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你騙我的?對,你一定在騙我,一個小小螻蟻而已,決不可能收服山河鼎。”
老者語氣惶恐,厲聲喝問道,像是唯有這樣,才能掩飾他內心的恐懼。
“不行,我得阻止他。”一想到這裏,老者也顧不得其他,雙手捏出一方印訣,操控大陣,想要將唐笑風從那方空間挪移出去。
但他剛一調動大陣之力,山河鼎中,忽然出現一條五爪金龍,帶著惶惶天威,瞬間將他操縱的力量碾碎,而後,那股惶惶天威,徑直衝入他的神魂意識,讓他神魂震蕩。
“噗……”
老者一口鮮血噴出,臉色瞬間蒼老了幾分。
“師弟,這又是何苦?”
青年看了一眼蒼老了幾分的老者,淡淡道:“你明知那方陣靈空間有山河鼎鎮壓,山河鼎承載一國社稷氣運,重於山河,有他鎮壓,那方空間十分穩固,再加上山河鼎為天家重器,含有龍氣,龍氣對我們草莽江湖人而言,有巨大的危害。”
“師弟這樣做,必然遭受山河鼎的反擊,龍氣鎮壓,不但有傷神魂,而且會對壽元有損,何苦來哉!”
“不可能,這不可能的。”
老者仿似沒有聽到青年的話,神情怔怔:“就算有山河鼎鎮壓,以我之力,再加上大周天星辰大陣的威力,拚著受傷,足以將那個少年挪移出陣靈空間,可是,為什麽沒有?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聞言,青年搖搖頭,慨歎道:“師弟是否忘了,今日是百年一度的熒惑破軍之日,日隱星蔽,星辰之力減弱,相應的,大周天星辰大陣的威力也會削弱,所以,你白費心機了。”
“熒惑破軍?熒惑破軍?原來如此,哈哈……”
老者頹然苦笑一聲:“師兄,我還是不如你啊!原來,一切都在你的算計之中。”
“謀者,算人心,更要謀己心,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而師弟你,隻知算他人之心,卻從來不清楚自己的弱點,目光短淺,困於一隅。所以,你永遠都遜我一籌。”
青年手指微動,輕扣著石桌,發出清脆的聲音。
“師兄大才,我不及也。”
老者輕歎一聲,經過先前的發泄,他終於恢複了平靜,重新坐下,執起一顆棋子,道:“但師兄,你是否忘了,螻蟻,終究隻是螻蟻,縱然你說的天花亂墜,也永遠成不九天大龍。”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螻蟻雖然低賤,但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位置,也未必不能魚躍龍門,一飛衝天。”
青年笑了笑,端起茶盞,輕抿了一口梅花茶,動作優雅從容:“是龍是蟲,我們拭目以待。”
“哼……”
老者冷哼一聲,正襟危坐,隻是蜷縮在衣袖中的雙手緊緊握住,青筋畢露。
“師兄,就算螻蟻成了大龍,你也未必能贏。世間萬事,沒有到最後,結果是好是壞,是輸是贏,誰也說不定?”
“我們,拭目以待!”
……
兩人口中的螻蟻、大龍——唐笑風,此時正站在巨大的山河鼎前,左臂抱胸,右手摸著下巴,打量著眼前的巨鼎,著實有些難以下手。
實在是……太大了。
“這個巨鼎,應該是我出去的關鍵,不過,究竟應該怎麽做呢?”
唐笑風摩挲著下巴,眉頭微蹙,仔細思考著,右手則下意識摸向巨鼎。
然而,當他的手觸碰到巨鼎的一瞬,巨鼎上,忽然湧現出一股恐怖的吸力。
唐笑風還沒反應過來,眼前一黑,就出現在一個神秘的空間內。
空間內,到處一片玄黃,充塞天地宇宙,莽莽蒼蒼,無窮無盡。
“這……是什麽?”
唐笑風愣神間,隻覺得一縷縷玄黃色的氣息,鑽入他的體內,霎時,一股暖洋洋的感覺湧上心頭,像是迴到了初生之時,身處母親體內一般,無憂無慮,身心潔淨,沒有被世界的汙穢之氣沾染,幹淨而無暇。
“玄黃之氣?這難道是傳說中的玄黃之氣?”唐笑風一愣,陷入呆滯之中。
《易坤》有言:“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玄黃之氣,為天地初開之時,誕生的天地母氣,母氣者,萬物之始,孕育天地生靈,所謂天玄而有日月星辰,地黃而生山澤生靈,萬物之母也。
道家有言:天之至純,在於混沌;人之至純,在於母胎,母胎如混沌,養嬰兒先天無垢之體,純淨無暇,契合大道自然;胎兒降生,食五穀雜糧,吸汙濁晦氣,染貪嗔癡念,汙濁身軀,蛻為後天。
玄黃母氣,一縷玄黃至混沌生,可洗練神魂、體魄,返本歸元,蛻去世人後天汙濁之軀,化歸先天胎兒無垢之體,後天歸於先天,身體無垢,體魄無暇,一舉一動,契合大道自然,氣運加身,於武道一途,大有裨益。
玄黃母氣,可遇而不可求。
相傳,玄黃之氣,為功德之氣,向來隻有大氣運、大功德之人,得天地垂青,方能獲得。
當然了,天道為公,亦酬勤。
《武經》有言:武者在晉升滄海宗師之境時,天降造化,可得玄黃、鴻蒙、混沌等天道之氣洗練神魂、體魄,返本歸元,後天化先天,歸於先天胎兒無垢之體。
唐笑風沒想到,這個巨鼎之內,居然蘊含有傳說中的玄黃之氣。
其實,他不知道,眼前這個巨鼎,是大唐王朝鎮壓一國氣運的社稷重器,本身就算是一件氣運之物。除此之外,山河鼎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煉化天地山河龍氣,百年蘊養一縷玄黃之氣,用於大唐天子、皇室子弟等的武道修行。
當年,大唐王朝天子之所以願意借山河鼎給知命宮,用於鎮壓陳玄都,一則是因為知命宮之人,算天知命,觀氣望運,可知一國興衰,知命宮出來的弟子,素來為各國、各門閥、各宗門所青睞,常在各國欽天監任有要職,勢力錯綜複雜,不能得罪;並且,這次是知命宮上一代宮主親自開口相求,唐皇也不好推脫。
一則是因為天元山東有春神河,西臨湟山山脈,南有蒼龍山,北與西流山脈對峙,三山一水,為河澤之氣、山脈龍氣匯聚之地。山河鼎位於此地,可加快玄黃之氣蘊養的過程。
這種既能讓知命宮欠一個人情,又能加快山河鼎蘊養玄黃之氣,一舉兩得的好事,唐皇自然一口答應了。
可惜,到頭來,機關算盡太聰明,卻為他人,
做嫁衣。
老者語氣惶恐,厲聲喝問道,像是唯有這樣,才能掩飾他內心的恐懼。
“不行,我得阻止他。”一想到這裏,老者也顧不得其他,雙手捏出一方印訣,操控大陣,想要將唐笑風從那方空間挪移出去。
但他剛一調動大陣之力,山河鼎中,忽然出現一條五爪金龍,帶著惶惶天威,瞬間將他操縱的力量碾碎,而後,那股惶惶天威,徑直衝入他的神魂意識,讓他神魂震蕩。
“噗……”
老者一口鮮血噴出,臉色瞬間蒼老了幾分。
“師弟,這又是何苦?”
青年看了一眼蒼老了幾分的老者,淡淡道:“你明知那方陣靈空間有山河鼎鎮壓,山河鼎承載一國社稷氣運,重於山河,有他鎮壓,那方空間十分穩固,再加上山河鼎為天家重器,含有龍氣,龍氣對我們草莽江湖人而言,有巨大的危害。”
“師弟這樣做,必然遭受山河鼎的反擊,龍氣鎮壓,不但有傷神魂,而且會對壽元有損,何苦來哉!”
“不可能,這不可能的。”
老者仿似沒有聽到青年的話,神情怔怔:“就算有山河鼎鎮壓,以我之力,再加上大周天星辰大陣的威力,拚著受傷,足以將那個少年挪移出陣靈空間,可是,為什麽沒有?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聞言,青年搖搖頭,慨歎道:“師弟是否忘了,今日是百年一度的熒惑破軍之日,日隱星蔽,星辰之力減弱,相應的,大周天星辰大陣的威力也會削弱,所以,你白費心機了。”
“熒惑破軍?熒惑破軍?原來如此,哈哈……”
老者頹然苦笑一聲:“師兄,我還是不如你啊!原來,一切都在你的算計之中。”
“謀者,算人心,更要謀己心,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而師弟你,隻知算他人之心,卻從來不清楚自己的弱點,目光短淺,困於一隅。所以,你永遠都遜我一籌。”
青年手指微動,輕扣著石桌,發出清脆的聲音。
“師兄大才,我不及也。”
老者輕歎一聲,經過先前的發泄,他終於恢複了平靜,重新坐下,執起一顆棋子,道:“但師兄,你是否忘了,螻蟻,終究隻是螻蟻,縱然你說的天花亂墜,也永遠成不九天大龍。”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螻蟻雖然低賤,但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位置,也未必不能魚躍龍門,一飛衝天。”
青年笑了笑,端起茶盞,輕抿了一口梅花茶,動作優雅從容:“是龍是蟲,我們拭目以待。”
“哼……”
老者冷哼一聲,正襟危坐,隻是蜷縮在衣袖中的雙手緊緊握住,青筋畢露。
“師兄,就算螻蟻成了大龍,你也未必能贏。世間萬事,沒有到最後,結果是好是壞,是輸是贏,誰也說不定?”
“我們,拭目以待!”
……
兩人口中的螻蟻、大龍——唐笑風,此時正站在巨大的山河鼎前,左臂抱胸,右手摸著下巴,打量著眼前的巨鼎,著實有些難以下手。
實在是……太大了。
“這個巨鼎,應該是我出去的關鍵,不過,究竟應該怎麽做呢?”
唐笑風摩挲著下巴,眉頭微蹙,仔細思考著,右手則下意識摸向巨鼎。
然而,當他的手觸碰到巨鼎的一瞬,巨鼎上,忽然湧現出一股恐怖的吸力。
唐笑風還沒反應過來,眼前一黑,就出現在一個神秘的空間內。
空間內,到處一片玄黃,充塞天地宇宙,莽莽蒼蒼,無窮無盡。
“這……是什麽?”
唐笑風愣神間,隻覺得一縷縷玄黃色的氣息,鑽入他的體內,霎時,一股暖洋洋的感覺湧上心頭,像是迴到了初生之時,身處母親體內一般,無憂無慮,身心潔淨,沒有被世界的汙穢之氣沾染,幹淨而無暇。
“玄黃之氣?這難道是傳說中的玄黃之氣?”唐笑風一愣,陷入呆滯之中。
《易坤》有言:“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玄黃之氣,為天地初開之時,誕生的天地母氣,母氣者,萬物之始,孕育天地生靈,所謂天玄而有日月星辰,地黃而生山澤生靈,萬物之母也。
道家有言:天之至純,在於混沌;人之至純,在於母胎,母胎如混沌,養嬰兒先天無垢之體,純淨無暇,契合大道自然;胎兒降生,食五穀雜糧,吸汙濁晦氣,染貪嗔癡念,汙濁身軀,蛻為後天。
玄黃母氣,一縷玄黃至混沌生,可洗練神魂、體魄,返本歸元,蛻去世人後天汙濁之軀,化歸先天胎兒無垢之體,後天歸於先天,身體無垢,體魄無暇,一舉一動,契合大道自然,氣運加身,於武道一途,大有裨益。
玄黃母氣,可遇而不可求。
相傳,玄黃之氣,為功德之氣,向來隻有大氣運、大功德之人,得天地垂青,方能獲得。
當然了,天道為公,亦酬勤。
《武經》有言:武者在晉升滄海宗師之境時,天降造化,可得玄黃、鴻蒙、混沌等天道之氣洗練神魂、體魄,返本歸元,後天化先天,歸於先天胎兒無垢之體。
唐笑風沒想到,這個巨鼎之內,居然蘊含有傳說中的玄黃之氣。
其實,他不知道,眼前這個巨鼎,是大唐王朝鎮壓一國氣運的社稷重器,本身就算是一件氣運之物。除此之外,山河鼎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煉化天地山河龍氣,百年蘊養一縷玄黃之氣,用於大唐天子、皇室子弟等的武道修行。
當年,大唐王朝天子之所以願意借山河鼎給知命宮,用於鎮壓陳玄都,一則是因為知命宮之人,算天知命,觀氣望運,可知一國興衰,知命宮出來的弟子,素來為各國、各門閥、各宗門所青睞,常在各國欽天監任有要職,勢力錯綜複雜,不能得罪;並且,這次是知命宮上一代宮主親自開口相求,唐皇也不好推脫。
一則是因為天元山東有春神河,西臨湟山山脈,南有蒼龍山,北與西流山脈對峙,三山一水,為河澤之氣、山脈龍氣匯聚之地。山河鼎位於此地,可加快玄黃之氣蘊養的過程。
這種既能讓知命宮欠一個人情,又能加快山河鼎蘊養玄黃之氣,一舉兩得的好事,唐皇自然一口答應了。
可惜,到頭來,機關算盡太聰明,卻為他人,
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