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第109節:平衡


    ------------


    許昌,莊青翟,石建,石慶一躍成為朝廷的中樞,不免出乎意料,不過,大夥兒馬上就明白過來了,這些老好人粉墨登場不過是太皇太後與劉徹之間的暫時平衡而已,說的直白點,這些人是老太太放在未央宮的擺設。


    四個人當中,許昌,莊青翟差不多快入土了,想法沒有,野心更沒有,能平平安安混到退休就算是燒高香了。


    石建和石慶兩兄弟倒是年富力強,雖說也沒什麽野心,但不過與前麵兩位有所不同的是,這兩人還能認認真真找點事做。當然,這得益於他們嚴厲的家教。


    石建和石慶的老爹叫石奮,石奮被賜號萬石君,因為他的四個兒子,石建,石慶,石甲,石乙都是在任的二千石高官,加上他自己這個退了休的,一共有萬石,故名萬石君。


    父子五人同為高官,即便是在華夏曆史長河中,也十分難得,即便是王侯貴族,子弟們要成為高官也不容易,何況是一個從基層幹起來的人。石奮家族的官場成就可與後代的“一門多進士”相媲美。


    石奮年輕時,他的一個姐姐通音律,做了劉邦的美人,石奮在姐姐的照顧下做了皇帝的近臣中涓。中涓主管清潔等雜活,作為宮中的環保官員,中涓前途不大。


    不過,石奮有他的獨到之處,他做事十分周到謹慎,而且非常的有禮貌,這在粗人一堆的劉邦時代,自然很紮人眼,於是,石奮受到了劉邦的特別青睞。石奮曆經數朝,恭謹的名聲漸漸大了,最終官至太子太傅。


    石奮兢兢業業的一生受到了朝廷的褒獎,他退休了,拿的還是上班時候的工資。


    石奮明白自己的成就來之不易,因此對四個兒子管教非常嚴格,他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在他的嚴格要求下,四個兒子都繼承了他的優良傳統,在官場上有著極佳的口碑,一路升遷,都成為二千石的高官。


    石家四兄弟在嚴格的家規下養成了一個習慣,子孫外放為官,迴來時都必須穿著朝服相見。石奮如果聽到或看到兒子們各方麵有了過失,就會自責地絕食。這個時候,犯了錯的兒子必須肉袒認罪,石奮才肯進食。


    老大石建任郎中令時,一下子忙了很多,盡管如此,每到休息日,他一定要迴去看望年邁的父親。他拜望完父親後,不會立即離開,而是做一件很多人做不到做的是,他會看看父親有沒有換洗衣服沒有洗,如果沒有,他就親自動手洗衣服,然後交給仆役,吩咐不準告訴老爺子,然後才悄悄離開。石建將這件事堅持到了石奮去世。


    石建不僅克盡孝道,在工作上更是謹慎,他一般不在朝廷上發表意見,一旦有什麽意見,必定要屏退左右,與劉徹單獨交流,這一點很受劉徹賞識。有一次,劉徹將一份奏章交給石建審閱,石建發現其中有個馬子少了一點,是個錯別字,十分驚異,派人鄭重其事地通知寫奏章的大臣,要求他改正並提醒以後不能再這麽粗心了。


    石奮的四個兒子中,石慶稍微豪放一點,有一次傍晚石慶喝了點酒,乘著馬車迴家,到了裏門,沒有下馬車,就直接進門了。石奮知道後,很不高興,他故技重施,決定不吃飯了。石慶見父親滿臉慍怒,酒醒了一半,馬上肉袒叩頭,但他也是一頭霧水,不知自己哪裏惹到了老父親,但他也不敢問,石奮也不訓斥,隻是一味地搖頭。石建看到,為了平息父親的怒火,召集全家人叩頭謝罪。這個時候,石奮才罵道:“好一個朝廷內史,成了貴人,過門不下車,族中長老都對你避讓,內史卻在車中安坐,是不是現在這個時代,就該這樣了!”


    石慶這才明白過來,父親是怪自己太張揚了,他馬上磕頭如搗蒜,連稱以後再也不敢了。過了很久,石奮才慢慢消了氣,飲食如常。


    經過這事後,石慶變得非常謹慎了。後來他從內史改任太仆,給劉徹駕車,劉徹有次出宮乘輦之前,問他有幾匹禦馬?這個問題對於太仆來講本是非常簡單,他本可以脫口而出,但為了謹慎起見,他重新數了數,向劉徹迴答有六匹。


    劉徹表示非常讚賞他的工作態度。


    石家人就是這麽勤勤懇懇地工作的,所以“一門五高官”也就不奇怪了,他們的經曆也再一次證明了家教的重要性,更證明了“上梁正了下梁也難歪”的道理。


    當然,詳細介紹萬石君的家族史不是要說明勤勤懇懇工作就能當高官了,而是想表明一種態度,無論在任何工作崗位,隻要勤勤懇懇,待人誠實,一定會得到他人的認可。


    石家人雖然在官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偉大的漢武時代來講,也不過是滄海一粟。


    如果漢武時代隻有這麽些隻會認真工作的高級幹部,那這個時代也稱不上偉大了。


    任何時代必定要由那些璀璨奪目的人來裝點才能稱得上偉大。


    陳阿嬌算不上璀璨奪目,但她卻陰差陽錯地促成了那些人的出現。


    皇後陳阿嬌有個很嚴重的缺點,脾氣差,醋意濃。劉徹在娶她之前,就非常了解她,女人的優點在她的身上基本被嬌生慣養掉了。但是劉徹還是娶了她,因為他得兌現他此前的諾言,同時作為館陶長公主扶他上皇位的交換,他不得不把她的刁蠻女兒娶進了皇宮,劉徹當了皇帝,她當了皇後,館陶長公主成了太主。


    作為權傾朝野的外戚,太主自然有了不同以往的氣焰,她沒有更多的嗜好,就是愛貪,而且貪起來毫無尺度。她仗著丈母娘的身份,經常向劉徹獅子大開口,要這要那。劉徹的心幾乎在滴血,因為那些都原本都是屬於他的啊。


    陳阿姣在後宮鬧也就算了,丈母娘索取無度也就算了。


    然而讓劉徹難以忍受的是,兩三年來,陳阿姣經常受到寵幸,但她的肚子卻一點動靜都沒有,花費巨資遍訪名醫,可結果還是一樣。


    劉徹十分不滿,小夫妻不免有些口角。


    每到此時,陳阿嬌隻能拿起最後的武器—跑到娘家去哭訴。都說母女連心,太主心疼自己的女兒,對劉徹有了意見,她也拿去了她的強大武器—跑到王太後那裏去哭訴,說來說去,無非強調的是,當年沒有她,你兒子能當上皇帝嗎?


    王太後聽著太主的哭述,盯著她略帶威脅的神情,想著她背後巨大的身影,頓時感到了壓力巨大。王太後再一次顯示了她的聰明,她不斷地安撫著太主的情緒,當麵喝斥自己的不肖兒子,才讓太主破涕為笑,平複了情緒。


    送走了太主,王太後找來劉徹,意味深長地勸導他,“你剛剛即位,就把老太太得罪了,現在還得罪了太主,你想幹什麽!阿嬌有點脾氣,你哄哄她就是了,以後要謹慎才是!”


    一言驚醒夢中人,年青氣盛的劉徹不免打個寒顫,想想自己確實欠缺考慮,把本朝最有權勢的兩個女人給得罪光了,那以後還有好果子吃嗎?大漢立國幾十年了,從來不缺乏女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例子,以前有呂後,現在有竇太皇太後。


    劉徹拜謝母後的提點,迴宮之後左思右想,決定對母女倆多加忍讓和恩寵,後宮一時平靜了許多。


    在這表麵的平靜中,有人看到了千古難尋的機會。


    她也是一個女人。


    如果將權力場上耀眼的女人作個評價,竇老太太是個強硬的女人,王太後是個內斂的女人,竇太主是貪婪的女人,陳阿嬌是任性的女人,那麽她算是個智慧的女人。


    她就是劉徹的姐姐平陽公主,一個充滿著心機而又野心勃勃的女人,一個親手扶起顯赫家族的女人。


    平陽公主是王太後的長女,食邑在陽信,初稱陽信公主,她下嫁給曹參之孫平陽侯曹時,後稱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聽說皇後阿嬌無子,而且小夫妻有矛盾,她花大價錢將鄰近大戶的女子買來充作府中的歌女,夜以繼日加以訓練。


    平陽公主秘密地訓練這些歌女,她的丈夫曹時不明就裏,想知道她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但平陽公主卻拒絕迴答,這讓曹時鬱悶不已。


    平陽公主要為心中的夢想保守秘密,即便是枕邊人,她也能做到絕口不提。她無數次地做著同樣的夢,夢到她的手中握緊了那高高在上的權杖。


    隻能說,擁有野心和智慧的女人,一樣的可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舊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如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如楓並收藏漢朝舊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