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蕭家當代家主蕭君華負手站在金頂雕蟒龍,雍容華貴的正堂上,仰望著正堂中央那方蕭家第一代老祖所題的“正氣浩然”匾額,微微有些失神。


    匾額是銀梨木所製,銀梨木為常山獨有特產,長於南山,喜陽厭陰,三年長一尺,數十年方可成材,其質密實堅固,刀斧斫之而無痕,若經雷擊火炙,更堪形成百年難得一見的雷梨木,金鐵不可傷,水火不可摧,風霜不可毀,另有馨香不絕,無需加工,本就是最上乘的木材,皇戚貴胄亦羨之而不可得之,可謂一寸一金,有價無市。


    而普通的銀梨木,雖然比之普通木材優勢不少,但卻終難比雷梨木,一個一寸一金,且是有價無市,一個是一尺幾銀,價格可謂千差萬別。


    但常山那些傳承百年的木匠藝人,早就有了一套炮製的工序,以藥浸之,以火炙之,以陽曬之,以風霜侵之,簡單加工後,可避蟲豸,可耐風霜,百年不腐,比之天地自然傑作的雷梨木,雖然少了幾分天然韻味魅力,但質地卻絲毫不差,另終年有各種藥香縈繞,常年聞之,有養神益壽之效,亦為常山名貴所鍾愛追捧,非富貴人家難擁一方。


    而蕭家正堂中央懸掛的那方匾額,就是最為正宗的銀梨木所製,且是銀梨木中百年難得一見的雷梨木,而且觀其材質形製,其是取雷梨木主幹中心所製,上麵沒有一點癤創傷痕,非數百年雷梨木不可有也。


    除了那方匾額,整座廳堂,包括桌椅廊柱,都是由木匠藝人精心炮製加工的銀梨木製成,置身其間,有輕微的馨香縈繞,雖香而不濃,不會令人反感膩味,反之有一種唐皇正大之感。


    蕭家傳承千年,雖然銀梨木結實耐腐,但千年時光,終究在那方匾額上,留下了些許滄桑印痕,而其上的“正氣浩然”四字,亦有些微斑駁脫落,顯得有些陳舊。


    然而,陳舊滄桑中,卻難掩四字之間所蘊含的那種巍峨磅礴氣象,橫豎折勾間,如山巒江河,迤邐壯觀,負手攬江山,我心長浩然。


    “正氣浩然,浩然正氣……”


    蕭君華輕輕呢喃了一聲,在空蕩的廳堂裏,微微震顫不休。


    浩然正氣,正氣浩然,這是千萬年來讀書人掛在嘴邊的東西,讀書人讀聖賢書,唯有善養吾浩然之氣,方能真正稱一聲名士大儒,方能心無愧而邪魔不侵,方能胸有青雲而誌不墮。


    蕭家的老祖,當初本就是一名熟讀聖賢的書生,曾亦胸懷天下,筆匡社稷,手扶江山,但時值奸佞當道,屢第不中,心灰意懶之下,迴鄉教書育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沒了功名利祿心的束縛,沒了紅塵俗世事的糾擾,學問反倒一步千裏,慕名前來求學拜師之人絡繹不絕,亦有朝廷吏員手持詔書前來征召拜爵。


    對於慕名而來求學拜師之人,蕭家老祖概不拒絕,有教無類,窮富無異,皆傾囊相授,對於窮苦人家,蕭家老祖隻收拜師束脩之禮,其餘他物,一概不收,並且平時多有資助。


    其常言,青雲誌,不可為黃白所墮也!


    對於世家貴族之招攬,朝廷吏員的征召拜爵,這種讀書人一輩子所求的“一紙黃符登天闕,從此非是凡塵人”的從龍股肱之位,蕭家老祖倒是嗤之以鼻,天子唿來不上船,自言身是蓬蒿人。


    雖非廟堂從龍人,但蕭家老祖比之那些股肱之臣一點也不差,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可惜,朝廷腐朽,積弊嚴重,雖有眾多浩然儒生支撐,但皇帝寵信宦臣,任意妄為,外戚勢重難收,實難挽將傾之廈;其後不久,內有儒宦相爭,外戚奪權,外有他國虎視眈眈,刀戈相向,家國一時風雨飄搖。


    蕭家老祖有感安時儒生治天下,但亂時卻最是百無一用是書生,於是棄文習武,以花甲高齡修行習武,以浩然儒家正氣為基,自創“誅邪雷音劍”,以文立身,以武立世,開創蕭家百年不傾基業。


    蕭家之百年不傾,靠的雖然是“誅邪雷音劍”的煌煌威勢,但“正氣浩然”之下的那份公正嚴明,當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唉……”


    蕭君華再次搖首輕歎一聲,伸出右手,仿似想要觸摸那方高懸的滄桑匾額是,感受那份輝煌意蘊,但卻力有不逮,始終夠不著,嚐試了幾次,最後頹然垂下,唯餘一聲長長的歎息。


    這時,有急促的腳步聲在門外響起,繼而快步踏入門庭,顯得有些焦急,但待及看到堂中仰首而立的蕭君華時,前趨的腳步悄然停頓,一時間,沒了話語,亦沒有了一絲響動,仿似再焦急的事兒,也沒有眼前男子沉思來的重要。


    正堂內,出現了短暫的靜寂,良久,方才聽得蕭君華儒雅清朗的聲音:“找到那個孽子了沒有?”


    “稟家主,還沒找到二少爺。”


    一抹略顯蒼老的聲音響起。


    蕭君華轉身,看著眼前伺候了自己一輩子,任勞任怨忠心耿耿的老管家,輕歎道:“是沒找到,還是沒用心找?”


    蕭君華是名年約不惑的中年男子,雖然已過中年,其臉上已然有了幾分歲月添就的滄桑褶皺,但蕭君華的雙眸依舊清亮,黑白分明,深不可測,如蘊著天地萬物。


    眉宇鼻梁間,有幾分蕭無央的模樣,但卻比蕭無央多了幾分溫潤成熟,不顯得那麽年輕氣盛,咄咄逼人。


    “老奴不敢欺瞞家主!”老管家單膝跪地,低頭恭謹道。


    蕭君華彎腰,緩緩扶起跪在地上的老管家,輕聲道:“方伯,你來我們蕭家多少年了?”


    老管家方伯站起身子,但依舊低著頭,顯得恭謹無比:“自老爺將老奴救起開始算,老奴在蕭家已經有甲子年頭了!”


    “六十多年啊,真不容易,當年你身受重傷,恰逢父親出門打獵,救了你一命。江湖人走江湖,你救我,我救你,本就是一樁說大不大、舉手之勞的買賣而已,你又何苦為了報恩,在我蕭家當牛做馬一輩子呢?”


    蕭君華頗為感慨道。


    方伯終於抬頭,看了一眼從小看著長大的蕭君華,道:“救命之恩,對於老奴來說,大於青天,老奴實不敢忘卻分毫;況且,老爺和家主對待老奴也很好,有吃有穿,有一席之地遮風避雨,總比在江湖上顛沛流離,生不知其所在,死不知其所往來的安逸快活。”


    蕭君華拍拍方伯的肩膀,道:“我父親生前蒙你照顧,我又是你看著長大,無痕、無央,也是你照顧長大成人。你雖然不姓蕭,但在我蕭君華心目中,卻反而比我那些叔伯兄弟更像親人。這些年,真是苦了你了!”


    方伯聞言,哽咽道:“老奴一輩子孤家寡人,沒兒沒女,說句大不敬的話,在老奴心目中,家主您和兩位少爺,也就老奴的親人,蕭家,也就是老奴的家!”


    蕭君華看了一眼方伯,點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刀試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知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知笑並收藏刀試天下最新章節