛烈,喜歡不喜歡全寫在臉上,而貢禹則有讓人摸不透的感覺,他心中討厭石顯,卻不願意得罪他。


    所以,石顯費盡心思來巴結他的時候,他都是跟石顯打起了太極拳。


    石顯也不急,因為他有了更好的主意。


    初元五年(前44年),以拍馬屁著稱的禦史大夫陳萬年病逝,禦史大夫職位空缺,一時之間,各路人馬摩拳擦掌,都想據為己有。


    事實上,許,史子弟們希望家族中能有人出任,這畢竟是監察係統的老大,此職位在手,以後就不用愁政績考核的事情了。丞相於定國,以及蕭周二人的門生故舊自然希望周勘能接任。


    不過,他們都知道,劉奭沒表態,一切都是白搭。


    可劉奭深居簡出,他的意思真沒幾個人能摸得透,當然,除了石公公石大人外。


    因此,石顯的態度極為關鍵。


    大司馬史高的人能向石顯吹吹風,支持周勘等人則隻能幹瞪著眼。


    石顯卻有著自己的考慮。


    他找到劉奭,推薦了老儒生貢禹。


    這一出連劉奭都驚呆了,他不明白這老小子在蕭老師活著時,整天儒生們長儒生們短的沒完沒了,沒想到蕭老師一死,這家夥轉性了。


    劉奭自然是想不明白,但是他認為這是好事。


    自己最為依賴的近臣和朝中儒臣搞好關係,以後相安無事,那他也樂得輕鬆。省的像前些年一般,鬥得他頭都大了。


    劉奭很高興地采納了石顯得意見。


    八十歲的貢禹成了禦史大夫。


    貢禹得知是石顯推薦了自己,自然得有所迴報,對待石公公的態度有了極大的轉變,他以後的奏章中絕口不提宦官外戚之事。


    他的態度自然而然影響了不少儒生。


    當然貢禹也沒做幾個月就死在了任上,但是石顯的目的達到了,他在士林中的形象迅速得到提升。


    永光元年(前43年)九月,劉奭又幹了一件石顯不能幹的事。


    當時因為霜降田畝絕收,此事導致大司馬史高,丞相於定國,任職不過一年的禦史大夫薛廣徳集體請辭,而令人意外的是劉奭竟然同意了。


    如此一來,朝廷權力格局重新洗牌,石顯又有了安插親信的機會,即便無法安插親信,新履職的三公重臣,比起他石顯來,也是嫩了點。


    在一番激烈的爭奪下,丞相最終由為人謙遜的太子太傅韋玄成接任,禦史大夫由右扶風鄭弘接人。這兩人可是出了名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之人,對於石顯可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石顯誌得意滿,除了弄權外,他還有另外一個愛好,斂財。


    石顯斂財的水平也極其高超,因為他的家財累積上億,卻始終沒人能發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舊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如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如楓並收藏漢朝舊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