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玄都真人誌不在此,雖然天資絕世,卻不喜武道,整日流連於這些書籍中不可自拔,荒廢了武道修為。知命宮雖說以易經象數著名於世,最善預料吉兇禍福,觀天象變化,知國運興衰,但畢竟是江湖宗門,自然以武為尊,玄都真人如此行徑,自然引的宗門長輩不滿,數次勸說威脅無果後,一氣之下,徑直將玄度真人逐出師門。”
鄭眾喝了口酒,潤了潤喉嚨,接著說道:“玄都真人被逐出師門後,利用其學識才華,先成為前東唐隆慶年間的新科狀元,混進翰林院和藏書閣,用三年的時間看完了藏書閣內的三萬九千卷藏書;而後辭辭官,改名換姓,以遊學之名,拜入稷下學宮,用了四年時間,看完了稷下學宮的六萬三千卷藏書。”
“讀萬卷書,自然需要行萬裏路,而後,玄都真人遊曆唐莽楚魏四國,攬各地風土人情,嚐人世滄桑冷暖,曾以布衣之士幫助南楚退西魏百萬之兵,曾以口舌殺江湖五大宗,曾以驚天陣毀北莽三萬甲,可謂是整個春秋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玄都真人,你說的是陳玄都?”唐笑風忽然驚詫道。
“感情我說了這麽多都白說了。”鄭眾頗為無語:“我說的當然是陳玄都了!”
“玄都真人?陳玄都?這不可能。”
唐笑風反駁道:“陳玄都是先帝明光年間的人,先帝隆慶年間考上狀元時已年近而立,如果他還活著,現在算來,已經有一百八十多歲了,這怎麽可能?”
也無怪乎唐笑風驚訝,武者習武,強身健體,宗師之前,壽數與常人無異,宗師之後,壽命才會增加半甲子,聖人如果無災無劫,活個二百來歲並不是問題。
但陳玄都當年癡迷各種易數雜文,荒廢了武道,一輩子連抱一境巔峰,半步宗師的境界都沒達到,怎麽可能活一百八十多歲?
“嘿,這有什麽不可能,這天地間奇物無數,延命續命之法無數,奇人能士也無數,活個一百八十多歲並不算稀罕。當年彭祖八百而卒,相比之下,玄都真人的壽數也不算什麽了。”
鄭眾對於唐笑風的迴答不頗為屑一顧。
唐笑風無奈瞥了鄭眾一眼,你好意思拿一個傳說中的人物和現實人物相比,不過仔細想想,鄭眾的話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會不會有假?我是說有人借用陳玄都之名?”
唐笑風還是覺得一個還未超凡入聖的普通江湖人物,能活一百八十多歲有些匪夷所思。
“症結就在這裏!”鄭眾了一眼崔輕然,嘿嘿一笑。
“什麽意思?”唐笑風有些不明所以。
“崔兄你來說吧。”鄭眾將話題拋給崔輕然,崔輕然也未推辭,接話道:“玄都觀的玄都真人雖然有經天緯地之才,行為舉止也和當年陳玄都一般無二,他也自稱是陳玄都,但江湖大多數人認為其隻是冒名頂替陳玄都大名的騙子,因為玄都真人現在看起來隻有五十多歲,怎麽看也不像活了一百八十歲的模樣。”
“甚至於知命宮當代宮主也曾親自出麵斥責玄都真人為冒名頂替之輩,有辱先輩聲名。這也導致了玄都真人雖博學多才卻遭天下人詬病,故而這煮梅大會雖名聲在外,卻少有人光顧。要不然的話,光憑陳玄都的名聲,何至於來隻來這麽點人。”
聞言,唐笑風點點頭,若大家都認為玄都真人就是當年的陳玄都的話,煮梅大會想必會盛況空前,此時的迎仙樓應該早已人滿為患。
“當然,有人不相信,但有人卻深信不疑。”
崔輕然補充了一句,唐笑風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鄭眾,顯然,鄭眾就是崔輕然口中所言的深信不疑的那種人,否則,他也不會直接將陳玄都的生平套在玄都真人身上。
“那崔兄信嗎?”唐笑風問道。
“信和不信又有什麽關係。”崔輕然聞言一笑:“無論是陳玄都還是玄都真人,都是經緯天地的真才實學之輩,兩人是一人也好,不是一人也罷,都注定會名留青史江湖,是與不是,又有什麽差別?”
“呃……”唐笑風一怔,沒想到崔輕然對玄都這人的評價如此之高,可以和陳玄都一較高下。
聽兩人這麽一說,唐笑風忽然對這所謂的“煮梅大會”感興趣起來,當然,最感興趣的還是兩人口中的玄都真人。
“那個,崔兄,鄭兄,不知參加煮梅大會有什麽要求沒有?”唐笑風搓著手問道。
“嘿嘿,我就知道兄弟一聽玄都真人的大名,就會忍不住參加煮梅大會的。”鄭眾笑道:“參加煮梅大會沒沒什麽要求,但想見玄都真人嘛,卻不容易。”
“怎麽,玄都真人所設的考驗很難嗎?”唐笑風疑惑道。
“難?豈是一個難字所能形容的。”
鄭眾搖搖頭,臉上露出一抹生無可戀的表情:“煮梅大會從易到難共有九道考驗,九道考驗各不相同,越往後越難,被稱為九霄天,寓意就是要過此關,難如登天,隻有全部通過九道考驗,才會進入玄都觀,見到玄都真人。”
“若然如此也倒罷了,隻要多來幾次,多找幾個人,這九道考驗遲早能過,偏偏這九道考驗每年都會一變,從武學功法到江湖秘聞,從琴棋書畫到諸子學說,從陰陽五行到象數命理,從治世經國到兵法韜略,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你在這裏都能看到,包羅萬象。”
說到這裏,鄭眾仿似想到了什麽不好的事情,臉色微白:“譬如去年,第一關是輕功,登萍度水不沾落梅;第二關是陣法,半炷香內破解一個幻陣;第三關是丹藥,十息時間內辨別出丹藥的名稱和功效;這兩關對於我們這些江湖人自然算不上多難,但到了第四關,你知道是什麽考驗嗎?”
“是什麽?”唐笑風好奇道。
聞言,鄭眾一幅生無可戀的表情:“第四關是猜燈謎,問半部春秋,打一字?”
鄭眾喝了口酒,潤了潤喉嚨,接著說道:“玄都真人被逐出師門後,利用其學識才華,先成為前東唐隆慶年間的新科狀元,混進翰林院和藏書閣,用三年的時間看完了藏書閣內的三萬九千卷藏書;而後辭辭官,改名換姓,以遊學之名,拜入稷下學宮,用了四年時間,看完了稷下學宮的六萬三千卷藏書。”
“讀萬卷書,自然需要行萬裏路,而後,玄都真人遊曆唐莽楚魏四國,攬各地風土人情,嚐人世滄桑冷暖,曾以布衣之士幫助南楚退西魏百萬之兵,曾以口舌殺江湖五大宗,曾以驚天陣毀北莽三萬甲,可謂是整個春秋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玄都真人,你說的是陳玄都?”唐笑風忽然驚詫道。
“感情我說了這麽多都白說了。”鄭眾頗為無語:“我說的當然是陳玄都了!”
“玄都真人?陳玄都?這不可能。”
唐笑風反駁道:“陳玄都是先帝明光年間的人,先帝隆慶年間考上狀元時已年近而立,如果他還活著,現在算來,已經有一百八十多歲了,這怎麽可能?”
也無怪乎唐笑風驚訝,武者習武,強身健體,宗師之前,壽數與常人無異,宗師之後,壽命才會增加半甲子,聖人如果無災無劫,活個二百來歲並不是問題。
但陳玄都當年癡迷各種易數雜文,荒廢了武道,一輩子連抱一境巔峰,半步宗師的境界都沒達到,怎麽可能活一百八十多歲?
“嘿,這有什麽不可能,這天地間奇物無數,延命續命之法無數,奇人能士也無數,活個一百八十多歲並不算稀罕。當年彭祖八百而卒,相比之下,玄都真人的壽數也不算什麽了。”
鄭眾對於唐笑風的迴答不頗為屑一顧。
唐笑風無奈瞥了鄭眾一眼,你好意思拿一個傳說中的人物和現實人物相比,不過仔細想想,鄭眾的話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會不會有假?我是說有人借用陳玄都之名?”
唐笑風還是覺得一個還未超凡入聖的普通江湖人物,能活一百八十多歲有些匪夷所思。
“症結就在這裏!”鄭眾了一眼崔輕然,嘿嘿一笑。
“什麽意思?”唐笑風有些不明所以。
“崔兄你來說吧。”鄭眾將話題拋給崔輕然,崔輕然也未推辭,接話道:“玄都觀的玄都真人雖然有經天緯地之才,行為舉止也和當年陳玄都一般無二,他也自稱是陳玄都,但江湖大多數人認為其隻是冒名頂替陳玄都大名的騙子,因為玄都真人現在看起來隻有五十多歲,怎麽看也不像活了一百八十歲的模樣。”
“甚至於知命宮當代宮主也曾親自出麵斥責玄都真人為冒名頂替之輩,有辱先輩聲名。這也導致了玄都真人雖博學多才卻遭天下人詬病,故而這煮梅大會雖名聲在外,卻少有人光顧。要不然的話,光憑陳玄都的名聲,何至於來隻來這麽點人。”
聞言,唐笑風點點頭,若大家都認為玄都真人就是當年的陳玄都的話,煮梅大會想必會盛況空前,此時的迎仙樓應該早已人滿為患。
“當然,有人不相信,但有人卻深信不疑。”
崔輕然補充了一句,唐笑風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鄭眾,顯然,鄭眾就是崔輕然口中所言的深信不疑的那種人,否則,他也不會直接將陳玄都的生平套在玄都真人身上。
“那崔兄信嗎?”唐笑風問道。
“信和不信又有什麽關係。”崔輕然聞言一笑:“無論是陳玄都還是玄都真人,都是經緯天地的真才實學之輩,兩人是一人也好,不是一人也罷,都注定會名留青史江湖,是與不是,又有什麽差別?”
“呃……”唐笑風一怔,沒想到崔輕然對玄都這人的評價如此之高,可以和陳玄都一較高下。
聽兩人這麽一說,唐笑風忽然對這所謂的“煮梅大會”感興趣起來,當然,最感興趣的還是兩人口中的玄都真人。
“那個,崔兄,鄭兄,不知參加煮梅大會有什麽要求沒有?”唐笑風搓著手問道。
“嘿嘿,我就知道兄弟一聽玄都真人的大名,就會忍不住參加煮梅大會的。”鄭眾笑道:“參加煮梅大會沒沒什麽要求,但想見玄都真人嘛,卻不容易。”
“怎麽,玄都真人所設的考驗很難嗎?”唐笑風疑惑道。
“難?豈是一個難字所能形容的。”
鄭眾搖搖頭,臉上露出一抹生無可戀的表情:“煮梅大會從易到難共有九道考驗,九道考驗各不相同,越往後越難,被稱為九霄天,寓意就是要過此關,難如登天,隻有全部通過九道考驗,才會進入玄都觀,見到玄都真人。”
“若然如此也倒罷了,隻要多來幾次,多找幾個人,這九道考驗遲早能過,偏偏這九道考驗每年都會一變,從武學功法到江湖秘聞,從琴棋書畫到諸子學說,從陰陽五行到象數命理,從治世經國到兵法韜略,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你在這裏都能看到,包羅萬象。”
說到這裏,鄭眾仿似想到了什麽不好的事情,臉色微白:“譬如去年,第一關是輕功,登萍度水不沾落梅;第二關是陣法,半炷香內破解一個幻陣;第三關是丹藥,十息時間內辨別出丹藥的名稱和功效;這兩關對於我們這些江湖人自然算不上多難,但到了第四關,你知道是什麽考驗嗎?”
“是什麽?”唐笑風好奇道。
聞言,鄭眾一幅生無可戀的表情:“第四關是猜燈謎,問半部春秋,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