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第121節:馬邑之謀


    ------------


    田蚡,韓安國的進位是壓抑已久的劉徹獨自作出的決策,但這還不算完。


    他一麵調整朝中的權力格局,一麵也進行軍事上的部署。


    建元初,他把邊關名將李廣和程不識調入京城,守衛兩宮,用近六年的時間,熟悉了這兩位將領,同時也獲得了他們的忠誠。


    劉徹摸得很清楚,李廣與程不識是兩位風格迥異的將軍。李廣治軍寬鬆,因此士卒們犯法之事屢禁不止,雖然如此,李廣卻又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加之天生神力,有萬夫不當之勇,更有非凡的謀略,他的英雄氣概與事跡為他贏得了士兵們發自內心的愛戴。士兵們上了戰場,不用遵守什麽軍規戰法,隻要做一件事就已足夠,那就是舍命殺敵,粉身碎骨。


    而程不識則大是不同,程不識治軍極嚴,賞罰嚴明,該訓練的一項都不能減,該遵守的一點都不能錯。程不識訓練出來的軍隊整齊劃一,戰鬥力也絲毫不遜於李廣部。


    盡管兩人風格上有較大差異,但劉徹對他們還是比較放心的,對他來說,不管李軍程軍,能打硬仗惡仗的軍隊才是他心中理想的軍隊。


    竇老太太逝世後的第二年,即元光元年(前134年),劉徹認為朝局已經盡在他的掌握之中,把李廣和程不識繼續放在長樂衛尉和未央衛尉的職位無異於一種浪費,像這樣的名將,應該把他送到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去。


    經過一番思考後,劉徹正式下達了一道諭旨。李廣任驍騎將軍即日赴雲中屯守,而程不識任車騎將軍屯雁門。


    雲中與雁門是邊塞重鎮,匈奴入侵,這裏是必經之路,如今有兩位名將把守,匈奴人一時收斂了強盜行徑,暫時停止了侵擾。


    當然劉徹的決策也不隻是出於大局成麵的考慮,這個調整也出於一次著名的謀劃,史稱“馬邑之謀”,隻不過劉徹以此為契機,把名將們調離了京城,省得閑著給他惹事。


    馬邑之謀的策劃人姓王名恢,職任大行令。


    王恢以他對劉徹的了解確知,皇上雖然年輕,卻雄心勃勃,有跟匈奴大幹一場的架勢。而且作為燕地出身的高級幹部,對於匈奴的危害他比誰都感同身受。


    王恢還清楚的記得,建元六年,匈奴派使臣來長安請求和親,劉徹便煞有介事地下旨進行廷辯,廷辯的議題是維持了七八十年的和親策略。


    當時,所有的人都不明就裏,是和是打老祖宗早就定下來了,何必瞎折騰盡胡鬧,很多人以為那時候的劉徹閑得發慌,想找點事來提提神。


    因此,廷辯的氛圍可想而知,朝臣們一邊倒地讚成和親。


    隻有王恢跳了出來唱反調,而這恰是年輕的劉徹最想要表達的。


    在他看來,如今天下太平,國富民強,為何不能一戰?


    劉徹讚賞地看著王恢,希望他把自己的觀點亮出來,他可以從中得知朝中大臣們的真實想法。他要摸清楚大臣們到底是畏戰還是厭戰,抑或是不堪一戰?


    王恢很快說出了自己的觀點,他在燕地邊關幹了大半輩子,深知匈奴的脾性,這個民族不但有著剽悍兇殘的本性,而且還有著翻臉不認帳的特點。他們今天娶了你的公主,明天就放把火來燒你家的房子,殺你的老百姓,要永遠解決匈奴問題,有且隻有一種辦法,把他們打趴下,打得他們永遠也爬不起來。


    王恢的唿籲遭致老臣們一致的反對,韓安國也早已按捺不住,他意識到如果不迅速撲滅這種言論,一旦激起皇上的好戰情緒,那就要出大事了。


    韓安國提出了軍事上的不同意見,誰都知道韓安國在七國之亂力阻吳楚聯軍二十萬人的事跡,他拋出軍事上的觀點,將更有說服力。


    韓安國說道,“出兵千裏,於大軍不利。況且匈奴行蹤難定,難打。另外,即便得到匈奴的土地,人口又當如何呢,即不能增加我方的土地又不能增強國力,自古他們就不屬於我們。再則,千裏奔襲,人馬疲憊,匈奴卻能以逸待勞,如此,我軍必危。臣以為,和親最為妥當!”


    韓安國話音未落,便迎來一片附和之聲,而王恢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來反駁,隻能巴望著劉徹給個定論。


    誰都知道,無論廷辯吵得多麽不可開交,決策權仍然在皇上手裏,他若能一錘定音,所有看似頭頭是道的言論都隻能當個屁放了。


    劉徹沒有馬上做出決策,從軍事上來看,韓安國的話不無道理,他沒上過戰場,卻也清楚千裏兵疲的道理。不過從情感上來說,他是讚同王恢的,堂堂大漢,難道要一直被野蠻部族欺壓下去嗎?打敗匈奴不僅是幾代先祖的夢想,也是他劉徹的夢想啊!


    良久,劉徹終於壓抑住了熱血沸騰的情緒,做出了理智的決策,他同意了繼續和親。


    結果顯然令主戰派王恢十分失望,不過他仍然會堅持自己的觀點,雖九死亦在所不惜。


    元光元年,王恢總算等來一個令他異常興奮的消息,王恢的好友馬邑鄉紳聶翁壹向他報告,和親一年來,軍臣單於對於邊民有了信任感,而他更可以自由出入匈奴王庭,如果能以馬邑城做誘餌來給匈奴下個套子,相信軍臣一定會有興趣。


    他急忙前往未央宮覲見劉徹,把計劃稟報給了劉徹。


    劉徹當即拍手稱妙,不過鑒於事情重大,他還是急召大臣上朝議事。


    當劉徹把王恢的計劃說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呆了,這不是明擺著要跟匈奴正麵宣戰了嗎?也就是說,計劃一旦實施,就意味著和親會作為曆史被扔進故紙堆裏。


    果然不出所料,與前一次廷議一樣,朝臣中幾乎一邊倒地反對開戰,不同的是,這次反應比以前要激烈得多。


    王恢雖然事單力孤,仍然堅持己見,他談古論今,指出現在已是海內一統,匈奴卻屢屢犯邊,原因無他,隻因他們對我大漢毫無恐懼而已,所以有機會一定要打。


    劉徹點了點頭。


    隻見丞相田蚡低頭作沉思狀,主和派知道他胸無長策,每每大事都要做縮頭烏龜,便紛紛把眼光望向了禦史大夫韓安國。


    在眾人期盼的眼光中,韓安國果然站出來反對。


    王恢顯然有備而來,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不管對方有什麽意見,他都想好了對策。


    一番爭論下來,韓安國見說服不了對方,隻能提醒他不要忘了高祖七日之困的曆史教訓。


    王恢輕聲一笑,以高祖“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之心”便把韓安國給頂迴去了,讓韓安國臉色變得青紫難辨。


    劉徹見識完雙方的爭執,終於表態了,他認為王恢說得對,他拍板。


    其實他早已做出了決定,如此煞有介事地召開廷議,無非是想通過王恢告訴大臣們自己的想法,而且讓王恢來提也有另外一個好處,萬一失敗,也有人替自己背黑鍋。


    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以禦史大夫韓安國為統帥,大行王恢,飛將軍李廣,太仆公孫賀,太中大夫李息都將參與圍殲匈奴的軍事行動。


    詔令一下,數日之內,三十萬漢軍由各處調至馬邑附近埋伏,就等著軍臣單於領軍一腳踏入陷阱。


    如果不出意外,漢匈之爭的第一次大戰將在邊塞小城馬邑上演。


    此時此刻,朝廷上下都屏住唿吸靜候著馬邑傳來的風吹草動,人們拭目以待,漢匈首戰到底會以什麽樣的結果收場?是勝,還是敗?是大勝還是大敗?沒人能給出答案,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勝敗與否,馬邑之戰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此役的關鍵人物之一,馬邑鄉紳聶翁壹正前往匈奴王廷,拋出誘餌。他的行動已關乎馬邑之謀的成與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舊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如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如楓並收藏漢朝舊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