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搖搖頭,繼而輕笑一聲,醉了清風朗月。
待看到唐笑風準備服下先前白羽贈送的那枚青玉五蘊丹時,不由歎了口氣,走出巷子,道:“小書生,怎麽什麽東西都亂吃啊?”
“呃……”
唐笑風一驚,他竟然絲毫沒有察覺到有人靠近自己,繼而覺得那聲“小書生”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傾幽?”
下意識驚唿一聲,抬首間,唐笑風正看見站在自己麵前,笑意盈盈的楚傾幽。
和第一次見麵時相似,楚傾幽一身男裝打扮,臉上稍微有些蠟黃,遮掩了其精致無瑕的麵容,唯有一雙眼眸,如星空般深邃無垠,容闊天地自然,而當其微笑時,掠一抹山水清幽,掩了那縷深不可測,傾一世清秋。
唐笑風心中不可自抑的湧出一抹欣喜和不可置信,有一種做夢般的不真切感覺。
“傾幽,你……你怎麽在這兒?”
“你能在這兒,我為什麽不能?”
楚傾幽看著唐笑風,笑嘻嘻道。
“呃……”
唐笑風摸摸鼻子,嘿嘿尷尬一笑,說實話,西流關戰事結束,大先生出事後,有人走,有人留,有人不告而別,楚傾幽就屬於那個不告而別之人,就連唐笑風也不知楚傾幽去了哪裏。
天下之大,江湖之廣,唐笑風本以為他和她這一別就是後會無期,但沒想到,此時此地,他竟然再見到了她,雖然不算是久別重逢。
但那種物事人非的滄桑之感,卻讓他恍若隔世,那種集喜悅、激動、傷感、莫名情緒於一體的感覺,霎時充斥胸膛。
“還是那樣呆愣,這樣可不好哦!”
楚傾幽看著唐笑風張口結舌的模樣,心中莫名有些輕鬆和欣然,這種感覺,自從他長大之後就再也未從有過。
“這可不是呆愣,這是大智若愚,懂不懂?”
唐笑風用了一個頗為蹩腳的理由辯駁道。
說實話,唐笑風雖然算不得什麽能言善辯之人,像什麽口中一言抵萬兵,語綻蓮花有佛國,但也絕非什麽口齒笨拙之人,和人耍弄個嘴皮子什麽的,還是綽綽有餘。
但不知為什麽,每次見到楚傾幽,總有千言萬語無用武之地的感覺,常常被擠兌的無言以對,而後徹底淪為張口結舌的呆愣狀態。
楚傾幽認為這是死讀書,讀書讀傻了,於是便有了書生這個稱號,至於前麵的小字,則是楚傾幽認為自己學問比他好,達者為先,可稱個大字,而他自然而然就是小了。
而在和楚傾幽相處的過程中,唐笑風也發現了一些楚傾幽的性格特征,就是在不熟悉的人前是一種算盡蒼生握智珠,山河天下覆吾手,凜然不可犯的模樣。
但在相熟之人麵前,卻是另一幅模樣,偶爾狡黠慧靈,偶爾率真無邪,偶爾雍容睿智,偶爾慵懶腹黑,說起來,寧子逸、趙千山兩人沒少在楚傾幽手下吃苦頭。
“哦,對了,傾幽你離開西流關後,去了哪兒?怎麽會來到常山?”
唐笑風輕聲問道,每次提到西流關,都一種沉重悲傷之感。
畢竟對於他而言,西流,有太多的故事,快樂在那裏,悲傷在那裏,責任也在那裏!
聞言,楚傾幽沉默片刻,眸中閃過一抹悠遠深長,緩緩道:“離開西流關後,我去北方,沿著李叔叔的路,走了一遍,從謫仙灘,到赤峰城,從小枯山,到月牙湖,再到龍城。”
頓了頓,楚傾幽微微歎了口氣,說不出是欽慕還是慨歎:“不過到了龍城門口,我一個人勢單力孤,就沒進去,沒能一攬占了北莽九分氣運的龍脈之地,沒能看到那個不輸男兒的燕碧霄,著實有些遺憾啊!”
楚傾幽的話,讓唐笑風一怔,雙拳緊握,大先生一路向北,一人敵一國,那種為天下開太平的慷慨仁義,他或許一輩子也難以望其項背。
但那種精神,他會牢記一輩子;那條北上之路,他將來也一定會走。
若有實力和機會,他也不介意一路北莽江湖廟堂,鬧他個天翻地覆。
“至於我來常山嘛,是為了一件事!”
楚傾幽清潤的聲音,打斷了唐笑風的思緒,抬首間,隻見楚傾幽的眼眸裏,多了一絲從未有過的凜然和冷漠。
唐笑風微微皺眉,在他的印象中,無論楚傾幽遇到什麽事,都是一副淡然的態度,像這種毫不掩飾流露出冷冽殺意的情況,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什麽事?”
楚傾幽眸光間閃過一縷清芒,聲音微顯冷冽:“返迴西流城後,我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西流城中,有一富商魯櫟,為人慷慨仁義,平日裏最好周濟窮苦,為西流遠近聞名的積善之家。”
“此次西流戰亂,魯家出力甚多,不但捐出半壁家財糧草支援前線,並且在後方開設粥棚善堂,接濟因遭受北莽烏鴉盜匪迫害而家破人亡或受征召戍邊而一去不迴的鰥寡孤獨之家,身受官府讚譽和百姓愛戴!”
對於西流魯家,唐笑風也有所耳聞,的確如楚傾幽所說,魯櫟樂善好施,素有善名,在邊城這個混亂之地,頗顯得有些特立獨行。
不過楚傾幽既然特地提到了魯櫟,那麽事情恐怕並非表麵那麽簡單。
“然而,誰又知道,這個素有善名的魯櫟,那個被成為積善之家的魯家,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賊窩,其不但暗地裏和城外的匪寇勾結,算計劫掠西流常山往來的商旅富人,更為令人發指的是利用積善之名,開設善堂醫館,美其名曰救助西流邊軍遺孀鰥寡窮苦,暗中卻將其誘騙而後販賣之他地,是實打實的人販之家啊。”
說到這裏,楚傾幽微微停頓,繼而臉上露出一抹嘲諷之意:“嘖嘖……前方西流關的將士用生命守護著身後之家,以期國安家安人安樂,但偏生他們用生命去守護的東西,卻被他人肆無忌憚的踐踏毀滅,不得善終,不得不說,還真是一種諷刺啊!”
楚傾幽看似在笑,卻笑的涼漠,以手扶額,良久未言。
唐笑風亦是半晌沒有言語,隻是其袖中的雙手已然緊握成拳,心中怒意勃發。
說起來,慕雙言也是常山城人人厭惡的人販子,唐笑風雖然恨之恥之,但卻沒有遠沒有此時那種對魯櫟恨不能千刀淩遲的怒意恨意。
歸根究底,還是因為他沒有將常山當成他的家,親疏有別。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兩人的行為,慕雙言和魯櫟幹的同樣是天怒人怨的天譴之事,但慕雙言畢竟是明著幹的,說的好聽點,多少有點江湖人磊落光明的意味。
但魯櫟則以善名行惡事,真真的人前人,人後鬼,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怎麽著也要比真小人來的讓人痛恨。
更為關鍵的是魯櫟動手的人,多是那些為國捐軀邊軍的遺孀家屬。
“有人以命救人命,有人以命害人命,有人為聖,有人為鬼。”
楚傾幽感慨一聲,風幽幽,人無語。
待看到唐笑風準備服下先前白羽贈送的那枚青玉五蘊丹時,不由歎了口氣,走出巷子,道:“小書生,怎麽什麽東西都亂吃啊?”
“呃……”
唐笑風一驚,他竟然絲毫沒有察覺到有人靠近自己,繼而覺得那聲“小書生”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傾幽?”
下意識驚唿一聲,抬首間,唐笑風正看見站在自己麵前,笑意盈盈的楚傾幽。
和第一次見麵時相似,楚傾幽一身男裝打扮,臉上稍微有些蠟黃,遮掩了其精致無瑕的麵容,唯有一雙眼眸,如星空般深邃無垠,容闊天地自然,而當其微笑時,掠一抹山水清幽,掩了那縷深不可測,傾一世清秋。
唐笑風心中不可自抑的湧出一抹欣喜和不可置信,有一種做夢般的不真切感覺。
“傾幽,你……你怎麽在這兒?”
“你能在這兒,我為什麽不能?”
楚傾幽看著唐笑風,笑嘻嘻道。
“呃……”
唐笑風摸摸鼻子,嘿嘿尷尬一笑,說實話,西流關戰事結束,大先生出事後,有人走,有人留,有人不告而別,楚傾幽就屬於那個不告而別之人,就連唐笑風也不知楚傾幽去了哪裏。
天下之大,江湖之廣,唐笑風本以為他和她這一別就是後會無期,但沒想到,此時此地,他竟然再見到了她,雖然不算是久別重逢。
但那種物事人非的滄桑之感,卻讓他恍若隔世,那種集喜悅、激動、傷感、莫名情緒於一體的感覺,霎時充斥胸膛。
“還是那樣呆愣,這樣可不好哦!”
楚傾幽看著唐笑風張口結舌的模樣,心中莫名有些輕鬆和欣然,這種感覺,自從他長大之後就再也未從有過。
“這可不是呆愣,這是大智若愚,懂不懂?”
唐笑風用了一個頗為蹩腳的理由辯駁道。
說實話,唐笑風雖然算不得什麽能言善辯之人,像什麽口中一言抵萬兵,語綻蓮花有佛國,但也絕非什麽口齒笨拙之人,和人耍弄個嘴皮子什麽的,還是綽綽有餘。
但不知為什麽,每次見到楚傾幽,總有千言萬語無用武之地的感覺,常常被擠兌的無言以對,而後徹底淪為張口結舌的呆愣狀態。
楚傾幽認為這是死讀書,讀書讀傻了,於是便有了書生這個稱號,至於前麵的小字,則是楚傾幽認為自己學問比他好,達者為先,可稱個大字,而他自然而然就是小了。
而在和楚傾幽相處的過程中,唐笑風也發現了一些楚傾幽的性格特征,就是在不熟悉的人前是一種算盡蒼生握智珠,山河天下覆吾手,凜然不可犯的模樣。
但在相熟之人麵前,卻是另一幅模樣,偶爾狡黠慧靈,偶爾率真無邪,偶爾雍容睿智,偶爾慵懶腹黑,說起來,寧子逸、趙千山兩人沒少在楚傾幽手下吃苦頭。
“哦,對了,傾幽你離開西流關後,去了哪兒?怎麽會來到常山?”
唐笑風輕聲問道,每次提到西流關,都一種沉重悲傷之感。
畢竟對於他而言,西流,有太多的故事,快樂在那裏,悲傷在那裏,責任也在那裏!
聞言,楚傾幽沉默片刻,眸中閃過一抹悠遠深長,緩緩道:“離開西流關後,我去北方,沿著李叔叔的路,走了一遍,從謫仙灘,到赤峰城,從小枯山,到月牙湖,再到龍城。”
頓了頓,楚傾幽微微歎了口氣,說不出是欽慕還是慨歎:“不過到了龍城門口,我一個人勢單力孤,就沒進去,沒能一攬占了北莽九分氣運的龍脈之地,沒能看到那個不輸男兒的燕碧霄,著實有些遺憾啊!”
楚傾幽的話,讓唐笑風一怔,雙拳緊握,大先生一路向北,一人敵一國,那種為天下開太平的慷慨仁義,他或許一輩子也難以望其項背。
但那種精神,他會牢記一輩子;那條北上之路,他將來也一定會走。
若有實力和機會,他也不介意一路北莽江湖廟堂,鬧他個天翻地覆。
“至於我來常山嘛,是為了一件事!”
楚傾幽清潤的聲音,打斷了唐笑風的思緒,抬首間,隻見楚傾幽的眼眸裏,多了一絲從未有過的凜然和冷漠。
唐笑風微微皺眉,在他的印象中,無論楚傾幽遇到什麽事,都是一副淡然的態度,像這種毫不掩飾流露出冷冽殺意的情況,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什麽事?”
楚傾幽眸光間閃過一縷清芒,聲音微顯冷冽:“返迴西流城後,我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西流城中,有一富商魯櫟,為人慷慨仁義,平日裏最好周濟窮苦,為西流遠近聞名的積善之家。”
“此次西流戰亂,魯家出力甚多,不但捐出半壁家財糧草支援前線,並且在後方開設粥棚善堂,接濟因遭受北莽烏鴉盜匪迫害而家破人亡或受征召戍邊而一去不迴的鰥寡孤獨之家,身受官府讚譽和百姓愛戴!”
對於西流魯家,唐笑風也有所耳聞,的確如楚傾幽所說,魯櫟樂善好施,素有善名,在邊城這個混亂之地,頗顯得有些特立獨行。
不過楚傾幽既然特地提到了魯櫟,那麽事情恐怕並非表麵那麽簡單。
“然而,誰又知道,這個素有善名的魯櫟,那個被成為積善之家的魯家,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賊窩,其不但暗地裏和城外的匪寇勾結,算計劫掠西流常山往來的商旅富人,更為令人發指的是利用積善之名,開設善堂醫館,美其名曰救助西流邊軍遺孀鰥寡窮苦,暗中卻將其誘騙而後販賣之他地,是實打實的人販之家啊。”
說到這裏,楚傾幽微微停頓,繼而臉上露出一抹嘲諷之意:“嘖嘖……前方西流關的將士用生命守護著身後之家,以期國安家安人安樂,但偏生他們用生命去守護的東西,卻被他人肆無忌憚的踐踏毀滅,不得善終,不得不說,還真是一種諷刺啊!”
楚傾幽看似在笑,卻笑的涼漠,以手扶額,良久未言。
唐笑風亦是半晌沒有言語,隻是其袖中的雙手已然緊握成拳,心中怒意勃發。
說起來,慕雙言也是常山城人人厭惡的人販子,唐笑風雖然恨之恥之,但卻沒有遠沒有此時那種對魯櫟恨不能千刀淩遲的怒意恨意。
歸根究底,還是因為他沒有將常山當成他的家,親疏有別。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兩人的行為,慕雙言和魯櫟幹的同樣是天怒人怨的天譴之事,但慕雙言畢竟是明著幹的,說的好聽點,多少有點江湖人磊落光明的意味。
但魯櫟則以善名行惡事,真真的人前人,人後鬼,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怎麽著也要比真小人來的讓人痛恨。
更為關鍵的是魯櫟動手的人,多是那些為國捐軀邊軍的遺孀家屬。
“有人以命救人命,有人以命害人命,有人為聖,有人為鬼。”
楚傾幽感慨一聲,風幽幽,人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