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第188節:司馬遷的選擇
------------
命運就是如此,你永遠無法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麽,更無法知道會發生的是好事或壞事。無法預知不算可怕,可怕的是明明已經發生了,你卻不知道為什麽會發生。
司馬遷前腳還在富麗堂皇的大殿,後腳就已經到了昏暗陰冷的牢室。
與很多都曾光顧過這裏,也死在了這裏,但司馬遷卻顯得那麽地不同,他這一輩子安分守己,別的大臣動嘴皮子時,而他動的是筆杆子,毫不誇張的說,他寫下的字甚至比他在朝堂上說的話都多。
在他為數不多的話裏,偏偏有句話不合時宜的從他嘴裏說了出來,看似合情合理,卻足以致命。
在話出口前,司馬遷是有自信的,他看的出來,劉徹深為了解李陵的處境,也讚賞李陵的表現,不是如此劉徹不會憂懼如焚,坐臥不安,甚至召開了廷議。
廷議廷議,沒有不同的聲音怎能叫議?
司馬遷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敢給李陵出頭。
然而,司馬遷卻錯了,大錯特錯。司馬遷不是劉徹,司馬遷也不了解劉徹,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了解劉徹,甚至連劉徹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更何況司馬遷!
有的時候,劉徹是為氣而氣,當眾口一詞時,你卻偏偏特立獨言。就像一隻心情煩亂的老虎,它需要的是順從,絕對的順從。
未來無法斷定,卻有一件事幾乎可以斷定,司馬遷一腳已踏入了地獄。
地獄頭頭名叫杜周,了解此人的人都得打個寒顫,司馬遷不會不知道,眼前的廷尉,有多‘酷’。
每一個酷吏的成長史,都是一個殺人史。他們手上沾的鮮血,不會比他們喝的水少。
司馬遷的悲哀便是他太了解酷吏的手段了,杜周先生,南陽人,早年被同為酷吏義縱用為爪牙,後來義縱推薦其為廷尉史,累遷至廷尉。
在司馬遷所知的酷吏中,杜周先生,是最為突出的一個,否則司馬遷不會稱他“深次(至)骨”,光這三個字,仔細迴味,就能讓人連打寒顫。能得到太史公司馬遷如此的評價,可知司馬遷對他的畏懼。
司馬遷所料不差,杜周給他準備的刑罰五花八門。
“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於圜牆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搶地,視徒隸則心惕息”。--《報任安書》
杜周的狠手,並未讓司馬遷屈服,他拒不認罪。
他堅持認為自己隻是據實而言,沒有誣枉他人,更沒有為李陵開脫,功就是功,罪就是罪,拳頭和刑罰改變不了事實,縱使他死在牢裏,事實還是事實。
麵對這樣的人,杜周也沒有辦法。
他知道皇上的話隻是氣話,皇上年紀大了,頭腦發昏的時候多著呢,也□□天他就後悔今天的氣話,而且司馬遷這個太史令,雖說位高,卻不實用,所以杜周的對策是司馬遷可以不認罪,但得留獄觀察,以觀後效。
當所有人都慢慢接受了李陵投降的事實,且劉徹也開始後悔沒有發兵去救李陵的時候,一則消息又惹惱了劉徹。
那消息稱李陵帶著匈奴兵攻打邊關。
劉徹對李陵的希望變成了徹底的失望,他怒吼,族誅,殺,給我殺。
李氏一族被清理的幹幹淨淨。
這次殺戮也徹底斷絕了李陵的歸路,盡管後來證明領兵攻打漢境的是另外一位降將李緒所為,但李陵聽說族人被殺,隻能死心塌地接受匈奴單於的封賞,並在匈奴娶妻生子,李陵與衛律,一內一外,輔佐匈奴單於。
司馬遷倒黴透頂了,他受到了牽連,死罪用不著杜周判決了,因為劉徹已經開了口。
死罪雖說鐵板釘釘,不過,司馬遷要想活著,仍然有選擇。
他因言獲罪,非十惡不赦,而且有著士大夫的身份,所以他仍然麵臨著兩條路可走。
一是以錢換命,以大量的錢換一條命。
這條路看似是最好的一條路,有很多有錢的大人都這麽走過,最後都像爺一樣地走出了詔獄。司馬遷也想走這條路,可他走不了,因為他沒有足夠的錢,更沒有可以出的起這價碼的朋友。走這條路的折磨,對他來說,還不如給他一刀來得痛快。
那麽隻能選第二條路,腐刑(割鼻或宮刑)。這條路也是一刀,隻不過與脖子上的一刀,它們位置不同,受了這一刀,就得帶著屈辱苟活餘生。但是,司馬遷又非受這一刀不可,因為他,還有他的使命。
司馬遷十歲苦讀,二十歲遊曆天下,遍訪先人事跡。他的父親,前任太史公司馬談在臨終前給他留下遺命,要他續寫春秋。
司馬家族自周朝開始就為史官,傳至司馬談,他早有要為司馬家為後人留下一部彪炳千秋的史冊,為此,他已經收集了幾十年的資料。
司馬談死後三年,司馬遷繼任太史令,當一切準備就緒時,於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動手編撰巨著《史記》。
時過五年,他卻身陷囹圄。
家族的遺命?腐刑?
孰輕孰重?
司馬遷想了很多,有時連吃飯睡覺都忘記了,家族的遺命無疑是最重要的,可要讓他以一個閹人之身活著,如此辱沒祖宗的屈辱,他的餘生是否能承受。
或許我可以選擇一刀死在這裏,讓自己的兒子繼續著自己的遺誌。可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難道我要像鴻毛一樣地死去的?不行。我司馬遷,定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輾轉反側地思考和抉擇。
終於,他站了起來,叫來獄吏,堅定地走到他的跟前。
當他說出他的決定,獄吏們都笑了,笑聲中充滿了嘲諷。你的骨頭雖然硬,但你始終是個怕死鬼。
司馬遷他曆此一劫,卻更明白了自己人生的價值所在。
司馬遷已經不是個完整的男人,但他卻在牢裏完成了人生的蛻變,從他接受宮刑的那一刻起,他已經是個完整的思想家,曆史家。
他看清了劉徹的麵目,看到了帝王的心,看到了殘酷,看到了陰暗,看到了弊端。
這已足夠。
不虛美,不隱惡成就了《史記》的輝煌。
三年後,太始元年(前96年),太史公逢大赦出獄。
征和元年(前91),太史公任中書令。
征和二年(前90),太史公55歲,史記完成。
征和三年(前90年),太史公長眠老家夏陽。
史記留傳至今,我想,他不僅僅留下了三千年的曆史,更留下了一種寶貴的精神。
------------
命運就是如此,你永遠無法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麽,更無法知道會發生的是好事或壞事。無法預知不算可怕,可怕的是明明已經發生了,你卻不知道為什麽會發生。
司馬遷前腳還在富麗堂皇的大殿,後腳就已經到了昏暗陰冷的牢室。
與很多都曾光顧過這裏,也死在了這裏,但司馬遷卻顯得那麽地不同,他這一輩子安分守己,別的大臣動嘴皮子時,而他動的是筆杆子,毫不誇張的說,他寫下的字甚至比他在朝堂上說的話都多。
在他為數不多的話裏,偏偏有句話不合時宜的從他嘴裏說了出來,看似合情合理,卻足以致命。
在話出口前,司馬遷是有自信的,他看的出來,劉徹深為了解李陵的處境,也讚賞李陵的表現,不是如此劉徹不會憂懼如焚,坐臥不安,甚至召開了廷議。
廷議廷議,沒有不同的聲音怎能叫議?
司馬遷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敢給李陵出頭。
然而,司馬遷卻錯了,大錯特錯。司馬遷不是劉徹,司馬遷也不了解劉徹,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了解劉徹,甚至連劉徹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更何況司馬遷!
有的時候,劉徹是為氣而氣,當眾口一詞時,你卻偏偏特立獨言。就像一隻心情煩亂的老虎,它需要的是順從,絕對的順從。
未來無法斷定,卻有一件事幾乎可以斷定,司馬遷一腳已踏入了地獄。
地獄頭頭名叫杜周,了解此人的人都得打個寒顫,司馬遷不會不知道,眼前的廷尉,有多‘酷’。
每一個酷吏的成長史,都是一個殺人史。他們手上沾的鮮血,不會比他們喝的水少。
司馬遷的悲哀便是他太了解酷吏的手段了,杜周先生,南陽人,早年被同為酷吏義縱用為爪牙,後來義縱推薦其為廷尉史,累遷至廷尉。
在司馬遷所知的酷吏中,杜周先生,是最為突出的一個,否則司馬遷不會稱他“深次(至)骨”,光這三個字,仔細迴味,就能讓人連打寒顫。能得到太史公司馬遷如此的評價,可知司馬遷對他的畏懼。
司馬遷所料不差,杜周給他準備的刑罰五花八門。
“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於圜牆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搶地,視徒隸則心惕息”。--《報任安書》
杜周的狠手,並未讓司馬遷屈服,他拒不認罪。
他堅持認為自己隻是據實而言,沒有誣枉他人,更沒有為李陵開脫,功就是功,罪就是罪,拳頭和刑罰改變不了事實,縱使他死在牢裏,事實還是事實。
麵對這樣的人,杜周也沒有辦法。
他知道皇上的話隻是氣話,皇上年紀大了,頭腦發昏的時候多著呢,也□□天他就後悔今天的氣話,而且司馬遷這個太史令,雖說位高,卻不實用,所以杜周的對策是司馬遷可以不認罪,但得留獄觀察,以觀後效。
當所有人都慢慢接受了李陵投降的事實,且劉徹也開始後悔沒有發兵去救李陵的時候,一則消息又惹惱了劉徹。
那消息稱李陵帶著匈奴兵攻打邊關。
劉徹對李陵的希望變成了徹底的失望,他怒吼,族誅,殺,給我殺。
李氏一族被清理的幹幹淨淨。
這次殺戮也徹底斷絕了李陵的歸路,盡管後來證明領兵攻打漢境的是另外一位降將李緒所為,但李陵聽說族人被殺,隻能死心塌地接受匈奴單於的封賞,並在匈奴娶妻生子,李陵與衛律,一內一外,輔佐匈奴單於。
司馬遷倒黴透頂了,他受到了牽連,死罪用不著杜周判決了,因為劉徹已經開了口。
死罪雖說鐵板釘釘,不過,司馬遷要想活著,仍然有選擇。
他因言獲罪,非十惡不赦,而且有著士大夫的身份,所以他仍然麵臨著兩條路可走。
一是以錢換命,以大量的錢換一條命。
這條路看似是最好的一條路,有很多有錢的大人都這麽走過,最後都像爺一樣地走出了詔獄。司馬遷也想走這條路,可他走不了,因為他沒有足夠的錢,更沒有可以出的起這價碼的朋友。走這條路的折磨,對他來說,還不如給他一刀來得痛快。
那麽隻能選第二條路,腐刑(割鼻或宮刑)。這條路也是一刀,隻不過與脖子上的一刀,它們位置不同,受了這一刀,就得帶著屈辱苟活餘生。但是,司馬遷又非受這一刀不可,因為他,還有他的使命。
司馬遷十歲苦讀,二十歲遊曆天下,遍訪先人事跡。他的父親,前任太史公司馬談在臨終前給他留下遺命,要他續寫春秋。
司馬家族自周朝開始就為史官,傳至司馬談,他早有要為司馬家為後人留下一部彪炳千秋的史冊,為此,他已經收集了幾十年的資料。
司馬談死後三年,司馬遷繼任太史令,當一切準備就緒時,於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動手編撰巨著《史記》。
時過五年,他卻身陷囹圄。
家族的遺命?腐刑?
孰輕孰重?
司馬遷想了很多,有時連吃飯睡覺都忘記了,家族的遺命無疑是最重要的,可要讓他以一個閹人之身活著,如此辱沒祖宗的屈辱,他的餘生是否能承受。
或許我可以選擇一刀死在這裏,讓自己的兒子繼續著自己的遺誌。可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難道我要像鴻毛一樣地死去的?不行。我司馬遷,定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輾轉反側地思考和抉擇。
終於,他站了起來,叫來獄吏,堅定地走到他的跟前。
當他說出他的決定,獄吏們都笑了,笑聲中充滿了嘲諷。你的骨頭雖然硬,但你始終是個怕死鬼。
司馬遷他曆此一劫,卻更明白了自己人生的價值所在。
司馬遷已經不是個完整的男人,但他卻在牢裏完成了人生的蛻變,從他接受宮刑的那一刻起,他已經是個完整的思想家,曆史家。
他看清了劉徹的麵目,看到了帝王的心,看到了殘酷,看到了陰暗,看到了弊端。
這已足夠。
不虛美,不隱惡成就了《史記》的輝煌。
三年後,太始元年(前96年),太史公逢大赦出獄。
征和元年(前91),太史公任中書令。
征和二年(前90),太史公55歲,史記完成。
征和三年(前90年),太史公長眠老家夏陽。
史記留傳至今,我想,他不僅僅留下了三千年的曆史,更留下了一種寶貴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