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為了最大程度上掌握官員們的態度,把在京的公卿,列侯,宗室全部召集起來上朝議事。
而晁錯沒有猜錯,削藩的朝議上,除了詹事竇嬰,幾乎沒有人敢向他提出反對的意見。
詹事竇嬰是竇太後的侄兒,推崇儒術,與劉啟年紀相仿,但其性格十分剛烈耿直。凡是看不慣的,就是當著竇太後的麵,也敢不留情麵。竇太後寵愛小兒子劉武,劉啟為討母親歡心,在宴會上說千秋之後要傳位給弟弟,竇太後非常高興,然而竇嬰卻不顧姑母的情麵,當麵批評了劉啟的言語不當。
可見竇嬰的耿直。
削藩一事,竇嬰便以過於草率為由公然反對晁錯。
晁錯看著這位初出茅廬的皇親國戚,雖然很不高興,但也不便當麵斥責他,隻是衝著他嘿嘿冷笑,在晁錯的眼裏,竇嬰還稚嫩得狠!。
晁錯的冷笑讓所有在朝持反對意見的人噤若寒蟬,話到嘴邊,又吞了迴去。
劉啟見大臣們持異議的不多,便將事情拍了板,當即下旨由禦史大夫晁錯全力督辦削藩一事。
最先倒黴的是楚王劉戊,劉戊是楚元王的孫子,楚國的第三代國王。
朝議削藩的時候,劉戊剛好來到長安。
俗話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一見到劉戊,晁錯便打起了他的主意,既然要削藩,就得從大國開始,而楚國首當其衝。
晁錯發動禦史府削藩特別辦公室的吏員們查起了劉戊的老底。
晁錯深信,這種王侯子弟決不是什麽好鳥,一查起來,管保問題一堆。隻要能揪到他們的小辮子,削他們的地,奪他們的權,他們也就無話可說了。
果不其然,晁錯的吏員們很快就有了發現,原來這個楚王在去年薄太皇太後國喪期間,依然縱酒享樂。
這可是死罪!晁錯如獲至寶一般把劉戊的罪狀交給了劉啟。
晁錯馬上上書劉啟,建議直接判他死刑,幹掉劉戊。
劉啟接到奏疏十分吃驚,思慮之下,畢竟是感情比較好的堂兄弟,決定網開一麵,沒追究劉戊的死刑,而是削了楚國的東海郡。
這樣的結果讓晁錯很不滿意,楚國地域廣袤,僅削一郡,幾乎等於什麽都沒幹。
不過晁錯肯定不知道,即便是削楚王一郡,劉戊卻一百個不樂意,他已把晁錯視作了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
劉啟與晁錯的第一個處決意見,就發生了衝突,而且劉啟下詔赦免楚王的時候也並未征求他晁錯的意見。晁錯的心裏不是滋味,他沒有想到,昔日言聽計從的學生,竟有了自己的決斷。
這對於他來講,是福是禍,實在難以預料。
晁錯所擔憂的問題,其實無可避免。
劉啟的性格有時偏於急躁,這是他的本性,他想自主決定,也是他的本性,而本性隻有在自然而和諧的情況下才能顯露,才能然而身為一國之君的他,卻必須壓抑著自己的本性,他依賴晁錯決斷,那是從小養成的慣性,然而隨著他當皇帝當得愈久,他看待晁錯的態度就起了微妙的變化。
不管晁錯教他幾年書,不管師徒情誼有多深厚,晁錯始終是個打工的,而他才是真正的老板,無論打工的怎麽折騰,怎麽賣力,最後的決策權都在老板手裏。
劉戊犯了死罪毋庸置疑,劉啟大筆一揮,完全可以置其於死地,至少也能摘掉他的王冠。
然而劉啟沒有下狠手,也不跟削藩的主判官晁錯商量,便下詔決定免除楚王的死罪,隻是奪了他一個蠻荒遍野的東海郡。
如果是這樣削藩,那是毫無意義的,那麽之前鄭重其事的議決削藩也是笑柄而已。
劉啟也算個聰明人,他還不至於拿國家大事當兒戲,而且他也是非常期待消除藩王的隱患。
劉啟的變化,一時讓晁錯看不透。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晁錯的看不透不是因為他不夠聰明,而是他本身就成了利益攸關方。劉啟的本意也想讓這位昔日的老師頭疼一番。
楚王之後,緊接著倒黴的是趙王,膠西王。趙國失去了常山郡,而膠西王被削了六縣。
晁錯對於不溫不火的削藩,已是多有不滿。他提議應盡快對吳國采取措施,這才是真正的威脅。
劉啟的眼神中寒光一現,擺擺手道,“還是廷議吧!”
削藩不是已經定下來的事麽,還廷議?老吳王的罪行我禦史府都已經有了一籮筐,廷議不是多餘了。
正要開口反問,劉啟拂袖而去。
晁錯突然意識到,劉啟的城府竟然深不可測,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戰。
削藩以來,劉啟一直坐臥不安。藩王們的順從不但沒讓他安下心來,反倒讓他心煩意亂。從削藩議題拋出,朝中大臣仿佛一個鼻孔出氣,鮮有反對聲音。
這對劉啟來說,決不是一件好事。
試探性的削藩工作展開,楚王,趙王,膠西王相繼被削,而平時吵吵嚷嚷的藩王們也選擇了集體失聲。
劉啟始終不相信自己的叔侄堂兄弟們能有這麽高的覺悟。那麽,他們到底在等什麽呢?
劉啟支持削藩,但在時間上和打擊力度上,始終與晁錯保持著不同意見,然而劉啟卻不便於明說,因為朝廷中追隨晁錯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除了晁錯,他沒有更好的依賴與選擇。
劉啟其實是想透過楚王的處理來告訴晁錯,削藩你盡可以放膽去幹,但是幹到什麽程度,最終的決定權在我不在你。
同時,他更想讓天下的諸侯王,那些叔侄,堂兄堂弟看到,他劉啟還是有人情味的,隻要你們別太過分,就不會一棍子把你們打翻在地。
然而,劉啟的良苦用心卻並未得到諒解。
事實證明,仇恨一旦刻下,便難以消弭。
吳國的探子把朝廷對吳國下手的消息帶迴了吳國。
吳王劉濞迅速召集僚屬,激動地宣布道:“朝廷要對我們動手了!”
吳王僚屬們似乎對這一天的到來早有準備,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劉濞見群情振奮,與自己不謀而合,心裏反意已決,他為了這一天的到來,謀劃了近二十年,要不是劉恆待他仁義,他早就舉起大旗。新皇帝要打他的主意,做夢。
劉濞一直認為自己,是注定要造反的。
四十一年前,他剛剛受封為吳王,統轄三郡五十三城,劉邦就曾經說過他有反骨。
劉濞卻認為反骨即龍骨。
年輕氣盛的劉濞除了鎮守吳越,建功立業,並未有過多地奢望。
然而,老天似乎總是在給他某種暗示,當他對劉恆的寬仁感恩戴德之際,他的愛子居然被劉啟所殺,而現在這個殺人兇手卻高高地坐在龍椅上。
他卻仍然不依不撓,要對我吳國下手。
劉濞始終堅信的人生信條: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劉濞感慨自己的先見之明,以吳國目前的富庶和人才,打倒朝廷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是時候該給那小子一點教訓了!是時候一展我劉濞的宏圖大誌了!
吳國在劉濞的動員下,開始為造反做著最後的戰爭準備。與此同時,他還要揮灑自己的政治天賦,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同盟者。
上場吧,劉濞。
而晁錯沒有猜錯,削藩的朝議上,除了詹事竇嬰,幾乎沒有人敢向他提出反對的意見。
詹事竇嬰是竇太後的侄兒,推崇儒術,與劉啟年紀相仿,但其性格十分剛烈耿直。凡是看不慣的,就是當著竇太後的麵,也敢不留情麵。竇太後寵愛小兒子劉武,劉啟為討母親歡心,在宴會上說千秋之後要傳位給弟弟,竇太後非常高興,然而竇嬰卻不顧姑母的情麵,當麵批評了劉啟的言語不當。
可見竇嬰的耿直。
削藩一事,竇嬰便以過於草率為由公然反對晁錯。
晁錯看著這位初出茅廬的皇親國戚,雖然很不高興,但也不便當麵斥責他,隻是衝著他嘿嘿冷笑,在晁錯的眼裏,竇嬰還稚嫩得狠!。
晁錯的冷笑讓所有在朝持反對意見的人噤若寒蟬,話到嘴邊,又吞了迴去。
劉啟見大臣們持異議的不多,便將事情拍了板,當即下旨由禦史大夫晁錯全力督辦削藩一事。
最先倒黴的是楚王劉戊,劉戊是楚元王的孫子,楚國的第三代國王。
朝議削藩的時候,劉戊剛好來到長安。
俗話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一見到劉戊,晁錯便打起了他的主意,既然要削藩,就得從大國開始,而楚國首當其衝。
晁錯發動禦史府削藩特別辦公室的吏員們查起了劉戊的老底。
晁錯深信,這種王侯子弟決不是什麽好鳥,一查起來,管保問題一堆。隻要能揪到他們的小辮子,削他們的地,奪他們的權,他們也就無話可說了。
果不其然,晁錯的吏員們很快就有了發現,原來這個楚王在去年薄太皇太後國喪期間,依然縱酒享樂。
這可是死罪!晁錯如獲至寶一般把劉戊的罪狀交給了劉啟。
晁錯馬上上書劉啟,建議直接判他死刑,幹掉劉戊。
劉啟接到奏疏十分吃驚,思慮之下,畢竟是感情比較好的堂兄弟,決定網開一麵,沒追究劉戊的死刑,而是削了楚國的東海郡。
這樣的結果讓晁錯很不滿意,楚國地域廣袤,僅削一郡,幾乎等於什麽都沒幹。
不過晁錯肯定不知道,即便是削楚王一郡,劉戊卻一百個不樂意,他已把晁錯視作了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
劉啟與晁錯的第一個處決意見,就發生了衝突,而且劉啟下詔赦免楚王的時候也並未征求他晁錯的意見。晁錯的心裏不是滋味,他沒有想到,昔日言聽計從的學生,竟有了自己的決斷。
這對於他來講,是福是禍,實在難以預料。
晁錯所擔憂的問題,其實無可避免。
劉啟的性格有時偏於急躁,這是他的本性,他想自主決定,也是他的本性,而本性隻有在自然而和諧的情況下才能顯露,才能然而身為一國之君的他,卻必須壓抑著自己的本性,他依賴晁錯決斷,那是從小養成的慣性,然而隨著他當皇帝當得愈久,他看待晁錯的態度就起了微妙的變化。
不管晁錯教他幾年書,不管師徒情誼有多深厚,晁錯始終是個打工的,而他才是真正的老板,無論打工的怎麽折騰,怎麽賣力,最後的決策權都在老板手裏。
劉戊犯了死罪毋庸置疑,劉啟大筆一揮,完全可以置其於死地,至少也能摘掉他的王冠。
然而劉啟沒有下狠手,也不跟削藩的主判官晁錯商量,便下詔決定免除楚王的死罪,隻是奪了他一個蠻荒遍野的東海郡。
如果是這樣削藩,那是毫無意義的,那麽之前鄭重其事的議決削藩也是笑柄而已。
劉啟也算個聰明人,他還不至於拿國家大事當兒戲,而且他也是非常期待消除藩王的隱患。
劉啟的變化,一時讓晁錯看不透。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晁錯的看不透不是因為他不夠聰明,而是他本身就成了利益攸關方。劉啟的本意也想讓這位昔日的老師頭疼一番。
楚王之後,緊接著倒黴的是趙王,膠西王。趙國失去了常山郡,而膠西王被削了六縣。
晁錯對於不溫不火的削藩,已是多有不滿。他提議應盡快對吳國采取措施,這才是真正的威脅。
劉啟的眼神中寒光一現,擺擺手道,“還是廷議吧!”
削藩不是已經定下來的事麽,還廷議?老吳王的罪行我禦史府都已經有了一籮筐,廷議不是多餘了。
正要開口反問,劉啟拂袖而去。
晁錯突然意識到,劉啟的城府竟然深不可測,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戰。
削藩以來,劉啟一直坐臥不安。藩王們的順從不但沒讓他安下心來,反倒讓他心煩意亂。從削藩議題拋出,朝中大臣仿佛一個鼻孔出氣,鮮有反對聲音。
這對劉啟來說,決不是一件好事。
試探性的削藩工作展開,楚王,趙王,膠西王相繼被削,而平時吵吵嚷嚷的藩王們也選擇了集體失聲。
劉啟始終不相信自己的叔侄堂兄弟們能有這麽高的覺悟。那麽,他們到底在等什麽呢?
劉啟支持削藩,但在時間上和打擊力度上,始終與晁錯保持著不同意見,然而劉啟卻不便於明說,因為朝廷中追隨晁錯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除了晁錯,他沒有更好的依賴與選擇。
劉啟其實是想透過楚王的處理來告訴晁錯,削藩你盡可以放膽去幹,但是幹到什麽程度,最終的決定權在我不在你。
同時,他更想讓天下的諸侯王,那些叔侄,堂兄堂弟看到,他劉啟還是有人情味的,隻要你們別太過分,就不會一棍子把你們打翻在地。
然而,劉啟的良苦用心卻並未得到諒解。
事實證明,仇恨一旦刻下,便難以消弭。
吳國的探子把朝廷對吳國下手的消息帶迴了吳國。
吳王劉濞迅速召集僚屬,激動地宣布道:“朝廷要對我們動手了!”
吳王僚屬們似乎對這一天的到來早有準備,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劉濞見群情振奮,與自己不謀而合,心裏反意已決,他為了這一天的到來,謀劃了近二十年,要不是劉恆待他仁義,他早就舉起大旗。新皇帝要打他的主意,做夢。
劉濞一直認為自己,是注定要造反的。
四十一年前,他剛剛受封為吳王,統轄三郡五十三城,劉邦就曾經說過他有反骨。
劉濞卻認為反骨即龍骨。
年輕氣盛的劉濞除了鎮守吳越,建功立業,並未有過多地奢望。
然而,老天似乎總是在給他某種暗示,當他對劉恆的寬仁感恩戴德之際,他的愛子居然被劉啟所殺,而現在這個殺人兇手卻高高地坐在龍椅上。
他卻仍然不依不撓,要對我吳國下手。
劉濞始終堅信的人生信條: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劉濞感慨自己的先見之明,以吳國目前的富庶和人才,打倒朝廷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是時候該給那小子一點教訓了!是時候一展我劉濞的宏圖大誌了!
吳國在劉濞的動員下,開始為造反做著最後的戰爭準備。與此同時,他還要揮灑自己的政治天賦,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同盟者。
上場吧,劉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