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第186節:李陵事件1
------------
“蘇武他們還沒有消息嗎?”
天漢二年(前99年),劉徹在大殿上又問起了這個問題,但是大臣們都搖著頭。~~
這個結果,劉徹已經猜得**不離十了,匈奴且鞮侯用的是緩兵之計,蘇武等人應該是被他給扣下了。
“李廣利可在?”
“臣在。”
“命你領兵三萬騎兵,出酒泉。”
“遵旨。”
李廣利自破宛後,自信心提高了不少,迴答的堅決有力。劉徹滿意地點了點頭,霍去病,衛青離世後,李廣利成了他有一個倚重的國戚,他希望李廣利能重建衛霍當年的光榮。他繼續說道:“記住,狠狠地打,讓他們長點記性。”
“臣明白。”
五月,酒泉之外。
貳師將軍的三萬鐵騎已到達多日,據哨騎來報,前麵天山有匈奴右賢王的數萬兵馬。而他們對漢軍即將發起的襲擊一無所知。
李廣利果斷的命令快速發起攻擊,打了個右賢王措手不及。
匈奴人之所以會措手不及,也不是毫無由頭,自從單於遠度漠北以來,漢匈間幾乎沒有什麽大戰,如今,漢軍突然來襲,他們一下子迴不過神來。
李廣利的戰果不俗,陣斬一萬匈奴士卒。
這麽好的戰績,足以讓李廣利由千戶侯變成萬戶侯。
可是李廣利忘了,此次出擊能取勝,是因為對手沒有想到的突然襲擊。但李廣利不管這些,他隻知道,自己又一次立了大功。
李廣利畢竟不是衛青,他得意忘形了。
匈奴人緩過神來,開始了強大的報複。他們召集部眾,迅速追擊截住漢軍的歸路。在距邊境上百裏的地方,匈奴人完成了對李廣利部隊的合圍。
匈奴領銜的指揮官依然是右賢王。
仇恨的怒火讓右賢王殺紅了眼,他命令部下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攻擊。在強大的攻勢麵前,任憑漢軍的飛騎有多快,也插翅難飛。
隨著時間的流逝,漢軍糧草難以為繼,有的甚至殺馬為食。騎兵部隊以馬為食,隻有一種可能,他們真的陷入了絕境。
李廣利嚐到了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滋味。
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之際,代司馬趙充國站了出來。
他的意思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等死,倒不如讓我率領百名死士殺出一條血路,爾後將軍可領軍隨後掩殺,趁亂逃出,待將軍突圍時,我等拖住追兵。
麵對如此視死如歸的將領,李廣利還能說什麽呢?他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趙充國是隴西人,此前在軍中無甚名氣,但李廣利卻了解趙充國,這位將領自幼騎射皆通,沉穩勇略,他說出來的話,應該不是大話。
將軍都是用血拚出來的,這句話不錯,因為從此刻開始,又一位將領走向了名將之列,隻不過趙充國的名將之路,顯得慘烈得多。
他願以命相搏,換取將士們的歸路。
說一不二,趙充國點齊了上百軍中的驍勇善戰之士,待匈奴圍兵進入休整時,率先向前攻擊。而貳師將軍亦步亦趨,率領殘部以一定距離跟隨在趙充國等人後麵。
死士們果然驍勇,阻擋他們突圍的匈奴士兵已經人仰馬翻。
而右賢王得知漢軍突然加緊突圍,一時也摸不著頭腦。這一日他的攻擊稍微減緩,就是想困死他們,餓死他們。
現在漢軍強勢突圍,倒出乎他的意料。他開始向漢軍突圍方向增兵。
但是因為過於相信自己的實力,匈奴增兵稍顯慢了一步,而漢軍精銳中的精銳很快咬開了一道口子,正是這道口子,讓李廣利率著部隊突圍而去。
此戰,李廣利三萬騎兵,隻剩萬人。而趙充國,成了全軍獲救的功臣。
李廣利把真實的戰況上奏給了劉徹。
劉徹下詔要親眼見見趙充國,等趙充國快馬加鞭趕到都城,跪在劉徹的眼前時,劉徹親自扶他起來,查看他身上二十幾處傷勢,劉徹唏噓不已。
但他的心中也是非常高興的,因為他明白,此人未來定是國家的柱國大將。即便自己用不到他,將來兒子也可以用他。
趙充國官拜中郎,職任車騎將軍長史。
過了不久,劉徹再次下令因杅將軍公孫敖,以及名將路博德,會於涿邪山,出擊匈奴。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想撈點功勞的公孫敖,因為沒碰著匈奴人,還是無功而返。
另一位將軍路博德雖然沮喪,但還不至於像公孫敖一般懊惱,他早年跟隨霍去病已是戰功赫赫,後來以伏波將軍參與平定南越,打下海南島,官拜邳離侯。
最為慘淡的是另一個人,李陵。
李陵乃飛將軍李廣的孫子,他孔武有力,劉徹見到他時,曾誇他有乃祖遺風。
李氏一門,從李敢身亡後,便一落千丈。可以說,將門複興的重任當仁不讓地落在了李陵身上。
所以,李陵雖為侍中,卻一直渴望能上戰場殺敵立功。
李廣利出酒泉時,劉徹授他騎都尉,令他率兵五千,去酒泉協助李廣利。不過,李廣利前腳一走,劉徹就下詔李陵,要他監督輜重,隨後北進。
這可不是李陵想要的,他要的是沙場建功,不是做過軍需官。
他找了個機會麵見劉徹,表示自己的部下剽悍,可以獨當一麵。
劉徹卻說道,“你不想跟著貳師將軍?可是,朕已經無兵可派了。”言下之意是要李陵腳踏實地一些。
可是李陵並不理解,他說道,“陛下,臣可以以少擊多。無需騎兵,隻要五千步卒,即可直搗虜廷。”
“哦?”這話讓劉徹聽起來有些熟悉,他想起來,二十多年前,一個叫霍去病的年輕人跟他說過同樣的話。
劉徹後來真的把霍去病派上了戰場,再後來霍去病真的成了曠古絕今的名將。
眼前的這個後生會不會也是這樣的天才呢?劉徹帶著微微的期許細細地打量著李陵。
高大,魁梧,壯實,這些都像,都像,何不讓年輕人出去搏一搏呢?或許他真的能成為又一個霍去病。
“好吧,你的報國之心,朕實感欣慰,朕可讓你自募勇士,出擊匈奴。朕也會令路博德將軍半道上接應你,記住,別太傲,多向那些老將軍們請教。否則,要吃苦頭的。”
李陵大喜,差點連謝恩都忘了,便跑出了殿門。
劉徹忘著李陵的背影,又讓他想起了故去多年的霍去病,眼裏突然閃著淚花,心想那娃要活著,胡子都應該比他還長了吧。
路博德接到劉徹接應李陵的詔令,心中有些不恥,皇上不會是老糊塗了,讓我為一個娃娃殿後。
從來隻有別人接應他,那有他接應別人的。這工作做得好,他沒功勞,做得不好,他這老臉還掛不住。
所以他決定緩一緩李陵的行程,幸許這些個公子哥一時興起,等明年過了興頭,就不會想著上戰場了。
他上奏說冬天不宜進軍,建議明年開春再打。
劉徹接到這份奏折的第一感覺是莫非李陵膽怯了,所以借路博德之口拖延,因為他了解路博德,這個人打仗從來不會考慮是冬天還是春天的。
恰在此時,浞野侯趙破奴逃了迴來,帶來了匈奴部隊第一手的情報。
浞野侯趙破奴稱匈奴人正打算入侵西河。劉徹認為事關重大,於是下令路博德守西河要道,而李陵則於東浚稽山監視敵人。
李陵很興奮,出關也好些日子,總算能有象樣的事做了。
他馬上領軍前往東浚稽山,並駐紮了下來,可他或許不知,一場巨大的危險正撲麵而來。
劉徹從李陵派來長安傳信的騎士陳步兵獲得了李陵繪製的東浚稽山地圖,滿心歡喜,因為他發現,這孩子,做事很用心。
現在,劉徹就等著他的勝利消息了。
------------
“蘇武他們還沒有消息嗎?”
天漢二年(前99年),劉徹在大殿上又問起了這個問題,但是大臣們都搖著頭。~~
這個結果,劉徹已經猜得**不離十了,匈奴且鞮侯用的是緩兵之計,蘇武等人應該是被他給扣下了。
“李廣利可在?”
“臣在。”
“命你領兵三萬騎兵,出酒泉。”
“遵旨。”
李廣利自破宛後,自信心提高了不少,迴答的堅決有力。劉徹滿意地點了點頭,霍去病,衛青離世後,李廣利成了他有一個倚重的國戚,他希望李廣利能重建衛霍當年的光榮。他繼續說道:“記住,狠狠地打,讓他們長點記性。”
“臣明白。”
五月,酒泉之外。
貳師將軍的三萬鐵騎已到達多日,據哨騎來報,前麵天山有匈奴右賢王的數萬兵馬。而他們對漢軍即將發起的襲擊一無所知。
李廣利果斷的命令快速發起攻擊,打了個右賢王措手不及。
匈奴人之所以會措手不及,也不是毫無由頭,自從單於遠度漠北以來,漢匈間幾乎沒有什麽大戰,如今,漢軍突然來襲,他們一下子迴不過神來。
李廣利的戰果不俗,陣斬一萬匈奴士卒。
這麽好的戰績,足以讓李廣利由千戶侯變成萬戶侯。
可是李廣利忘了,此次出擊能取勝,是因為對手沒有想到的突然襲擊。但李廣利不管這些,他隻知道,自己又一次立了大功。
李廣利畢竟不是衛青,他得意忘形了。
匈奴人緩過神來,開始了強大的報複。他們召集部眾,迅速追擊截住漢軍的歸路。在距邊境上百裏的地方,匈奴人完成了對李廣利部隊的合圍。
匈奴領銜的指揮官依然是右賢王。
仇恨的怒火讓右賢王殺紅了眼,他命令部下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攻擊。在強大的攻勢麵前,任憑漢軍的飛騎有多快,也插翅難飛。
隨著時間的流逝,漢軍糧草難以為繼,有的甚至殺馬為食。騎兵部隊以馬為食,隻有一種可能,他們真的陷入了絕境。
李廣利嚐到了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滋味。
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之際,代司馬趙充國站了出來。
他的意思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等死,倒不如讓我率領百名死士殺出一條血路,爾後將軍可領軍隨後掩殺,趁亂逃出,待將軍突圍時,我等拖住追兵。
麵對如此視死如歸的將領,李廣利還能說什麽呢?他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趙充國是隴西人,此前在軍中無甚名氣,但李廣利卻了解趙充國,這位將領自幼騎射皆通,沉穩勇略,他說出來的話,應該不是大話。
將軍都是用血拚出來的,這句話不錯,因為從此刻開始,又一位將領走向了名將之列,隻不過趙充國的名將之路,顯得慘烈得多。
他願以命相搏,換取將士們的歸路。
說一不二,趙充國點齊了上百軍中的驍勇善戰之士,待匈奴圍兵進入休整時,率先向前攻擊。而貳師將軍亦步亦趨,率領殘部以一定距離跟隨在趙充國等人後麵。
死士們果然驍勇,阻擋他們突圍的匈奴士兵已經人仰馬翻。
而右賢王得知漢軍突然加緊突圍,一時也摸不著頭腦。這一日他的攻擊稍微減緩,就是想困死他們,餓死他們。
現在漢軍強勢突圍,倒出乎他的意料。他開始向漢軍突圍方向增兵。
但是因為過於相信自己的實力,匈奴增兵稍顯慢了一步,而漢軍精銳中的精銳很快咬開了一道口子,正是這道口子,讓李廣利率著部隊突圍而去。
此戰,李廣利三萬騎兵,隻剩萬人。而趙充國,成了全軍獲救的功臣。
李廣利把真實的戰況上奏給了劉徹。
劉徹下詔要親眼見見趙充國,等趙充國快馬加鞭趕到都城,跪在劉徹的眼前時,劉徹親自扶他起來,查看他身上二十幾處傷勢,劉徹唏噓不已。
但他的心中也是非常高興的,因為他明白,此人未來定是國家的柱國大將。即便自己用不到他,將來兒子也可以用他。
趙充國官拜中郎,職任車騎將軍長史。
過了不久,劉徹再次下令因杅將軍公孫敖,以及名將路博德,會於涿邪山,出擊匈奴。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想撈點功勞的公孫敖,因為沒碰著匈奴人,還是無功而返。
另一位將軍路博德雖然沮喪,但還不至於像公孫敖一般懊惱,他早年跟隨霍去病已是戰功赫赫,後來以伏波將軍參與平定南越,打下海南島,官拜邳離侯。
最為慘淡的是另一個人,李陵。
李陵乃飛將軍李廣的孫子,他孔武有力,劉徹見到他時,曾誇他有乃祖遺風。
李氏一門,從李敢身亡後,便一落千丈。可以說,將門複興的重任當仁不讓地落在了李陵身上。
所以,李陵雖為侍中,卻一直渴望能上戰場殺敵立功。
李廣利出酒泉時,劉徹授他騎都尉,令他率兵五千,去酒泉協助李廣利。不過,李廣利前腳一走,劉徹就下詔李陵,要他監督輜重,隨後北進。
這可不是李陵想要的,他要的是沙場建功,不是做過軍需官。
他找了個機會麵見劉徹,表示自己的部下剽悍,可以獨當一麵。
劉徹卻說道,“你不想跟著貳師將軍?可是,朕已經無兵可派了。”言下之意是要李陵腳踏實地一些。
可是李陵並不理解,他說道,“陛下,臣可以以少擊多。無需騎兵,隻要五千步卒,即可直搗虜廷。”
“哦?”這話讓劉徹聽起來有些熟悉,他想起來,二十多年前,一個叫霍去病的年輕人跟他說過同樣的話。
劉徹後來真的把霍去病派上了戰場,再後來霍去病真的成了曠古絕今的名將。
眼前的這個後生會不會也是這樣的天才呢?劉徹帶著微微的期許細細地打量著李陵。
高大,魁梧,壯實,這些都像,都像,何不讓年輕人出去搏一搏呢?或許他真的能成為又一個霍去病。
“好吧,你的報國之心,朕實感欣慰,朕可讓你自募勇士,出擊匈奴。朕也會令路博德將軍半道上接應你,記住,別太傲,多向那些老將軍們請教。否則,要吃苦頭的。”
李陵大喜,差點連謝恩都忘了,便跑出了殿門。
劉徹忘著李陵的背影,又讓他想起了故去多年的霍去病,眼裏突然閃著淚花,心想那娃要活著,胡子都應該比他還長了吧。
路博德接到劉徹接應李陵的詔令,心中有些不恥,皇上不會是老糊塗了,讓我為一個娃娃殿後。
從來隻有別人接應他,那有他接應別人的。這工作做得好,他沒功勞,做得不好,他這老臉還掛不住。
所以他決定緩一緩李陵的行程,幸許這些個公子哥一時興起,等明年過了興頭,就不會想著上戰場了。
他上奏說冬天不宜進軍,建議明年開春再打。
劉徹接到這份奏折的第一感覺是莫非李陵膽怯了,所以借路博德之口拖延,因為他了解路博德,這個人打仗從來不會考慮是冬天還是春天的。
恰在此時,浞野侯趙破奴逃了迴來,帶來了匈奴部隊第一手的情報。
浞野侯趙破奴稱匈奴人正打算入侵西河。劉徹認為事關重大,於是下令路博德守西河要道,而李陵則於東浚稽山監視敵人。
李陵很興奮,出關也好些日子,總算能有象樣的事做了。
他馬上領軍前往東浚稽山,並駐紮了下來,可他或許不知,一場巨大的危險正撲麵而來。
劉徹從李陵派來長安傳信的騎士陳步兵獲得了李陵繪製的東浚稽山地圖,滿心歡喜,因為他發現,這孩子,做事很用心。
現在,劉徹就等著他的勝利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